蕭謹言和李寶兒一行在回京的路上經曆了險情,遭到一夥蒙麵人的追殺。幾輪搏鬥下來,雖僥幸逃脫,但護衛們已經疲憊不堪,而他們心知這夥蒙麵人絕非尋常劫匪,背後必定有著更深的陰謀。
撤退到邵陽縣境時,蕭謹言忽然記起,這裏是王金龍的家鄉,而王金龍正是本縣的首富的兒子,也是一位讀書的學子,並且家中多有護衛看家護院。
更重要的是,王金龍曾欠下李寶兒一份救命之恩,如今正是向他尋求幫助的時機。
經過簡短的商議,蕭謹言當機立斷,決定去王金龍家中尋求庇護。
此刻已是傍晚,夕陽映紅了天邊,他們在護衛的護送下,匆匆趕往王金龍府邸。隨著馬車駛近,李寶兒望向前方,見到一座氣派的府宅映入眼簾,青瓦白牆,莊重大氣,府前大門上高懸“王府”二字,顯得極為威嚴。
“王金龍是本縣首富的兒子,他家的府邸規模在這一帶也是首屈一指。”蕭謹言輕聲對李寶兒說道,心中已有些放鬆。
馬車停在府門前,蕭謹言上前通報身份。管家一聽,眼中露出驚訝之色,急忙請他們稍候,隨即轉身入內通報。
不一會兒,王金龍快步走出大門,遠遠便看到蕭謹言,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大步上前,握住蕭謹言的手,熱情道:“謹言兄,真沒想到能在這裏見到你!多日不見,你還好嗎?”
蕭謹言微微笑道:“王兄,久違了。此番回京途中遇到一些不便,不得不來叨擾,希望你能幫忙。”
王金龍見狀,心中立刻明白,這位曾經的救命恩人如今恐怕遇到了大麻煩。他立刻鄭重說道:“謹言兄,若有需要盡管開口,你們的恩情,我永遠不會忘記。來,快進府,我們再細說。”
蕭謹言和李寶兒一行人在王金龍的引領下走進了府內。府邸寬敞奢華,庭院中種滿了青翠的花草,仆從們來回忙碌,一派繁榮景象。王金龍命人立即備上茶水點心,邀請他們到正廳入座。
李寶兒環顧四周,感歎道:“王金龍家的氣派果然名不虛傳。”
正廳內,王金龍讓仆人奉上佳肴,邊招待蕭謹言夫婦,邊耐心聽取他們的遭遇。蕭謹言簡要地講述了他們在回京途中遭到蒙麵人襲擊的經過,並說明了這些蒙麵人可能與他查的一樁冤案有關。
聽完後,王金龍眼神凝重,點頭說道:“如此看來,這夥人確實是衝著你們來的,且手段不一般。”隨後,他拍了拍桌子,決然道:“謹言兄,李姑娘,你們不必擔心。既然你們在我王金龍家,這件事就交給我來處理。”
蕭謹言聽聞王金龍如此表態,心中一暖,感激道:“王兄,有你相助,我便安心許多。”
王金龍微笑著擺手:“你書童當年救我一命,這點小事我豈能袖手旁觀?何況,這些蒙麵人行事如此張狂,我也不能坐視不理。”
蕭謹言指了指李寶兒,這是我的娘子李寶兒,也是當年救你的書童。
王金龍仔細的看了看,\"怪不得看你夫人有點眼熟,原來你的書童是嫂夫人扮的,塑小弟眼拙,一時沒有認出恩人來,對不起啊\/\"
李寶兒笑著說:\"舉手之勞,何足掛起。今日之事,還肯請王兄幫忙啊。\"
王金龍熱情地招待了蕭謹言夫婦及其同行的家人、朋友。在王府的正廳,幾張精美的紅木圓桌擺滿了豐盛的佳肴,香氣四溢。
王金龍親自迎接他們入座,笑容滿麵地說道:“謹言兄,寶兒姑娘,真是好久不見!今日定要好好為你們接風洗塵。”
蕭謹言對王金龍的盛情十分感激,笑著拱手道:“王兄如此厚待,我們實在感動。不過明日的赴京之行,確實需要你的幫助,不然真的前路凶險。”
王金龍哈哈大笑,拍了拍蕭謹言的肩膀,爽朗道:“這話可別這麽說,當年若不是你們,怕是我早就命喪黃泉了。如今你遇到麻煩,我豈能袖手旁觀?今日這一桌飯席,就是為了感謝當年的恩情!”
