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起,山河變,朝廷上的氣氛不似當初劍拔弩張,也不見得有多安穩。
羽曦仍是在自己的院子裏種著花花草草,閑暇時看看書打發時間,紫曜淩也已經好幾日未曾見過。
“羽曦。”離辰走到她身後,“我要回幽穀一趟,你呢?”
羽曦看向他,“回去?”怔了一下,羽曦也反應過來,自己的母親應該就是和離辰的師父有著千絲萬縷糾葛之人,自當回去給舊時的夥伴上一柱香。
“你的意思是讓我和你一起回去?”
離辰點點頭,他隻是要和林語楓一起回去,同時也是帶走羽曦,把她帶離這個是非的圈子,朝堂的水太深,紫曜淩、藍君清也無法保證不殃及羽曦,於是便是這個方法保護她。
“幽穀很漂亮,穀內四季如春,那裏也有很多奇花異草,不錯吧。”
羽曦何嚐不知道他們的苦心,自己自然不能成為他的累贅,臉上綻開笑容,“好啊。”順便看一看日曜王朝的大好河山,也是愜意的吧。
也不多等,三人收拾收拾晌午便出發了。
沒有人送行,陸淵、夕洛、紫曜淩,甚至是藍君清都沒有出來。
雖然心裏有些失落,但這情緒很快被旅途上的大好風景衝散了。
日曜王朝的地界其實很大,很多都是崇山峻嶺,以前尋找鳳凰珠的時候總是急急地便離開了,這些美景自然是被忽視了。如今羽曦就如閑庭漫步一般,反正也不急,一步一步,似乎要把所有的東西都記在自己腦海中一般。
離辰和林語楓說著他師父的事情,羽曦也沒有多問,陳年舊事,是不應該揭開的傷疤吧。
停停走走行了十幾日,終於是到了幽穀。
幽穀果然如離辰所說,草長鶯飛,四季如春,柔和的清風吹起了發絲,空氣中流動著淡淡的花香,果真是個隱世的好來處。
林語楓似乎對這裏很熟悉,打量著穀裏一切。
“二十年過去了,這穀裏的一切竟然都沒有改變。”林語楓歎了一口氣,其中的落寞傷感不言而喻。
“帶我去看看他吧。”是了,那個愛她如斯的男子,那個她辜負了一生的男子。
如果當初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林語楓,若是沒有他,林語楓早就中了黃泉落,從此消失在這世間。若是沒有他,她的人生不知要走多少彎路。
離辰點點頭,帶著二人向穀內深處走去。
淡綠色的細草鋪就了一條繁花開滿的道路,林語楓一步一步,走得艱難。
木質的墓碑前長了半人高的雜草,林語楓安靜地走著,不發一言。
雖然早知道他已經長埋於地下,但是自己親眼看見的時候,心還是驀地一疼,眼淚就這樣落了下來,一滴一滴,如同掉了線的珠子。
那個愛她如命的男子,那個如同自己親人一般重要的男子。
林語楓緩緩跪了下去,任憑雜草割傷衣衫,伸出手輕輕地撫著墓碑上的大字。
離辰沒有說話,帶著羽曦安靜地離開了這個地方,這裏是屬於這兩個人的天地,誰都不應該打擾。
羽曦看著跪在墓前的母親,神色黯然。
離辰把羽曦帶到了一間草屋前,“今天就住這裏吧,可能有點髒,收拾一下就好。”
羽曦也不是嬌氣的人,點點頭便應下了,“離辰……”躊躇著叫了一聲,羽曦又閉上了嘴不言語。
離辰以眼睛示意回問,羽曦搖搖頭,“沒事了,你有事先忙吧。”
離辰深深看了她一眼,關上門退了出去。
羽曦看著窗前開得正盛的桃花,微微出神。
幽穀一行並未花去多少時日,許是穀內的氣憤太過悲傷,離辰也沒有久留,三人又北上而去。
