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還是要個人自願,特別是經常要到大明來往的,比如本伯就沒有剪發!”葉風對熊大海擺了擺手道。
接下來數日裏,葉風領著眾人仔細考察了柴棍地區,並針對碼頭以及城堡的構建給出了一係列建設性提議。
就在此時,遠在柬埔寨國都金邊的國主聽聞柴棍碼頭新到了幾艘大明先進戰船,似乎還有位來自大明的文官前來負責柴棍的治理工作,並將同他們商談相關協議事宜。於是乎,這位心急如焚的國主當機立斷,派遣旁係王子——同時也是軍中統領之一的赫占,馬不停蹄地從金邊趕赴而來。
抵達目的地之後,赫占先是會見了閻應元和熊大海等人,緊接著便展開了為期整整三天緊鑼密鼓的談判。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雙方成功簽署下《柴棍條約》!
這份條約明文規定:柴棍地區從此將永遠歸入虎賁軍麾下;而那些心甘情願留守此地的柬埔寨原住民,則可以選擇融入進虎賁軍的管轄體製之中;
至於那些無意居留於此的本地居民們,則擁有為期一月的搬遷緩衝期,期間柬埔寨方麵會為其妥善安排新居所;不過柴棍地區並沒有多少柬埔寨人。
此外,其他諸如倭國人、安南人、荷蘭人以及法國人等等外來族群,都務必前往虎賁軍設立的管理部門完成登記手續,唯有得到虎賁軍首肯後方能獲準在此處定居。
虎賁軍不僅僅包括向柬埔寨提供兩千支火繩槍、六十門經過改良的減短型六零野戰炮以及與其相匹配的大量彈藥,更有其他各種重要物資作為援助。
與此同時,虎賁軍還將專門派遣一支由百位精英組成的教導隊前往金邊,全力協助其訓練出一支規模達三千人之眾的精銳步兵和另一支同樣強大的三千人火炮隊伍。
從虎賁軍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條件無疑是極其寬厚大方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馬尼拉戰役中所繳獲的那些西班牙人的火繩槍,現在正好能夠派上大用場。
而對於柬埔寨而言,這筆交易實際上也是非常劃算的。要知道,柴棍地區早已漸漸脫離了柬國的控製範圍,甚至連安南都在此地安排了管事人員。
然而,這一次多虧了虎賁軍的行動,將這些麻煩一股腦兒地解決掉了。如此一來,得罪安南人的責任自然就不在柬國身上了。
他們完全可以向安南的阮家解釋說,自己也是迫於虎賁軍強大的槍炮威力,迫不得已才做出了這樣的選擇。想必安南的阮主也無法過分責難他們吧!
此外,擁有了這支由三千名火槍兵和三千名火炮手組成的軍隊後,柬埔寨不僅能夠成功抵禦住暹羅的侵略,甚至還有望收複之前被侵占的部分領土。
如此一來,能收複的土地可比區區一個柴棍地區要大得多。然而,就在簽署條約之際,赫占提出了一項額外條件:希望虎賁軍能夠為其私人護衛隊供應五十支遂發槍。
原來,早在上一次的時候,赫占便已經從熊大海那裏獲贈了十支遂發槍。經過試用之後,他驚喜地發現這種槍支無論是射擊速度、射程還是精準度,都遠超虎賁軍所提供的火繩槍。
身為軍隊將領的赫占對這十支遂發槍愛不釋手,於是此次特意單獨提出這個要求,表示寧願在其他方麵再次做出讓步也要得到它們。
閻應元和熊大海得知此事後,立刻向葉風請示匯報。葉風聽聞,心中了然,明白眼前之人野心勃勃。但他隻是微微一笑,爽快地答應了赫占的請求,並未削減任何其他物資。
因為在葉風看來,給柬埔寨國內製造一些小麻煩,對於虎賁軍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非常樂意看到這樣的局麵出現。
就在柴棍新城熱火朝天、如火如荼地建設之時,再次迎來鬆江遠洋公司的一批船隊。
這一次,他們不僅帶來了海量的水泥等建築材料,更有好幾艘船上裝滿了鬆江工坊所生產的各類商品,其中從大明收購來的精美瓷器、華麗的絲綢以及香氣撲鼻的茶葉等等。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那些在此地經商的荷蘭人、英國人和法國人無不歡欣鼓舞。誰能想到,竟然可以在這裏輕鬆購買到價格實惠且品質上乘的大明特產!原本隻是打算在當地少量采購一些貨品的商人們,此刻紛紛湧入那座剛剛建成不久的交易所。
