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1-11-24


    百官迎接天子的車駕漸漸接近了皇宮,眾人心中懸著的石頭正要放下,忽然前方塵土遮天,旌旗蔽日,一支部隊氣勢洶洶地排開了陣勢,百官失色,劉辯也大驚,崔毅閔貢拍馬上前大呼軍馬退避,對方卻毫無動靜。


    “聞聽京都動亂,我晝夜三百裏馬不停蹄兼程趕來,為什麽要退避?你們這些個小小佞臣,難道怕我砍不了你們的腦袋嗎?”驀地隻見繡旗影影綽綽,一員大將飛馬而出指著崔毅閔貢二人劈頭蓋臉便是一頓臭罵。


    二人當即駭然,又見對方軍容頗盛,儀仗鮮明,又驚又怕之下竟然說不出話來。


    “什麽人連聖駕都敢攔,想造反嗎?”袁紹見聖駕被阻,也拍馬向前喝問,“何人攔路!”


    來將不理袁紹,居然徑自騎馬奔了過來,驀地卻看見了一個身影。


    是她!她沒死?自己朝思暮想了十幾年魂牽夢縈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女人!


    不可能!是他親手將她下葬的,她已經死去十二年了!


    那這個女人是?他又細看了遍,發現對方隻是個約莫十二三歲的小丫頭,但她傾國傾城的容貌、精巧之至的五官、玲瓏有型的身材,尤其是那高貴優雅我見猶憐的氣質,活脫脫就是――


    她的女兒?


    “留步!”袁紹攔住了來將,打破了他的遐思。


    他輕蔑地看了眼袁紹,厲聲問道:“陛下何在?”


    百官聞聽刺眼,一個個都非常驚恐,但還是鼓起勇氣回答道:“不知閣下為誰人物,我等有天子詔令,命你速速退兵!”


    來將冷笑道:“退兵幹什麽?放任賊人劫掠陛下?諸位身為國家社稷股肱大臣,卻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國家動蕩不安。我自西涼星夜到此勤王,現在又讓我退兵,憑什麽!除非天子金口玉言!”


    他越過眾人,看見人群中有一名少年身著有些破爛了的龍袍,心道此人必是天子無疑,見依然無人回話,又厲聲喝問了下:“陛下何在?”


    劉辯早已被來將的陣勢震懾住了,他戰戰栗栗著不敢說話,劉協見狀,隻好勒馬向前,也高聲問道:“來者何人?”


    來人見劉協身著蟒袍,也不象別人一樣神色慌張,他心中暗說這一定不是等閑人物,於是恭恭敬敬回答道:前將軍、西鄉侯、並州牧董卓。”


    “董卓!”劉協打量了一下麵前這個同樣也在打量自己的人,隻見他身軀肥胖臃腫,麵相慈善和藹,年屆花甲卻氣勢不減,不由對他暗暗稱奇,也大聲回應道:“董卓,孤王問你,你是來保駕還是來劫駕?”


    董卓答道:“臣特來保駕!”


    劉協又問道:“既然是來保駕,天子便在此間,你為何不下馬跪拜?”


    “陛下恕罪!“董卓大驚,慌忙滾鞍下馬,心裏卻賣了個壞心思:原來他見麵前劉協言語流利,自始至終都沒什不當的話,心道這才是天子氣度啊,如果他是顧命大臣,就一定廢了那個懦弱的劉辯立這個人為天子。


    思索間他卻向著劉協跪拜了下去,口中高呼:“吾皇萬歲!”


    “放肆!”劉協大怒,“孤乃陳留王,那位才是天子!”


    “恩?”董卓看了劉辯一眼,一臉的不情願走過去,“不象啊,不對不對,是臣糊塗了,常常縱容宦人作亂,造成了今日之禍的,不正是陛下自己嗎?如果貴為九五之尊的是陳留王殿下,怎麽會發生這樣的事?嗬嗬嗬嗬!吾皇萬歲!”


