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大年三十
殺手變村姑,心聲泄露全家神轉運 作者:月夜秋千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都圍過來,都想看看柳安信裏說了什麽。
都想知道,柳安和張翠蘭在北地,過得如何。
郝氏接過信,厚厚的好幾張。
她打開看了看,喉頭哽咽,最後把信,遞給柳正說,“正兒,你來念一下你大哥的信吧!”
柳正一愣,想了想,還是把信接了過來。
看了一下,念道:
“敬爹娘,外祖父:
見字如麵。兒自離家以來,已有數月。
時光荏苒,思念之情與日俱增。今日修書一封,以寄相思。”
柳正念到這裏,一樂。
他說,“大哥啥時候這麽有學問了……”
郝氏直接瞪他。
“好好念!”
“你大哥又不是不識字!”
柳正嘟嘴,有點委屈。
柳時七眉眼彎彎,“這字,明顯就不是大哥寫的!”
“應該是翠蘭姐姐幫忙寫的!”
柳欣也笑著點頭,“嗯,大哥確實沒有這麽精致的字!”
柳正被安慰到了,“你看,我就說吧!”
看郝氏又要說他,他趕緊繼續念信。
“兒在異鄉,一切安好順利,請勿掛念。
此地閉塞寒冷,物產凋敝,與家鄉大不相同。但兒來時,物資準備充裕,銀兩充裕,所以生活不成問題。”
“兒已找到了外祖父的徒弟周大夫,把外祖父的信件,也已經交給她。”
“周先生說,最近邊境戰事緊張,她抽不開身,等得空就會去忻源縣,親自拜會外祖父!並為之前的誤會道歉。”
眾人看向鍾老頭。
鍾老頭傲嬌的仰起頭,“哼,那個臭丫頭終於知道錯了!”
“可惜晚了!”
“阿福,你要是回信,就讓柳安告訴周冰冰,不用來見我!”
“來了,我也不見!”
郝氏有好笑,有好氣。
“爹,你可真是的!”
“周姐姐都知道錯了!你還不依不饒!”
“再說,我還覺得當年的事,也有爹的不是!”
鍾老頭立馬跳腳,瞪眼,“我怎麽不是了!”
柳時七也在心裏腹誹!
【外祖父這個老頭子,倔的很!當年明明是為了周姨好,才把那個大渣男變成了太監!】
【但外祖父就是不直說!】
【讓周姨誤會!】
【一氣之下,跟著那個大渣男遠走他鄉!到處漂泊!】
【後來大渣男把周姨的錢全騙走了,幸好他變成了太監,所以不能禍害周姨,和其他女人!】
【最後人也不見蹤影!】
【周姨這才醒悟……】
【現在周姨隱姓埋名,女扮男裝,在北地邊境的軍隊裏,當醫官。】
【也算是,學以致用了!】
【唉!】
鍾老頭臉色難看,哼哼了兩聲,不說話了。
柳昌英趕緊打圓場,“過去的事,就讓他過去吧!”
“大過年的,我們就想點高興的吧!”
他又看向柳正,“趕緊念信!趕緊念!”
“看看你大哥還說什麽了!”
柳正點頭,繼續念道。
“翠蘭……不,就是大嫂她,已經成功找到她外祖父一家人……
信的後半部分,基本都是說的張翠蘭她外祖父家裏的情況。
他們在十一月初,到了北地。就是先找她的外祖父一家。
但還是晚了,她的外祖母已經去世。
外祖父還健在,但是身體很不好,眼見時日無多。
他的舅舅康雍身體還行,但非常消瘦。
舅媽江氏身體孱弱,長期臥床不起。
兩個表哥,一個表妹,都身體瘦弱,疾病纏身。
柳安將帶去的藥材,和東西,幾乎全部送給了張翠蘭的外祖家。
他還叫來了周冰冰,給他們一家看病,抓藥。
柳安又出錢出力,幫著他們修繕房屋。
這封信寄出的時候,他們還在修房子呢。
眾人聽著信中的內容,都不禁唏噓。
柳昌英歎了口氣說道:“他們也是不容易,不過能找到人,也算幸事。”
郝氏則抹著眼角的淚,心疼兒子身處那樣的環境。
也覺著康雍一家生活的悲慘。
這時,柳時七突然說道。
“爹,娘,等過了年,咱們可以給大哥那邊,送些東西過去或者是銀子。”
“反正咱們家情況也好了!”
