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寶兒早早的就醒了,梳洗完後,趕忙去廚房幫婆婆把藥液熱好。端給婆婆床邊:“娘,請把藥喝了,您再多睡一會,我早飯做好喊您起床。”
早飯煮了小米稀飯,在粥裏加一點麵疙瘩,撲了一盤黃瓜,炒了一盤野菜。
等都做好了,才到堂屋喊家人吃飯,一看她的相公正在認真地讀【論語】,就問:\"何時起來的?\" “早就起來了,不抓緊學習,怎麽給你考狀元呢?\"
李寶兒嫣然一笑道:''我家相公這麽聰明,這麽用功,隻要有機會,肯定會考上的。準備吃飯吧,一會還要去銅山鎮呢。\"
寶兒把兩支大點的野山參繼續用紅繩捆起來,用汗巾包著,放在蕭瑾言要背的籃子裏,上麵用紫蘇蓋著。
早飯後,蕭瑾言背著大籃子,李寶兒背著小籃子。兩個人 一前一後的相繼出門。
一路上兩個人邊走邊交談著:“相公,我想讓你秋收後,就去鎮上的競正學堂繼續讀書。”
“先等娘 身體調理好再說吧,還有家裏的農活怎麽辦?”
“相公,種田也要看天收,今年田裏的收入,估計多數人家連交稅的都不夠。”
\"我們家多少還有一點收成,畢竟爹爹去當兵了,不要交稅的。”
\"而好多人家,望天收,又不去挑水,稻子都是癟的,交稅還不夠呢。\"
“我想我們家明年還是少種一點糧食,多種一點藥材,不管是啥年頭,看病,吃藥肯定是少不了的。”
“這個等回家再和娘商量一下,畢竟糧食是全家人活著的根本啊!”
\"有錢也可以買糧食呀。人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呀。\"
“我還想著去拜鎮南的劉老先生學醫,聽說老 先生是前朝的宮廷禦醫,他的銀針可出名了。”
“還聽說他老先生不收女弟子,不知道怎麽辦好呢?今天想先去拜訪一下,碰碰運氣。\"
蕭瑾言微微一笑:“我們都來鎮上,家裏怎麽辦呢?”
“娘不是在喝藥嗎?等娘身體好了,就可以照顧弟弟們了。”
\"如果家裏有農忙,或有特殊情況的話,我們也可以請假幫忙一下的。”
蕭謹言無奈地說道:\"農民哪天能沒事呢,不是除草,就是挑水的,空閑還要打柴,挖野菜的。人勤才能地生寶啊。\"
“我們也可以在鎮上租個房子,把娘和弟弟們都帶來,謹騰和謹燁也能進學堂進行啟蒙學習了。\"
蕭謹騰吃驚道:\"娘子好聰明啊,這個注意不錯,我也可以照顧他們,回家大家一起商量商量。一定要想個萬全之策。
兩個人就這樣一路說著,一路計劃著,不知不覺地就來到了銅山鎮。
早上的銅山鎮特別熱鬧。有做生意的小販,有串街賣菜的農民,有悠閑的早起鍛煉的人,也有為生活奔波而找工作的人。
像李寶兒他們這樣,趕早來賣藥材的人倒沒見著幾個。
他們沒有耽誤,隻奔楊記藥材行而來,楊掌櫃剛剛打開門,小夥計還沒有來呢。
楊掌櫃一看小財神又來了,上次的珍品靈芝讓他大賺了一筆。剛以六十銀子收下來,轉手就被一位京城來的王老爺以一百兩的銀子收走了。
於是他笑著打招呼:“小姑娘,這次就賣紫蘇嗎?有沒有其他的藥材?”
李寶兒朝門口及四周望了望,見還沒有其他的人來,就從蕭謹言籃子裏拿出用汗巾包裹著的野山參,請您看看這個。\"
楊掌櫃仔細一瞧,這野山參可不簡單,大的大約有二十多年了,另一個也有十幾年了。是參類的稀品。可不是常見的。
楊掌櫃知道這個小姑娘可厲害了,於是試探地問:\"你打算賣多少銀子呢?\"
寶兒一聽,自己也不知道值多少銀子?於是微微一笑道:\"您老見多識廣的,您就說這兩支野山參好不好吧?
楊掌櫃嗬嗬一笑道:''好倒是蠻好的。\"
那您說這麽好的貨能值多少錢呢?