眾人圍坐在桌旁,王金龍親自舉杯,率先開場道:“謹言兄,寶兒姑娘,這一路勞累辛苦,先幹了這一杯!”蕭謹言和李寶兒帶領眾人舉杯回敬,一飲而盡,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席間,大家談笑風生,王金龍好奇地問道:“謹言兄,聽說你回京後有了不小的成就,今日能否與我們詳細說說?”
蕭謹言微微一笑,放下酒杯,謙虛地說道:“其實也不算什麽大事,今年我有幸在殿試中考中了狀元,承蒙皇上賞識,如今在國子監做事,負責一些學子和官員的教導工作。”
此言一出,席間眾人紛紛驚歎。王金龍更是滿臉欣喜,拍著桌子說道:“狀元郎!厲害啊!當年我就知道謹言兄才學過人,必有大成,如今果然應驗了!能得狀元,實乃大周之福。”
李寶兒也微笑著插話:“謹言如今在國子監為官,確實不容易,不過我也沒閑著,在京城開了家醫館,名為‘慧養堂’,主要是為百姓看病治傷。”
王金龍聞言,眼中閃過敬佩之色:“醫者仁心,寶兒姑娘果然是一片善心。能為百姓看病療傷,這是積德行善的大事。若以後有機會,我定要親自拜訪你們的醫館。”
接著,蕭謹言開始介紹同行的眾人:“這位是我的母親張玉花,平日裏一直操持家務,幫我們打理醫館事務。
還有這兩位,是我們醫館裏的得力助手,王武和趙流,他們兩人武藝高強,且對醫術也有獨到的見解,跟隨寶兒學了不少東西。”
王金龍連忙對張玉花、王武和趙流拱手道:“原來都是寶兒姑娘的得力助手,幸會幸會!有二位相助,醫館必定更加興旺。”
“這位是高致遠,是寶兒的二師兄,醫術高明,一路上也多虧了他的照料。”蕭謹言介紹到高致遠時,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王金龍熱情回應道:“高兄,今日我們多飲幾杯,感謝你一路上對謹言兄他們的照應!”
高致遠謙虛地笑道:“都是些應盡的職責,王兄過譽了。”
撤退到邵陽縣境時,蕭謹言忽然記起,這裏是王金龍的家鄉,而王金龍正是本縣的首富的兒子,也是一位讀書的學子,並且家中多有護衛看家護院。
更重要的是,王金龍曾欠下李寶兒一份救命之恩,如今正是向他尋求幫助的時機。
經過簡短的商議,蕭謹言當機立斷,決定去王金龍家中尋求庇護。
此刻已是傍晚,夕陽映紅了天邊,他們在護衛的護送下,匆匆趕往王金龍府邸。隨著馬車駛近,李寶兒望向前方,見到一座氣派的府宅映入眼簾,青瓦白牆,莊重大氣,府前大門上高懸“王府”二字,顯得極為威嚴。
“王金龍是本縣首富的兒子,他家的府邸規模在這一帶也是首屈一指。”蕭謹言輕聲對李寶兒說道,心中已有些放鬆。
馬車停在府門前,蕭謹言上前通報身份。管家一聽,眼中露出驚訝之色,急忙請他們稍候,隨即轉身入內通報。
不一會兒,王金龍快步走出大門,遠遠便看到蕭謹言,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大步上前,握住蕭謹言的手,熱情道:“謹言兄,真沒想到能在這裏見到你!多日不見,你還好嗎?”
