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外,一座看似普通的民房裏,微弱而昏黃的燭火搖曳不定。周成端坐在桌前,神情凝重地聆聽著幾位情報人員的報告。得知消息後的他心急如焚,毫不猶豫地帶領著二十多名情報部門的特勤人員,馬不停蹄地從耽羅奔赴至南京。
抵達之時已是夜幕深沉,剛到就聽聞了上午在金陵時報所發生之事,得知三夫人僅受到些許驚嚇並未受傷,周成才稍稍安心下來。緊接著,他向在場的負責人發問:“那些被捕之人如今狀況怎樣?”
情報負責人連忙回答:“自將他們擒獲以來,便逐一分開監禁審訊,其供詞大體相同,皆承認收錢辦事,唯知有個劉管家,其他則一無所知!”
周成眉頭微皺追問道:“可曾對他們用刑逼供?”
“已施刑,但口供依舊毫無變化!”
略作思索後,周成下令道:“暫且勿急於處置這些人,留下或許尚有用處!”
\"劉之渙和張溥該如何處置?\"情報負責人恭敬地向周成請示道。
周成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派人緊緊盯住他們倆,絕對不能讓那個劉之渙逃脫掉!真沒想到啊,這劉澤清竟然還有這麽多侄子,之前已經被我們幹掉了兩個,如今卻又冒出一個來。哼,我倒要瞧瞧,他到底能有多少個侄子!\"
當聽到提及劉之渙時,周成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一抹陰森森的笑容。
情報負責人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寒意,連忙回應道:\"報告處長,對於劉之渙和張溥二人,我們晝夜不停地安排專人嚴密監視著。並且對他們每日與何人接觸、所作所為等情況,都做了詳盡細致的記錄!\"
看著周成那令人膽寒的笑容,這位情報處的負責人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急忙答話。這名負責人與周成相識幾年了,自打周處長擔任情報處長後,他的言行舉止越發使人心驚膽戰,尤其是剛才的那抹笑容,更是讓人不寒而栗。看來,這個劉之渙隻能自求多福了。
\"很好,幹得不錯!\"周成滿意地點點頭,表示讚許。接著他分析道:\"依我看,既然出了這樣的事情,消息傳到耽羅之後,伯爺肯定會有所指示的。所以,我們暫且先耐心等待幾天!不過,這幾天絕不可有絲毫懈怠之心,必須進一步加強對三夫人和金陵時報的保護。”
“上午出了這件事後,我們抽調了部分人手,駐守在金陵時報的外麵,魏國公幾位也抽了幾十名家丁,在金陵時報周圍防守!”
南京下關碼頭,晨曦微露之際,那些依賴碼頭為生計的人們早已習慣了早起。他們匆匆忙忙地奔向碼頭,隻為能盡早到達那裏,多找到一些活兒幹。
畢竟,近年來隨著鬆江和耽羅運來的貨物日益增多,工作機會也相應增加,每一份活兒所賺取的銀兩也更為可觀。然而,與此同時,前來碼頭謀求生計的人數卻比以往多出了好幾倍。如果不抓緊時間趕來,那些好差事恐怕都會被別人搶走,那自家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了?