楊掌櫃胸口一撲道:\"我給你個實話,最多六十兩銀子,再多的話,我也不要,小姑娘,你看如何呢?”
李寶兒一聽,很幹脆地說:\"好,六十兩就六十兩。請您再看看這紫蘇能值多少錢,既然姑娘這麽爽快,我就給你二兩銀子,如何?\"
“好的,就按您老說的算。另外我想問一下,您是不是所有藥材都收,是長期收購嗎?\"
楊掌櫃一聽,好像小姑娘還有不少貨源似的,趕忙回應道:\"姑娘有啥藥材,盡管拿來賣,保證給你公道的價格。\"
\"那就先謝謝您了。\"
等楊掌櫃算好賬,寶兒把五十多銀子用汗巾包好,藏在謹言的青布長衫裏,剩下幾兩裝在自己的口袋裏。準備街上買東西。
出了楊記藥材行向西不遠就來到了書店,門前很是冷清,這年頭,肚子都吃不飽,誰還有閑錢去買書呢。
再看來的這兩人。男孩高大帥氣,劍眉星目,一副書生打扮,可惜背的是籃子,而不是書箱。
女孩子的一身穿著,像一個剛過門不久的小媳婦,可又心中納悶,誰家這麽小的孩子就出嫁了?\"
書店已好久沒開張了,臨近街麵的書上都有灰塵了,一看有人來光顧,夥計趕忙拿起雞毛撣子掃了掃。並熱情問道:“公子,姑娘想買什麽書?\"
李寶兒答到:\"先看看,有沒有我們要買的書。\"
於是兩個人在書店裏搜尋起來,寶兒挑了好幾刀紙,有好一點的,有醜一點的,蕭謹言買了好幾本學習要用的書,又幫弟弟們買了一些啟蒙的書,還幫寶兒買了一本有關針灸的書。
經過寶兒的討價還價後,還花去一兩銀子,蕭謹言感到好貴啊。李寶兒則細心把剛買的新書用書店裏的廢紙包好,小心地放進了蕭進言的籃子裏。
出門後,他們就朝鎮南邊劉老先生的住處而來,在十字街口,寶兒看好多賣糕點的小攤子,就選了幾樣老人和小孩愛吃的,有綠豆糕,南瓜餅,柿子餅,桃酥餅各買了一斤,付了三錢銀子。把幾樣小點心裝好放在自己的籃子裏。
早飯煮了小米稀飯,在粥裏加一點麵疙瘩,撲了一盤黃瓜,炒了一盤野菜。
等都做好了,才到堂屋喊家人吃飯,一看她的相公正在認真地讀【論語】,就問:\"何時起來的?\" “早就起來了,不抓緊學習,怎麽給你考狀元呢?\"
李寶兒嫣然一笑道:''我家相公這麽聰明,這麽用功,隻要有機會,肯定會考上的。準備吃飯吧,一會還要去銅山鎮呢。\"
寶兒把兩支大點的野山參繼續用紅繩捆起來,用汗巾包著,放在蕭瑾言要背的籃子裏,上麵用紫蘇蓋著。
早飯後,蕭瑾言背著大籃子,李寶兒背著小籃子。兩個人 一前一後的相繼出門。
一路上兩個人邊走邊交談著:“相公,我想讓你秋收後,就去鎮上的競正學堂繼續讀書。”
“先等娘 身體調理好再說吧,還有家裏的農活怎麽辦?”
“相公,種田也要看天收,今年田裏的收入,估計多數人家連交稅的都不夠。”
\"我們家多少還有一點收成,畢竟爹爹去當兵了,不要交稅的。”
\"而好多人家,望天收,又不去挑水,稻子都是癟的,交稅還不夠呢。\"
“我想我們家明年還是少種一點糧食,多種一點藥材,不管是啥年頭,看病,吃藥肯定是少不了的。”
“這個等回家再和娘商量一下,畢竟糧食是全家人活著的根本啊!”
\"有錢也可以買糧食呀。人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呀。\"
“我還想著去拜鎮南的劉老先生學醫,聽說老 先生是前朝的宮廷禦醫,他的銀針可出名了。”
“還聽說他老先生不收女弟子,不知道怎麽辦好呢?今天想先去拜訪一下,碰碰運氣。\"
蕭瑾言微微一笑:“我們都來鎮上,家裏怎麽辦呢?”
