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兒歡喜的抱著個箱子,半蹲著繞開簾子走了進來。
“姑娘,夫人給您新做的衣裳,說是去國公府穿的,要您試試合不合身。”
箱子打開,紫荊紅色的雲紋軟煙羅裙,外加一條石綠色披帛。
這顏色其實極襯她,加上一副彩寶頭麵,美人如畫。
隻是卻不同於上一世了。
衣裳首飾不知好了多少,是因為李雯希的表現太差,所以想要著重提拔她了嗎。
“放下吧。”
“姑娘不試試嗎?”傘兒這樣的小丫頭看見這樣好看的衣裳眼神移都移不開。
“晚些吧,你先下去,叫小滿過來。”
傘兒瞧著姑娘有些心不在焉的模樣,識趣的退了下去。
小滿走進。
經過初夏那一次誣陷,她也算的上是清醒了,盡管她一直安守本分,也架不住別人來害她,若不是二姑娘早早布局,她怕是就要折在那日。
感激之情自然是有,所以她更加賣力做好自己的事。
“夏媽媽那叫門房的武大盯著些,來了趕緊叫人通知我,我親自去接。”
“是,估摸著夏媽媽下午的功夫就該到了。”
小滿也想夏媽媽,因為她不光對姑娘好,對院子裏的每個小丫鬟都照顧有加。
她不覺得自己是個石頭心腸,最起碼,她是念夏媽媽的好的。
“小滿,去廚房做道湯,我給祖母送去。”
李雯君放下手裏針線吩咐道。
思來想去,她還是覺得要去一趟樂壽院。
老夫人處,木魚擊打的聲音傳了出來。
李雯君站在外頭,應心來迎,“姑娘稍等等。”
“好,我就在此處等。”
隨著老夫人最後一聲阿彌陀佛,小佛堂中才恢複了平靜。
“老夫人,二姑娘在外頭等了有一會兒了。”素問輕聲報道。
“叫她等著。”
老夫人閉著眼,靜靜的跪坐在那,隻有在誦經之時,她才能獲得平靜。
李雯君已經站了一個時辰,日頭下,她身形依舊挺拔,仿佛雕塑一般。
終於,小佛堂的門被推開來。
“你這孩子,等的久了吧,快進來,祖母都心疼。”老夫人笑眯眯的招手。
李雯君也換上笑臉,“時常在屋子憋悶,正好出來曬曬,聞著祖母這的佛香,人也安寧了些。”
“這是與佛有緣。”老夫人笑眯眯的說。
祖孫和諧。
“我叫廚房給您燉了百合銀耳羅漢果湯,熱了幾次,現在愈發濃稠,正是好吃的時候。”
“瞧瞧,還是我孫女心疼我,那我可得快去嚐嚐。”
老夫人拉著李雯君的手往屋裏去,淨手落座。
李雯君親手盛了一碗,孝順的遞給老夫人,柔聲柔氣的哄著,“祖母坐鎮著侯府,最是辛勞,該多補補。”
“這湯都沒有我這孫女嘴甜!”
老夫人用了一口,連聲說好。
“雯君這次來還有一件事,想求祖母開恩。”
鋪墊了這麽久,總算是說出口了。
“夏媽媽身子不好,照顧我總是力不從心,我想請祖母放夏媽媽歸家養老。”
李雯君不想夏媽媽再跟在她身邊過提心吊膽的日子,往後明槍暗箭不會少,她怎麽忍心看著夏媽媽為她擔憂。
最好的法子是將她送走,遠離侯府自然也就遠離了危險。
可下人的身契都在老夫人手裏,縱使她百般謀劃也是無用,隻能直來直去的說出來,尚且有一線生機。
老夫人放下湯匙,嘴角彎了彎,“不是祖母不放,夏媽媽當你親生的一樣照顧,哪個當長輩的能撒下自己的孩子不管。
況且,即便你要送她歸家享福,總要讓她親眼瞧著你出嫁啊。
你這孩子最是孝順,應當會想清楚的。”
素問上前來,提醒了一句,“老夫人,到時辰該休息了。”
李雯君起身,“祖母說的是,您快去歇著吧,雯君侍候您過去。”
走出樂壽院的刹那,李雯君的笑容在頃刻間崩塌。
“姑娘,老夫人的意思···”
“不放,祖母知道我看重夏媽媽,以此作為要挾,隻要我乖乖嫁進榮國公府,才能放夏媽媽走,不然···”
夏媽媽就是她被捏住的軟肋。
“姑娘,要不要我···”
李雯君絕望的閉上眼睛,“沒用的,你以為為什麽夏媽媽這麽早就回來了。”
上一世夏媽媽的歸期可比這晚的多。
老夫人的話對她是要挾,更是警示,現在的她隻能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她的權利還太小,保護不了自己想要保護的人。
她也曾無數次想過,甚至午夜夢回都在大殺四方,讓那些愧對她的人付出代價,可現實呢,她寄人籬下,隻能在夾縫中生存。
有所顧忌必然畏首畏尾,就像現在,老夫人捏著她的軟肋逼迫她。
她究竟該不該認?
