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藥液濃縮的過程中,她準備了蜜蠟和薄荷油。蜜蠟能幫助藥膏定型,同時具有一定的保濕效果。薄荷油則能增加藥膏的清涼感,幫助患者更快地退熱。


    藥液熬至適當的濃稠度後,她將其緩緩倒入盛著融化蜜蠟的小鍋中,木勺不停攪動,使兩者充分融合。


    接著,她加入幾滴薄荷油,繼續攪拌。鍋中的混合物逐漸變得均勻,光滑的膏體帶著一絲清涼的薄荷香味,這正是她所期望的效果。


    李寶兒細心地將膏體倒入早已備好的瓷罐中,每個罐子的邊緣都用細布擦拭幹淨,避免留下多餘的藥膏。她將瓷罐放在桌上,讓它們自然冷卻定型。


    待藥膏冷卻後,她仔細檢查了每一罐的質地,確認膏藥柔軟光滑且無雜質。


    最後,她為每個瓷罐貼上標簽,寫上“退熱膏藥”及生產日期。她知道,退熱膏藥的效果直接關係到病患的康複,她的每一個步驟都力求完美無誤。


    完成後,李寶兒輕輕抹去額角的汗水,看著桌上整齊排列的退熱膏藥,心中感到一絲滿足。她知道,這些膏藥將為醫館帶來更多的信任和口碑,也將為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帶去希望。


    她將這些膏藥放入木箱中,小心翼翼地封好,準備在開業時擺在顯眼的位置。醫館的一切,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她心中的願景也越來越近了。


    傍晚,李寶兒站在醫館的工作台前,窗外的微風輕輕拂過,帶來幾分涼意。桌上整齊地擺放著她精心挑選的草藥:百合、茯苓、酸棗仁、遠誌,還有一小袋珍貴的龍眼肉。


    這些藥材都是她為製作“心安寧”而準備的,這款藥膏旨在幫助緩解失眠、焦慮,讓心神安寧。


    她先將百合、茯苓、酸棗仁、遠誌按比例稱好,用清水衝洗幹淨後,放入砂鍋中加水熬煮。火候是關鍵,李寶兒耐心地將砂鍋置於炭爐上,用小火慢慢熬煮。


    她不時用竹製的長勺輕輕攪動,讓藥材均勻地釋放出藥性。整個過程需要她時刻關注火候,不能讓藥液沸騰過度,也不能讓火勢過小,以免藥性不足。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藥液終於煮得濃稠,草藥的清香和一絲苦味彌漫在空氣中。李寶兒取出一塊潔淨的細布,將藥液仔細過濾,除去藥渣,隻留下清澈而富有藥效的藥液。


    接下來,她將這藥液倒入另一隻小鍋中,放在溫火上繼續濃縮。為了保證藥膏的藥效,她加入了一點龍眼肉,這不僅能增加藥膏的滋養作用,還能增強心安寧的效果,使人安神定誌。


    在藥液漸漸濃縮成藥膏的過程中,她準備好了融化的蜜蠟和少量的杏仁油。蜜蠟的作用在於幫助藥膏定型,而杏仁油則能使膏藥更加滋潤,容易被皮膚吸收。


    李寶兒將蜜蠟緩緩倒入藥液中,木勺不停攪動,直到蜜蠟完全融化,藥液與其完美融合。接著,她滴入幾滴杏仁油,繼續攪拌,直到膏體光滑柔軟,散發出淡淡的藥香和一絲甜潤的氣息。


    當她確認藥膏的質地足夠細膩後,便將其一勺一勺地小心倒入準備好的瓷罐中。每一個瓷罐都經過仔細的清潔和消毒,倒藥膏時,她動作輕緩而精準,確保每個罐子中的膏藥表麵光滑平整。倒完後,她用潔淨的棉布擦拭罐口,確保罐子外觀整潔。


    接著,李寶兒將裝滿心安寧的瓷罐擺放在竹製的托盤上,等它們自然冷卻。


    在藥膏冷卻的過程中,她再次仔細檢查每一罐的表麵,確認它們定型良好,沒有氣泡或瑕疵。最後,她為每一個瓷罐貼上手寫的標簽,標注“心安寧”和日期。


    她知道,藥膏的品質和製作的細節直接關係到病患的康複和醫館的聲譽,因此,她對每一個步驟都精益求精。


    心安寧的製作終於完成,李寶兒看著這些整齊擺放的瓷罐,心中感到一陣平靜和滿足。她輕輕地將托盤放在一旁,心裏暗自盤算著如何向患者介紹這款藥膏的功效。


    她知道,這些心安寧將為那些焦慮不安、難以入眠的患者帶去安寧的夜晚,也將為醫館贏得更多的信賴。


    在京城的慧養堂即將開業,李寶兒決定寫信請師父劉老先生來一趟京城,畢竟師父在太醫館做事了好多年,京城有好多的熟人朋友的,有了這一層關係,對自己在京開醫館是很有幫助的。


    李寶兒提筆給師父和師兄們寫信,信中飽含她對師門的敬意和對未來的期待。


    尊敬的師父,親愛的師兄們:


    弟子寶兒不勝感激,自幼蒙師父和師兄們的教誨,方得今日之成就。如今,弟子已隨家人搬至京城,在此立足安家,並決定在京城開設一所醫館,取名“慧養堂”,希望能為京城百姓盡一份微薄之力,也不負師門所授。


    醫館的開業典禮定於本月十六日(農曆),地點在京城東城青雲街上,屆時懇請師父和師兄們撥冗蒞臨,給予弟子指點一二,讓醫館開業得以順利進行,並使其日後發展更加順暢。


    此外,弟子尚有一些開業前的準備事宜不甚明了,特請教師父:開業當天的布置、儀式安排、以及如何邀請當地有名望的醫者或官員,以使醫館的聲譽迅速提升?這些事宜弟子雖已有所籌劃,但仍望能得到師父的指導。


    最後,弟子深知自身經驗尚淺,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師父不吝賜教。無論如何,弟子都會盡心竭力,將慧養堂經營好,使之成為救死扶傷之所。


    祝師父身體康健,師兄們學業有成,盼早日再見!


    弟子 李寶兒 敬上


    李寶兒寫完信後,心中充滿期待,希望師父和師兄們能夠前來助陣,為她的新醫館增添光彩。


    李寶兒與蕭謹言在燈下低語,討論著醫館開業的相關事宜。李寶兒眉頭微蹙,輕聲道:“相公,我想著,王妃當初借給我們一千兩銀子,才讓我們能夠順利購置這醫館和所需的器材。我覺得我們應該先還她一部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


    蕭謹言點點頭,深思片刻道:“你說得有理,王妃對我們恩重如山,雖然一時無法全額歸還,但先還五百兩,也是我們的一片心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狀元的錦鯉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清如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清如夢並收藏狀元的錦鯉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