蕭謹言微微笑道:“王兄,久違了。此番回京途中遇到一些不便,不得不來叨擾,希望你能幫忙。”
王金龍見狀,心中立刻明白,這位曾經的救命恩人如今恐怕遇到了大麻煩。他立刻鄭重說道:“謹言兄,若有需要盡管開口,你們的恩情,我永遠不會忘記。來,快進府,我們再細說。”
蕭謹言和李寶兒一行人在王金龍的引領下走進了府內。府邸寬敞奢華,庭院中種滿了青翠的花草,仆從們來回忙碌,一派繁榮景象。王金龍命人立即備上茶水點心,邀請他們到正廳入座。
李寶兒環顧四周,感歎道:“王金龍家的氣派果然名不虛傳。”
正廳內,王金龍讓仆人奉上佳肴,邊招待蕭謹言夫婦,邊耐心聽取他們的遭遇。蕭謹言簡要地講述了他們在回京途中遭到蒙麵人襲擊的經過,並說明了這些蒙麵人可能與他查的一樁冤案有關。
聽完後,王金龍眼神凝重,點頭說道:“如此看來,這夥人確實是衝著你們來的,且手段不一般。”隨後,他拍了拍桌子,決然道:“謹言兄,李姑娘,你們不必擔心。既然你們在我王金龍家,這件事就交給我來處理。”
蕭謹言聽聞王金龍如此表態,心中一暖,感激道:“王兄,有你相助,我便安心許多。”
王金龍微笑著擺手:“你書童當年救我一命,這點小事我豈能袖手旁觀?何況,這些蒙麵人行事如此張狂,我也不能坐視不理。”
蕭謹言指了指李寶兒,這是我的娘子李寶兒,也是當年救你的書童。
王金龍仔細的看了看,\"怪不得看你夫人有點眼熟,原來你的書童是嫂夫人扮的,塑小弟眼拙,一時沒有認出恩人來,對不起啊\/\"
李寶兒笑著說:\"舉手之勞,何足掛起。今日之事,還肯請王兄幫忙啊。\"
王金龍熱情地招待了蕭謹言夫婦及其同行的家人、朋友。在王府的正廳,幾張精美的紅木圓桌擺滿了豐盛的佳肴,香氣四溢。
王金龍親自迎接他們入座,笑容滿麵地說道:“謹言兄,寶兒姑娘,真是好久不見!今日定要好好為你們接風洗塵。”
蕭謹言對王金龍的盛情十分感激,笑著拱手道:“王兄如此厚待,我們實在感動。不過明日的赴京之行,確實需要你的幫助,不然真的前路凶險。”
王金龍哈哈大笑,拍了拍蕭謹言的肩膀,爽朗道:“這話可別這麽說,當年若不是你們,怕是我早就命喪黃泉了。如今你遇到麻煩,我豈能袖手旁觀?今日這一桌飯席,就是為了感謝當年的恩情!”
眾人圍坐在桌旁,王金龍親自舉杯,率先開場道:“謹言兄,寶兒姑娘,這一路勞累辛苦,先幹了這一杯!”蕭謹言和李寶兒帶領眾人舉杯回敬,一飲而盡,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席間,大家談笑風生,王金龍好奇地問道:“謹言兄,聽說你回京後有了不小的成就,今日能否與我們詳細說說?”
蕭謹言微微一笑,放下酒杯,謙虛地說道:“其實也不算什麽大事,今年我有幸在殿試中考中了狀元,承蒙皇上賞識,如今在國子監做事,負責一些學子和官員的教導工作。”
此言一出,席間眾人紛紛驚歎。王金龍更是滿臉欣喜,拍著桌子說道:“狀元郎!厲害啊!當年我就知道謹言兄才學過人,必有大成,如今果然應驗了!能得狀元,實乃大周之福。”
李寶兒也微笑著插話:“謹言如今在國子監為官,確實不容易,不過我也沒閑著,在京城開了家醫館,名為‘慧養堂’,主要是為百姓看病治傷。”
王金龍聞言,眼中閃過敬佩之色:“醫者仁心,寶兒姑娘果然是一片善心。能為百姓看病療傷,這是積德行善的大事。若以後有機會,我定要親自拜訪你們的醫館。”
接著,蕭謹言開始介紹同行的眾人:“這位是我的母親張玉花,平日裏一直操持家務,幫我們打理醫館事務。
還有這兩位,是我們醫館裏的得力助手,王武和趙流,他們兩人武藝高強,且對醫術也有獨到的見解,跟隨寶兒學了不少東西。”
王金龍連忙對張玉花、王武和趙流拱手道:“原來都是寶兒姑娘的得力助手,幸會幸會!有二位相助,醫館必定更加興旺。”
“這位是高致遠,是寶兒的二師兄,醫術高明,一路上也多虧了他的照料。”蕭謹言介紹到高致遠時,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王金龍熱情回應道:“高兄,今日我們多飲幾杯,感謝你一路上對謹言兄他們的照應!”
高致遠謙虛地笑道:“都是些應盡的職責,王兄過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