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氏可是找著了知心人,白眼翻的更勤了。
“不過···舅母手裏的錢自然是舅母說了算的。
這話鄒氏可不樂意聽了,仰著脖子道:“怎麽能是她的,那是你舅舅掙來的,我們才是一家人,花花怎麽了。”
李雯君抿著嘴,提議道:“不然同舅舅說說?”
“不行!”鄒氏否認的極快,心虛似的,“你舅舅現在正是忙的時候,這些內宅裏的事情我說的還不算了?”
“那就沒法子了,祖母也是,何至於這般,難不成還要逼我們去偷去搶不成。”李雯君麵露七分憂愁三分憤怒,手絹一甩,別過了頭去。
鄒氏忙反駁道:“可不能說這樣的話,又不是無親無故的,如何就用的著去偷搶了,此時你也莫憂心,總會有辦法的。”
李雯君看著鄒氏那晃動的眸子,麵色平靜。
她相信很快,鄒氏就能有好辦法了。
江氏還是安排了一桌飯菜,說什麽也不叫李雯君走,飯桌上,李雯君還是第一次看見鄒叢嵐,他是鄒雲霆的獨子,這次歸京並未跟隨,前日才歸來。
關於這位表哥她了解的不多,但幼時見過一次,那時的鄒從嵐就有當哥哥的樣子了,處處維護她照顧她,即使後來表哥走了,每年也還是會送禮物給她。
“表哥。”
鄒從嵐長大樣子不光變了,性子也變了,很是沉默寡言,他生的不同上京那些貴公子俊俏,膚色黑些,體格高大,劍眉如墨,更像鄒雲霆。
李雯君見他的第一眼就覺得這人一定十分正直,因為兒時的情分,多了幾分親近。
“雯君妹妹。”鄒從嵐叫了一聲,再沒開口。
江氏笑著打趣,“這孩子性子老沉,不愛說話。”
“表哥貴人少言。”
兒子被誇江氏開心,一個勁兒叫丫鬟給她夾菜。
鄒氏忽然就來了一句,“這話說的沒道理,男子還是要能言善辯,不愛張口要吃虧的呀。”
好好的氛圍被鄒氏就這樣打破,江氏的笑也多了幾分勉強。
丈夫也同她常說,小姑性子單純,說話不過腦子,她也知道不能認真,可也架不住天天這樣,人又不是聖人,做不到一點都不在意啊。
李雯君非但不圓,反而十分認同的附和道:“母親說的是,男子還是要能言善辯的好,就像哥哥,從小就巧舌如簧,哄的大家都開心。”
李明遠多能說啊,小嘴跟啐了毒似的,聽說現在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罵爹罵娘,幾天都不重樣呢。
江氏噗嗤一聲,嘴裏的湯差點噴了出去。
她憋著笑,趕緊擦了擦嘴,“這湯不好,撤下去。”
鄒氏一聽臉也覺得掛不住了,“好好的不提他。”
李雯君隻滿口稱是,十分懂事。
鄒氏臉色漸漸不好看,隻說吃飽了便不管不顧的下了桌。
人一走江氏反而鬆了口氣,招呼道:“在這別拘束,當自己家一樣,你舅舅近日忙,總是不著家。”
“舅舅統領羽林軍,守護天子身側,自然繁忙。”
江氏忍不住搖搖頭,但臉上卻揚著笑。
“你表哥過幾日也要到羽林軍中去任職,他啊是個木腦袋,讀不進去書,隻舞刀弄槍的還不錯,到羽林軍中去你舅舅也好有個照應。”
鄒從嵐正經道:“既為羽林軍,就該以守護陛下和皇城為責,父親的官職是父親一刀一槍殺出來的,我怎能受父親庇佑。”
李雯君讚道:“表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是能憑借自己闖出一番屬於自己的功名。”
江氏看向兒子的眼神充滿了驕傲。
李雯君看著鄒從嵐眼中閃爍的光,發自內心的看好。
雖不知上一世表哥的結局,但她相信他。
“不久就要去行宮避暑,羽林軍跟隨陛下左右,應當還能看見表哥。”李雯君攀談道。
“君丫頭來了。”鄒雲霆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李雯君忙起身。
“舅舅。”
“坐,我回來交代些話,馬上就要走。”
江氏看著丈夫心疼壞了,卻幫不上什麽,隻關心道:“那也坐下說,還這般急。”
