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兒與香冬二人,同樣被這突如其來的巨額財富震撼得呆立當場。
粗略估算之下,這些白銀怕是不下萬兩之巨,足以讓任何一個普通人一夜之間成為富甲一方的人物。
顏漫漫,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複下來,隨即對香冬吩咐道:“香冬,找個合適的時間,把這些銀子送到‘大通’銀莊去,換成銀票方便保管。”
香冬聞言,連忙點頭應下:“是,側妃。”
平兒,則是激動得幾乎要說不出話來:“側妃,七皇子……”
她想說,七皇子很寵自家側妃 ,但是,話到一半,她又覺不對。
七皇子對自家側妃,是和別人不一樣的。
要知道,七皇子府後院,即便是當年的七皇子妃,七皇子都沒有讓身邊的侍衛,保護過。
更何況,三七還是七皇子身邊僅次於陸侍衛的屬下。
想到了什麽,平兒瞪圓了眼睛。
顏漫漫,見平兒一個人也不知道想什麽,一副受驚過度的樣子:“好了,別在這裏耍寶,你跟著香冬一起去,再讓三七給你們指派兩個侍衛。省的半道上,被人截胡。”
畢竟,這可是她好不容易,才得來的錢財。
京城之中,又不太平,還是小心為上。
“是,奴婢知道了。”香冬附身應道。
拉了拉,還不在狀態的平兒:“是,奴婢也知道了,奴婢一定會小心的,即使丟了奴婢的命,也不能丟了側妃的銀子……”
顏漫漫:“……”
春闈之日,晨光初破曙光寒,京城的大街小巷被一層薄薄的霧氣輕撫,仿佛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緊張與期待的氣息。
城門內外,車水馬龍,達官貴人們身著華服,或騎馬,或乘轎,紛紛帶著自家的學子,送入考場。
他們的臉上或帶著幾分驕傲,或藏著幾絲憂慮,但無一不顯露著對這場科舉考試的重視。
家仆們手持各式文具與幹糧,緊隨其後,確保學子們能在考場內無後顧之憂。
京城百姓亦早早地聚集在街道兩旁,議論紛紛,熱鬧非凡。
有的談論著今年哪位學子最有希望奪魁。
有的則回憶起往昔科舉的輝煌故事。
更有不少父母,以羨慕的眼光,望著那些即將步入考場的青年,心中暗自祈願自家的孩子也能有朝一日光宗耀祖。
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丁母,身著一襲素雅的衣裳,麵色沉著冷靜,目光緊緊跟隨著兒子丁儒的背影,直至他消失在考場大門之後。
那雙眸中無悲無喜,不是因為無情,而是她知道,兒子多年的寒窗苦讀,定能換來金榜題名的榮耀。
為他們母子,奪回那被族人侵占的家產。
讓那些曾經欺辱他們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若是,顏漫漫知道丁母的想法,肯定歸咎於遺傳,丁儒原著中的心狠手辣,睚眥必報,源於丁母。
山中歲月容易過,世上繁華已千年。
正當顏漫漫孕期五個月,七皇子府的人,便帶著七皇子的命令,把馬車停到承天寺後山的小院門口。
“周側妃,老奴奉七皇子的命令,接您回府休養。”宮嬤嬤,一位身著華麗宮裝、舉止端莊的老婦人。
第一眼看到懷有身孕的周側妃,不禁的吃驚瞬間。
很快便調整好神態,恭敬請顏漫漫回府。
按道理說,這趟差,本不需要她親自過來。
隻是,七皇子有令,她不得不親自跑這一趟。
麵前的婦人 ,懷有身孕,身形略顯豐腴,但那份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美人光彩卻絲毫未減。
周側妃的麵容,溫婉豔麗,眉眼間透著一股子清冷與高貴,讓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她的貌美。
宮嬤嬤,心下了然,為何能讓冷厲生人勿近的七皇子,放在心上。
心中更是明了七皇子的用意。
她作為宮中的老人,對於皇家的種種心思與算計自是了如指掌。
七皇子此舉,無疑是在向眾人宣告,他對周側妃及其腹中的孩子極為看重。
而七皇子府如今尚無正妃,這位周側妃的地位自然不可小覷。
因此,宮嬤嬤在麵對周側妃時,麵上的恭敬之色更甚。
她輕移蓮步,上前幾步,福身行禮,聲音溫和而又不失威嚴:“周側妃吉祥,老奴奉七皇子之命,特來接您回府。一路上,還請您多加保重身體,老奴已備下馬車與一切所需之物,定能確保您一路平安。”
言罷,宮嬤嬤又示意身後的侍女們將禮盒與補品一一奉上,每一份都是精挑細選。
而顏漫漫見狀,也是微微欠身,以禮相待。
宮嬤嬤,淑妃身邊的老人,最近七皇子府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淑妃便再次派宮嬤嬤坐鎮七皇子府。
以免,鬧得太僵,那七皇子府,真的成為整個京城的笑柄。
她不知道,為何這個時間點,厲淮然讓自己回去。
當然,顏漫漫,也沒有拒絕的權利。
馬車剛入京城,顏漫漫隔著車窗,都能感覺到外麵的熱鬧。
和七皇子府的境遇,完全不同。
耳畔不經意間捕捉到了街邊行人的熱烈議論,話題中心正是今日京城中的一件盛事。
“狀元郎在杏花樓設宴”。
這消息如同一股清風,拂過了她本有些沉靜的思緒。
“聽說那狀元郎,可是咱們這一屆的風雲人物,來自江南丁家。”一位穿著樸素的男子繪聲繪色地說著,語氣中滿是敬佩與羨慕:“這位丁狀元,家境貧寒,早年喪父,還飽受族親欺淩,但他硬是靠著自己的勤奮與才智,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春闈之前,他和寡母幾乎流落城外,生計無著,若非有貴人相助,恐怕早已命喪黃泉,真是天不絕英才啊!”