“叫廚房多添幾個菜吧,給夏媽媽接風。”
侯府偏門。
李雯君早就等候在此,不遠處馬車朝著這方向駛來,她微微上前了兩步。
“姑娘怎麽站在這兒等,快快回去。”
馬車上下來一個麵容慈祥憨厚的婦人,她抓著李雯君的手,眸中有淚光閃動。
“好孩子,怎麽瞧著還瘦了些,近日是不是吃的不好或是睡得不好,奴婢總惦記著姑娘呢。”
李雯君壓下鼻尖的酸澀,挎著夏媽媽的胳膊,撒嬌道:“那自然是想媽媽想的。”
“女孩子還是胖些好,有福氣,媽媽又學了些新手藝待會兒給姑娘做了嚐嚐。”
“媽媽才剛回來,不著急,我叫廚房做了一些菜,我們一起吃。”
夏媽媽擺了擺手,惶恐道:“這使不得。”
李雯君低著頭摩挲了一下她粗糙的手,聲音是掩蓋不住的顫抖,“我說使得就使得。”
夏媽媽從不是下人,而是她心中唯一的親人。
飯桌上,夏媽媽開心的說著在姐姐家住的這段日子發生了些什麽稀奇的事兒?
李雯君就默默聽著。
夏媽媽總是這樣語調慢慢,用著極為慈愛的眼神看著她,生怕看不夠似的。
“奴婢學了些新繡樣,想著給姑娘再做幾件裏衣,都是奴婢姐姐親自養的桑蠶,選了最好的絲織成的布,做裏衣正好。”
李雯君笑著靠在夏媽媽的肩膀上,隻有在這一刻她才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人。
有一個人是那樣無私且真誠的愛護著她。
“姑娘,夫人給您新做的衣裳,說是去國公府穿的,要您試試合不合身。”
箱子打開,紫荊紅色的雲紋軟煙羅裙,外加一條石綠色披帛。
這顏色其實極襯她,加上一副彩寶頭麵,美人如畫。
隻是卻不同於上一世了。
衣裳首飾不知好了多少,是因為李雯希的表現太差,所以想要著重提拔她了嗎。
“放下吧。”
“姑娘不試試嗎?”傘兒這樣的小丫頭看見這樣好看的衣裳眼神移都移不開。
“晚些吧,你先下去,叫小滿過來。”
傘兒瞧著姑娘有些心不在焉的模樣,識趣的退了下去。
小滿走進。
經過初夏那一次誣陷,她也算的上是清醒了,盡管她一直安守本分,也架不住別人來害她,若不是二姑娘早早布局,她怕是就要折在那日。
感激之情自然是有,所以她更加賣力做好自己的事。
“夏媽媽那叫門房的武大盯著些,來了趕緊叫人通知我,我親自去接。”
“是,估摸著夏媽媽下午的功夫就該到了。”
小滿也想夏媽媽,因為她不光對姑娘好,對院子裏的每個小丫鬟都照顧有加。
她不覺得自己是個石頭心腸,最起碼,她是念夏媽媽的好的。
“小滿,去廚房做道湯,我給祖母送去。”
李雯君放下手裏針線吩咐道。
思來想去,她還是覺得要去一趟樂壽院。
老夫人處,木魚擊打的聲音傳了出來。
李雯君站在外頭,應心來迎,“姑娘稍等等。”
“好,我就在此處等。”
隨著老夫人最後一聲阿彌陀佛,小佛堂中才恢複了平靜。
“老夫人,二姑娘在外頭等了有一會兒了。”素問輕聲報道。
“叫她等著。”
老夫人閉著眼,靜靜的跪坐在那,隻有在誦經之時,她才能獲得平靜。
李雯君已經站了一個時辰,日頭下,她身形依舊挺拔,仿佛雕塑一般。
終於,小佛堂的門被推開來。
“你這孩子,等的久了吧,快進來,祖母都心疼。”老夫人笑眯眯的招手。
李雯君也換上笑臉,“時常在屋子憋悶,正好出來曬曬,聞著祖母這的佛香,人也安寧了些。”
“這是與佛有緣。”老夫人笑眯眯的說。
祖孫和諧。
“我叫廚房給您燉了百合銀耳羅漢果湯,熱了幾次,現在愈發濃稠,正是好吃的時候。”
“瞧瞧,還是我孫女心疼我,那我可得快去嚐嚐。”
老夫人拉著李雯君的手往屋裏去,淨手落座。
李雯君親手盛了一碗,孝順的遞給老夫人,柔聲柔氣的哄著,“祖母坐鎮著侯府,最是辛勞,該多補補。”
“這湯都沒有我這孫女嘴甜!”
