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大哥,你就放心吧!”周青拍拍胸脯,表示自己能行!
隨後,薛仁貴走在最前方,朝著已經嚴陣以待的琰國大營中喊道:“蕭將軍,不如出營一敘?”
蕭鼎來到營門上,朝著薛仁貴回道:“薛都督,我們兩個,可沒什麽要敘的。”
薛仁貴聳聳肩:“既然如此,那本都督就動粗的了!”
薛仁貴朝著一旁的周青示意,然後轉身便走了。
周青揮揮手,幾名士兵當即脫下戰甲,拿著幾瓶酒和一個盾牌,來到琰國大營五百步之外的地方。
躲在盾牌後方,猛猛喝了一口酒,然後大聲喊道:“蕭鼎,我艸你媽!”
“你號稱琰國大將,如今卻如同一個綠毛龜一樣蝸居在營,莫非你那發妻小妾,還真給你戴了綠毛?才讓你變成綠毛龜?”
“如果你不行,那好說,我家祖上就是買這個藥的,隻要你喊一聲爺爺,老子我便送你一副藥,保證回去讓你一柱擎天。”
“別說你那紅杏出牆的發妻小妾,哪怕是圈裏的母豬,都能懷上你的後代!”
“嘖嘖嘖,說到這,管不得你家裏養豬,原來你是好這一口啊!管不得你發妻小妾紅杏出牆,原來是不想與母豬一棍,呸,什麽一棍,你好像沒這麽大,應該是一針同用,這才在路上隨便找了個漢子,給你戴了個帽子,再給你染上一個綠色。要不你回去看一看,說不定還能正巧碰上你發妻小妾正一同伺候別人呢!哈哈哈!”
胡覓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他手提長槍,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似乎隨時準備從營門上縱身跳下。
然而,蕭鼎卻迅速出手,攔住了他。
“大帥,這群雜種如此辱罵您,您怎麽還能忍受得了呢?”胡覓滿心疑惑和不解地問道。
蕭鼎伸出一隻手,輕輕拍在胡覓的肩膀上,語氣平靜地解釋道:“薛仁貴此舉乃是故意激怒於我,企圖引我軍出營與其一戰。”
“他既然已經做好了與我軍交戰的準備,那麽想必早已精心謀劃,做好了充分的部署。若我們貿然出營應戰,恐怕會輕易落入他設下的陷阱之中。”
“可是......這實在是太過分了!”胡覓的眼神中布滿了血絲,他惡狠狠地盯著營門下的那幾名士兵,眼中閃爍著濃烈的殺意。
蕭鼎無奈地歎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你身為軍中大將,絕不能因一時衝動而讓整個大軍陷入絕境啊!”
“我......我知道了!”胡覓深呼吸了幾下,試圖平複內心的怒火,但他眼神中的怒氣卻依舊難以掩飾,仿佛在訴說著他並未真正釋懷。
蕭鼎見到眼前這一幕,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歎息。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其他將領們的臉龐,卻驚訝地發現,除了寥寥數人之外,其餘眾人皆是一臉義憤填膺的神情。
蕭鼎不禁感到一陣無力,他心裏清楚,薛仁貴派遣這些士兵前來挑釁,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激怒自己或者手下的將領們。說不定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就會有人按捺不住衝動,率領軍隊貿然出營,從而落入薛仁貴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然而,自己難道能坐視不管嗎?眼看著大軍的士氣剛剛有所恢複,如果此時不采取行動去支援,恐怕會讓士氣再度受挫。可若是輕易出兵,又可能正中薛仁貴的下懷。
蕭鼎在內心深深地歎息一聲後,連忙高聲喊道:\"本將軍在此嚴令!任何人都不得擅自領兵出營,若有違者,待本將軍回京之時,定當奏明聖上,廢黜其一切官職,貶為平民百姓,並且將其子孫後代、妻子兒女全部沒入奴籍!\"
蕭鼎的聲音如同驚雷般在軍營上空回蕩,帶著一種不可違抗的威嚴。眾將領們聽後,紛紛麵麵相覷,雖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不敢輕舉妄動。
“明白嗎!”
蕭鼎見無人回應,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怒意,他提高嗓音再次吼道:“都他媽是啞巴嗎!難道沒長嘴?”
