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三兄弟的加入使得魏國的實力得到了增強,而對於吳國來說,仿佛是點燃了火藥桶。
孫綝掌控了原本屬於淘璜和陶抗兄弟的兵馬後,實力得到了增強,而孫亮和滕胤這邊的實力被無形中減弱。
此消彼長之下,孫綝的的態度愈發的傲慢,同時對於孫亮、滕胤和呂據團體愈發的不滿,吳國的權力鬥爭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人被波及進來,使得吳國朝堂局勢愈發的混亂。
此時的曹髦,也密切關注著吳國的局勢發展,對於魏國是否能夠打破長江天塹這將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曹髦不想錯過。
於是,曹髦下達了一道密令給揚州戰區的諸葛誕等人。
密令中明確要求他們秘密籌備兵馬和糧草,做好隨時出征的準備。因為曹髦心中清楚,如果吳國朝堂發生激烈衝突,那麽就是他們進攻的最佳時機。
一旦吳國陷入內亂,魏軍將毫不猶豫地直撲濡須口。這個戰略要地位於長江之畔,是進入吳國的重要通道。如果能夠成功占領濡須口,就意味著他們可以突破長江這條天然屏障,深入吳國的腹地。
曹髦深知,這一戰意義重大。如果能在吳國腹地打下一根釘子,不僅可以削弱吳國的實力,還能為魏國打開一扇通向勝利的大門。
雄武六年年底,伴隨著陶氏兄弟陸續赴任,曹髦的日常生活逐漸回歸到原來的節奏。如今,大魏朝廷已經初步呈現出一種後世內閣的雛形。來自各地的奏折首先會經過三省六部的主官們的分類處理,他們仔細地審閱並整理這些奏折,然後將其交由秘書丞送至曹髦處。曹髦在確認無錯漏之後,便會蓋上印章簽署同意。
至於那些不重要的事務,則直接由相關官員自行處理。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政務處理的效率,也讓曹髦能夠集中精力處理重要的國家大事。同時,這也體現了大魏朝在政治製度方麵的不斷創新與發展。
這段時間,曹髦的皇宮裏迎來了兩位可愛的新生命。王粲生下了一個女兒,而卞玥則生下了一個兒子。曹髦高興地給他們取了名字,女兒叫曹瑩,兒子叫曹逸。
對於王粲來說,生下女兒卻讓她有些無措。她擔心因為這個原因,曹髦可能會疏遠自己。然而,曹髦並沒有想太多,來自後世的他,思想觀念更為開放和平等。他對待子女並沒有厚薄之分,而是一視同仁。相比之下,曹髦更喜愛逗弄曹瑩,畢竟女兒可是父親的貼心小棉襖!
看到曹髦如此疼愛曹瑩,王粲那顆高懸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她的心情漸漸好轉,整個人的狀態也恢複到往常一樣。這讓一直關心她的羊昱琪和卞玥都為她鬆了一口氣。她們三人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隻要其中一人有心事,另外兩人都會無比關心。
曹髦除了日常陪伴家人之外,還會去皇家學院的複興宮小住。
皇家學院自創辦至今已有一年有餘,在暗影衛以及招賢令的雙重加持之下,如今的學院可謂是人才濟濟,不僅匯聚了許多百家傳人、隱士學者,更有不少天下賢才慕名而來。在這裏,曹髦與眾人一同學習、探討,坐而論道。
曹髦作為一個穿越者,他的思想觀念和知識儲備與當時的人們大不相同。因此,當曹髦將自己來自後世的一些思想分享給大家時,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不僅讓眾人對他欽佩不已,更是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使得他們在教學方麵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創新。
例如,曹髦曾與道學院的學子們一同研究火藥的改進方法,試圖讓火藥不再僅僅局限於煙花等娛樂用品,而是能夠應用到更多領域。此外,道學院的師生們也會總結道家方士的典籍,將其中涉及到的物理或化學反應提取出來,進行深入研究。這樣一來,不僅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更為後來的發展堅實的基礎,科學的種子正在成長。
與此同時,墨學院在近期對水晶等材料的研究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果。