老夫人用了一口,連聲說好。
“雯君這次來還有一件事,想求祖母開恩。”
鋪墊了這麽久,總算是說出口了。
“夏媽媽身子不好,照顧我總是力不從心,我想請祖母放夏媽媽歸家養老。”
李雯君不想夏媽媽再跟在她身邊過提心吊膽的日子,往後明槍暗箭不會少,她怎麽忍心看著夏媽媽為她擔憂。
最好的法子是將她送走,遠離侯府自然也就遠離了危險。
可下人的身契都在老夫人手裏,縱使她百般謀劃也是無用,隻能直來直去的說出來,尚且有一線生機。
老夫人放下湯匙,嘴角彎了彎,“不是祖母不放,夏媽媽當你親生的一樣照顧,哪個當長輩的能撒下自己的孩子不管。
況且,即便你要送她歸家享福,總要讓她親眼瞧著你出嫁啊。
你這孩子最是孝順,應當會想清楚的。”
素問上前來,提醒了一句,“老夫人,到時辰該休息了。”
李雯君起身,“祖母說的是,您快去歇著吧,雯君侍候您過去。”
走出樂壽院的刹那,李雯君的笑容在頃刻間崩塌。
“姑娘,老夫人的意思···”
“不放,祖母知道我看重夏媽媽,以此作為要挾,隻要我乖乖嫁進榮國公府,才能放夏媽媽走,不然···”
夏媽媽就是她被捏住的軟肋。
“姑娘,要不要我···”
李雯君絕望的閉上眼睛,“沒用的,你以為為什麽夏媽媽這麽早就回來了。”
上一世夏媽媽的歸期可比這晚的多。
老夫人的話對她是要挾,更是警示,現在的她隻能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她的權利還太小,保護不了自己想要保護的人。
她也曾無數次想過,甚至午夜夢回都在大殺四方,讓那些愧對她的人付出代價,可現實呢,她寄人籬下,隻能在夾縫中生存。
有所顧忌必然畏首畏尾,就像現在,老夫人捏著她的軟肋逼迫她。
她究竟該不該認?
“叫廚房多添幾個菜吧,給夏媽媽接風。”
侯府偏門。
李雯君早就等候在此,不遠處馬車朝著這方向駛來,她微微上前了兩步。
“姑娘怎麽站在這兒等,快快回去。”
馬車上下來一個麵容慈祥憨厚的婦人,她抓著李雯君的手,眸中有淚光閃動。
“好孩子,怎麽瞧著還瘦了些,近日是不是吃的不好或是睡得不好,奴婢總惦記著姑娘呢。”
李雯君壓下鼻尖的酸澀,挎著夏媽媽的胳膊,撒嬌道:“那自然是想媽媽想的。”
“女孩子還是胖些好,有福氣,媽媽又學了些新手藝待會兒給姑娘做了嚐嚐。”
“媽媽才剛回來,不著急,我叫廚房做了一些菜,我們一起吃。”
夏媽媽擺了擺手,惶恐道:“這使不得。”
李雯君低著頭摩挲了一下她粗糙的手,聲音是掩蓋不住的顫抖,“我說使得就使得。”
夏媽媽從不是下人,而是她心中唯一的親人。
飯桌上,夏媽媽開心的說著在姐姐家住的這段日子發生了些什麽稀奇的事兒?
李雯君就默默聽著。
夏媽媽總是這樣語調慢慢,用著極為慈愛的眼神看著她,生怕看不夠似的。
“奴婢學了些新繡樣,想著給姑娘再做幾件裏衣,都是奴婢姐姐親自養的桑蠶,選了最好的絲織成的布,做裏衣正好。”
李雯君笑著靠在夏媽媽的肩膀上,隻有在這一刻她才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人。
有一個人是那樣無私且真誠的愛護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