這時,趙毅第一個站出來回應道:“明白了。”緊接著,其他士兵也紛紛附和著做出答複。
蕭鼎看著眼前的一幕,雖然表麵上依舊保持鎮定,但內心卻暗自竊喜:“好啊,你們盡管罵吧,最好能罵得更難聽些!”
他心裏非常清楚,自己如此打壓手下的將士們,他們內心的憤怒將會不斷積聚。而當這種憤怒無法再被抑製時,便是他們出營與夏國兵馬展開激戰之時。到那時,軍隊的士氣必然高漲,毫無疑問將成為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
然而,有一件事仍需引起高度警惕,那便是薛仁貴在戰場上是否會布下陷阱或埋伏,故意激怒自己從而迫使己方主動出擊。畢竟,這樣的戰術常常被對手所采用。
但幸運的是,早在此前薛仁貴率領兵馬抵達之時,蕭鼎便已派遣一批斥候外出偵察。這些斥候此刻正肩負重任,必須謹慎行動,以防落入薛仁貴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
想到這裏,蕭鼎決定叮囑那些斥候務必要加倍小心,全麵探查周邊情況,確保不被敵人迷惑,避免中計陷入埋伏。隻有這樣,才能在即將到來的戰鬥中占據有利地位,取得最終的勝利。
與此同時,常遇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領一萬名精銳騎兵已經抵達和泉郡城之外。
和泉郡郡守驚愕不已,他瞪大眼睛看著這支突如其來的軍隊,腦海中一片混亂:“這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人馬?而且此地距離邊境尚有一段不短的路程,他們究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此處的呢?”
時間緊迫,不容他過多思考,和泉郡郡守急忙派遣士兵前往關閉城門。然而,尚未等這些人到達城門處,常遇春已孤身一人風馳電掣般衝殺進城。
隻見他手握一柄鋒利無比的長槍,胯下騎著一匹烈性駿馬,竟然單憑一己之力便攔住了守在城門處的數百名敵軍。
“該死!為何城門還未關閉?”
和泉郡郡守怒不可遏,城外黑壓壓的敵軍正洶湧而來,眼看著就要逼近城門,但城門卻遲遲未能合攏。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當即親自率領一千名士兵趕到城門,想要弄清楚到底出了什麽狀況。
可結果剛一下來,便見渾身浴血、宛如殺神般的常遇春正用那冷漠至極的眼神凝視著自己,其身旁則橫七豎八地躺著一具具己方士兵殘缺不全的屍首!
這一幕讓泉郡郡守亡魂皆冒,他身體不受控製地顫抖起來,手指哆哆嗦嗦地指向常遇春,但卻因恐懼而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常遇春手中緊握的長槍仍在不斷往下滴血,而他身後那一望無際如鋼鐵洪流般的一萬騎兵已然風馳電掣般衝向城門!
此時此刻,泉郡郡守心知肚明:敗局已定!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放棄抵抗——因為他很清楚,若是負隅頑抗隻有死路一條;反之,如果乖乖投降或許還能保住性命。
那些原本屬於泉郡的將士們眼見黑壓壓一大片騎兵如此凶猛無比地衝入城中,心中最後一絲希望也隨之破滅。他們紛紛丟棄手中兵刃,徹底喪失鬥誌。
常遇春命人將這些戰俘嚴加看管後,略作思索,決定帶上這些戰俘繼續前行,並率部馬不停蹄地朝下一個目標——衛原郡進軍。
一路之上,常遇春對這些戰俘毫不上心,隻是一味催促眾人加速前進。就這樣,他們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終於趕在夜幕降臨前抵達目的地——衛原郡。
衛原郡尚未接獲來自和泉郡的任何情報,因此並未采取防禦措施。畢竟誰能料到,臨泉郡的敵軍竟然會如此神不知鬼不覺地兵臨城下呢?
