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至今都沒弄明白,人類是怎麽來的。思維的認知是生物界的屏障,也是一種保護,不要去爭辯,試圖讓對方認可自己,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有結果,隨它去是最好的辦法。有個三季人的故事就很有啟發:
說一天早晨,孔子的弟子端木子貢正在院子中打掃衛生,這時候忽然有個穿著一身綠衣服,兩鬢斑白,看上去很蒼老的中年人,來到他麵前客氣地詢問道:
“請問您是孔子嗎?”
子貢笑著搖搖頭:
“在下是老師的弟子端木子貢,老師出去了,請問先生找老師有什麽事嗎?”
中年人端詳了會子貢,似乎有些失望,然略一沉吟後,還是試探著問道:
“聽說孔老先生博學多才,通古曉今;其座下弟子也都是滿腹經綸,見多識廣;不知能否向您請教一個關於時間的問題?”
子貢微微欠身道:
“先生請講!”
中年人聞言,喜出望外,立刻問道:
“那您說一年有幾個季節?”
子貢聽後一怔,心道:就這麽簡單的問題?
然而,他麵上卻沒有多大的變化,依舊微笑著回答道:
“當然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啊!”
可是中年人聽後卻不讚同,反駁道:
“我覺得應該隻有春夏秋三個季節!”
子貢皺著眉,有些不悅地糾正道:
“自然是春夏秋冬四季!”
中年人依舊不依不饒:
“三季!”
子貢有些火了,提高音量道:
“四季!”
中年人依然不罷休,毫不示弱的梗著脖子說道:
“三季,三季,三季!”
就這樣,兩人爭論不休,直爭得麵紅耳赤,直爭到日上竿頭,仍舊沒有爭出後子醜寅卯來。
這時候,孔子回來了,詢問子貢為何爭執,子貢上前講明原委後,十分委屈地反問孔子道:
“先生您說這一年究竟是四季還是三季?”
孔子聞言後,並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細細觀察了一會中年人後,方才鄭重地說道:
“一年的確隻有三個季節,分別是春夏秋!”
中年人聽後,哈哈大笑曰:
“我就說隻有三季嗎......還是孔老夫子學問大啊!”
說完,便開開心心的拂袖離去。
待中年人走後,子貢甚是不服,連忙噘嘴問孔子:
“老師,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這可是您親自教的呀,如今怎麽又變成三個季節了......請問老師,一年到底有幾個季節啊?”
孔子看了子貢一眼後,肅然回答道:
“當然是四個季節!”
子貢聞言後,懵了,撓著後腦勺不解地問道:
“那您剛剛怎麽說一年隻有三個季節!”
孔子長噓了一口氣,笑曰:
“這時和剛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綠衣,麵色蒼老,分明就是田間的蚱蜢;所謂蚱蜢者,春天生,秋季亡,故它一生隻經過春、夏、秋三個季節,哪裏見過冬季,在他的思維中根本沒有冬季的概念。你跟他爭,即使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所以還不如順著他,給他個台階下,這樣不就能很快將問題解決了嗎!”
子貢點點頭,聽孔子這麽一說,他也算明白了:原來那中年人本就是個“三季人”。
這便是“三季人”的故事,多想想其中意義,你的生活就會少很多煩惱。
說一天早晨,孔子的弟子端木子貢正在院子中打掃衛生,這時候忽然有個穿著一身綠衣服,兩鬢斑白,看上去很蒼老的中年人,來到他麵前客氣地詢問道:
“請問您是孔子嗎?”
子貢笑著搖搖頭:
“在下是老師的弟子端木子貢,老師出去了,請問先生找老師有什麽事嗎?”
中年人端詳了會子貢,似乎有些失望,然略一沉吟後,還是試探著問道:
“聽說孔老先生博學多才,通古曉今;其座下弟子也都是滿腹經綸,見多識廣;不知能否向您請教一個關於時間的問題?”
子貢微微欠身道:
“先生請講!”
中年人聞言,喜出望外,立刻問道:
“那您說一年有幾個季節?”
子貢聽後一怔,心道:就這麽簡單的問題?
然而,他麵上卻沒有多大的變化,依舊微笑著回答道:
“當然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啊!”
可是中年人聽後卻不讚同,反駁道:
“我覺得應該隻有春夏秋三個季節!”
子貢皺著眉,有些不悅地糾正道:
“自然是春夏秋冬四季!”
中年人依舊不依不饒:
“三季!”
子貢有些火了,提高音量道:
“四季!”
中年人依然不罷休,毫不示弱的梗著脖子說道:
“三季,三季,三季!”
就這樣,兩人爭論不休,直爭得麵紅耳赤,直爭到日上竿頭,仍舊沒有爭出後子醜寅卯來。
這時候,孔子回來了,詢問子貢為何爭執,子貢上前講明原委後,十分委屈地反問孔子道:
“先生您說這一年究竟是四季還是三季?”
孔子聞言後,並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細細觀察了一會中年人後,方才鄭重地說道:
“一年的確隻有三個季節,分別是春夏秋!”
中年人聽後,哈哈大笑曰:
“我就說隻有三季嗎......還是孔老夫子學問大啊!”
說完,便開開心心的拂袖離去。
待中年人走後,子貢甚是不服,連忙噘嘴問孔子:
“老師,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這可是您親自教的呀,如今怎麽又變成三個季節了......請問老師,一年到底有幾個季節啊?”
孔子看了子貢一眼後,肅然回答道:
“當然是四個季節!”
子貢聞言後,懵了,撓著後腦勺不解地問道:
“那您剛剛怎麽說一年隻有三個季節!”
孔子長噓了一口氣,笑曰:
“這時和剛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綠衣,麵色蒼老,分明就是田間的蚱蜢;所謂蚱蜢者,春天生,秋季亡,故它一生隻經過春、夏、秋三個季節,哪裏見過冬季,在他的思維中根本沒有冬季的概念。你跟他爭,即使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所以還不如順著他,給他個台階下,這樣不就能很快將問題解決了嗎!”
子貢點點頭,聽孔子這麽一說,他也算明白了:原來那中年人本就是個“三季人”。
這便是“三季人”的故事,多想想其中意義,你的生活就會少很多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