曹髦給這種新發現的材料起名為“玻璃”。在曹髦的引領下,並參考了墨家與公輸家的一些典籍,成功地燒製出許多玻璃製品。這些製品部分被送至皇家商鋪出售,從而為國庫和學院籌集到更多資金。此外,道學院的一些實驗室也受益於這項新技術,許多後世常見的化學實驗用品開始在實驗室中出現。
另一方麵,墨學院在鋼鐵冶煉技術方麵日益精進。曹髦下令組織工匠進行鋼材冶煉工作,以製造更精良的兵器,提升軍隊的戰鬥力。然而,由於當前產量有限,這些精心打造的兵器僅能配發給將官和禦林衛,令其他士兵羨慕不已。
曹髦對醫學院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畢竟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都離不開醫學的支持。目前,醫學院由張機的後代張平和華佗的傳人吳普共同負責。
他們二人各有所長,分工明確:張平專注於內科及各種傷害雜病的治療;吳普則完美地傳承了華佗的《青囊經》等醫學知識,尤其擅長外科手術。
此外,墨學院還專門為他打造了一套手術刀具。不僅如此,五禽戲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方式,已經在皇家學院廣泛傳播開來。曹髦本人也積極參與其中,並在宮廷內鼓勵郭太後、羊昱琪等人一同鍛煉身體。
農學院在曹髦的親自指導下,正致力於傳統農學領域的深入研究。為了推動研究工作,曹髦還特意派遣暗影衛前往各地搜集各類農作物種子,以供農學院的學子們進行研究。同時,學院內部還借助墨學院的技術力量,成功打造了一座玻璃大棚,為農學院的研究提供了極大便利。
除了以上學院外,曹髦對其他學院也給予了相應的指導和關注,但相對來說,他更為關注的還是上述幾個學院的發展。這些學院的進步將直接影響到魏國的整體實力和民眾的福祉。因此,曹髦始終將其視為重中之重,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它們能夠茁壯成長並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轉眼間又到了年關,曹髦如往年一般,設宴款待朝中文武,同時也珍惜這難得的和平時間。
孫綝掌控了原本屬於淘璜和陶抗兄弟的兵馬後,實力得到了增強,而孫亮和滕胤這邊的實力被無形中減弱。
此消彼長之下,孫綝的的態度愈發的傲慢,同時對於孫亮、滕胤和呂據團體愈發的不滿,吳國的權力鬥爭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人被波及進來,使得吳國朝堂局勢愈發的混亂。
此時的曹髦,也密切關注著吳國的局勢發展,對於魏國是否能夠打破長江天塹這將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曹髦不想錯過。
於是,曹髦下達了一道密令給揚州戰區的諸葛誕等人。
密令中明確要求他們秘密籌備兵馬和糧草,做好隨時出征的準備。因為曹髦心中清楚,如果吳國朝堂發生激烈衝突,那麽就是他們進攻的最佳時機。
一旦吳國陷入內亂,魏軍將毫不猶豫地直撲濡須口。這個戰略要地位於長江之畔,是進入吳國的重要通道。如果能夠成功占領濡須口,就意味著他們可以突破長江這條天然屏障,深入吳國的腹地。
曹髦深知,這一戰意義重大。如果能在吳國腹地打下一根釘子,不僅可以削弱吳國的實力,還能為魏國打開一扇通向勝利的大門。
雄武六年年底,伴隨著陶氏兄弟陸續赴任,曹髦的日常生活逐漸回歸到原來的節奏。如今,大魏朝廷已經初步呈現出一種後世內閣的雛形。來自各地的奏折首先會經過三省六部的主官們的分類處理,他們仔細地審閱並整理這些奏折,然後將其交由秘書丞送至曹髦處。曹髦在確認無錯漏之後,便會蓋上印章簽署同意。
至於那些不重要的事務,則直接由相關官員自行處理。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政務處理的效率,也讓曹髦能夠集中精力處理重要的國家大事。同時,這也體現了大魏朝在政治製度方麵的不斷創新與發展。
這段時間,曹髦的皇宮裏迎來了兩位可愛的新生命。王粲生下了一個女兒,而卞玥則生下了一個兒子。曹髦高興地給他們取了名字,女兒叫曹瑩,兒子叫曹逸。
對於王粲來說,生下女兒卻讓她有些無措。她擔心因為這個原因,曹髦可能會疏遠自己。然而,曹髦並沒有想太多,來自後世的他,思想觀念更為開放和平等。他對待子女並沒有厚薄之分,而是一視同仁。相比之下,曹髦更喜愛逗弄曹瑩,畢竟女兒可是父親的貼心小棉襖!