而葉風特別指出,要盡力滿足這些西方客商們的需求。他的目標遠不止於此,其真正意圖乃是借助這些西夷商人之口,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此地進行交易。
如此一來,既能進一步繁榮本地市場,同時也能對巴達維亞的貿易形成有力衝擊。盡管與荷蘭人之間的戰火暫且平息,但在葉風眼中,一場沒有硝煙的經濟之戰才剛剛拉開序幕。
然而,有一個條件卻是葉風堅決強調的:所有交易必須使用耽羅製造的銀幣作為貨幣。無論是這些商人手中原有的銀幣,亦或是其他形式的白銀,都需先到鬆江銀號柴棍分號兌換成大華銀幣後方可用於購物支付。
不錯,葉風已經正式將耽羅銀幣命名為大華銀幣,就是自己的虎賁軍在海外也開始稱呼大華軍。
一切事情都處理完畢之後,葉風便開始著手準備啟程返回大明。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閻應元竟然接待了一名身份特殊的客人——來自占城國的密使。這名密使乃是受占城國主波羅美的委托而來。
聽到這個消息,葉風略微思考了一番,很快就洞悉了占城國主的意圖。
如今的占城已經今非昔比,昔日的輝煌早已不再。由於安南人不斷地侵略擴張,現在的占城隻剩下賓童龍這一個地區還掌控在自己手中。
此次波羅美暗中派遣使者來到柴棍地區,拜見閻應元,想必是聽聞了大華軍在此地築城的消息,企圖借助大華軍的力量恢複國家的地位。即使無法實現複國大業,至少也能夠抵禦住安南人的侵犯。
不過,葉風並未親自出麵會見這位密使,而是向閻應元交代了一些至關重要的要求,並讓他負責與來人商談具體事宜。
接下來數日裏,葉風領著眾人仔細考察了柴棍地區,並針對碼頭以及城堡的構建給出了一係列建設性提議。
就在此時,遠在柬埔寨國都金邊的國主聽聞柴棍碼頭新到了幾艘大明先進戰船,似乎還有位來自大明的文官前來負責柴棍的治理工作,並將同他們商談相關協議事宜。於是乎,這位心急如焚的國主當機立斷,派遣旁係王子——同時也是軍中統領之一的赫占,馬不停蹄地從金邊趕赴而來。
抵達目的地之後,赫占先是會見了閻應元和熊大海等人,緊接著便展開了為期整整三天緊鑼密鼓的談判。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雙方成功簽署下《柴棍條約》!
這份條約明文規定:柴棍地區從此將永遠歸入虎賁軍麾下;而那些心甘情願留守此地的柬埔寨原住民,則可以選擇融入進虎賁軍的管轄體製之中;
至於那些無意居留於此的本地居民們,則擁有為期一月的搬遷緩衝期,期間柬埔寨方麵會為其妥善安排新居所;不過柴棍地區並沒有多少柬埔寨人。
此外,其他諸如倭國人、安南人、荷蘭人以及法國人等等外來族群,都務必前往虎賁軍設立的管理部門完成登記手續,唯有得到虎賁軍首肯後方能獲準在此處定居。
虎賁軍不僅僅包括向柬埔寨提供兩千支火繩槍、六十門經過改良的減短型六零野戰炮以及與其相匹配的大量彈藥,更有其他各種重要物資作為援助。
與此同時,虎賁軍還將專門派遣一支由百位精英組成的教導隊前往金邊,全力協助其訓練出一支規模達三千人之眾的精銳步兵和另一支同樣強大的三千人火炮隊伍。
從虎賁軍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條件無疑是極其寬厚大方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馬尼拉戰役中所繳獲的那些西班牙人的火繩槍,現在正好能夠派上大用場。
而對於柬埔寨而言,這筆交易實際上也是非常劃算的。要知道,柴棍地區早已漸漸脫離了柬國的控製範圍,甚至連安南都在此地安排了管事人員。
然而,這一次多虧了虎賁軍的行動,將這些麻煩一股腦兒地解決掉了。如此一來,得罪安南人的責任自然就不在柬國身上了。
他們完全可以向安南的阮家解釋說,自己也是迫於虎賁軍強大的槍炮威力,迫不得已才做出了這樣的選擇。想必安南的阮主也無法過分責難他們吧!