十幾名漢子此時正圍坐碼頭外的一處空地上,一起聊著天,有個名叫老於的壯漢,他是一名專門在碼頭扛包的工人,因為人仗義,而且還有一把子力氣,無形中成了這十幾個人的小頭目。
“於哥,這兩天怎麽來的船少了?”一名身材魁梧、滿臉胡須的三十歲左右漢子,皺著眉頭看向一旁的老於,疑惑地詢問道。
老於聽到這話,也是一臉愁容地點點頭:“可不是嘛,我也正琢磨這事呢,不知道為啥這幾天突然來往的船隻變少了,尤其是那些從鬆江過來的貨船,現在隻看到往外運貨,卻沒見有船隻運來新的貨物……”
說完,老於伸手摸了摸腰間別著的銅煙鍋,然後拿下來放在地上輕輕磕了幾下。這個銅煙鍋可是他的心愛之物啊,以前他隻有羨慕別人的份兒,看著那些有錢人美滋滋地抽著旱煙。
不過這幾年碼頭的生意越來越紅火,老於手頭也漸漸寬裕起來,便找工匠打造了這麽一個銅煙鍋。後來,他又四處打聽,從別人那裏討要了一些旱煙種子,回家後在自家院子周圍開墾出幾塊空地,種上了旱煙。等煙葉成熟曬幹之後,足夠他抽上整整一年啦!你還真別說,這旱煙味道濃鬱,吸上一口整個人都神清氣爽的,幹起活兒來更有勁了。
就在這時,人群中一個十七八歲模樣的年輕小夥突然插嘴道:“於叔,你說這會不會跟前些日子《金陵時報》的那件事有關啊?”眾人聞言,紛紛將目光投向這個年輕人。
“應該有關吧!這金陵時報背後可是東海伯他老人家,這次受了這麽大的欺侮,他老人家能吞下這口氣?隻是不往南京發貨,那他老人家不是要少賺不少銀子,這是為何呢!”還沒等老於開口,那名三十多歲的漢子就接過話頭。
老於看了一眼這名漢子,本想不讓他談論這些事情,但想了想這裏也沒有外人,他想說就說說吧!
“昨日我還聽說,這次在金陵時報門外刺殺柳大家的人,是京師通州總兵劉澤清派人幹的,好像什麽東林人也參與其中了!”這名漢子見老於並沒有阻止他,接著又爆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老劉,別亂說!”剛才老於沒有阻止,但現在聽到老劉談論當朝總兵,還有東林黨,可就坐不住了,急忙出言警告。
“於哥,怕什麽,我早就聽人說這劉澤清喜歡吃人肉,喝人血,無惡不作,這樣的惡人,咱們有啥不敢說的?再說了,東林黨那些人也好不到哪裏去,整天就知道空談誤國,一點實際本事都沒有。”
老於心裏暗自叫苦,心想這老劉真是口無遮攔,什麽話都敢說。要是被有心人聽到傳到官府那裏,他們幾個可就麻煩大了。
“好了,老劉,這些事情不是我們該管的,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事要緊。”老於連忙岔開話題。
抵達之時已是夜幕深沉,剛到就聽聞了上午在金陵時報所發生之事,得知三夫人僅受到些許驚嚇並未受傷,周成才稍稍安心下來。緊接著,他向在場的負責人發問:“那些被捕之人如今狀況怎樣?”
情報負責人連忙回答:“自將他們擒獲以來,便逐一分開監禁審訊,其供詞大體相同,皆承認收錢辦事,唯知有個劉管家,其他則一無所知!”
周成眉頭微皺追問道:“可曾對他們用刑逼供?”
“已施刑,但口供依舊毫無變化!”
略作思索後,周成下令道:“暫且勿急於處置這些人,留下或許尚有用處!”
\"劉之渙和張溥該如何處置?\"情報負責人恭敬地向周成請示道。
周成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派人緊緊盯住他們倆,絕對不能讓那個劉之渙逃脫掉!真沒想到啊,這劉澤清竟然還有這麽多侄子,之前已經被我們幹掉了兩個,如今卻又冒出一個來。哼,我倒要瞧瞧,他到底能有多少個侄子!\"
當聽到提及劉之渙時,周成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一抹陰森森的笑容。
情報負責人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寒意,連忙回應道:\"報告處長,對於劉之渙和張溥二人,我們晝夜不停地安排專人嚴密監視著。並且對他們每日與何人接觸、所作所為等情況,都做了詳盡細致的記錄!\"
看著周成那令人膽寒的笑容,這位情報處的負責人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急忙答話。這名負責人與周成相識幾年了,自打周處長擔任情報處長後,他的言行舉止越發使人心驚膽戰,尤其是剛才的那抹笑容,更是讓人不寒而栗。看來,這個劉之渙隻能自求多福了。
\"很好,幹得不錯!\"周成滿意地點點頭,表示讚許。接著他分析道:\"依我看,既然出了這樣的事情,消息傳到耽羅之後,伯爺肯定會有所指示的。所以,我們暫且先耐心等待幾天!不過,這幾天絕不可有絲毫懈怠之心,必須進一步加強對三夫人和金陵時報的保護。”
“上午出了這件事後,我們抽調了部分人手,駐守在金陵時報的外麵,魏國公幾位也抽了幾十名家丁,在金陵時報周圍防守!”
