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常遇春帶領著軍隊一路疾馳,終於抵達了西寧郡城外。而此時的西寧早已得知了一支打著“琹國”旗號的軍隊殺進了鄔州,他們甚至還在衛原郡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城行動。


    這一消息讓西寧郡的郡守驚恐萬分,因為鄔州四郡的大部分兵力都已被調遣去支援臨夏城,城中留守的軍隊數量有限。


    如今,他麵臨著和衛陵郡郡守相同的困境:堅守城池可能無法抵擋住敵人的攻擊,但若選擇投降,則後果不堪設想。無奈之下,他也隻能選擇逃跑這條路。


    然而,西寧郡與衛陵郡有所不同。一旦西寧郡失陷,那麽從鄔州北部,特別是從西寧郡北部的慶州方向想要反攻回鄔州將會變得異常困難。


    畢竟,西寧郡北部地區山巒起伏,地勢險峻,大軍難以順利南下。而且,唯一能夠通行的關卡——西寧關即便沒有被這支入侵的軍隊占據,敵軍隻需在西寧關前方駐紮營地,自己一方的軍隊也將難以通過。


    所以西寧郡郡守一旦逃跑,那麽不僅他自己的生命安全將受到威脅,而且整個西寧郡可能都會陷入混亂和動蕩之中。畢竟作為一郡之守,他肩負著維護地方穩定和保障民眾安寧的重任,如果他臨陣脫逃,無疑會給當地百姓帶來極大的恐慌和不安。


    然而,盡管知道逃跑所帶來的後果異常嚴重,但西寧郡郡守卻實在無計可施。他當然不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的性命,去做無謂的犧牲。投降以求保命嗎?那絕對不行!因為在戰爭時期,充當牆頭草往往隻會招來更慘痛的下場!所以投降這條路也是行不通的!


    思來想去,西寧郡郡守最終下定決心,毫不猶豫地帶領著妻兒老小以及城中所有的兵馬,盡數撤退……不對,應該說是退守到西寧關,並據險而守,堅壁清野,等待援軍的到來。沒錯,就是這樣!


    因此,當常遇春率領大軍來到西寧郡城下準備攻城時,卻驚訝地發現城門前空無一人,別說是郡守了,甚至連一名守城的士兵都看不見蹤影。


    常遇春不禁心生疑惑,暗自思忖道:“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難道敵軍在城中設下了什麽埋伏不成?”出於謹慎起見,他決定暫時按兵不動,以免落入敵人的陷阱。同時,他不斷派遣士兵前往城門處大聲呼喊,試圖引出城中的守軍或者探聽一些消息。


    直到城中有百姓按捺不住內心的恐懼和焦慮,生怕郡守一味地堅守不出,會激怒常遇春,導致他率領軍隊屠殺全城百姓。因此,一些勇敢的百姓決定冒險前往城門,試圖與常遇春取得聯係,以避免可怕的屠城危機發生。


    然而,當這些百姓接近城門時,他們驚訝地發現周圍竟然沒有一名士兵守衛。為了謹慎起見,他們小心翼翼地向四周張望、打探,確認確實沒有任何人蹤。


    這群百姓心中暗自慶幸,於是壯著膽子輕輕推開了城門。常遇春原本在城外焦急等待多時,但卻迎來了一群普通百姓前來開啟城門。他不禁心生疑慮,開始思考這是否可能是敵軍設下的陰謀詭計?也許敵軍派遣了士兵偽裝成百姓模樣,故意打開城門,企圖引常遇春放鬆警惕,毫無防備地進入城內,隨後再設伏襲擊。


    常遇春在城門處猶豫不決,權衡利弊後,最終決定先派遣一支精銳兵馬進城打探情況,以確保萬無一失。


    這支先頭部隊進城後迅速展開搜索,仔細清查每一個角落。經過一番努力,他們驚喜地發現,整個西寧郡內居然沒有任何瑒國的士兵。完成任務後,他們立刻返回,向常遇春詳細報告了城中的真實狀況。