    說了一大堆真真假假的話,董卓還是向劉辯行了跪拜之禮。


    “董卓你…”袁紹大怒,但他不是瞎子,四周不用看都是董卓的西涼騎兵,一言不甚就可能身死這裏,所以他很知趣地住了嘴。


    “不知這位是?”董卓看著被人冷落了半天的曹燕燕,那個讓他心動的身影。


    “死老頭,看我做什麽?”曹燕燕怒瞪董卓。


    “她是萬年公主,”劉協道,“董愛卿,既然是來保駕,便請護送我等回宮吧!”


    “是!”董卓上馬指揮軍隊,“閃開,護送天子回宮!”


    “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們這是去哪?”曹燕燕這時方才反應過來,“喂喂喂,我要回家了,回宮幹什麽?”


    “是回家!雒陽皇宮啊!”劉協擔心地看向曹燕燕,不知是她想搞什麽花樣,還是說又開始犯病了?


    一行人馬浩浩蕩蕩地奔赴雒陽,很快便到了,董卓將軍隊駐紮在城外,眾人前呼後擁著天子進了城。


    剛入雒陽,隻見集市繁華異常,行人車輛如過江之鯽,店鋪林立,攤販交織,但到了皇宮之後才依稀可見昨天動亂的痕跡,宮牆上未曾洗盡的血跡,雜亂的兵器劃痕,園中草木殿外雕梁畫棟被焚燒的慘狀曆曆在目。


    曹燕燕隨著劉協和劉辯公卿百官進了正殿,早有一位三十多歲衣著雍容華貴而又透著一絲妖豔的女人高居正坐,看見自己先是一驚,繼而神色恢複正常。曹燕燕還來不及細看殿中擺設,身子一緊,隻見那女人已將自己和劉辯劉協三人攬在懷裏痛哭起來:“辯兒,協兒,依依,你們可回來了,擔心死哀家了!”


    她這一哭,百官們也頓起啜泣之聲。


    “好了好了!”女人終於放了手,“陛下受苦了,眾位愛卿也受苦了,現在大將軍遇難,以後朝政大事可怎麽辦?”


    眾人未及說話,黃門侍郎荀攸出班奏道:“啟稟陛下、太後娘娘,臣已帶人徹查宮中,傳國玉璽不見了!”


    “啊?”其他人大驚失色,傳國玉璽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沒有了意味著什麽?


    百官麵麵相覷,董卓奏道:“臣願派手下二十萬鐵騎徹查雒陽及周邊諸郡縣,望陛下應允!”


    “這――”何後當然明白董卓這句話的深層意思,隻是二十萬鐵騎――


    如果董卓想造反的話。


    何後不語,百官不語,他們想以此表示無視董卓的這個提議,董卓卻當他們不說話就是默認了。


    事實上,誰又能阻止他呢?


    “為什麽不見典軍校尉?”司徒王允問。


    “是呀,我們昨天分路尋找陛下,他怎麽還沒回來?”袁紹也疑惑道。


    典軍校尉是誰亞?曹燕燕不解地想。


    曹操在驛館急壞了:女兒不見了!以往她再怎麽出去閑逛,都會在天黑前回來的,可這幾日卻離奇失蹤,聽說陛下無事,好歹心頭稍微安定了一點,他提筆立即給家中寫信說明情況,又托好多朋友幫忙尋找!


    自己的寶貝女兒呀!怎麽就丟了?


    他很自信女兒的武藝,絕不會被賊人擄走,隻是人心叵測,若是她有什麽三長兩短,自己如何向夫人們交代,一想到這裏曹操簡直寢食難安,畢竟女兒才十二歲呀!


    “典軍校尉,司徒大人有情!”驛官進來說道。


    “還請了誰?”曹操平複下心情問道。


    “各位公卿大臣都在!”


    曹操更衣上馬出驛館,卻見街道上成群士兵正經過,看服飾是何進何苗的部下,他們這是要幹什麽?那個殺死了樂隱的吳匡也在其中,想到樂隱,曹操又是一陣心痛,昨天回來見過天子後本想好好安葬樂隱,卻被兵士告知樂隱的屍身已經被兩個叫牽招和史路的弟子偷偷弄走了,真是遺憾!


