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自身來說,目前並沒有迫切想要學習這門神通的需求。
但一旁的溫紫鈺則不同,她尚未修行過合適的飛行神通,而眼前的“翻雲踏雨”仿佛正是為她量身定製一般。
於是,羅正明將這門神通的要點仔細地記錄下來,打算之後與溫紫鈺共同探討如何對其進行適當調整,以使其更貼合溫紫鈺的體質和修為特點。
如此一來,待到真正開始修煉之時,必然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於眾人紛紛分享的那些修行經驗,雖然聽起來也頗有一番道理,但細細品味之下,似乎並無太多新奇獨特之處,大多都是一些老生常談、大同小異的心得體會罷了。
但停下來也有不小的收獲。
然而,就在此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原來是周青雲開始講述起他所擅長的天機術來。
據周青雲所言,這天機術神奇非常,若能深入領悟其中的天機真意,便可以此為跳板,進一步去探索那高深莫測的命運以及錯綜複雜的因果等真意法則。
隻是,即便是像周青雲這般天賦出眾之人,也僅僅隻能領悟到些許淺顯的天機真意而已。
想要完全洞悉命運和因果之力,簡直比登天還要困難萬分!
能夠習得神秘莫測的天機術之人可謂鳳毛麟角、屈指可數。
而且,若要修習這門奇術,則需付出巨大代價過度損耗自身寶貴的壽元!
即便是那些已臻金丹境界的強大修士,其壽命也鮮少有超過千年者。
這天機術著實神奇非凡,可以借助各種媒介,亦或是直接與星球那浩瀚無垠的意識相連接,從而窺探天機,洞悉世間諸事。
如此一來,不僅能知曉自身安危,還可推測出何處藏有自己夢寐以求之物。
羅正明聚精會神地將有關天機術的要點逐一銘記於心。
雖說他並不奢求能夠完全掌握此術,但即便隻是對天機推測略知一二,並做好相應防範措施。
又或是提前知曉是否存在某種詭異詛咒等潛在威脅,於他而言亦是大有益處。
待眾人講述完畢之後,終於輪到羅正明發言了。
隻見他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我想簡要談談個人對於空間的一些淺見。”
接著,他便詳細闡述起自己對於空間概念的獨特見解以及所領悟的兩種空間偽神通。
不過羅正明絲毫不擔心他人會輕易學走自己的這些神通法門。
畢竟,他深知自己的神通乃是伴隨著不斷深入的領悟而逐步增強的,其間並無固定的克製之法。
隨後,話題一轉,羅正明方才開始娓娓道來關於自己所領悟的太陽真意。
在此過程中,他毫無保留地分享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種種感悟,同時也詳盡闡釋了自己對於火焰本質的深刻理解。
眾人聚精會神地聆聽著,不時頷首表示讚同。
羅正明對道的領悟之深令人驚歎不已,要知道他不過才是一名紫府中期的修士,然而其對於真意的領悟程度竟然已能勉強與金丹中期的修士相媲美。
如此天賦異稟之人實在是世間罕見,堪稱妖孽中的妖孽!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修士都是依靠不斷提升自身的修為來增進對道行的感悟。
他們借助修為的增長,逐漸加深對真意和法則的理解。
畢竟,修為越高,所能接觸到的天地奧秘也就越多,從而更有利於領悟更高層次的道。
但是,像羅正明這樣道行遠超修為的情況卻是鳳毛麟角般稀少。
以他目前的狀況來看,隻需循規蹈矩地修煉下去,便能夠一路暢通無阻地直達金丹四層。
當然,這其中最大的難關便是突破金丹這個巨大的瓶頸。
相比之下,從紫府中期晉升至後期,以及金丹前期進階至中期等階段,則都顯得相對輕鬆許多。
往往隻需要稍稍助推一下,便可順利突破,無需興師動眾地去尋找那些專門用於突破瓶頸的珍貴靈丹妙藥。
隻要有充足的靈氣供應,這些小小的關卡自然不在話下。
此次論道整整持續了三天兩夜之久,期間各位參與者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共同探討著大道的玄妙之處。
最終,這場精彩絕倫的論道會在羅正明的一番高談闊論之後落下帷幕,給所有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眾人又在原地多停留了兩天,消化一下論道的收獲。
之後溫正雄接到任務需要前往南大荒坊市去駐守一段時間。
於是,剩下的幾人簡單商議之後,決定一同返回雲天宗。
畢竟此次行動所擒獲的金丹邪修雖是殘魂狀態,但仍然能夠從中挖掘出許多至關重要且極具價值的信息。
然而,要想完好地保留這殘魂卻並非易事。
因為一般情況下,像羅正明所持有的普通玉瓶子頂多隻能維持殘魂存在一天而已。
但倘若擁有金丹真人手中的那種四階儲魂瓶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種高階法寶足以將此殘魂妥善保存長達一周之久。
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
某天,冷淩霜突然傳來一封書信。信中的內容大致提及了一些與邪修相關的事宜,並特別叮囑羅正明無需過度擔憂。
她還透露道,通過對此次捕獲的金丹邪修以及其他相關線索的深入探究和分析,他們成功獲取到大量關於那些紫府邪修的關鍵情報。
這些寶貴的情報不僅對於後續進一步輔助清剿邪修的行動意義重大,而且也是順利擊殺這名金丹邪修的有力支撐。
最終,經過一係列複雜的評估和核算,羅正明得到了令人驚喜的獎勵——共計八十八萬功勳點!