鄒雲霆坐下,囑咐道:“自從我任職後送禮的人不少,這些我都如實稟報了陛下,往後都是要充國庫的,千萬不能動。”
江氏慎重道:“我曉得,特意騰出來一間屋子叫人看著的,外人也不可能進來的。”
鄒雲霆點點頭,嚴肅道:“我守護效忠天子,同朝中誰走的近都是罪,千萬要小心。”
江氏點頭。
李雯君在一旁垂眸沒有說話,但心裏是感動的。
舅舅能當她的麵說這些,是真的當她是一家人。
“君丫頭。”鄒雲霆看向她,語氣都軟了不少。
“不久行宮之行畢竟不在上京城,路途遙遠人多眼雜,你身邊還是跟著些得力的人才好。”
李雯君眸子閃了閃。
她的確是身邊缺人的,除了小滿和傘兒兩個貼心的丫鬟,得力的侍衛侯府也不肯給她。
“我身邊有幾個信的過的,都是我的心腹,正好跟著你,舅舅也放心些。”
李雯君並未推脫,忙答應下來,“多謝舅舅。”
鄒雲霆看著外甥女大大方方的樣子就喜歡,臉上也多帶了幾分笑意。
“行宮時我安排你和舅母住的近些,好多走動走動。
“都聽舅舅的。”
李雯君才剛回雲水院,小滿就帶了消息回來。
“初夏出去了一趟,回來時帶了個包裹,神神秘秘的不知道是什麽。”
李雯君看向梳妝台,一笑道:“自然是金銀財寶,大好前程。”
小滿稍加思索,麵上多了些一言難盡。
“姑娘···不難過嗎。”
這段時日她跟著姑娘見了太多,有些事情就連她都瞧不過。
明明姑娘聰慧又懂事,可那些人一個個的仿佛良心都被狗吃了。
就說鄒氏,大姑娘對她這個親娘哪有一絲尊重,鄒氏罵的時候要多凶有多凶,喜歡的時候又不管不顧,她一個外人都覺得寒心。
李雯君沒答,反而是反問道:“廚房的王婆子前不久死了,你可傷心。”
小滿皺了皺眉,“不傷心。”
“為何?”
“奴婢同她不熟,為何傷心。”
李雯君笑著看她,並未再說什麽。
小滿一頓,似是懂了。
翌日。
李雯希的施粥愈發大方,聽聞米稠的筷子立了都不倒,災民大讚,李雯希聖女名聲大噪,傳遍了上京城。
“不過···舅母手裏的錢自然是舅母說了算的。
這話鄒氏可不樂意聽了,仰著脖子道:“怎麽能是她的,那是你舅舅掙來的,我們才是一家人,花花怎麽了。”
李雯君抿著嘴,提議道:“不然同舅舅說說?”
“不行!”鄒氏否認的極快,心虛似的,“你舅舅現在正是忙的時候,這些內宅裏的事情我說的還不算了?”
“那就沒法子了,祖母也是,何至於這般,難不成還要逼我們去偷去搶不成。”李雯君麵露七分憂愁三分憤怒,手絹一甩,別過了頭去。
鄒氏忙反駁道:“可不能說這樣的話,又不是無親無故的,如何就用的著去偷搶了,此時你也莫憂心,總會有辦法的。”
李雯君看著鄒氏那晃動的眸子,麵色平靜。
她相信很快,鄒氏就能有好辦法了。
江氏還是安排了一桌飯菜,說什麽也不叫李雯君走,飯桌上,李雯君還是第一次看見鄒叢嵐,他是鄒雲霆的獨子,這次歸京並未跟隨,前日才歸來。
關於這位表哥她了解的不多,但幼時見過一次,那時的鄒從嵐就有當哥哥的樣子了,處處維護她照顧她,即使後來表哥走了,每年也還是會送禮物給她。
“表哥。”
鄒從嵐長大樣子不光變了,性子也變了,很是沉默寡言,他生的不同上京那些貴公子俊俏,膚色黑些,體格高大,劍眉如墨,更像鄒雲霆。
李雯君見他的第一眼就覺得這人一定十分正直,因為兒時的情分,多了幾分親近。
“雯君妹妹。”鄒從嵐叫了一聲,再沒開口。
江氏笑著打趣,“這孩子性子老沉,不愛說話。”
“表哥貴人少言。”
兒子被誇江氏開心,一個勁兒叫丫鬟給她夾菜。
鄒氏忽然就來了一句,“這話說的沒道理,男子還是要能言善辯,不愛張口要吃虧的呀。”
好好的氛圍被鄒氏就這樣打破,江氏的笑也多了幾分勉強。
丈夫也同她常說,小姑性子單純,說話不過腦子,她也知道不能認真,可也架不住天天這樣,人又不是聖人,做不到一點都不在意啊。
李雯君非但不圓,反而十分認同的附和道:“母親說的是,男子還是要能言善辯的好,就像哥哥,從小就巧舌如簧,哄的大家都開心。”
