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行的實驗室已經徹底變了樣。原本整齊劃一的實驗台被重新排列,形成了一個類似生命能量流動的布局。牆上貼滿了新型符號的分析圖表,幾台電腦不斷處理著從雨林傳回的數據。
\"看這個!\"一位研究助理指著屏幕,\"北極的冰層也開始出現類似的能量紋路了!\"
李軒走過去查看數據:\"是的,變化正在加速擴散。但每個地方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適應這種改變。\"
\"問題是,\"顧天行揉著太陽穴說,\"學術界對我們的研究報告反應很大。有些人完全無法接受這種觀點,認為我們在搞偽科學。\"
林婉兒正在和幾株實驗室的植物互動。這些植物不知不覺間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型的生態係統,甚至能根據研究需要主動調整生長狀態。
\"說到這個,\"她轉過身說,\"今天早上我接到母校的電話。生物係的教授們要求我過去做一次現場演示。\"
\"我也收到了類似的邀請,\"蔣明說,\"物理學界對空間能力的變化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它與量子現象的關聯。\"
就在這時,實驗室的門被推開。一群人走了進來,為首的是個西裝革履的中年人,身後跟著幾位政府官員模樣的人物。
\"張部長?\"顧天行認出了來人,\"您怎麽親自來了?\"
\"事關重大,當然要親自來看看。\"張部長環顧四周,\"顧教授,你們的研究報告我看了。說實話,如果不是考慮到你的學術聲譽,這份報告恐怕連審核都通不過。\"
\"我理解您的疑慮,\"顧天行說,\"但這些都是確鑿的科學發現。而且......\"
他的話還沒說完,實驗室的植物突然有了動作。它們的枝葉輕輕擺動,在空中編織出一個複雜的圖案。那些葉片散發出的微弱光芒,精確地描繪出了地球能量場的運行軌跡。
\"這是......\"張部長瞪大了眼睛。
\"這些植物在回應我們的談話,\"李軒解釋道,\"它們能感知到您的疑慮,所以主動展示了一些證據。\"
一位隨行的科學顧問湊近觀察:\"太不可思議了!這些植物的行為完全超出了生物學的認知範圍。\"
\"不僅是植物,\"林婉兒說,\"整個自然界都在發生類似的改變。但這種改變不是混亂的,而是在向著更高層次的秩序發展。\"
張部長沉思片刻:\"所以,你們說的''共生'',不僅僅是一種理論,而是一個正在發生的全球性現象?\"
\"正是如此,\"蔣明說,\"而且這種變化已經無法阻止。問題在於,我們是選擇理解和引導它,還是對抗它。\"
就在這時,實驗室的大屏幕突然亮起。全球各地傳來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了異常現象:沙漠中突然出現的綠洲,汙染河流的自淨能力大幅提升,甚至連一些瀕危物種都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恢複種群。
\"這些變化太快了,\"張部長皺眉道,\"會引起社會恐慌的。\"
\"但也可能帶來希望,\"顧天行說,\"你看,這些變化都是在修複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它給了我們一個重新思考發展方式的機會。\"
李軒走到一台特殊的設備前:\"與其擔心變化太快,不如想辦法幫助人們理解這種變化。這台設備就是我們最新研發的,它能讓普通人也感受到能量場的存在。\"
設備啟動後,房間裏的空氣似乎變得活躍起來。所有人都能隱約感覺到一種奇特的波動,就像是大自然的脈搏。
\"這種感覺......\"張部長喃喃道,\"就像回到了童年,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的時候。\"
\"因為我們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林婉兒說,\"隻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漸漸忘記了這種聯係。現在,是時候重新找回這種感覺了。\"
這時,一位官員匆匆走進來,遞給張部長一份文件。張部長快速瀏覽後,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剛收到消息,國際上已經注意到這些變化了。有些國家在要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措施。\"
\"應對?\"李軒笑了笑,\"其實不需要應對,隻需要理解和配合。你們看......\"
他指向窗外。實驗室所在的科技園區,原本整齊劃一的綠化帶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植物們自發地調整了生長位置和方式,形成了一個既美觀又實用的生態係統。甚至連來往的鳥類都參與其中,幫助傳播種子和養分。
\"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蔣明說,\"不是用技術去控製自然,而是讓自然的智慧融入城市建設。\"
張部長走到窗前,長時間注視著外麵的景象。最後,他轉過身說:\"看來,我們需要重新製定一些政策了。顧教授,你們能不能組建一個專門的研究團隊,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這些變化?\"