    常遇春心中始終存在一絲憂慮,於是立刻派遣黑冰台前往前方打探詳細狀況,以免大軍陷入任何埋伏之中。


    當黑冰台送回情報後,常遇春才知曉原來是西寧郡郡守察覺到異常,早已提前帶著家眷及城內所有軍隊逃向了西寧關。


    得知這個消息後,常遇春不禁感歎自己白白憂心了如此之久。


    他迅速接管城市防線,並派遣人員在城內四處張貼告示,以穩定民心。


    同時,他還派遣了一支軍隊前往西寧關前,建立起一座營地。


    隨著西寧郡的失陷,鄔州的另外兩個郡縣也相繼被常遇春所掌控。


    至此,鄔州已經易主。


    而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之上,高肅和趙雲已然圓滿完成使命,順利返回忻州。


    另一邊,嶽飛和霍去病也率領大軍回到了交州。


    嶽飛回歸交州後,他深知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因此,他立即與虞允文攜手合作,全力以赴地籌集物資,籌劃著在遼闊的草原上打造一座堅不可摧的軍事城池。這座城池將成為抵禦外敵的堅固堡壘,也是未來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與此同時,他們還計劃在這座城池和鎮江郡之間建造龐大的馬場,精心培育強壯的戰馬。這樣一來,軍隊的機動性和戰鬥力都將得到極大提升。


    而霍去病,則如同一股旋風般率領著精銳的騎兵,毫不留情地將前來騷擾交州的蜀州兵馬一舉擊潰。


    虞允文在此期間一直采取堅守的策略,堅韌不拔地守護著交州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嶽飛和霍去病的歸來,讓虞允文身上的壓力稍稍減輕了不少。


    嶽飛率領著疲憊不堪但依然堅毅的嶽家軍,駐紮在那座正在建造中的城池周邊。他們不僅要防範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還要積極參與到城池的建設中去。他們的存在,既是保障,也是助力。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幽州,北平郡的蕭鼎營帳中,一群將領正情緒激動地向蕭鼎發泄著不滿和抱怨。他們的聲音在營帳內回蕩,充滿了焦慮和不安。然而,蕭鼎卻冷靜地坐在那裏,傾聽著將領們的意見,思考著應對之策。


    “大帥,這些夏人真是太可惡了!整日在大營門口辱罵咱們,而且用詞極其難聽!咱們聽從大帥您的命令一直在忍耐著。可這群夏人實在是太可恨了!罵得越來越不堪入耳了!”


    “對啊對啊!末將的祖宗十八代都快被這群夏人給罵了個遍!末將真的再也忍受不了啦!”


    “是啊!大帥!這群夏人罵我們也就罷了,關鍵是他們連陛下也一起罵了啊!”


    一時間,營帳內群情激憤,將領們紛紛附和,義憤填膺地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蕭鼎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然後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帳中的每一個將領,心中暗自點頭,表示對眾人表現出來的忠誠和身上充滿的怨氣十分滿意,但他的表情卻沒有絲毫變化,依舊冷靜沉著地開口問道:“你們說這群夏人竟敢辱罵陛下?”


    這群將領們聽到這話之後,一個個都連忙點頭稱是:“是啊,大帥!我們這些做屬下的哪裏敢有半句謊言啊!”


    蕭鼎則是故意裝出一副非常憤怒的樣子來,隻見他右手猛地一下拍在了麵前的桌子之上,並且怒聲吼道:“真是太可惡了!這些夏朝的雜種竟然敢如此辱罵我們的陛下!實在是罪大惡極、不可饒恕!來人啊!立刻做好戰鬥準備,隨本帥一同出擊,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我們瑒國軍隊的厲害!”


    此言一出,那群將領們頓時變得興奮異常,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地高聲回應道:“末將領命!”看那樣子,似乎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衝上前線去殺敵立功了。


    整個營帳內的氣氛也因為蕭鼎這一番話而變得緊張和熱烈起來,所有人都充滿了鬥誌與激情。


    此時此刻,周青已經在琰國大營前方等待多時了。


    然而,盡管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周青心中的戒備卻絲毫沒有放鬆。他深知此番任務的重要性和危險性,因此始終保持高度警惕。


    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周青所率領的大軍被巧妙地分為了兩批。一批士兵負責戒備,他們瞪大眼睛,密切關注著琰國大營的一舉一動;而另一批則抓緊時間休息,養精蓄銳,隨時準備接替戰友。