先去的便是邑都,這一行似乎也是幫著林語楓處理著二十年間的舊事,又見了陸冕,藍納雪,這會可真算是一家人了。
陸冕、藍納雪更是給了許多見麵禮,其中一顆夜明珠更是百年難見,可見其珍貴程度。
鳳飛樓在墨淺手裏經營得也是有聲有色,當墨淺見到自己師傅林語楓時,更是激動得留下了熱淚。
邑都之行又是延續了十幾日,中間該見的人見了,該做的事也做了,讓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安定了下來。
林林總總加起來一個月不到,羽曦也沒有聽到帝都傳來的額消息,林語楓、離辰也沒有刻意提過,三人的日子過得無比舒適愜意。
本想直奔酆都,但是羽曦還是提出要回一趟樊城。
其餘兩人自然不會反對,反正離辰也要回樊城處理醫館的事。
林語楓自然是陪著自己的女兒,補償著二十年來的愧疚。
羽曦首先去的便是李婆婆家,李婆婆的身體仍是十分健朗,笑吟吟地請羽曦又吃了一頓飯。
問道紫曜淩時,羽曦也隻是笑笑說他有事要忙。
李婆婆似乎是明了地一笑,勸羽曦不要太在意,男人總是要以事業為重的。
羽曦不由得無語,不過,紫曜淩還真是在立業,不過這業倒是大了不少。
離辰這幾日看羽曦的眼神越發不對勁,他總覺得羽曦有點怪怪的,似乎是在做著告別似的,這個想法讓他心頭一驚,羽曦應該沒有回去的方法。
入夜,羽曦撇下了離辰,獨自走上了姻緣橋。
這裏,承載著她太多太多的記憶。
夜空依舊明亮,繁星閃爍,明月懸於空中。
姻緣橋上不是很熱鬧,三三倆倆的人,略顯冷清。
尋了一方石階席地而坐,撐著下巴,看著水中圓月的倒影。
這些日子來,她一直不去想,不去念。
那抹紫色妖異的身影已經許多天沒有出現在她的腦海中。
可是到了這個地方,還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
姻緣會那晚的華麗煙花,那晚朦朧的一吻,那晚朦朧的定情,似乎就在眼前。
羽曦臉上的笑容愈加擴大,不知在笑自己還是笑那人。
總之回到離辰的醫館時,已是大半夜了。
若非知道羽曦身邊有紫曜淩的暗衛護著,離辰早就出來尋人了。
兜兜轉轉兩月餘,羽曦幾乎是把日曜的大好山河遊了個遍。
林語楓本想去往潁都,見見女兒的救命恩人,羽曦想了很久還是婉言拒絕了,雖然她很想蕭清逸,但是,她想暫時還是不要見麵比較好吧。
也沒有派人送信過去,倒是直接去了酆都白家,哦,不,現在不是白家了。
見到紫曜澈的時候,羽曦心中竟然出奇得平靜。
紫曜澈就那樣站在門口,微微笑著迎接著她。
如同第一次見到的水青玹一般。
那一刻,似乎他做過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似乎所有的恩恩怨怨都煙消雲散了。
隻剩下微笑,沉澱著那些過往。
“羽曦。”他笑。
“青玹。”她笑。
是的,他們隻是朋友,不是澈王,不是郡主。
隻是最初的朋友。
人生若隻如初見一般。
紫曜澈沒有提那些事,羽曦也沒有問。
離辰和林語楓都有事早就回了帝都,而她,一個人留在了這裏。
兩個人順著酆都的山山水水,就像是認識了十幾年的朋友一般。
沒有隔閡,沒有衝撞。簡單,踏實。
踏著大好河山,賞著良辰美景,羽曦心中是恬淡閑適的。
沒有陰謀詭計,沒有你爭我奪,沒有凡事瑣身。
