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管傳承中心出來後,羅辰和陳瑞順著古城的街道來到了古船模基地。剛走進基地,他們就被眼前一艘艘精美的古船模所震撼。這些船模做工精細得如同藝術品,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非常到位,仿佛是縮小版的真實古船,承載著曆史的重量。


    羅辰一進去,眼睛亮了一下,他像隻覓食的小倉鼠般在各個船模之間穿梭,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船模,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不過他關注的重點卻有些奇怪。


    羅辰看到船模上一處類似魚簍的雕刻,竟湊上去嗅了嗅,然後滿臉失望地對陳瑞說:“我還以為能聞到魚腥味呢,這要是真裝著魚,我就能嚐嚐古代的魚是什麽滋味了,說不定比我們現在吃的還鮮美呢。”他邊說邊咂咂嘴,仿佛已經在品嚐那想象中的美味。


    沒一會兒,他就找了個地方靠著,嘟囔著:“走這麽會兒就累了,看這些玩意兒真耗體力,還不如吃東西呢。”


    他指著一艘福船船模說:“你看,這艘福船的船頭高高翹起,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船身線條流暢得如同行雲流水,真的太漂亮了。那船頭的設計一定有著特殊的意義,可能是為了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破浪前行吧。”說完,他還張開雙臂,做出飛翔的姿勢,嘴裏發出“嗚嗚”的聲音,仿佛自己變成了那艘福船在大海上航行。


    陳瑞看著他那滑稽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你呀,就不能正經點,這是在參觀呢。”


    陳瑞則被船模上的雕刻所吸引,他發現船模上的雕刻圖案精美絕倫,有各種花卉、動物和人物形象,每一個圖案都像是在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花卉雕刻得嬌豔欲滴,仿佛能聞到花香;動物栩栩如生,像是要從船模上跳下來;人物形象生動,表情豐富,展現了古代工匠們高超的雕刻技藝。


    陳瑞正看得入神,羅辰像個調皮的猴子突然湊了過來,指著一個動物雕刻,滿臉得意地說:“嘿,陳瑞,你看這個像不像我?你看這神態,這氣質,和我簡直一模一樣。”


    陳瑞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哪裏像了?你可別自戀了,這分明是隻威風凜凜的瑞獸,哪有你這麽不靠譜。”


    就在這時,基地的講解員看到他們對古船模如此感興趣,便走過來為他們詳細介紹了古船模的製作工藝和曆史背景。


    講解員麵帶微笑,眼中透著自豪:“峰尾鎮的造船工藝曆史悠久,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更是被列入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這些古船模啊,可都是工匠們根據真實的古船,按照一定比例精心縮小製作而成的。每一艘船模都像是工匠們的孩子,凝聚著他們無數的心血和智慧。


    從選材開始,工匠們就極為講究,隻選用質地優良、紋理清晰的木材,以確保船模的堅固性和耐久性。然後是切割與打磨,每一刀都精準無比,每一寸木材都要經過反複摩挲,直至光滑如鏡。”


    羅辰和陳瑞聽得入了神,他們對古代工匠們的精湛技藝和勤勞智慧充滿了敬佩。在參觀過程中,他們還看到了一些正在製作中的船模,工匠們專心致誌地雕刻著船模上的部件,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嫻熟。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工匠們的身上,映照出他們專注的神情和額頭上細密的汗珠。


    羅辰忍不住上前與工匠們交流起來,詢問他們製作船模的技巧和經驗。一位老工匠笑著拿起手中的工具,向羅辰展示道:“這雕刻啊,講究的是心手合一。心中有圖,手上才能有分寸。就像這船舷上的花紋,既要符合傳統樣式,又要體現出獨特的韻味,可不能有絲毫馬虎。”


    羅辰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然後拿起一個工具,也想試試雕刻,結果差點把船模給弄壞了,嚇得他趕緊放下工具,還嘟囔著:“這太難了,還不如吃東西簡單呢。這工具要是個餐具就好了,我肯定用得順手。”


    陳瑞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你就別搗亂了,好好看人家怎麽弄。”