\"事實上,\"顧天行說,\"我們已經在做這件事了。而且不隻是科學家,還有一些特殊的合作夥伴......\"
\"看這個!\"一位研究助理指著屏幕,\"北極的冰層也開始出現類似的能量紋路了!\"
李軒走過去查看數據:\"是的,變化正在加速擴散。但每個地方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適應這種改變。\"
\"問題是,\"顧天行揉著太陽穴說,\"學術界對我們的研究報告反應很大。有些人完全無法接受這種觀點,認為我們在搞偽科學。\"
林婉兒正在和幾株實驗室的植物互動。這些植物不知不覺間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型的生態係統,甚至能根據研究需要主動調整生長狀態。
\"說到這個,\"她轉過身說,\"今天早上我接到母校的電話。生物係的教授們要求我過去做一次現場演示。\"
\"我也收到了類似的邀請,\"蔣明說,\"物理學界對空間能力的變化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它與量子現象的關聯。\"
就在這時,實驗室的門被推開。一群人走了進來,為首的是個西裝革履的中年人,身後跟著幾位政府官員模樣的人物。
\"張部長?\"顧天行認出了來人,\"您怎麽親自來了?\"
\"事關重大,當然要親自來看看。\"張部長環顧四周,\"顧教授,你們的研究報告我看了。說實話,如果不是考慮到你的學術聲譽,這份報告恐怕連審核都通不過。\"
\"我理解您的疑慮,\"顧天行說,\"但這些都是確鑿的科學發現。而且......\"
他的話還沒說完,實驗室的植物突然有了動作。它們的枝葉輕輕擺動,在空中編織出一個複雜的圖案。那些葉片散發出的微弱光芒,精確地描繪出了地球能量場的運行軌跡。
\"這是......\"張部長瞪大了眼睛。
\"這些植物在回應我們的談話,\"李軒解釋道,\"它們能感知到您的疑慮,所以主動展示了一些證據。\"
一位隨行的科學顧問湊近觀察:\"太不可思議了!這些植物的行為完全超出了生物學的認知範圍。\"
\"不僅是植物,\"林婉兒說,\"整個自然界都在發生類似的改變。但這種改變不是混亂的,而是在向著更高層次的秩序發展。\"
張部長沉思片刻:\"所以,你們說的''共生'',不僅僅是一種理論,而是一個正在發生的全球性現象?\"
\"正是如此,\"蔣明說,\"而且這種變化已經無法阻止。問題在於,我們是選擇理解和引導它,還是對抗它。\"
就在這時,實驗室的大屏幕突然亮起。全球各地傳來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了異常現象:沙漠中突然出現的綠洲,汙染河流的自淨能力大幅提升,甚至連一些瀕危物種都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恢複種群。
\"這些變化太快了,\"張部長皺眉道,\"會引起社會恐慌的。\"
\"但也可能帶來希望,\"顧天行說,\"你看,這些變化都是在修複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它給了我們一個重新思考發展方式的機會。\"
李軒走到一台特殊的設備前:\"與其擔心變化太快,不如想辦法幫助人們理解這種變化。這台設備就是我們最新研發的,它能讓普通人也感受到能量場的存在。\"
設備啟動後,房間裏的空氣似乎變得活躍起來。所有人都能隱約感覺到一種奇特的波動,就像是大自然的脈搏。
\"這種感覺......\"張部長喃喃道,\"就像回到了童年,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的時候。\"
\"因為我們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林婉兒說,\"隻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漸漸忘記了這種聯係。現在,是時候重新找回這種感覺了。\"
這時,一位官員匆匆走進來,遞給張部長一份文件。張部長快速瀏覽後,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剛收到消息,國際上已經注意到這些變化了。有些國家在要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措施。\"
\"應對?\"李軒笑了笑,\"其實不需要應對,隻需要理解和配合。你們看......\"
他指向窗外。實驗室所在的科技園區,原本整齊劃一的綠化帶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植物們自發地調整了生長位置和方式,形成了一個既美觀又實用的生態係統。甚至連來往的鳥類都參與其中,幫助傳播種子和養分。
\"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蔣明說,\"不是用技術去控製自然,而是讓自然的智慧融入城市建設。\"
張部長走到窗前,長時間注視著外麵的景象。最後,他轉過身說:\"看來,我們需要重新製定一些政策了。顧教授,你們能不能組建一個專門的研究團隊,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這些變化?\"
\"事實上,\"顧天行說,\"我們已經在做這件事了。而且不隻是科學家,還有一些特殊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