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在吩咐完宮侍前往福寧殿後,卻未見有人行動。


    怒火瞬間被點燃,臉色愈發陰沉,聲音也變得愈發嚴厲。


    福寧殿的宮侍,跪的更低了,恨不得把臉都埋到地下去。


    太後怒視著身旁的桂嬤嬤,質問道:“桂嬤嬤,你還在等什麽?還不快將那個不祥之人帶出去,找個地方處理了!她活著的時候我就拿她沒辦法,難道她死了,我還不能處置她嗎?都是她害了我兒子,如果早知道會這樣,我當初就該用一根白綾結束她的性命,也免得皇上為她憂思成疾,這就是要了我們娘兩的命啊……”


    太後的話語中充滿了無盡的懊悔與憤怒。


    桂嬤嬤聞言,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輕聲勸道:“太後息怒,此事是否等陛下醒過來後,再由禮部按照規矩去辦理榮妃的喪事更為妥當呢?”


    太後一聽,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她怒斥道:“怎麽?連你都要違抗我的命令了嗎?我身為太後,竟連處置一個已死之人的權力都沒有了嗎?你不要忘記,誰才是你的主子,福寧殿的人是皇上的人,他們我使喚不動,難道連你也想背主不成。”


    “老奴,老奴不敢……”一頂大帽子扣下來,桂嬤嬤正要帶著人,衝進去。


    被一個銀色高大身影攔住。


    太後挑眉看著這個很少關注的孫子:“怎麽?你要忤逆本宮?”


    “孫兒不敢!”厲淮然恭敬行禮道:“祖母,孫兒並非違抗您的命令,隻是此事關乎皇家顏麵與規矩,若貿然行事,恐會引起朝野非議。還請祖母三思而後行。”


    守在皇上身邊的大太監胡董海,給皇上喂完藥。


    也跟著噗咚跪在地上:“太後,萬萬不可啊,如今榮妃離世,皇上已經去了半條命,如果再草率處理了榮妃身後事,隻怕皇上醒來……又要鬱結於心了,不可啊,太後,不可……”


    胡董海一張老臉,滿是哀求之色。


    門外的瑞王,太傅,陳國公等人,也連連進來求情。


    “是啊,太後,穩固我大夏江山,此時萬萬不能刺激皇上啊……”


    “太後息怒,左右不過是個死人,將人挪到後殿,多放些冰塊,等到皇上醒來再做處置,萬不可在這個時候,再出什麽岔子。”


    “微臣等附議,懇請太後三思。”


    聽著此起彼伏,替榮妃這個死人開脫求情的話,太後,雖心中仍憤憤不平,但也意識到自己的衝動可能帶來的後果。


    不由自主地將目光,轉向那床榻之上,皇上靜靜地躺著,麵容蒼白,生死未卜。


    歲月在她臉上,刻下的痕跡,在此刻更加深刻,老淚在眼眶中打轉,最終無聲地滑落。


    太後深吸一口氣,讓情緒逐漸平複。


    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卻又不失威嚴:“罷了,你說得也有道理。哀家今日確實有些失態。就依你所言,等陛下醒來,再由禮部按照規矩妥善處理此事吧。”


    言罷,她緩緩轉過身,最後將目光定格在一直靜靜站立於旁的厲淮然身上。


    那雙曆經風霜、滄桑深邃的眸子中,情緒複雜多變。


    日落時分,西山的餘暉如同溫柔的指尖,輕輕拂過天際,將天際染成了橘紅色。


    福寧殿內卻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洪啟帝,緩緩睜開了沉重的雙眼,仿佛從一場漫長的夢中醒來。


    宮侍們見狀,心中湧動的情感難以言表,幾乎每個人的眼眶都濕潤了。


    隨後,急匆匆地向太後稟報這一喜訊。


    太後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連帶看皇後的眼神,都和藹了許多。


    對洪啟帝更是,各種噓寒問暖,半個時辰之後,叮囑皇後周氏好好照顧皇上,才在太醫們的催促下離開。


    畢竟太後年事已高,洪啟帝病倒,太後再有個一萬,估計他們太醫院的日子也到頭了。


    大殿之外,大臣們早已等候多時,原本如死寂般毫無表情,但在聽到殿內傳來的好消息後。


    每個人的臉上都不自覺地浮現出一絲難以察覺的微笑。


    與此同時,淑妃的目光不經意間掠過被傳喚進殿的兒子,心中雖有波瀾,但表麵上卻依舊保持著平靜與端莊。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如淑妃般沉穩。