正當守城的士兵們盤算著晚上該如何消遣娛樂時,突然間,大地劇烈顫動起來。這些士兵並非久經沙場、身經百戰之人,缺乏足夠的戰鬥經驗,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彼此茫然不知所措地對視著。
然而,隊伍中還是有一些曾經因傷勢而從前線退役的老兵。當感受到大地的震動時,他們立刻意識到這是騎兵來襲的征兆。他們毫不猶豫地朝著城門方向的守衛者呼喊道:\"趕快關閉城門!速度要快!\"
盡管大多數士兵仍處於困惑之中,但既然已有專人指揮,他們也隻能稀裏糊塗地聽從安排。就在常遇春率領的騎兵即將抵達城門之際,城門終於被成功合上。
常遇春隨後派遣手下押送那些從和泉郡俘獲而來的戰俘,將他們帶到衛原郡城牆前。常遇春目光銳利地盯著那位和泉郡的郡守,冷冷問道:\"你想活下去嗎?\"
\"想!\" 和泉郡郡守忙不迭地點頭應道。
\"那好,如果你能讓這衛原郡城門打開,本都督便饒你一死,否則,休怪本都督手下無情!\" 常遇春麵沉似水地說道。
聽到這話,和泉郡郡守臉色大變,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讓他去勸降衛原郡守軍,這不等於讓他去當叛徒、當二鬼子嗎?然而,當他接觸到常遇春那冷冽如刀的目光時,所有的勇氣都瞬間消失殆盡,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無奈之下,和泉郡郡守隻得硬著頭皮站起身來,深吸一口氣後,對著衛原郡城牆方向高聲喊道:\"衛原郡的兄弟們,我們是和泉郡的兵馬,請你們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了!快快打開城門,讓這位軍爺進城去吧!\"
常遇春聞言,不禁眉頭微皺,麵露不滿之色,轉頭質問和泉郡郡守道:\"你就是如此喊話的?\"
和泉郡郡守臉上堆滿了苦澀與諂媚的笑容,結結巴巴地解釋道:\"那個……軍爺,小的實在不知該如何喊話呀!平日裏從未有過這般經曆,實乃毫無經驗可循啊!\"
常遇春聽聞此言,麵色瞬間陰沉下來,猶如烏雲密布,額頭上更是青筋暴起,隱隱有幾道黑線浮現其中。
恰在此刻,衛原郡那高聳堅固的城牆上突然傳出一聲怒吼:\"放你娘的屁!\"
\"我衛原郡將士絕你口中那般貪生怕死之人!又怎會做出背叛主公、求取榮華富貴這般卑劣行徑!\"
這一番話如同驚雷般炸響,震得在場眾人皆是一愣。原本滿臉悲憤與恐懼地望著常遇春的和泉郡郡守,此刻更是麵如土色,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常遇春見狀,嘴角卻微微揚起,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他轉頭麵向衛原郡城牆方向,高聲喊道:“好啊!既然如此,那便給爾等一個機會。明日正午時分,如果衛原郡還不肯開啟城門投降,待本將軍攻破此城之時,定要血洗整座衛原郡城,雞犬不留!”
“至於今日嘛……”常遇春目光冷冽地掃過眼前那群被嚇得瑟瑟發抖的和泉郡守軍,接著大手一揮,早已嚴陣以待的士兵們立刻舉起鋒利無比的戰刀,手起刀落間,一顆顆血淋淋的頭顱滾落地麵。
隨後,這些士兵們又馬不停蹄地趕製出一架簡易的投石車,將剛剛斬獲的和泉郡守軍首級盡數裝填進去,奮力投向衛原郡城牆之上。
當和泉郡俘虜那一顆顆血淋淋的頭顱如雨點般砸落在衛原郡城牆上時,守城的衛兵們不禁心頭一顫,仿佛感受到了死亡的氣息撲麵而來。他們深知,這些頭顱很可能就是明天的自己,會被敵人無情地斬下,並被當作示威的工具投向另一座城市。
然而,就在不久前,衛原郡郡守曾站在城頭,激昂地喊出“衛原郡之人絕非貪生怕死之徒”的豪言壯語。這讓士兵們心生敬畏,同時也倍感壓力,誰也不敢輕易向郡守提議撤退或投降之事。
更為棘手的問題是,衛原郡剛剛派遣了一部分兵力前往支援臨夏城,如今城內守軍數量有限。麵對來勢洶洶、將近萬人的敵軍,他們真的能夠守住這座城池嗎?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疑慮與不安。
而在城牆後的衛原郡城裏,居住著他們摯愛的父母妻兒。若是城門失守,不僅自己難逃厄運,恐怕家人也將遭受牽連,一同踏上黃泉之路。想到此處,許多士兵的眼神中流露出絕望與無助。
隨後,薛仁貴走在最前方,朝著已經嚴陣以待的琰國大營中喊道:“蕭將軍,不如出營一敘?”