“娘不是在喝藥嗎?等娘身體好了,就可以照顧弟弟們了。”
\"如果家裏有農忙,或有特殊情況的話,我們也可以請假幫忙一下的。”
蕭謹言無奈地說道:\"農民哪天能沒事呢,不是除草,就是挑水的,空閑還要打柴,挖野菜的。人勤才能地生寶啊。\"
“我們也可以在鎮上租個房子,把娘和弟弟們都帶來,謹騰和謹燁也能進學堂進行啟蒙學習了。\"
蕭謹騰吃驚道:\"娘子好聰明啊,這個注意不錯,我也可以照顧他們,回家大家一起商量商量。一定要想個萬全之策。
兩個人就這樣一路說著,一路計劃著,不知不覺地就來到了銅山鎮。
早上的銅山鎮特別熱鬧。有做生意的小販,有串街賣菜的農民,有悠閑的早起鍛煉的人,也有為生活奔波而找工作的人。
像李寶兒他們這樣,趕早來賣藥材的人倒沒見著幾個。
他們沒有耽誤,隻奔楊記藥材行而來,楊掌櫃剛剛打開門,小夥計還沒有來呢。
楊掌櫃一看小財神又來了,上次的珍品靈芝讓他大賺了一筆。剛以六十銀子收下來,轉手就被一位京城來的王老爺以一百兩的銀子收走了。
於是他笑著打招呼:“小姑娘,這次就賣紫蘇嗎?有沒有其他的藥材?”
李寶兒朝門口及四周望了望,見還沒有其他的人來,就從蕭謹言籃子裏拿出用汗巾包裹著的野山參,請您看看這個。\"
楊掌櫃仔細一瞧,這野山參可不簡單,大的大約有二十多年了,另一個也有十幾年了。是參類的稀品。可不是常見的。
楊掌櫃知道這個小姑娘可厲害了,於是試探地問:\"你打算賣多少銀子呢?\"
寶兒一聽,自己也不知道值多少銀子?於是微微一笑道:\"您老見多識廣的,您就說這兩支野山參好不好吧?
楊掌櫃嗬嗬一笑道:''好倒是蠻好的。\"
那您說這麽好的貨能值多少錢呢?
楊掌櫃胸口一撲道:\"我給你個實話,最多六十兩銀子,再多的話,我也不要,小姑娘,你看如何呢?”
李寶兒一聽,很幹脆地說:\"好,六十兩就六十兩。請您再看看這紫蘇能值多少錢,既然姑娘這麽爽快,我就給你二兩銀子,如何?\"
“好的,就按您老說的算。另外我想問一下,您是不是所有藥材都收,是長期收購嗎?\"
楊掌櫃一聽,好像小姑娘還有不少貨源似的,趕忙回應道:\"姑娘有啥藥材,盡管拿來賣,保證給你公道的價格。\"
\"那就先謝謝您了。\"
等楊掌櫃算好賬,寶兒把五十多銀子用汗巾包好,藏在謹言的青布長衫裏,剩下幾兩裝在自己的口袋裏。準備街上買東西。
出了楊記藥材行向西不遠就來到了書店,門前很是冷清,這年頭,肚子都吃不飽,誰還有閑錢去買書呢。
再看來的這兩人。男孩高大帥氣,劍眉星目,一副書生打扮,可惜背的是籃子,而不是書箱。
女孩子的一身穿著,像一個剛過門不久的小媳婦,可又心中納悶,誰家這麽小的孩子就出嫁了?\"
書店已好久沒開張了,臨近街麵的書上都有灰塵了,一看有人來光顧,夥計趕忙拿起雞毛撣子掃了掃。並熱情問道:“公子,姑娘想買什麽書?\"
李寶兒答到:\"先看看,有沒有我們要買的書。\"
於是兩個人在書店裏搜尋起來,寶兒挑了好幾刀紙,有好一點的,有醜一點的,蕭謹言買了好幾本學習要用的書,又幫弟弟們買了一些啟蒙的書,還幫寶兒買了一本有關針灸的書。
經過寶兒的討價還價後,還花去一兩銀子,蕭謹言感到好貴啊。李寶兒則細心把剛買的新書用書店裏的廢紙包好,小心地放進了蕭進言的籃子裏。
出門後,他們就朝鎮南邊劉老先生的住處而來,在十字街口,寶兒看好多賣糕點的小攤子,就選了幾樣老人和小孩愛吃的,有綠豆糕,南瓜餅,柿子餅,桃酥餅各買了一斤,付了三錢銀子。把幾樣小點心裝好放在自己的籃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