    其他妃嬪們,臉色各異,有的擔憂,有的嫉妒,有的則是不甘。


    在太後的恩準下,周皇後也得以近身伺候皇上,她的心中五味雜陳:“七皇子?”


    厲淮然聞言,立即恭敬地行禮問安。


    雖然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皇上身體健康為重,誰也挑不出錯來。


    周皇後清冷的麵容上,閃過一絲皸裂,隻能看著厲淮然,一步一步走到洪啟帝床榻前。


    “父皇,兒臣已經按照您的旨意,將趙家團團圍住,並……”厲淮然沉聲回稟宮外的事情。


    洪啟帝依靠在金絲軟枕上,目空一切,似乎在聽,又似乎沒有在聽。


    大殿裏,安靜的,隻能聽見厲淮然低沉有力的聲音,猶如一把重錘,敲在每個人心上。


    這一日,皇宮裏的天翻地覆三生劫。


    然而,京城的普通百姓卻對此一無所知。唯有那些身處權力核心,手握重權的公侯大臣們,才隱約感知到了這股暗流湧動的凶險。


    他們或許從宮中的風吹草動中捕捉到了些許端倪,但更多的,是源自內心深處的不安與預感。


    趙太師府突然被圍的消息,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


    百姓們對此議論紛紛,他們或許並不清楚其中的真相,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不滿和憤怒。


    草菅人命、為富不仁、貪贓枉法等謠言四起,如同野火燎原,迅速在民間蔓延開來。


    知曉實情的官宦人家,隻能無奈地搖頭。


    將女兒送入皇宮,固然是家族榮耀的象征,但同時也是一場豪賭。


    賭贏了,或許能夠飛上枝頭變鳳凰,家族因此顯赫一時;


    賭輸了,則可能滿門抄斬,家族榮耀化為烏有。


    “自古薄情帝王家”,康家和趙家的變故,更是成為了活生生的例子。


    隨著太師府被流放的消息,傳開。


    榮妃,不幸薨逝的訃告,京兆府尹也正式張貼出來。


    字裏行間透露出無盡的哀思與莊重。


    京城之內,平日裏燈火闌珊、歡聲笑語的花街柳巷,此刻皆大門緊閉,不再有絲竹之音、紅顏倩影;


    賭坊、唱曲班子等娛樂場所,亦紛紛掛起了歇業的牌子,整個京城仿佛被一層淡淡的哀愁所籠罩。


    百姓們不明就裏,低聲議論著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


    “這究竟是哪位宮中的貴人離我們而去?看這架勢,說是半個國喪也不為過。”人群中,不乏有對宮中事務知之甚少者,一位穿著樸素、麵帶疑惑的年輕人,望著牆上的訃告,不經意地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這時,旁邊一位穿著半新不新錦服的中年人,眼神中帶著幾分敬畏,輕聲解釋道:“小聲些,這是榮妃,不,現在應該尊稱為榮貴妃娘娘了,皇上已經追封她為貴妃,並且下令將來要與自己合葬於皇陵之中,這份恩寵,實屬罕見。”


    又有中年人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言辭,接著又說:“你可知道,就因為這位貴妃的離世,連太師府都受到了牽連,全家被流放遠方。這可是近年來宮中少有的大事,足以讓整個京城為之震動。”


    年輕人聽後,這才恍然大悟,臉上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隨後,他似乎又想到了什麽,脫口而出:“那皇後娘娘呢?難道榮貴妃真的要與皇上合葬,而非皇後?”


    此言一出,周圍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


    人們交換著眼神,卻無人敢輕易接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偏愛嬌嬌側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泉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泉咚並收藏穿書偏愛嬌嬌側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