十二月的時候,竟然下了一場大雪,漫天飛舞的白雪才讓羽曦反應過來,她竟然在這個時代待了將近一年。
羽曦和紫曜澈在湖心亭待著,尋了一些梅花酒,文火輕輕煮著。
亭子裏酒的香氣與梅花的芬香夾雜在一起,不喝就讓人有些醉意。
十裏煙波接了冰,視線所見皆是一片白芒。
雪後的空氣讓人渾身舒暢。
“羽曦,還不回去麽?你可在我這待了一個月有餘了。”
羽曦捧起一杯酒,聞著醇香,輕輕嗅著,一臉滿足,“怎麽?青玹還要趕我不成?朋友可不是這麽做的。”
水青玹也拿了一杯酒,就向入喉,果然清冽,帶著些許溫暖。
“你若再不回去,朝中那人拍是要把我這翻個天了。”
輕笑一聲,看著湖麵上結著的冰,笑裏帶著些許苦澀,“好了,我知道了。”
指間帶著梅花酒的芬香,羽曦仰頭又喝下了一杯。
日曜王朝仁景二十三年七月初七,太子被參結黨營私,意圖不軌,帝王著宰相藍君清攜刑部尚書審理此案。
八月十二,涉案二十餘人於天牢被暗中毒殺,翰都蘇家力保太子,帝王軟禁太子於太子府。
九月十七,淩王呈萬民書於帝王,上書太子於河西治水私扣銀兩,白家之案重翻,太子赫然有名!一時的賢王竟然如此,滿堂嘩然。
十月初三,太子押往大理寺看守。
十月十六,太子定案,結黨營私,貪贓枉法,帝王廢其位,封其為軒王,封底遠在河西邊陲之地。
十一月初,原太子紫曜軒發動政變,妄圖逼宮,幸得淩王救駕,保得帝王。
帝王憤怒,將其變為庶人,為日曜皇陵守陵。翰都蘇家參與政變,帝王削其位,流放邊疆。
四大貴族,隻餘蕭陸兩家。
十二月初,文武百官奏請立太子,淩王為第一人選。
帝王應允,著禮部於十五日後舉行冊封大典。
曆時四月,日曜王朝的天就這樣變了。
十二月十日,羽曦終於是離開了酆都,歸帝都。
羽曦仍是在自己的院子裏種著花花草草,閑暇時看看書打發時間,紫曜淩也已經好幾日未曾見過。
“羽曦。”離辰走到她身後,“我要回幽穀一趟,你呢?”
羽曦看向他,“回去?”怔了一下,羽曦也反應過來,自己的母親應該就是和離辰的師父有著千絲萬縷糾葛之人,自當回去給舊時的夥伴上一柱香。
“你的意思是讓我和你一起回去?”
離辰點點頭,他隻是要和林語楓一起回去,同時也是帶走羽曦,把她帶離這個是非的圈子,朝堂的水太深,紫曜淩、藍君清也無法保證不殃及羽曦,於是便是這個方法保護她。
“幽穀很漂亮,穀內四季如春,那裏也有很多奇花異草,不錯吧。”
羽曦何嚐不知道他們的苦心,自己自然不能成為他的累贅,臉上綻開笑容,“好啊。”順便看一看日曜王朝的大好河山,也是愜意的吧。
也不多等,三人收拾收拾晌午便出發了。
沒有人送行,陸淵、夕洛、紫曜淩,甚至是藍君清都沒有出來。
雖然心裏有些失落,但這情緒很快被旅途上的大好風景衝散了。
日曜王朝的地界其實很大,很多都是崇山峻嶺,以前尋找鳳凰珠的時候總是急急地便離開了,這些美景自然是被忽視了。如今羽曦就如閑庭漫步一般,反正也不急,一步一步,似乎要把所有的東西都記在自己腦海中一般。
離辰和林語楓說著他師父的事情,羽曦也沒有多問,陳年舊事,是不應該揭開的傷疤吧。
停停走走行了十幾日,終於是到了幽穀。
幽穀果然如離辰所說,草長鶯飛,四季如春,柔和的清風吹起了發絲,空氣中流動著淡淡的花香,果真是個隱世的好來處。
林語楓似乎對這裏很熟悉,打量著穀裏一切。
“二十年過去了,這穀裏的一切竟然都沒有改變。”林語楓歎了一口氣,其中的落寞傷感不言而喻。