南京下關碼頭,晨曦微露之際,那些依賴碼頭為生計的人們早已習慣了早起。他們匆匆忙忙地奔向碼頭,隻為能盡早到達那裏,多找到一些活兒幹。
畢竟,近年來隨著鬆江和耽羅運來的貨物日益增多,工作機會也相應增加,每一份活兒所賺取的銀兩也更為可觀。然而,與此同時,前來碼頭謀求生計的人數卻比以往多出了好幾倍。如果不抓緊時間趕來,那些好差事恐怕都會被別人搶走,那自家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了?
十幾名漢子此時正圍坐碼頭外的一處空地上,一起聊著天,有個名叫老於的壯漢,他是一名專門在碼頭扛包的工人,因為人仗義,而且還有一把子力氣,無形中成了這十幾個人的小頭目。
“於哥,這兩天怎麽來的船少了?”一名身材魁梧、滿臉胡須的三十歲左右漢子,皺著眉頭看向一旁的老於,疑惑地詢問道。
老於聽到這話,也是一臉愁容地點點頭:“可不是嘛,我也正琢磨這事呢,不知道為啥這幾天突然來往的船隻變少了,尤其是那些從鬆江過來的貨船,現在隻看到往外運貨,卻沒見有船隻運來新的貨物……”
說完,老於伸手摸了摸腰間別著的銅煙鍋,然後拿下來放在地上輕輕磕了幾下。這個銅煙鍋可是他的心愛之物啊,以前他隻有羨慕別人的份兒,看著那些有錢人美滋滋地抽著旱煙。
不過這幾年碼頭的生意越來越紅火,老於手頭也漸漸寬裕起來,便找工匠打造了這麽一個銅煙鍋。後來,他又四處打聽,從別人那裏討要了一些旱煙種子,回家後在自家院子周圍開墾出幾塊空地,種上了旱煙。等煙葉成熟曬幹之後,足夠他抽上整整一年啦!你還真別說,這旱煙味道濃鬱,吸上一口整個人都神清氣爽的,幹起活兒來更有勁了。
就在這時,人群中一個十七八歲模樣的年輕小夥突然插嘴道:“於叔,你說這會不會跟前些日子《金陵時報》的那件事有關啊?”眾人聞言,紛紛將目光投向這個年輕人。
“應該有關吧!這金陵時報背後可是東海伯他老人家,這次受了這麽大的欺侮,他老人家能吞下這口氣?隻是不往南京發貨,那他老人家不是要少賺不少銀子,這是為何呢!”還沒等老於開口,那名三十多歲的漢子就接過話頭。
老於看了一眼這名漢子,本想不讓他談論這些事情,但想了想這裏也沒有外人,他想說就說說吧!
“昨日我還聽說,這次在金陵時報門外刺殺柳大家的人,是京師通州總兵劉澤清派人幹的,好像什麽東林人也參與其中了!”這名漢子見老於並沒有阻止他,接著又爆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老劉,別亂說!”剛才老於沒有阻止,但現在聽到老劉談論當朝總兵,還有東林黨,可就坐不住了,急忙出言警告。
“於哥,怕什麽,我早就聽人說這劉澤清喜歡吃人肉,喝人血,無惡不作,這樣的惡人,咱們有啥不敢說的?再說了,東林黨那些人也好不到哪裏去,整天就知道空談誤國,一點實際本事都沒有。”
老於心裏暗自叫苦,心想這老劉真是口無遮攔,什麽話都敢說。要是被有心人聽到傳到官府那裏,他們幾個可就麻煩大了。
“好了,老劉,這些事情不是我們該管的,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事要緊。”老於連忙岔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