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立刻就有大臣反對道:“陛下,太子隻是年輕衝動,行事這才有了偏頗,如此責罰未免太過了,還請陛下三思啊。”


    廷杖這種刑罰,若是身體弱的三十大板都能打死人了,更別說是八十了。蕭燼這事說白了也隻是他私德有虧罷了,何至於受如此重罰。


    不過他這話聽在那些巴不得太子趕緊下台的人耳中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刑部尚書站出來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太子身為儲君,就應該以身作則,臣以為皇上此舉並無不妥。”


    兵部尚書林懷風也站出來道:“太子此舉,雖說並未造成嚴重後果,卻極大的損傷了皇室威嚴,若不嚴懲,定會降低皇室在百姓心中的威信,所以臣亦認為皇上的處置並無不妥。”


    他是二皇子的舅舅,又是盛安帝極為信任的寵臣,他一開口,立刻就有不少大臣附和道:“臣附議。”


    牆倒眾人推,更何況蕭燼還是被盛安帝厭惡的太子,這些官員自然是見風就倒。


    謝家父子看到此等狀況不由得眉頭緊皺,謝筠站出來道:“皇上,太子行事雖狂放了些,卻也不是不知分寸之人,依臣之見,不如等太子闡明原因再行定奪。”


    他一發話,便立刻就有官員附和起來,幾乎有一小半的官員讚同他的意見。


    盛安帝見狀眼中露出一絲陰霾,他最恨謝家的就是這一點了,明明他才是皇帝,但在這些文臣士子眼中,謝家人才是他們心中的領袖,試問有這樣的臣子,哪個皇帝能夠不如鯁在喉。


    而聽到謝筠的話,刑部尚書不屑道:“謝大人,我知道謝家家風甚嚴,你沒去過那種煙花之地。但用腦子想想也知道,一個男人去那種地方還能幹什麽,這不是明知故問嘛?”


    謝筠還是覺得他們太過武斷,正要繼續辯駁,就聽到前方傳來一聲嗤笑。


    眾官員循聲看過去,就看到蕭燼麵色譏諷道:“原來張大人斷案就是憑借別人的一麵之詞,難怪這些年刑部屢屢發生冤假錯案,看來都是張大人的功勞。”


    張大人也就是刑部尚書聞言氣憤道:“你血口噴人!”


    徐雲洲看著這樣一場鬧劇,嗬斥刑部尚書道:“夠了!太子是儲君,你身為臣子怎可如此不敬!”


    他轉身對盛安帝道:“皇上,老臣認為謝大人說的有理。太子畢竟是一國儲君,豈能如此輕易定罪,還請皇上給太子一個自辯的機會,若太子確實有錯,再行責罰也不遲。”


    盛安帝根本不在乎蕭燼究竟是去幹了什麽,但徐雲洲都已經開口了,他也不能不給這個麵子,語氣十分不善的對蕭燼道:“孽子,你究竟去那種地方做了什麽?還不從實招來。”


    蕭燼對這個父親的薄情早就有了深切的認知,盛安帝的針對在如今的他看來根本就是不痛不癢。


    他似笑非笑的看了林懷風一眼道:“回父皇,兒臣昨夜的確去了倚霞苑。不過兒臣前去的目的可不像楊禦史所想的這般齷齪。父皇應該記得,您不久前批了十萬兩銀子送往邊關,可兒臣卻得到消息,那十萬兩銀子運送到邊關後竟然隻剩下不足三萬兩。”


    “什麽!”謝筠震驚道:“殿下此言當真?”他是戶部尚書,當初他可是親眼看著那十萬兩銀子出京城的。


    蕭燼道:“孤所言絕無虛假,更荒唐的是這麽大的事居然沒有一人稟報,也不知這背後究竟是何人指使,竟如此手眼通天。”


    官員貪汙,還是這麽大的數額,眾大臣都麵麵相覷。盛安帝同樣麵沉如水,但與其他人關心的不同,他在乎的是這麽大的事他這個做皇帝的都不知道,蕭燼卻知道,可見邊關也有蕭燼的人,當初他就不該把蕭燼送到邊關。


    謝筠一臉嚴肅道:“皇上,竟然有官員如此大膽,連官銀也敢貪汙,還請陛下徹查此事,給邊關將士一個交代。”


    其他大臣也是紛紛附和道:“臣附議。”


    楊禦史眼見所有人都在關注貪汙的事,頓時急了:“皇上,貪汙官銀的事固然重要,但太子的事也要解決啊。”


    說完他看向蕭燼道:“太子殿下,臣等隻是想知道您去那等煙花之地做了什麽,您又何必混淆視聽?”


    蕭燼冷哼一聲道:“孤不是正在回答楊禦史你的疑問嗎?你們不是都好奇孤究竟是去幹什麽了嗎,那孤現在就告訴你,孤昨晚就是去找了這貪汙官銀之人,不知這個回答楊禦史滿不滿意?”


    楊禦史聞言頓時哽住了,不等他說話,徐雲洲率先發問道:“敢問殿下,這背後貪汙者究竟是何人?”


    蕭燼道:“此人便是工部侍郎宋明安。”


    此言一出,工部尚書立刻出來喊冤道:“皇上,邊關官銀一事向來是戶部和兵部負責,與我們工部有何關係?還請皇上明察啊。”


    盛安帝正要開口,蕭燼就嗤了一聲道:“劉大人放心,孤可不是張大人,憑著自己的臆想便給人輕易定罪,孤既然說了,那就是有確鑿的證據。”


    刑部尚書聞言氣得臉都青了,蕭燼從懷裏掏出一張紙道:“父皇,宋明安昨夜已被兒臣押往大理寺,對於貪汙一事他供認不諱,兒臣也找到了他藏匿官銀之處,這是他的供詞,請父皇過目。”


    安祿把證詞遞上去,盛安帝看完後頓時大怒道:“混賬!”他自問勤政愛民,體恤百姓,結果手下的臣子居然背著他陽奉陰違,對他國庫裏的銀子下手,實在可恨!


    聽到蕭燼這麽說,工部尚書一時間也不敢說話了,他之所以站出來為宋明安說話,隻是因為宋明安是他工部的人,可如果宋明安真的貪汙了,他身為工部的主事者,必然會承擔失察之罪。


    天子發怒,群臣頓時噤聲,林懷風看了蕭燼一眼,站出來道:“皇上,事實究竟如何現下也隻聽了太子殿下的一麵之詞,宋大人一向兢兢業業,不似那等會貪汙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梧桐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璃月流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璃月流光並收藏梧桐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