“就多送點過去!”
“讓大哥和翠蘭姐姐,也不用那麽辛苦!”
“畢竟,那邊也是一大家子人呢!”
柳昌英覺得有理,點頭,“可以!可以!”
“正好過年這幾天,大家都比較閑,可以著重辦這件事!”
郝氏說,“嗯,那我得多準備些冬衣!”
白霜也道,“我幫忙!我可以現做一些裏衣!就不用出去買了!”
崔氏也忍不住開口,“我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我也還能紡線!”
白霜拍拍她的手,“好好,咱們一起幫忙!”
劉大爺著急了,他不想吃白飯!趕緊說,“有啥需要我的!隻管叫我!”
鍾老頭笑眯眯看著他,“那你就給我碾藥材吧!”
眾人分配好任務後,飯菜也上了桌。
有清爽可口的涼拌黃瓜,油亮的燒鵝、鮮靈的冬筍炒臘肉、寓意吉祥的八寶飯,肥而不膩的紅燒肉,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等。
熱氣騰騰,香氣四溢。
鍾老頭坐在上首位置,鶴發童顏,精神矍鑠。
鍾老頭左邊下首,依次是柳昌英,郝氏,柳正,柳欣,柳時七,莊岩。
另一邊是劉大爺,崔氏,白霜,劉勇。
眾人圍坐。
柳昌英起身,舉杯敬向鍾老頭。
“爹爹,新春福至,願您鬆鶴長春。”
鍾老頭笑著一飲而盡。
席間笑語不斷,親人間的溫情在杯盞交錯中流轉。
酒過三巡,暮色已深。
柳正他們一起來到庭院放炮。
“砰”的一聲,嚇得眾人捂耳尖叫,隨後又笑作一團。
回屋守歲,爐火燒得正旺。
郝氏分著瓜子花生,眾人圍坐閑聊。
鍾老頭講起太祖開國軼事,孩子們聽得入神。
柳昌英望向窗外煙火,心中卻難得的,想到了京都的舊人,不知他們如何了。
縣城一個客棧裏,頭發胡子花白,一臉風霜的老者,也在看著窗外煙火。
他身後的老管家說,“國公爺,您該休息了……”
都想知道,柳安和張翠蘭在北地,過得如何。
郝氏接過信,厚厚的好幾張。
她打開看了看,喉頭哽咽,最後把信,遞給柳正說,“正兒,你來念一下你大哥的信吧!”
柳正一愣,想了想,還是把信接了過來。
看了一下,念道:
“敬爹娘,外祖父:
見字如麵。兒自離家以來,已有數月。
時光荏苒,思念之情與日俱增。今日修書一封,以寄相思。”
柳正念到這裏,一樂。
他說,“大哥啥時候這麽有學問了……”
郝氏直接瞪他。
“好好念!”
“你大哥又不是不識字!”
柳正嘟嘴,有點委屈。
柳時七眉眼彎彎,“這字,明顯就不是大哥寫的!”
“應該是翠蘭姐姐幫忙寫的!”
柳欣也笑著點頭,“嗯,大哥確實沒有這麽精致的字!”
柳正被安慰到了,“你看,我就說吧!”
看郝氏又要說他,他趕緊繼續念信。
“兒在異鄉,一切安好順利,請勿掛念。
此地閉塞寒冷,物產凋敝,與家鄉大不相同。但兒來時,物資準備充裕,銀兩充裕,所以生活不成問題。”
“兒已找到了外祖父的徒弟周大夫,把外祖父的信件,也已經交給她。”
“周先生說,最近邊境戰事緊張,她抽不開身,等得空就會去忻源縣,親自拜會外祖父!並為之前的誤會道歉。”
眾人看向鍾老頭。
鍾老頭傲嬌的仰起頭,“哼,那個臭丫頭終於知道錯了!”
“可惜晚了!”
“阿福,你要是回信,就讓柳安告訴周冰冰,不用來見我!”
“來了,我也不見!”
郝氏有好笑,有好氣。
“爹,你可真是的!”
“周姐姐都知道錯了!你還不依不饒!”
“再說,我還覺得當年的事,也有爹的不是!”
鍾老頭立馬跳腳,瞪眼,“我怎麽不是了!”
柳時七也在心裏腹誹!