蕭鼎來到營門上,朝著薛仁貴回道:“薛都督,我們兩個,可沒什麽要敘的。”
薛仁貴聳聳肩:“既然如此,那本都督就動粗的了!”
薛仁貴朝著一旁的周青示意,然後轉身便走了。
周青揮揮手,幾名士兵當即脫下戰甲,拿著幾瓶酒和一個盾牌,來到琰國大營五百步之外的地方。
躲在盾牌後方,猛猛喝了一口酒,然後大聲喊道:“蕭鼎,我艸你媽!”
“你號稱琰國大將,如今卻如同一個綠毛龜一樣蝸居在營,莫非你那發妻小妾,還真給你戴了綠毛?才讓你變成綠毛龜?”
“如果你不行,那好說,我家祖上就是買這個藥的,隻要你喊一聲爺爺,老子我便送你一副藥,保證回去讓你一柱擎天。”
“別說你那紅杏出牆的發妻小妾,哪怕是圈裏的母豬,都能懷上你的後代!”
“嘖嘖嘖,說到這,管不得你家裏養豬,原來你是好這一口啊!管不得你發妻小妾紅杏出牆,原來是不想與母豬一棍,呸,什麽一棍,你好像沒這麽大,應該是一針同用,這才在路上隨便找了個漢子,給你戴了個帽子,再給你染上一個綠色。要不你回去看一看,說不定還能正巧碰上你發妻小妾正一同伺候別人呢!哈哈哈!”
胡覓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他手提長槍,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似乎隨時準備從營門上縱身跳下。
然而,蕭鼎卻迅速出手,攔住了他。
“大帥,這群雜種如此辱罵您,您怎麽還能忍受得了呢?”胡覓滿心疑惑和不解地問道。
蕭鼎伸出一隻手,輕輕拍在胡覓的肩膀上,語氣平靜地解釋道:“薛仁貴此舉乃是故意激怒於我,企圖引我軍出營與其一戰。”
“他既然已經做好了與我軍交戰的準備,那麽想必早已精心謀劃,做好了充分的部署。若我們貿然出營應戰,恐怕會輕易落入他設下的陷阱之中。”
“可是......這實在是太過分了!”胡覓的眼神中布滿了血絲,他惡狠狠地盯著營門下的那幾名士兵,眼中閃爍著濃烈的殺意。
蕭鼎無奈地歎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你身為軍中大將,絕不能因一時衝動而讓整個大軍陷入絕境啊!”
“我......我知道了!”胡覓深呼吸了幾下,試圖平複內心的怒火,但他眼神中的怒氣卻依舊難以掩飾,仿佛在訴說著他並未真正釋懷。
蕭鼎見到眼前這一幕,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歎息。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其他將領們的臉龐,卻驚訝地發現,除了寥寥數人之外,其餘眾人皆是一臉義憤填膺的神情。
蕭鼎不禁感到一陣無力,他心裏清楚,薛仁貴派遣這些士兵前來挑釁,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激怒自己或者手下的將領們。說不定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就會有人按捺不住衝動,率領軍隊貿然出營,從而落入薛仁貴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然而,自己難道能坐視不管嗎?眼看著大軍的士氣剛剛有所恢複,如果此時不采取行動去支援,恐怕會讓士氣再度受挫。可若是輕易出兵,又可能正中薛仁貴的下懷。
蕭鼎在內心深深地歎息一聲後,連忙高聲喊道:\"本將軍在此嚴令!任何人都不得擅自領兵出營,若有違者,待本將軍回京之時,定當奏明聖上,廢黜其一切官職,貶為平民百姓,並且將其子孫後代、妻子兒女全部沒入奴籍!\"
蕭鼎的聲音如同驚雷般在軍營上空回蕩,帶著一種不可違抗的威嚴。眾將領們聽後,紛紛麵麵相覷,雖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不敢輕舉妄動。
“明白嗎!”
蕭鼎見無人回應,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怒意,他提高嗓音再次吼道:“都他媽是啞巴嗎!難道沒長嘴?”
