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大網友以及公眾號推測,第一個可能被毒殺的是後周名臣王樸,他是柴榮的得力大臣,還為柴榮指明了一條一統天下的路。”


    “趙匡胤後來說過,此人若在,真不得此袍著。”


    “趙匡胤被柴榮委以重任之後,結交文武大臣,後來被王樸發現,趙匡胤被敲打了一番,後來沒有多久,趙光義和符家聯姻,從來沒有身體問題的王樸在一次視察當中,突然間昏倒離世。”


    “柴榮一下子就少了一個得力助手。”


    “沒多久,柴榮要北伐,但是眾將都反對,病突然間就來了,但是擺在前麵的還有柴榮的另一把手,武將張永德,武將張永德被免去禁軍一職。”


    “短短三個月裏,不是王樸死了,就是張永德倒台,後來就是柴榮病亡,都是趙家人得利,甚至後來目睹王樸病亡的李穀也猝然去世,很難不讓人懷疑什麽。”


    “後來後蜀末代君主孟昶投降,趙匡胤命趙光義去為孟昶接風,七天之後,孟昶暴卒。”


    “趙匡胤一直都對趙光義信重有加,但也不免想著培養自己的兒子,可是趙光義勢大,趙匡胤敲打了趙光義一番,並且開始重用兒子,開始培植趙廷美的勢力。”


    “結果沒多久,趙廷美的親家,也就是趙匡胤的親信韓重贇暴卒。”


    “很快又到了趙德昭的妹妹的公公王審琦也突患重病,蹊蹺失音去世,這個時候王審琦不過才被趙匡胤重用幾個月。”


    “這兩個人分別是趙廷美和趙德昭的依靠。”


    “然後就是趙匡胤暴卒而死,高粱河之戰,趙光義跑回去的時候,竟然已經有將領開始擁立趙德昭,趙光義斥責了趙德昭之後,趙德昭自刎而死,趙德芳也是死得不明不白,趙廷美被削去魏王的爵位之後吐血身亡。”


    “而大家比較常知道的就是南塘後主李煜了,李煜思念故國,常常吟詩,被趙光義知道之後,趙光義就命人送來了一杯祝壽酒,沒多久之後李煜渾身劇痛而死,死的時候身體如同彎弓一般。”


    “趙光義晚年的時候,還給吳越王錢俶送生辰賀禮,錢俶與來使飲酒,沒多久暴卒,死狀和李煜一樣。”


    “而且趙光義還喜歡研究醫藥,這前前後後這麽多個人無緣無故死亡,哪怕是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是趙光義下的毒,但後世也不免猜想。”


    [看了之後真心覺得背後一涼,我寧願相信我想多了。]


    [其實漏洞還是很多的,不過這樣的猜想挺有市場。]


    [趙二誌大才疏,做出什麽事情來都正常,要不然怎麽會有這麽多外號都安在他身上?]


    [反正我如果是趙大,我就感覺背後涼颼颼的,鬥米恩升米仇就是這樣了。]


    ……


    朱清穀也說這隻是一種猜想,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趙家的這點事情也被說了個遍,趙桓趙禎甚至是後麵趙家的皇帝都感覺羞恥難堪,尤其是這麽被揭露出來,讓天底下的人都看見了。


    而趙光義就是勃然大怒,“朕乃是真龍天子,先帝傳位於朕,朕何須做這種鬼蜮伎倆!天幕妖言惑眾,宣旨下令,從今之後不準再看天幕!”


    朝堂之上的眾臣麵麵相覷,這天幕就掛在天上,再怎麽下令也沒辦法阻擋天下人的眼睛往上瞥啊!


    隻是偷瞄趙光義暴跳如雷,青筋畢現,隨時要拿刀砍人的樣子,他們還是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道了一聲遵旨!


    被圍困了幾天幾夜的劉邦看著那山下密密麻麻的匈奴人,他清楚的知道己方的優勢,也知道己方的劣勢,“若是現在給乃公一個宋皇,乃公還用發愁下麵的匈奴?”


    說著他也饒有興趣的大笑起來。


    旁邊的近臣陳平卻說,“陛下,縱使不用宋皇也能成事,眼下兩方僵持,不許派人許以重利遊說單於閼氏,匈奴人不敢冒進無非也是擔心兩敗俱傷。”


    劉邦想了想點頭,“遲早有一天,朕——!會親自報此仇!”


    劉邦不知道的是千年之後,朱棣要出兵漠北,找遍了史書,才找到了白登山之圍,以報仇的名義出兵。


    如果趙光義真的用毒,那真的就是太讓人看不上眼了,有為的帝王根本不願意多加評價,倒是那些看樂子的突然間覺得毒藥是個好東西,以前沒有怎麽沒有想過下毒?


    其實朱清穀自己也覺得那些人猜測的不是空穴來風的,即便前麵的王樸等人猝死和趙光義沒有關係,那後麵的李煜、錢俶總歸是有關係了吧?


    隨時隨地一杯毒酒下去,朱清穀還是感覺有些陰涼,又是喝了一口茶,看著直播間的彈幕也漸漸的平複,她又是繼續開始說下去。


    “不知不覺之間,我們已經盤點了好幾個趙光義的外號,接下來就是他最後一個外號,那就是——微操大師。”


    “古代的通訊不像是我們現代一樣發達,打個電話過去千裏之外馬上就能夠知道消息,他們傳遞消息,哪怕是八百裏加急也要個一兩天。”


    “而趙光義開創了一種效率非常低下,甚至是讓人匪夷所思的作戰模式。”


    “那就是陣圖!”


    聽到陣圖,宋朝的其他將領也是一陣頭疼,甚至是起了一層層的雞皮疙瘩,可以說是有生之年,他們都不願意聽到這兩個字,奈何要是不用陣圖,他們就會被視為有反心。


    其實就連一些文人,隻要是讀過孫子兵法的都知道兵者詭道也,用陣圖實在是抵不住啊!


    “趙匡胤武將出身,後來黃袍加身,將防範武將刻進了宋朝的骨子裏,而後來的宋太宗趙光義也是一樣。”


    “宋太宗不懂軍事,又擔心武將有反心,所以要求將領打仗的時候都要按照陣圖來操作。”


    “所謂的陣圖,就是指排兵布陣到戰略戰術等等的部署計劃,他親自製作陣圖,在將領麵前頒賜,要求他們嚴格按照陣圖來作戰,這樣將帥就無權變更計劃、擅自行動。”


    “所以武將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按照陣圖來做事,失敗了也不關他們的事,是陣圖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椰汁紅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椰汁紅糖並收藏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