“帶我去看看他吧。”是了,那個愛她如斯的男子,那個她辜負了一生的男子。
如果當初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林語楓,若是沒有他,林語楓早就中了黃泉落,從此消失在這世間。若是沒有他,她的人生不知要走多少彎路。
離辰點點頭,帶著二人向穀內深處走去。
淡綠色的細草鋪就了一條繁花開滿的道路,林語楓一步一步,走得艱難。
木質的墓碑前長了半人高的雜草,林語楓安靜地走著,不發一言。
雖然早知道他已經長埋於地下,但是自己親眼看見的時候,心還是驀地一疼,眼淚就這樣落了下來,一滴一滴,如同掉了線的珠子。
那個愛她如命的男子,那個如同自己親人一般重要的男子。
林語楓緩緩跪了下去,任憑雜草割傷衣衫,伸出手輕輕地撫著墓碑上的大字。
離辰沒有說話,帶著羽曦安靜地離開了這個地方,這裏是屬於這兩個人的天地,誰都不應該打擾。
羽曦看著跪在墓前的母親,神色黯然。
離辰把羽曦帶到了一間草屋前,“今天就住這裏吧,可能有點髒,收拾一下就好。”
羽曦也不是嬌氣的人,點點頭便應下了,“離辰……”躊躇著叫了一聲,羽曦又閉上了嘴不言語。
離辰以眼睛示意回問,羽曦搖搖頭,“沒事了,你有事先忙吧。”
離辰深深看了她一眼,關上門退了出去。
羽曦看著窗前開得正盛的桃花,微微出神。
幽穀一行並未花去多少時日,許是穀內的氣憤太過悲傷,離辰也沒有久留,三人又北上而去。
先去的便是邑都,這一行似乎也是幫著林語楓處理著二十年間的舊事,又見了陸冕,藍納雪,這會可真算是一家人了。
陸冕、藍納雪更是給了許多見麵禮,其中一顆夜明珠更是百年難見,可見其珍貴程度。
鳳飛樓在墨淺手裏經營得也是有聲有色,當墨淺見到自己師傅林語楓時,更是激動得留下了熱淚。
邑都之行又是延續了十幾日,中間該見的人見了,該做的事也做了,讓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安定了下來。
林林總總加起來一個月不到,羽曦也沒有聽到帝都傳來的額消息,林語楓、離辰也沒有刻意提過,三人的日子過得無比舒適愜意。
本想直奔酆都,但是羽曦還是提出要回一趟樊城。
其餘兩人自然不會反對,反正離辰也要回樊城處理醫館的事。
林語楓自然是陪著自己的女兒,補償著二十年來的愧疚。
羽曦首先去的便是李婆婆家,李婆婆的身體仍是十分健朗,笑吟吟地請羽曦又吃了一頓飯。
問道紫曜淩時,羽曦也隻是笑笑說他有事要忙。
李婆婆似乎是明了地一笑,勸羽曦不要太在意,男人總是要以事業為重的。
羽曦不由得無語,不過,紫曜淩還真是在立業,不過這業倒是大了不少。
離辰這幾日看羽曦的眼神越發不對勁,他總覺得羽曦有點怪怪的,似乎是在做著告別似的,這個想法讓他心頭一驚,羽曦應該沒有回去的方法。
入夜,羽曦撇下了離辰,獨自走上了姻緣橋。
這裏,承載著她太多太多的記憶。
夜空依舊明亮,繁星閃爍,明月懸於空中。
姻緣橋上不是很熱鬧,三三倆倆的人,略顯冷清。
尋了一方石階席地而坐,撐著下巴,看著水中圓月的倒影。
這些日子來,她一直不去想,不去念。
那抹紫色妖異的身影已經許多天沒有出現在她的腦海中。
可是到了這個地方,還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