其中,足足有五十萬功勳點乃是專門針對成功擊斃這名金丹邪修而給予的豐厚酬勞;
另外的三十萬則是由於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情報所得;
至於剩餘的八萬多點,則是源自於在協助清剿清靈,昌平二郡,那些紫府、築基等層級邪修時所做出貢獻的相應犒賞。
但一旁的溫紫鈺則不同,她尚未修行過合適的飛行神通,而眼前的“翻雲踏雨”仿佛正是為她量身定製一般。
於是,羅正明將這門神通的要點仔細地記錄下來,打算之後與溫紫鈺共同探討如何對其進行適當調整,以使其更貼合溫紫鈺的體質和修為特點。
如此一來,待到真正開始修煉之時,必然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於眾人紛紛分享的那些修行經驗,雖然聽起來也頗有一番道理,但細細品味之下,似乎並無太多新奇獨特之處,大多都是一些老生常談、大同小異的心得體會罷了。
但停下來也有不小的收獲。
然而,就在此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原來是周青雲開始講述起他所擅長的天機術來。
據周青雲所言,這天機術神奇非常,若能深入領悟其中的天機真意,便可以此為跳板,進一步去探索那高深莫測的命運以及錯綜複雜的因果等真意法則。
隻是,即便是像周青雲這般天賦出眾之人,也僅僅隻能領悟到些許淺顯的天機真意而已。
想要完全洞悉命運和因果之力,簡直比登天還要困難萬分!
能夠習得神秘莫測的天機術之人可謂鳳毛麟角、屈指可數。
而且,若要修習這門奇術,則需付出巨大代價過度損耗自身寶貴的壽元!
即便是那些已臻金丹境界的強大修士,其壽命也鮮少有超過千年者。
這天機術著實神奇非凡,可以借助各種媒介,亦或是直接與星球那浩瀚無垠的意識相連接,從而窺探天機,洞悉世間諸事。
如此一來,不僅能知曉自身安危,還可推測出何處藏有自己夢寐以求之物。
羅正明聚精會神地將有關天機術的要點逐一銘記於心。
雖說他並不奢求能夠完全掌握此術,但即便隻是對天機推測略知一二,並做好相應防範措施。
又或是提前知曉是否存在某種詭異詛咒等潛在威脅,於他而言亦是大有益處。
待眾人講述完畢之後,終於輪到羅正明發言了。
隻見他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我想簡要談談個人對於空間的一些淺見。”
接著,他便詳細闡述起自己對於空間概念的獨特見解以及所領悟的兩種空間偽神通。
不過羅正明絲毫不擔心他人會輕易學走自己的這些神通法門。
畢竟,他深知自己的神通乃是伴隨著不斷深入的領悟而逐步增強的,其間並無固定的克製之法。
隨後,話題一轉,羅正明方才開始娓娓道來關於自己所領悟的太陽真意。
在此過程中,他毫無保留地分享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種種感悟,同時也詳盡闡釋了自己對於火焰本質的深刻理解。
眾人聚精會神地聆聽著,不時頷首表示讚同。
羅正明對道的領悟之深令人驚歎不已,要知道他不過才是一名紫府中期的修士,然而其對於真意的領悟程度竟然已能勉強與金丹中期的修士相媲美。
如此天賦異稟之人實在是世間罕見,堪稱妖孽中的妖孽!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修士都是依靠不斷提升自身的修為來增進對道行的感悟。
他們借助修為的增長,逐漸加深對真意和法則的理解。
畢竟,修為越高,所能接觸到的天地奧秘也就越多,從而更有利於領悟更高層次的道。
但是,像羅正明這樣道行遠超修為的情況卻是鳳毛麟角般稀少。
以他目前的狀況來看,隻需循規蹈矩地修煉下去,便能夠一路暢通無阻地直達金丹四層。
當然,這其中最大的難關便是突破金丹這個巨大的瓶頸。
相比之下,從紫府中期晉升至後期,以及金丹前期進階至中期等階段,則都顯得相對輕鬆許多。
往往隻需要稍稍助推一下,便可順利突破,無需興師動眾地去尋找那些專門用於突破瓶頸的珍貴靈丹妙藥。
隻要有充足的靈氣供應,這些小小的關卡自然不在話下。
此次論道整整持續了三天兩夜之久,期間各位參與者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共同探討著大道的玄妙之處。
最終,這場精彩絕倫的論道會在羅正明的一番高談闊論之後落下帷幕,給所有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眾人又在原地多停留了兩天,消化一下論道的收獲。
之後溫正雄接到任務需要前往南大荒坊市去駐守一段時間。
於是,剩下的幾人簡單商議之後,決定一同返回雲天宗。
畢竟此次行動所擒獲的金丹邪修雖是殘魂狀態,但仍然能夠從中挖掘出許多至關重要且極具價值的信息。
然而,要想完好地保留這殘魂卻並非易事。
因為一般情況下,像羅正明所持有的普通玉瓶子頂多隻能維持殘魂存在一天而已。
但倘若擁有金丹真人手中的那種四階儲魂瓶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種高階法寶足以將此殘魂妥善保存長達一周之久。
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
某天,冷淩霜突然傳來一封書信。信中的內容大致提及了一些與邪修相關的事宜,並特別叮囑羅正明無需過度擔憂。
她還透露道,通過對此次捕獲的金丹邪修以及其他相關線索的深入探究和分析,他們成功獲取到大量關於那些紫府邪修的關鍵情報。
這些寶貴的情報不僅對於後續進一步輔助清剿邪修的行動意義重大,而且也是順利擊殺這名金丹邪修的有力支撐。
最終,經過一係列複雜的評估和核算,羅正明得到了令人驚喜的獎勵——共計八十八萬功勳點!
其中,足足有五十萬功勳點乃是專門針對成功擊斃這名金丹邪修而給予的豐厚酬勞;
另外的三十萬則是由於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情報所得;
至於剩餘的八萬多點,則是源自於在協助清剿清靈,昌平二郡,那些紫府、築基等層級邪修時所做出貢獻的相應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