【外祖父這個老頭子,倔的很!當年明明是為了周姨好,才把那個大渣男變成了太監!】
【但外祖父就是不直說!】
【讓周姨誤會!】
【一氣之下,跟著那個大渣男遠走他鄉!到處漂泊!】
【後來大渣男把周姨的錢全騙走了,幸好他變成了太監,所以不能禍害周姨,和其他女人!】
【最後人也不見蹤影!】
【周姨這才醒悟……】
【現在周姨隱姓埋名,女扮男裝,在北地邊境的軍隊裏,當醫官。】
【也算是,學以致用了!】
【唉!】
鍾老頭臉色難看,哼哼了兩聲,不說話了。
柳昌英趕緊打圓場,“過去的事,就讓他過去吧!”
“大過年的,我們就想點高興的吧!”
他又看向柳正,“趕緊念信!趕緊念!”
“看看你大哥還說什麽了!”
柳正點頭,繼續念道。
“翠蘭……不,就是大嫂她,已經成功找到她外祖父一家人……
信的後半部分,基本都是說的張翠蘭她外祖父家裏的情況。
他們在十一月初,到了北地。就是先找她的外祖父一家。
但還是晚了,她的外祖母已經去世。
外祖父還健在,但是身體很不好,眼見時日無多。
他的舅舅康雍身體還行,但非常消瘦。
舅媽江氏身體孱弱,長期臥床不起。
兩個表哥,一個表妹,都身體瘦弱,疾病纏身。
柳安將帶去的藥材,和東西,幾乎全部送給了張翠蘭的外祖家。
他還叫來了周冰冰,給他們一家看病,抓藥。
柳安又出錢出力,幫著他們修繕房屋。
這封信寄出的時候,他們還在修房子呢。
眾人聽著信中的內容,都不禁唏噓。
柳昌英歎了口氣說道:“他們也是不容易,不過能找到人,也算幸事。”
郝氏則抹著眼角的淚,心疼兒子身處那樣的環境。
也覺著康雍一家生活的悲慘。
這時,柳時七突然說道。
“爹,娘,等過了年,咱們可以給大哥那邊,送些東西過去或者是銀子。”
“反正咱們家情況也好了!”
“就多送點過去!”
“讓大哥和翠蘭姐姐,也不用那麽辛苦!”
“畢竟,那邊也是一大家子人呢!”
柳昌英覺得有理,點頭,“可以!可以!”
“正好過年這幾天,大家都比較閑,可以著重辦這件事!”
郝氏說,“嗯,那我得多準備些冬衣!”
白霜也道,“我幫忙!我可以現做一些裏衣!就不用出去買了!”
崔氏也忍不住開口,“我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我也還能紡線!”
白霜拍拍她的手,“好好,咱們一起幫忙!”
劉大爺著急了,他不想吃白飯!趕緊說,“有啥需要我的!隻管叫我!”
鍾老頭笑眯眯看著他,“那你就給我碾藥材吧!”
眾人分配好任務後,飯菜也上了桌。
有清爽可口的涼拌黃瓜,油亮的燒鵝、鮮靈的冬筍炒臘肉、寓意吉祥的八寶飯,肥而不膩的紅燒肉,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等。
熱氣騰騰,香氣四溢。
鍾老頭坐在上首位置,鶴發童顏,精神矍鑠。
鍾老頭左邊下首,依次是柳昌英,郝氏,柳正,柳欣,柳時七,莊岩。
另一邊是劉大爺,崔氏,白霜,劉勇。
眾人圍坐。
柳昌英起身,舉杯敬向鍾老頭。
“爹爹,新春福至,願您鬆鶴長春。”
鍾老頭笑著一飲而盡。
席間笑語不斷,親人間的溫情在杯盞交錯中流轉。
酒過三巡,暮色已深。
柳正他們一起來到庭院放炮。
“砰”的一聲,嚇得眾人捂耳尖叫,隨後又笑作一團。
回屋守歲,爐火燒得正旺。
郝氏分著瓜子花生,眾人圍坐閑聊。
鍾老頭講起太祖開國軼事,孩子們聽得入神。
柳昌英望向窗外煙火,心中卻難得的,想到了京都的舊人,不知他們如何了。
縣城一個客棧裏,頭發胡子花白,一臉風霜的老者,也在看著窗外煙火。
他身後的老管家說,“國公爺,您該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