姻緣會那晚的華麗煙花,那晚朦朧的一吻,那晚朦朧的定情,似乎就在眼前。
羽曦臉上的笑容愈加擴大,不知在笑自己還是笑那人。
總之回到離辰的醫館時,已是大半夜了。
若非知道羽曦身邊有紫曜淩的暗衛護著,離辰早就出來尋人了。
兜兜轉轉兩月餘,羽曦幾乎是把日曜的大好山河遊了個遍。
林語楓本想去往潁都,見見女兒的救命恩人,羽曦想了很久還是婉言拒絕了,雖然她很想蕭清逸,但是,她想暫時還是不要見麵比較好吧。
也沒有派人送信過去,倒是直接去了酆都白家,哦,不,現在不是白家了。
見到紫曜澈的時候,羽曦心中竟然出奇得平靜。
紫曜澈就那樣站在門口,微微笑著迎接著她。
如同第一次見到的水青玹一般。
那一刻,似乎他做過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似乎所有的恩恩怨怨都煙消雲散了。
隻剩下微笑,沉澱著那些過往。
“羽曦。”他笑。
“青玹。”她笑。
是的,他們隻是朋友,不是澈王,不是郡主。
隻是最初的朋友。
人生若隻如初見一般。
紫曜澈沒有提那些事,羽曦也沒有問。
離辰和林語楓都有事早就回了帝都,而她,一個人留在了這裏。
兩個人順著酆都的山山水水,就像是認識了十幾年的朋友一般。
沒有隔閡,沒有衝撞。簡單,踏實。
踏著大好河山,賞著良辰美景,羽曦心中是恬淡閑適的。
沒有陰謀詭計,沒有你爭我奪,沒有凡事瑣身。
十二月的時候,竟然下了一場大雪,漫天飛舞的白雪才讓羽曦反應過來,她竟然在這個時代待了將近一年。
羽曦和紫曜澈在湖心亭待著,尋了一些梅花酒,文火輕輕煮著。
亭子裏酒的香氣與梅花的芬香夾雜在一起,不喝就讓人有些醉意。
十裏煙波接了冰,視線所見皆是一片白芒。
雪後的空氣讓人渾身舒暢。
“羽曦,還不回去麽?你可在我這待了一個月有餘了。”
羽曦捧起一杯酒,聞著醇香,輕輕嗅著,一臉滿足,“怎麽?青玹還要趕我不成?朋友可不是這麽做的。”
水青玹也拿了一杯酒,就向入喉,果然清冽,帶著些許溫暖。
“你若再不回去,朝中那人拍是要把我這翻個天了。”
輕笑一聲,看著湖麵上結著的冰,笑裏帶著些許苦澀,“好了,我知道了。”
指間帶著梅花酒的芬香,羽曦仰頭又喝下了一杯。
日曜王朝仁景二十三年七月初七,太子被參結黨營私,意圖不軌,帝王著宰相藍君清攜刑部尚書審理此案。
八月十二,涉案二十餘人於天牢被暗中毒殺,翰都蘇家力保太子,帝王軟禁太子於太子府。
九月十七,淩王呈萬民書於帝王,上書太子於河西治水私扣銀兩,白家之案重翻,太子赫然有名!一時的賢王竟然如此,滿堂嘩然。
十月初三,太子押往大理寺看守。
十月十六,太子定案,結黨營私,貪贓枉法,帝王廢其位,封其為軒王,封底遠在河西邊陲之地。
十一月初,原太子紫曜軒發動政變,妄圖逼宮,幸得淩王救駕,保得帝王。
帝王憤怒,將其變為庶人,為日曜皇陵守陵。翰都蘇家參與政變,帝王削其位,流放邊疆。
四大貴族,隻餘蕭陸兩家。
十二月初,文武百官奏請立太子,淩王為第一人選。
帝王應允,著禮部於十五日後舉行冊封大典。
曆時四月,日曜王朝的天就這樣變了。
十二月十日,羽曦終於是離開了酆都,歸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