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嬸,不用了,三妹妹是看我來晚了,替祖母和母親教訓我呢,妹妹教訓的是,本側妃知道錯了。”說完,顏漫漫屈膝和主位上的老夫人和黎氏,行禮道:“孫女,安也請了,老夫人見到孫女安然無恙,內心必是欣喜不已,既然三妹妹不喜孫女在這裏,孫女便回七皇子府了,畢竟皇家規矩森嚴,不是孫女想要出府,便能出府的,不像三妹妹,隨時都能出府,羨煞孫女。還望祖母見諒,皇家不比普通小門小戶,孫女告辭!”
顏漫漫麵露哀切,說完,轉身便要走。
仿佛整個世界都背棄了她。
眼神變得空洞而深邃,看向正廳裏的周家人,滿臉失望,也不再期待家族中的任何一絲溫暖與關懷。
在場的人嬸娘夫人,被她的眼神,看的羞愧。
更多的人,看老夫人和黎氏的眼神,帶著不喜,好好的一個七皇子側妃,老夫人和黎氏,周韻淑偏要得罪個徹底。
得罪也就罷了,還把她們喊來做這個惡人,豈不是惡心她們來的嗎?
“周側妃,莫要見怪,三丫頭最近在徐家不順心,說的都是胡話,周側妃大人有大量,莫要與她一般見識。”站在方氏身後的年輕媳婦,快言快語的說道。
有一便有二,不是人人都被周韻淑的女主運勢壓製。
還是有幾個腦袋清明的人,一個是七皇子側妃,一個是大學士徐家二公子的夫人,在婆家不受寵。
眼明心靜的人,很容易做出選擇,更何況在場的都是世家貴族出來的女子。
“韻淑啊,不是嬸娘說你,婆家過的不順心,沒有必要到娘家來逞威風,更何況周側妃,是你嫡親的姐姐,不分尊卑也就算了,連嫡姐都不敬畏,你今日的話,如果傳出去,讓我們周家的女兒,還怎麽嫁出去,就是嫁到陳國公府的世子妃,都要被你連累,知不知道?”
“是的啊,三丫頭,你是出嫁了,但是,你也要心疼一下下麵的弟弟妹妹,更何況你嫡親的哥哥,還有說親,讓外人知道你這個出嫁的小姑子,經常回來攛掇事情,還有什麽好人家的女兒,願意嫁到我們東昌伯爵府來?”
“要我說,三丫頭,既然結婚了,就應該好好在徐家侍奉丈夫公婆,哪裏還有天天往娘家跑的道理。”
“……”
你一言我一語,成功讓穩坐在黎氏身邊的周韻淑的臉色,一陣紫一青。
“你們渾說什麽,即便韻兒嫁出去了,也是我周家的女兒,東昌伯爵府最尊貴的小姐,豈容你們這些在我們府裏白吃白喝的人,胡亂嚼舌根,如果不想在府裏住著盡管搬出去的好,左右公爹在世時,已經把家產分清,你們在府外也有各自的宅院,連你們都能住在我東昌伯爵府,為何我的女兒不能回來!”黎氏無視老夫人的眼神,滿臉怒氣的一通發火。
剛才說話的幾人,被黎氏這麽一通驅趕,便閉了嘴。
嘴巴上痛快了,出去生活,哪裏有在東昌伯爵府的舒坦,衣食住行由黎氏負責。
幾人麵色訕訕,裝作沒有聽懂黎氏話中意思,相互看了身邊人一眼,有人打起扇子扇風,有人喝茶,有人裝作院中有事,起身離開。
總歸不是她們房中事情,看個熱鬧,沒有必要把衣服父母搭進去。
“嗬,楊媽媽從今以後各個房中的賬目分開,各個院中花超的銀兩,把賬本遞給各房負責,我們大房沒有必要一直貼補。”見幾人不再說話,黎氏更是盛怒。
要知道以往,她如此說,其他幾人都已經說軟話,恭維她了。
哪裏像現在,居然無視她。
“是,大夫人。”楊媽媽早就勸說黎氏,應該這麽做。
當時黎氏顧忌在外的名聲,以及未出嫁的幼女,一直隱忍到現在。
“你,黎氏,你什麽意思?是不想管我們五房了?打算趕我們出府?老夫人……您一輩子和善,怎麽娶了如此歹毒的兒媳婦啊……”
“大祖母,我們一直對您和大伯母恭敬有加,把您當做親生祖母奉養,每日晨昏定省,不敢懈怠,您可不能不要我們啊……我夫君眼看著就要春闈在即,您不能啊……”
“大嫂,您好狠的心,今日說是二丫頭回門,需要我們協助,大清早,我們便在這裏給您和三丫頭撐腰,如今過河拆橋,不……您還沒有過河呢,就打算拆橋,是何道理?婆母……您可要給我們做主啊……”
短短須臾之間,原本還是討伐聲的正屋,就開始哀嚎一片。
每個人各哭各的,連老夫人嗬斥聲,都沒有聽見。
“啪!”“啪!”