然而,話鋒一轉,另一位聽客的聲音帶著幾分憤慨與不屑:“可不是嘛,這杏花樓外頭圍著的,據說都是丁狀元的族人。你說這世事多怪,當初人家落魄時,這些族人沒一個伸出援手,現在人家高中狀元,飛黃騰達了,他們倒是巴巴的找上門來,想要認親。哼,要是我,早就一棍子把他們打發了,不報官把他們抓起來,都是仁至義盡,還認什麽親!嗬!一家子不知所謂。”
“這就是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要我說,也是丁狀元,文采飛揚,字字珠璣,句句錦繡,才華橫溢,令人歎為觀止。”
“丁母孤兒寡母,生活之艱辛,步步維艱。麵對家族之欺壓,世事之炎涼,默默承受,勤勉持家,才有今日成就啊,總算沒有天妒英才。”
“可不是嗎,聽說丁狀元母子初到京城之時,還被康家那個紈絝欺負,如今康家的人竟然連臉都不敢露,哼……”
粗略估算之下,這些白銀怕是不下萬兩之巨,足以讓任何一個普通人一夜之間成為富甲一方的人物。
顏漫漫,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複下來,隨即對香冬吩咐道:“香冬,找個合適的時間,把這些銀子送到‘大通’銀莊去,換成銀票方便保管。”
香冬聞言,連忙點頭應下:“是,側妃。”
平兒,則是激動得幾乎要說不出話來:“側妃,七皇子……”
她想說,七皇子很寵自家側妃 ,但是,話到一半,她又覺不對。
七皇子對自家側妃,是和別人不一樣的。
要知道,七皇子府後院,即便是當年的七皇子妃,七皇子都沒有讓身邊的侍衛,保護過。
更何況,三七還是七皇子身邊僅次於陸侍衛的屬下。
想到了什麽,平兒瞪圓了眼睛。
顏漫漫,見平兒一個人也不知道想什麽,一副受驚過度的樣子:“好了,別在這裏耍寶,你跟著香冬一起去,再讓三七給你們指派兩個侍衛。省的半道上,被人截胡。”
畢竟,這可是她好不容易,才得來的錢財。
京城之中,又不太平,還是小心為上。
“是,奴婢知道了。”香冬附身應道。
拉了拉,還不在狀態的平兒:“是,奴婢也知道了,奴婢一定會小心的,即使丟了奴婢的命,也不能丟了側妃的銀子……”
顏漫漫:“……”
春闈之日,晨光初破曙光寒,京城的大街小巷被一層薄薄的霧氣輕撫,仿佛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緊張與期待的氣息。
城門內外,車水馬龍,達官貴人們身著華服,或騎馬,或乘轎,紛紛帶著自家的學子,送入考場。
他們的臉上或帶著幾分驕傲,或藏著幾絲憂慮,但無一不顯露著對這場科舉考試的重視。
家仆們手持各式文具與幹糧,緊隨其後,確保學子們能在考場內無後顧之憂。
京城百姓亦早早地聚集在街道兩旁,議論紛紛,熱鬧非凡。
有的談論著今年哪位學子最有希望奪魁。
有的則回憶起往昔科舉的輝煌故事。
更有不少父母,以羨慕的眼光,望著那些即將步入考場的青年,心中暗自祈願自家的孩子也能有朝一日光宗耀祖。
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丁母,身著一襲素雅的衣裳,麵色沉著冷靜,目光緊緊跟隨著兒子丁儒的背影,直至他消失在考場大門之後。
那雙眸中無悲無喜,不是因為無情,而是她知道,兒子多年的寒窗苦讀,定能換來金榜題名的榮耀。
為他們母子,奪回那被族人侵占的家產。
讓那些曾經欺辱他們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若是,顏漫漫知道丁母的想法,肯定歸咎於遺傳,丁儒原著中的心狠手辣,睚眥必報,源於丁母。
山中歲月容易過,世上繁華已千年。