    這種輪流戒備、交替休整的策略,不僅讓周青的軍隊能夠保持良好的戰鬥狀態,更有效地防範了琰國大營可能發動的突然襲擊。畢竟,在這片充滿變數的戰場上,任何疏忽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事實上,周青此次的任務並非易事。他需要假裝戰敗,以此引誘琰國大軍主動出擊。但同時,他又必須把握好分寸,既不能表現得過於虛假,以免引起對方懷疑,又不能輸得太過慘烈,否則蕭鼎未必會上鉤。


    因此,周青一直嚴陣以待,不敢有絲毫懈怠。哪怕是在準備實施假敗計劃的時候,他也做足了充分的防禦準備。他明白,隻有做到萬無一失,才能順利完成任務,為薛仁貴日後爭取到更多的勝利機會。


    就在這時,大地傳來一陣震動。周青聽到這震動聲後,心中立刻明白過來:這是琰國大軍出擊了!他當機立斷,下令讓正在休息的大軍迅速集結,同時命令那些一直處於戒備狀態的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組成堅固的防線進行防禦。


    蕭鼎率領著琰國大軍氣勢洶洶地衝出營地後,驚訝地發現眼前的夏國兵馬竟然已經嚴陣以待,組織起了嚴密的防禦陣勢。這讓蕭鼎感到十分震驚,畢竟他們這次出擊完全是臨時起意,並沒有事先通知對方。沒想到薛仁貴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能如此迅速地做出反應並組織好防禦,這充分證明了薛仁貴卓越的領兵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


    然而,蕭鼎並不知道的是,真正指揮夏國大軍的並非薛仁貴,而是周青。此外,周青還巧妙地將大軍分成了兩批,這樣一來,一旦遇到突發情況,他們就能更快地做出應對,組織起有效的防禦。而且,周青一直對蕭鼎保持高度警惕,時刻防備著他率軍突襲。


    因此,蕭鼎率領著大批軍隊發動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襲擊,但並未給周青所率領的大軍帶來巨大的損失。而且,周青這邊仍有半數人馬正在休息,所以局勢很快發生了變化,但總的來說,蕭鼎的此次進攻逐漸占據了上風。


    為了讓表演更逼真,周青選擇了邊撤退邊戰鬥。就在這個時候,蕭鼎察覺到了不對勁之處——那便是薛仁貴竟然沒有露麵!不僅如此,眼前這支敵軍不但沒有與他們正麵對抗,反而采取了邊退邊戰的策略,這一切仿佛都像是在引誘自己率軍深入。更重要的是,截至目前,薛仁貴始終未曾現身。


    此刻的蕭鼎思維敏捷、腦洞大開,他不敢貿然緊追周青,反而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周圍的環境,生怕某個瞬間,薛仁貴會突然殺出,給他們來個猝不及防的攻擊。


    然而,周青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策,其實是有著深思熟慮的考量。他深知蕭鼎是一個謹慎多疑之人,如果直接撤退,很可能會引起對方的警覺和懷疑。因此,他故意采取邊退邊戰的策略,就是想讓蕭鼎誤以為自己的軍隊設有伏兵,從而不敢輕易追擊。


    果然不出所料,當周青注意到琰國的大軍並未緊緊追擊時,他立刻抓住機會,果斷地下達了命令,讓大軍迅速撤離。


    與此同時,蕭鼎卻陷入了困惑之中。他原本還在全神貫注地防備著薛仁貴可能發動的突襲,但沒想到轉眼間,周青竟然已經率領大軍如閃電般飛速撤退了。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蕭鼎心中疑慮重重。畢竟,他可是親眼看到薛仁貴在這支敵軍中露麵的,這讓他不得不心生警惕。


    此刻的蕭鼎,不禁開始思考起周青此舉背後的真正意圖。他暗自琢磨道:“難道說,周青真的設有伏兵?還是說他們另有陰謀?”越想越是覺得事情沒有那麽簡單,於是蕭鼎決定暫時按兵不動,先觀察一下局勢再做打算。他可不想因為一時衝動而落入敵人的陷阱,必須小心翼翼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異世界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彐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彐衵並收藏我在異世界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