連著兩個茶碗摔碎的聲音,眾人才淚眼婆娑的看著老夫人。
房間裏,再次安靜下來,落針可聞。
顏漫漫找了有利的位置,坐了下來。
順便示意香冬端來了糕點,這些可都是她以前未出閣在府內,都沒有吃過。
如今吃到嘴巴裏,也不過如此。
這就是沒有得到過,便是最好的,一旦擁有,不過如此嗎?
“二丫頭啊,你母親這些日子為著韻淑的事情,確實是心緒不寧,有些神誌不清了。你莫要往心裏去,她對你的心意,一直都是極深的。”老夫人的話語裏帶著幾分安撫,試圖為黎氏的行為開脫。
滿頭銀絲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眼神中卻仍透著幾分不怒自威的銳利。
斜倚在雕花梨木椅上,輕輕斜眼睨向一旁的黎氏,那目光中既有不滿也有幾分無奈,仿佛是對黎氏責備。
隨即,老夫人迅速轉換了神色,麵向顏漫漫時,臉上已換上了和煦如春風的笑容,眼中滿是慈愛與疼惜。
顏漫漫見此,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那雙清澈如水的眸子裏沒有絲毫的波動,顯然對老夫人的話並不十分在意。
“祖母言重了,孫女自是明白母親對三妹妹的疼愛,心中並無半分責怪。隻是孫女愚鈍,不明白祖母突然召孫女回府,除了探望祖母與母親、三妹妹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要事相商?孫女深知皇子府規矩嚴苛,不敢有絲毫懈怠,故而鬥膽請問祖母,是否還有何事需孫女辦妥,方能安心返回?”
來都來了,不看看周韻淑準備做什麽,顏漫漫總感覺有虛此行。
也枉費,她的一百兩銀子。
顏漫漫麵露哀切,說完,轉身便要走。
仿佛整個世界都背棄了她。
眼神變得空洞而深邃,看向正廳裏的周家人,滿臉失望,也不再期待家族中的任何一絲溫暖與關懷。
在場的人嬸娘夫人,被她的眼神,看的羞愧。
更多的人,看老夫人和黎氏的眼神,帶著不喜,好好的一個七皇子側妃,老夫人和黎氏,周韻淑偏要得罪個徹底。
得罪也就罷了,還把她們喊來做這個惡人,豈不是惡心她們來的嗎?
“周側妃,莫要見怪,三丫頭最近在徐家不順心,說的都是胡話,周側妃大人有大量,莫要與她一般見識。”站在方氏身後的年輕媳婦,快言快語的說道。
有一便有二,不是人人都被周韻淑的女主運勢壓製。
還是有幾個腦袋清明的人,一個是七皇子側妃,一個是大學士徐家二公子的夫人,在婆家不受寵。
眼明心靜的人,很容易做出選擇,更何況在場的都是世家貴族出來的女子。
“韻淑啊,不是嬸娘說你,婆家過的不順心,沒有必要到娘家來逞威風,更何況周側妃,是你嫡親的姐姐,不分尊卑也就算了,連嫡姐都不敬畏,你今日的話,如果傳出去,讓我們周家的女兒,還怎麽嫁出去,就是嫁到陳國公府的世子妃,都要被你連累,知不知道?”
“是的啊,三丫頭,你是出嫁了,但是,你也要心疼一下下麵的弟弟妹妹,更何況你嫡親的哥哥,還有說親,讓外人知道你這個出嫁的小姑子,經常回來攛掇事情,還有什麽好人家的女兒,願意嫁到我們東昌伯爵府來?”