正當顏漫漫孕期五個月,七皇子府的人,便帶著七皇子的命令,把馬車停到承天寺後山的小院門口。
“周側妃,老奴奉七皇子的命令,接您回府休養。”宮嬤嬤,一位身著華麗宮裝、舉止端莊的老婦人。
第一眼看到懷有身孕的周側妃,不禁的吃驚瞬間。
很快便調整好神態,恭敬請顏漫漫回府。
按道理說,這趟差,本不需要她親自過來。
隻是,七皇子有令,她不得不親自跑這一趟。
麵前的婦人 ,懷有身孕,身形略顯豐腴,但那份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美人光彩卻絲毫未減。
周側妃的麵容,溫婉豔麗,眉眼間透著一股子清冷與高貴,讓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她的貌美。
宮嬤嬤,心下了然,為何能讓冷厲生人勿近的七皇子,放在心上。
心中更是明了七皇子的用意。
她作為宮中的老人,對於皇家的種種心思與算計自是了如指掌。
七皇子此舉,無疑是在向眾人宣告,他對周側妃及其腹中的孩子極為看重。
而七皇子府如今尚無正妃,這位周側妃的地位自然不可小覷。
因此,宮嬤嬤在麵對周側妃時,麵上的恭敬之色更甚。
她輕移蓮步,上前幾步,福身行禮,聲音溫和而又不失威嚴:“周側妃吉祥,老奴奉七皇子之命,特來接您回府。一路上,還請您多加保重身體,老奴已備下馬車與一切所需之物,定能確保您一路平安。”
言罷,宮嬤嬤又示意身後的侍女們將禮盒與補品一一奉上,每一份都是精挑細選。
而顏漫漫見狀,也是微微欠身,以禮相待。
宮嬤嬤,淑妃身邊的老人,最近七皇子府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淑妃便再次派宮嬤嬤坐鎮七皇子府。
以免,鬧得太僵,那七皇子府,真的成為整個京城的笑柄。
她不知道,為何這個時間點,厲淮然讓自己回去。
當然,顏漫漫,也沒有拒絕的權利。
馬車剛入京城,顏漫漫隔著車窗,都能感覺到外麵的熱鬧。
和七皇子府的境遇,完全不同。
耳畔不經意間捕捉到了街邊行人的熱烈議論,話題中心正是今日京城中的一件盛事。
“狀元郎在杏花樓設宴”。
這消息如同一股清風,拂過了她本有些沉靜的思緒。
“聽說那狀元郎,可是咱們這一屆的風雲人物,來自江南丁家。”一位穿著樸素的男子繪聲繪色地說著,語氣中滿是敬佩與羨慕:“這位丁狀元,家境貧寒,早年喪父,還飽受族親欺淩,但他硬是靠著自己的勤奮與才智,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春闈之前,他和寡母幾乎流落城外,生計無著,若非有貴人相助,恐怕早已命喪黃泉,真是天不絕英才啊!”
然而,話鋒一轉,另一位聽客的聲音帶著幾分憤慨與不屑:“可不是嘛,這杏花樓外頭圍著的,據說都是丁狀元的族人。你說這世事多怪,當初人家落魄時,這些族人沒一個伸出援手,現在人家高中狀元,飛黃騰達了,他們倒是巴巴的找上門來,想要認親。哼,要是我,早就一棍子把他們打發了,不報官把他們抓起來,都是仁至義盡,還認什麽親!嗬!一家子不知所謂。”
“這就是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要我說,也是丁狀元,文采飛揚,字字珠璣,句句錦繡,才華橫溢,令人歎為觀止。”
“丁母孤兒寡母,生活之艱辛,步步維艱。麵對家族之欺壓,世事之炎涼,默默承受,勤勉持家,才有今日成就啊,總算沒有天妒英才。”
“可不是嗎,聽說丁狀元母子初到京城之時,還被康家那個紈絝欺負,如今康家的人竟然連臉都不敢露,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