此外,擁有了這支由三千名火槍兵和三千名火炮手組成的軍隊後,柬埔寨不僅能夠成功抵禦住暹羅的侵略,甚至還有望收複之前被侵占的部分領土。
如此一來,能收複的土地可比區區一個柴棍地區要大得多。然而,就在簽署條約之際,赫占提出了一項額外條件:希望虎賁軍能夠為其私人護衛隊供應五十支遂發槍。
原來,早在上一次的時候,赫占便已經從熊大海那裏獲贈了十支遂發槍。經過試用之後,他驚喜地發現這種槍支無論是射擊速度、射程還是精準度,都遠超虎賁軍所提供的火繩槍。
身為軍隊將領的赫占對這十支遂發槍愛不釋手,於是此次特意單獨提出這個要求,表示寧願在其他方麵再次做出讓步也要得到它們。
閻應元和熊大海得知此事後,立刻向葉風請示匯報。葉風聽聞,心中了然,明白眼前之人野心勃勃。但他隻是微微一笑,爽快地答應了赫占的請求,並未削減任何其他物資。
因為在葉風看來,給柬埔寨國內製造一些小麻煩,對於虎賁軍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非常樂意看到這樣的局麵出現。
就在柴棍新城熱火朝天、如火如荼地建設之時,再次迎來鬆江遠洋公司的一批船隊。
這一次,他們不僅帶來了海量的水泥等建築材料,更有好幾艘船上裝滿了鬆江工坊所生產的各類商品,其中從大明收購來的精美瓷器、華麗的絲綢以及香氣撲鼻的茶葉等等。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那些在此地經商的荷蘭人、英國人和法國人無不歡欣鼓舞。誰能想到,竟然可以在這裏輕鬆購買到價格實惠且品質上乘的大明特產!原本隻是打算在當地少量采購一些貨品的商人們,此刻紛紛湧入那座剛剛建成不久的交易所。
而葉風特別指出,要盡力滿足這些西方客商們的需求。他的目標遠不止於此,其真正意圖乃是借助這些西夷商人之口,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此地進行交易。
如此一來,既能進一步繁榮本地市場,同時也能對巴達維亞的貿易形成有力衝擊。盡管與荷蘭人之間的戰火暫且平息,但在葉風眼中,一場沒有硝煙的經濟之戰才剛剛拉開序幕。
然而,有一個條件卻是葉風堅決強調的:所有交易必須使用耽羅製造的銀幣作為貨幣。無論是這些商人手中原有的銀幣,亦或是其他形式的白銀,都需先到鬆江銀號柴棍分號兌換成大華銀幣後方可用於購物支付。
不錯,葉風已經正式將耽羅銀幣命名為大華銀幣,就是自己的虎賁軍在海外也開始稱呼大華軍。
一切事情都處理完畢之後,葉風便開始著手準備啟程返回大明。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閻應元竟然接待了一名身份特殊的客人——來自占城國的密使。這名密使乃是受占城國主波羅美的委托而來。
聽到這個消息,葉風略微思考了一番,很快就洞悉了占城國主的意圖。
如今的占城已經今非昔比,昔日的輝煌早已不再。由於安南人不斷地侵略擴張,現在的占城隻剩下賓童龍這一個地區還掌控在自己手中。
此次波羅美暗中派遣使者來到柴棍地區,拜見閻應元,想必是聽聞了大華軍在此地築城的消息,企圖借助大華軍的力量恢複國家的地位。即使無法實現複國大業,至少也能夠抵禦住安南人的侵犯。
不過,葉風並未親自出麵會見這位密使,而是向閻應元交代了一些至關重要的要求,並讓他負責與來人商談具體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