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謹言深知這一任命不僅是對他才華的認可,也是對他未來的期待。他鄭重地向獨孤皇帝表態:“臣定當盡心盡力,不負陛下所托,竭盡全力為國家培養英才。”


    從宮中歸來後,蕭謹言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責任感。他知道,國子丞這一職位,不僅是他仕途的重要一步,也給了他一個在學術領域發揮自己才智的廣闊舞台。


    他迅速投入到新職務的準備中,深入了解國子監的運作情況,熟悉各項事務。他與國子監的學士們進行廣泛的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惑,積極為國子監的發展出謀劃策。


    與此同時,蕭謹言也沒有忽視自己的家庭責任。他深知李寶兒在京城的努力和堅持,也明白她對開辦醫館的渴望和熱情。因此,在處理公務之餘,他也盡可能抽出時間,與李寶兒一起規劃未來的生活。


    在李寶兒的陪伴與支持下,蕭謹言的心情格外輕鬆。他知道,雖然肩上承擔了更大的責任,但有李寶兒在身旁,他們一定能夠共同麵對未來的挑戰,開創屬於他們的美好生活。


    幾天後,蕭謹言正式上任,開始了他在國子監的工作。作為國子丞,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不僅嚴格要求自己,也致力於提升國子監的整體水平。


    蕭謹言知道,他與李寶兒的未來正在一步步實現。他們共同走在這條充滿希望的道路上,迎接著新的挑戰與機遇。


    蕭謹言上任國子丞之後,迅速投入到國子監的工作中。他不僅日理萬機,還對國子監的現狀進行了深入調查。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研究,蕭謹言意識到,雖然國子監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優秀的學子,但在管理和教學方法上,已經顯得有些陳舊和僵化,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需求。


    為了讓國子監煥發新的活力,蕭謹言決定進行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然而,他深知改革必然會觸動某些老學究們的利益和傳統觀念,因此他準備充分,力求在改革中穩紮穩打。


    首先,蕭謹言提出改進教學內容。他認為,國子監的教材過於陳舊,很多內容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的實際需要。


    於是,他召集了一些年輕有為的學者,開始修訂教材,增加了更多實用的科目,如經濟、軍事和科學技術等。同時,他還引入了新的教學方法,倡導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們獨立思考,積極討論。


    然而,這一改革一經推出,就遭到了部分老學究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國子監自古以來傳承的是聖賢之道,教學內容應當以經典為主,不應隨意更改。


    蕭謹言則回應道:“聖賢之道固然重要,但天下大勢變遷,社會也在不斷進步。我們培養的人才,既要通曉古典,也要了解當下,才能真正為國家所用。”


    此外,蕭謹言還推行了學生自主選擇課程的製度,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的職業規劃選擇相應的科目學習。


    這個製度在年輕學生中受到了熱烈歡迎,但一些老學究對此非常不滿。他們認為,這種改革打破了國子監多年來的傳統教育模式,削弱了學生對經典的尊重和理解。


    一位年長的學士,莊夫子,當眾質疑蕭謹言:“蕭國子丞,這種自主選擇課程的做法是否會導致學生們喪失對經典的尊敬?難道他們的學業不應該由師長們來指導,而是由他們自己來選擇?”


    蕭謹言並未回避這個問題,他坦然答道:“莊老,學生自主選擇並不意味著放棄經典。相反,我們是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我們希望他們不僅僅是背誦經典,更能在實踐中運用所學,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


    然而,改革的阻力並不僅限於教學內容。蕭謹言還發現,國子監的管理體製存在許多弊端,尤其是在行政效率方麵,層層匯報和繁文縟節導致了許多重要決策的拖延。


    他主張簡化管理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和冗雜的文書工作。


    這一改革再次觸動了某些老學究們的神經。一些人認為,國子監的管理體係延續了百年,不能輕易改變。


    蕭謹言頂住壓力,力排眾議,毅然推動了改革。他強調:“提高效率,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和學術發展。我們不能讓學生和學者的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等待和手續上。”


    改革的過程中,蕭謹言與這些老學究之間的碰撞在所難免。曾有一次,國子監的會議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公開指責蕭謹言:“你這是在急功近利,不顧傳統,不尊重老一輩的經驗和智慧。”


    蕭謹言則冷靜地回答:“傳統的確是我們立足的根基,但我們也要與時俱進。國子監不僅是傳承知識的地方,更是培養未來領袖的搖籃。如果我們不改,如何讓學子們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隨著時間的推移,盡管阻力重重,蕭謹言的改革逐漸開始顯示出成效。新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們眼界大開,新的管理製度使國子監的效率大大提高。


    雖然在這一過程中,他與一些老學究們產生了矛盾和衝突,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理念,並逐步獲得了更多支持者的認同。


    最終,蕭謹言的改革不僅沒有讓國子監的傳統消失,反而使它煥發了新的生機。


    國子監在保留經典教育的基礎上,成功融入了現代化的教學內容和管理方式,培養出了一批批既懂古今,又能應對現實挑戰的優秀人才。


    他的努力和才華迅速得到了同僚們的認可,國子監在他的領導下,逐漸煥發出了新的活力。蕭謹言也因此贏得了廣泛的尊重和讚譽,他的名字與國子監的改革緊密相連,成為了大周教育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狀元的錦鯉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清如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清如夢並收藏狀元的錦鯉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