“要我說,三丫頭,既然結婚了,就應該好好在徐家侍奉丈夫公婆,哪裏還有天天往娘家跑的道理。”
“……”
你一言我一語,成功讓穩坐在黎氏身邊的周韻淑的臉色,一陣紫一青。
“你們渾說什麽,即便韻兒嫁出去了,也是我周家的女兒,東昌伯爵府最尊貴的小姐,豈容你們這些在我們府裏白吃白喝的人,胡亂嚼舌根,如果不想在府裏住著盡管搬出去的好,左右公爹在世時,已經把家產分清,你們在府外也有各自的宅院,連你們都能住在我東昌伯爵府,為何我的女兒不能回來!”黎氏無視老夫人的眼神,滿臉怒氣的一通發火。
剛才說話的幾人,被黎氏這麽一通驅趕,便閉了嘴。
嘴巴上痛快了,出去生活,哪裏有在東昌伯爵府的舒坦,衣食住行由黎氏負責。
幾人麵色訕訕,裝作沒有聽懂黎氏話中意思,相互看了身邊人一眼,有人打起扇子扇風,有人喝茶,有人裝作院中有事,起身離開。
總歸不是她們房中事情,看個熱鬧,沒有必要把衣服父母搭進去。
“嗬,楊媽媽從今以後各個房中的賬目分開,各個院中花超的銀兩,把賬本遞給各房負責,我們大房沒有必要一直貼補。”見幾人不再說話,黎氏更是盛怒。
要知道以往,她如此說,其他幾人都已經說軟話,恭維她了。
哪裏像現在,居然無視她。
“是,大夫人。”楊媽媽早就勸說黎氏,應該這麽做。
當時黎氏顧忌在外的名聲,以及未出嫁的幼女,一直隱忍到現在。
“你,黎氏,你什麽意思?是不想管我們五房了?打算趕我們出府?老夫人……您一輩子和善,怎麽娶了如此歹毒的兒媳婦啊……”
“大祖母,我們一直對您和大伯母恭敬有加,把您當做親生祖母奉養,每日晨昏定省,不敢懈怠,您可不能不要我們啊……我夫君眼看著就要春闈在即,您不能啊……”
“大嫂,您好狠的心,今日說是二丫頭回門,需要我們協助,大清早,我們便在這裏給您和三丫頭撐腰,如今過河拆橋,不……您還沒有過河呢,就打算拆橋,是何道理?婆母……您可要給我們做主啊……”
短短須臾之間,原本還是討伐聲的正屋,就開始哀嚎一片。
每個人各哭各的,連老夫人嗬斥聲,都沒有聽見。
“啪!”“啪!”
連著兩個茶碗摔碎的聲音,眾人才淚眼婆娑的看著老夫人。
房間裏,再次安靜下來,落針可聞。
顏漫漫找了有利的位置,坐了下來。
順便示意香冬端來了糕點,這些可都是她以前未出閣在府內,都沒有吃過。
如今吃到嘴巴裏,也不過如此。
這就是沒有得到過,便是最好的,一旦擁有,不過如此嗎?
“二丫頭啊,你母親這些日子為著韻淑的事情,確實是心緒不寧,有些神誌不清了。你莫要往心裏去,她對你的心意,一直都是極深的。”老夫人的話語裏帶著幾分安撫,試圖為黎氏的行為開脫。
滿頭銀絲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眼神中卻仍透著幾分不怒自威的銳利。
斜倚在雕花梨木椅上,輕輕斜眼睨向一旁的黎氏,那目光中既有不滿也有幾分無奈,仿佛是對黎氏責備。
隨即,老夫人迅速轉換了神色,麵向顏漫漫時,臉上已換上了和煦如春風的笑容,眼中滿是慈愛與疼惜。
顏漫漫見此,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那雙清澈如水的眸子裏沒有絲毫的波動,顯然對老夫人的話並不十分在意。
“祖母言重了,孫女自是明白母親對三妹妹的疼愛,心中並無半分責怪。隻是孫女愚鈍,不明白祖母突然召孫女回府,除了探望祖母與母親、三妹妹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要事相商?孫女深知皇子府規矩嚴苛,不敢有絲毫懈怠,故而鬥膽請問祖母,是否還有何事需孫女辦妥,方能安心返回?”
來都來了,不看看周韻淑準備做什麽,顏漫漫總感覺有虛此行。
也枉費,她的一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