    “吳匡將軍,你們這是要去哪?”曹操問。


    “我們去投靠董卓!”吳匡的回答如一聲炸雷在曹操耳邊響起,他剛想問為什麽,吳匡已經過去了。


    投靠董卓!


    司徒府上,公卿滿座,討論著雒陽形勢。


    “孟德還沒到馬?”王允一臉皺紋,在門口迎接著百官。


    “沒有!”袁紹向兩邊街道望了望,“不知道他最近一直在忙什麽,似乎不像以前那麽關心朝廷大事了!”


    “誰在說我壞話呢?袁紹一語未了,隻見一騎飛至。


    “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嗬嗬!”袁紹吃驚得鼓掌。


    來人正是曹操,他笑著下馬指著袁紹道:“不是我故意要遲到的,而是因為一個壞消息!”


    “壞消息!你曹操就不能帶點好消息來啊,我現在一點壞消息也不敢聽了!”袁紹自嘲道。


    “什麽壞消息?”王允問道。


    曹操皺了一下眉道:“裏麵談吧!”


    “什麽?大將軍和車騎將軍的屬下全部投靠董卓了?”王允大驚,百官也大驚。


    “這消息夠壞吧?”曹操笑道。


    “虧你還笑得出來!”袁紹一臉正色道,“大將軍與車騎將軍下屬人馬至少有三萬多人,雖然戰力不強,但董卓如果加以訓練,必定又會大大增加他的勢力!”


    鮑信說道:“董卓舉涼州而來,他的異心不言而喻,諸公須得設計除之以絕後患啊!現在不早點圖之,恐怕就反被他控製了,我們就應該趁他剛到雒陽,士卒疲敝,不用正麵對陣,隻要偷襲一下便能生擒了他!”


    “拿什麽去偷襲他?我們可用的兵馬不過數千人而已,不要忘了董卓城外還有無數人馬呢?不進城就是在向我們示威,偷襲這個計策也不錯,可一定得是董卓身邊關係最親密的人才能辦得到吧?”曹操每次說話都是直接說中最要害處,讓人不得不佩服他過人的分析能力。


    鮑信聽了曹操的話點點頭:“我也是這個意思,本初兄說呢?”


    袁紹道:“朝廷新定,未可輕動!”


    是害怕董卓的勢力吧?鮑信冷笑一聲又問王允:“司徒大人以為怎麽樣?”


    王允歎氣道:“此事關重大,且容再議,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


    鮑信看看他人,也是中立或否定意見的多,不禁有些憤怒:“哼,諸公既然胸無大誌,那鮑信也隻好告辭了!”說完離席再拜,憤然離去。


    曹操趕忙在後麵追上他:“允誠要去哪裏?”


    “大將軍派我去泰山募兵,好歹我也招募了三千多人,以此為基業,厲兵秣馬,以討董卓!”鮑信決絕地說道。


    “好大的口氣!隻不過怕那天到來時,雒陽已經不知道變成什麽樣子了!”曹操道。


    “怎麽,孟德難道你打算待在雒陽?”鮑信迷惑不解地問曹操。


    “不錯,我在此地尚有可為!”曹操點點頭。


    “此話怎講?”


    “雒陽形勢不明,丁原所領五萬並州軍不日便到,董卓雖然號稱二十萬鐵騎,但也未必是一天就能到的,此時董卓的親兵一定連一萬都不到,加上新近歸附的軍隊最多五萬人,我還聽說丁原帳下有一員虎將呂布呂奉先,號稱萬人敵。更何況雒陽支持董卓的人很少,所以我才說尚有可為。”


    鮑信眼睛一亮:“看來還是我分析問題不夠周全,好吧我留下來。”


    “不!”曹操說道,“允誠兄陳兵勢於外,我掣肘於內,內外齊心,可振漢室!”


    鮑信思索了片刻點頭道:“好,我明白了,孟德保重!”


    “允誠兄保重!”


    曹操轉過身,望著西校場董卓的駐軍處,心中感慨:董仲穎,就讓我曹孟德看看你的氣魄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葉傾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曾一片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曾一片雲並收藏葉傾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