這時,趙毅第一個站出來回應道:“明白了。”緊接著,其他士兵也紛紛附和著做出答複。
蕭鼎看著眼前的一幕,雖然表麵上依舊保持鎮定,但內心卻暗自竊喜:“好啊,你們盡管罵吧,最好能罵得更難聽些!”
他心裏非常清楚,自己如此打壓手下的將士們,他們內心的憤怒將會不斷積聚。而當這種憤怒無法再被抑製時,便是他們出營與夏國兵馬展開激戰之時。到那時,軍隊的士氣必然高漲,毫無疑問將成為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
然而,有一件事仍需引起高度警惕,那便是薛仁貴在戰場上是否會布下陷阱或埋伏,故意激怒自己從而迫使己方主動出擊。畢竟,這樣的戰術常常被對手所采用。
但幸運的是,早在此前薛仁貴率領兵馬抵達之時,蕭鼎便已派遣一批斥候外出偵察。這些斥候此刻正肩負重任,必須謹慎行動,以防落入薛仁貴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
想到這裏,蕭鼎決定叮囑那些斥候務必要加倍小心,全麵探查周邊情況,確保不被敵人迷惑,避免中計陷入埋伏。隻有這樣,才能在即將到來的戰鬥中占據有利地位,取得最終的勝利。
與此同時,常遇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領一萬名精銳騎兵已經抵達和泉郡城之外。
和泉郡郡守驚愕不已,他瞪大眼睛看著這支突如其來的軍隊,腦海中一片混亂:“這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人馬?而且此地距離邊境尚有一段不短的路程,他們究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此處的呢?”
時間緊迫,不容他過多思考,和泉郡郡守急忙派遣士兵前往關閉城門。然而,尚未等這些人到達城門處,常遇春已孤身一人風馳電掣般衝殺進城。
隻見他手握一柄鋒利無比的長槍,胯下騎著一匹烈性駿馬,竟然單憑一己之力便攔住了守在城門處的數百名敵軍。
“該死!為何城門還未關閉?”
和泉郡郡守怒不可遏,城外黑壓壓的敵軍正洶湧而來,眼看著就要逼近城門,但城門卻遲遲未能合攏。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當即親自率領一千名士兵趕到城門,想要弄清楚到底出了什麽狀況。
可結果剛一下來,便見渾身浴血、宛如殺神般的常遇春正用那冷漠至極的眼神凝視著自己,其身旁則橫七豎八地躺著一具具己方士兵殘缺不全的屍首!
這一幕讓泉郡郡守亡魂皆冒,他身體不受控製地顫抖起來,手指哆哆嗦嗦地指向常遇春,但卻因恐懼而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常遇春手中緊握的長槍仍在不斷往下滴血,而他身後那一望無際如鋼鐵洪流般的一萬騎兵已然風馳電掣般衝向城門!
此時此刻,泉郡郡守心知肚明:敗局已定!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放棄抵抗——因為他很清楚,若是負隅頑抗隻有死路一條;反之,如果乖乖投降或許還能保住性命。
那些原本屬於泉郡的將士們眼見黑壓壓一大片騎兵如此凶猛無比地衝入城中,心中最後一絲希望也隨之破滅。他們紛紛丟棄手中兵刃,徹底喪失鬥誌。
常遇春命人將這些戰俘嚴加看管後,略作思索,決定帶上這些戰俘繼續前行,並率部馬不停蹄地朝下一個目標——衛原郡進軍。
一路之上,常遇春對這些戰俘毫不上心,隻是一味催促眾人加速前進。就這樣,他們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終於趕在夜幕降臨前抵達目的地——衛原郡。
衛原郡尚未接獲來自和泉郡的任何情報,因此並未采取防禦措施。畢竟誰能料到,臨泉郡的敵軍竟然會如此神不知鬼不覺地兵臨城下呢?