李明遠多能說啊,小嘴跟啐了毒似的,聽說現在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罵爹罵娘,幾天都不重樣呢。
江氏噗嗤一聲,嘴裏的湯差點噴了出去。
她憋著笑,趕緊擦了擦嘴,“這湯不好,撤下去。”
鄒氏一聽臉也覺得掛不住了,“好好的不提他。”
李雯君隻滿口稱是,十分懂事。
鄒氏臉色漸漸不好看,隻說吃飽了便不管不顧的下了桌。
人一走江氏反而鬆了口氣,招呼道:“在這別拘束,當自己家一樣,你舅舅近日忙,總是不著家。”
“舅舅統領羽林軍,守護天子身側,自然繁忙。”
江氏忍不住搖搖頭,但臉上卻揚著笑。
“你表哥過幾日也要到羽林軍中去任職,他啊是個木腦袋,讀不進去書,隻舞刀弄槍的還不錯,到羽林軍中去你舅舅也好有個照應。”
鄒從嵐正經道:“既為羽林軍,就該以守護陛下和皇城為責,父親的官職是父親一刀一槍殺出來的,我怎能受父親庇佑。”
李雯君讚道:“表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是能憑借自己闖出一番屬於自己的功名。”
江氏看向兒子的眼神充滿了驕傲。
李雯君看著鄒從嵐眼中閃爍的光,發自內心的看好。
雖不知上一世表哥的結局,但她相信他。
“不久就要去行宮避暑,羽林軍跟隨陛下左右,應當還能看見表哥。”李雯君攀談道。
“君丫頭來了。”鄒雲霆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李雯君忙起身。
“舅舅。”
“坐,我回來交代些話,馬上就要走。”
江氏看著丈夫心疼壞了,卻幫不上什麽,隻關心道:“那也坐下說,還這般急。”
鄒雲霆坐下,囑咐道:“自從我任職後送禮的人不少,這些我都如實稟報了陛下,往後都是要充國庫的,千萬不能動。”
江氏慎重道:“我曉得,特意騰出來一間屋子叫人看著的,外人也不可能進來的。”
鄒雲霆點點頭,嚴肅道:“我守護效忠天子,同朝中誰走的近都是罪,千萬要小心。”
江氏點頭。
李雯君在一旁垂眸沒有說話,但心裏是感動的。
舅舅能當她的麵說這些,是真的當她是一家人。
“君丫頭。”鄒雲霆看向她,語氣都軟了不少。
“不久行宮之行畢竟不在上京城,路途遙遠人多眼雜,你身邊還是跟著些得力的人才好。”
李雯君眸子閃了閃。
她的確是身邊缺人的,除了小滿和傘兒兩個貼心的丫鬟,得力的侍衛侯府也不肯給她。
“我身邊有幾個信的過的,都是我的心腹,正好跟著你,舅舅也放心些。”
李雯君並未推脫,忙答應下來,“多謝舅舅。”
鄒雲霆看著外甥女大大方方的樣子就喜歡,臉上也多帶了幾分笑意。
“行宮時我安排你和舅母住的近些,好多走動走動。
“都聽舅舅的。”
李雯君才剛回雲水院,小滿就帶了消息回來。
“初夏出去了一趟,回來時帶了個包裹,神神秘秘的不知道是什麽。”
李雯君看向梳妝台,一笑道:“自然是金銀財寶,大好前程。”
小滿稍加思索,麵上多了些一言難盡。
“姑娘···不難過嗎。”
這段時日她跟著姑娘見了太多,有些事情就連她都瞧不過。
明明姑娘聰慧又懂事,可那些人一個個的仿佛良心都被狗吃了。
就說鄒氏,大姑娘對她這個親娘哪有一絲尊重,鄒氏罵的時候要多凶有多凶,喜歡的時候又不管不顧,她一個外人都覺得寒心。
李雯君沒答,反而是反問道:“廚房的王婆子前不久死了,你可傷心。”
小滿皺了皺眉,“不傷心。”
“為何?”
“奴婢同她不熟,為何傷心。”
李雯君笑著看她,並未再說什麽。
小滿一頓,似是懂了。
翌日。
李雯希的施粥愈發大方,聽聞米稠的筷子立了都不倒,災民大讚,李雯希聖女名聲大噪,傳遍了上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