看到曹髦如此疼愛曹瑩,王粲那顆高懸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她的心情漸漸好轉,整個人的狀態也恢複到往常一樣。這讓一直關心她的羊昱琪和卞玥都為她鬆了一口氣。她們三人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隻要其中一人有心事,另外兩人都會無比關心。
曹髦除了日常陪伴家人之外,還會去皇家學院的複興宮小住。
皇家學院自創辦至今已有一年有餘,在暗影衛以及招賢令的雙重加持之下,如今的學院可謂是人才濟濟,不僅匯聚了許多百家傳人、隱士學者,更有不少天下賢才慕名而來。在這裏,曹髦與眾人一同學習、探討,坐而論道。
曹髦作為一個穿越者,他的思想觀念和知識儲備與當時的人們大不相同。因此,當曹髦將自己來自後世的一些思想分享給大家時,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不僅讓眾人對他欽佩不已,更是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使得他們在教學方麵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創新。
例如,曹髦曾與道學院的學子們一同研究火藥的改進方法,試圖讓火藥不再僅僅局限於煙花等娛樂用品,而是能夠應用到更多領域。此外,道學院的師生們也會總結道家方士的典籍,將其中涉及到的物理或化學反應提取出來,進行深入研究。這樣一來,不僅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更為後來的發展堅實的基礎,科學的種子正在成長。
與此同時,墨學院在近期對水晶等材料的研究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果。
曹髦給這種新發現的材料起名為“玻璃”。在曹髦的引領下,並參考了墨家與公輸家的一些典籍,成功地燒製出許多玻璃製品。這些製品部分被送至皇家商鋪出售,從而為國庫和學院籌集到更多資金。此外,道學院的一些實驗室也受益於這項新技術,許多後世常見的化學實驗用品開始在實驗室中出現。
另一方麵,墨學院在鋼鐵冶煉技術方麵日益精進。曹髦下令組織工匠進行鋼材冶煉工作,以製造更精良的兵器,提升軍隊的戰鬥力。然而,由於當前產量有限,這些精心打造的兵器僅能配發給將官和禦林衛,令其他士兵羨慕不已。
曹髦對醫學院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畢竟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都離不開醫學的支持。目前,醫學院由張機的後代張平和華佗的傳人吳普共同負責。
他們二人各有所長,分工明確:張平專注於內科及各種傷害雜病的治療;吳普則完美地傳承了華佗的《青囊經》等醫學知識,尤其擅長外科手術。
此外,墨學院還專門為他打造了一套手術刀具。不僅如此,五禽戲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方式,已經在皇家學院廣泛傳播開來。曹髦本人也積極參與其中,並在宮廷內鼓勵郭太後、羊昱琪等人一同鍛煉身體。
農學院在曹髦的親自指導下,正致力於傳統農學領域的深入研究。為了推動研究工作,曹髦還特意派遣暗影衛前往各地搜集各類農作物種子,以供農學院的學子們進行研究。同時,學院內部還借助墨學院的技術力量,成功打造了一座玻璃大棚,為農學院的研究提供了極大便利。
除了以上學院外,曹髦對其他學院也給予了相應的指導和關注,但相對來說,他更為關注的還是上述幾個學院的發展。這些學院的進步將直接影響到魏國的整體實力和民眾的福祉。因此,曹髦始終將其視為重中之重,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它們能夠茁壯成長並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轉眼間又到了年關,曹髦如往年一般,設宴款待朝中文武,同時也珍惜這難得的和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