正當守城的士兵們盤算著晚上該如何消遣娛樂時,突然間,大地劇烈顫動起來。這些士兵並非久經沙場、身經百戰之人,缺乏足夠的戰鬥經驗,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彼此茫然不知所措地對視著。
然而,隊伍中還是有一些曾經因傷勢而從前線退役的老兵。當感受到大地的震動時,他們立刻意識到這是騎兵來襲的征兆。他們毫不猶豫地朝著城門方向的守衛者呼喊道:\"趕快關閉城門!速度要快!\"
盡管大多數士兵仍處於困惑之中,但既然已有專人指揮,他們也隻能稀裏糊塗地聽從安排。就在常遇春率領的騎兵即將抵達城門之際,城門終於被成功合上。
常遇春隨後派遣手下押送那些從和泉郡俘獲而來的戰俘,將他們帶到衛原郡城牆前。常遇春目光銳利地盯著那位和泉郡的郡守,冷冷問道:\"你想活下去嗎?\"
\"想!\" 和泉郡郡守忙不迭地點頭應道。
\"那好,如果你能讓這衛原郡城門打開,本都督便饒你一死,否則,休怪本都督手下無情!\" 常遇春麵沉似水地說道。
聽到這話,和泉郡郡守臉色大變,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讓他去勸降衛原郡守軍,這不等於讓他去當叛徒、當二鬼子嗎?然而,當他接觸到常遇春那冷冽如刀的目光時,所有的勇氣都瞬間消失殆盡,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無奈之下,和泉郡郡守隻得硬著頭皮站起身來,深吸一口氣後,對著衛原郡城牆方向高聲喊道:\"衛原郡的兄弟們,我們是和泉郡的兵馬,請你們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了!快快打開城門,讓這位軍爺進城去吧!\"
常遇春聞言,不禁眉頭微皺,麵露不滿之色,轉頭質問和泉郡郡守道:\"你就是如此喊話的?\"
和泉郡郡守臉上堆滿了苦澀與諂媚的笑容,結結巴巴地解釋道:\"那個……軍爺,小的實在不知該如何喊話呀!平日裏從未有過這般經曆,實乃毫無經驗可循啊!\"
常遇春聽聞此言,麵色瞬間陰沉下來,猶如烏雲密布,額頭上更是青筋暴起,隱隱有幾道黑線浮現其中。
恰在此刻,衛原郡那高聳堅固的城牆上突然傳出一聲怒吼:\"放你娘的屁!\"
\"我衛原郡將士絕你口中那般貪生怕死之人!又怎會做出背叛主公、求取榮華富貴這般卑劣行徑!\"
這一番話如同驚雷般炸響,震得在場眾人皆是一愣。原本滿臉悲憤與恐懼地望著常遇春的和泉郡郡守,此刻更是麵如土色,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常遇春見狀,嘴角卻微微揚起,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他轉頭麵向衛原郡城牆方向,高聲喊道:“好啊!既然如此,那便給爾等一個機會。明日正午時分,如果衛原郡還不肯開啟城門投降,待本將軍攻破此城之時,定要血洗整座衛原郡城,雞犬不留!”
“至於今日嘛……”常遇春目光冷冽地掃過眼前那群被嚇得瑟瑟發抖的和泉郡守軍,接著大手一揮,早已嚴陣以待的士兵們立刻舉起鋒利無比的戰刀,手起刀落間,一顆顆血淋淋的頭顱滾落地麵。
隨後,這些士兵們又馬不停蹄地趕製出一架簡易的投石車,將剛剛斬獲的和泉郡守軍首級盡數裝填進去,奮力投向衛原郡城牆之上。
當和泉郡俘虜那一顆顆血淋淋的頭顱如雨點般砸落在衛原郡城牆上時,守城的衛兵們不禁心頭一顫,仿佛感受到了死亡的氣息撲麵而來。他們深知,這些頭顱很可能就是明天的自己,會被敵人無情地斬下,並被當作示威的工具投向另一座城市。
然而,就在不久前,衛原郡郡守曾站在城頭,激昂地喊出“衛原郡之人絕非貪生怕死之徒”的豪言壯語。這讓士兵們心生敬畏,同時也倍感壓力,誰也不敢輕易向郡守提議撤退或投降之事。
更為棘手的問題是,衛原郡剛剛派遣了一部分兵力前往支援臨夏城,如今城內守軍數量有限。麵對來勢洶洶、將近萬人的敵軍,他們真的能夠守住這座城池嗎?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疑慮與不安。
而在城牆後的衛原郡城裏,居住著他們摯愛的父母妻兒。若是城門失守,不僅自己難逃厄運,恐怕家人也將遭受牽連,一同踏上黃泉之路。想到此處,許多士兵的眼神中流露出絕望與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