    工匠們並沒有因為羅辰的冒失而生氣,反而熱情地回答了他的問題,還像慷慨的長者一樣向他展示了一些製作船模的工具和材料。那些工具在歲月的洗禮下,散發著古樸而神秘的氣息,每一件都有著獨特的形狀和用途,仿佛每一個工具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陳瑞則拿起手機,拍下了這些珍貴的畫麵,說道:“這些古船模和工匠們的製作過程都是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每一個船模都是曆史的切片,每一道製作工序都是文化的傳承,這是峰尾古城不可磨滅的印記。而且咱們可以把這些照片和視頻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峰尾古城的文化,也不用花費太多成本。”


    羅辰眼睛一亮,連連點頭:“對對對,分享出去肯定超棒!說不定還能吸引好多美食愛好者來這兒呢。到時候這地方出名了,各種美食店肯定也會越來越多,我們就有口福啦!可以一邊品嚐美食,一邊給他們講這些文化故事,多酷啊!這就像是給美食之旅加了個超有料的背景,我舉雙手讚成分享。”


    陳瑞有些無語地看著他:“你呀,就知道吃。不過能想到通過分享吸引更多人來了解古城文化,也算是個不錯的主意吧。”


    參觀完古船模基地後,羅辰和陳瑞來到了東嶽廟。東嶽廟坐北朝南,廟前正中八角形大窗上赫赫三字 “東嶽廟” 的陰鐫金字,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耀,仿佛帶著神秘的力量,耀眼奪目。


    山門前的一對透雕大石獅,威風凜凜,煞是逼真。那獅子的毛發絲絲分明,像是在風中舞動;眼睛炯炯有神,猶如洞察世間萬物;張開的大口仿佛能聽見震耳欲聾的吼聲,讓人不禁感受到廟宇的莊嚴和神聖。


    羅辰瞪大了眼睛,興奮地說:“哇,這大石獅太霸氣了!就像兩個守護神一樣。陳瑞,快給我和這大石獅合個影,我要發朋友圈炫耀一下,讓大家都看看我看到了多厲害的東西。”說完,他就往獅子旁邊一靠,擺了個很隨意的姿勢。


    陳瑞無奈地笑了笑,說道:“這大石獅確實很壯觀,咱們可以多拍些照片,以後回憶起來也很有意義。而且拍照又不花錢,多好的記錄方式,能把這些美好的瞬間永遠保存下來。”


    羅辰擺了各種誇張的姿勢和大石獅合影,一會兒扮鬼臉,一會兒又模仿獅子的動作,把陳瑞逗得哈哈大笑。


    拍完照後,他就一屁股坐在廟門口的台階上,不肯起來,還說:“這台階真舒服,比走在路上好多了。我要在這兒歇會兒,你去看看裏麵有沒有什麽好玩的,要是有吃的相關的東西,就來叫我。”


    他們跨進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造型別致的閣樓式戲台。戲台上的木屏為透雕製件,正圓形圖案居中,圓內點綴花蕊朵朵,那些花蕊仿佛是被仙女灑下的仙露滋養過,嬌豔欲滴,散發著陣陣芬芳,似乎能把周圍的空氣都染甜。


    四周鏤刻蝙蝠、花鳥和古典戲文人物,圖像神采飛揚,栩栩如生。蝙蝠像是在傳遞著福氣,那展開的翅膀仿佛帶著吉祥的訊息,在空氣中扇動;花鳥像是在歡歌起舞,每一片羽毛、每一片花瓣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戲文人物則像是在演繹著悲歡離合的故事,他們的表情、動作都如此生動,讓人仿佛能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和悲歎哭泣。


    羅辰讚歎道:“這座戲台真是精美絕倫,簡直就是一件無與倫比的藝術品。它不僅僅是一個表演的舞台,更像是一座文化的豐碑,承載著無數的故事和情感。”


    說完,他還像個調皮的精靈一樣跳上戲台,模仿戲文人物的動作,嘴裏念念有詞,沒一會兒就覺得累了,直接躺在戲台上,對陳瑞喊:“陳瑞,我走不動了,你拉我一把。這戲台比我想象的還費力氣,早知道就不上來了。”


    陳瑞趕緊把他拉下來,紅著臉說:“你能不能別這麽丟人,這是文物古跡,要尊重。而且你別老躺著,我們還沒參觀完呢。”


    羅辰不情願地站起來,跟著陳瑞繼續走,嘴裏還念叨著:“這參觀怎麽比跑馬拉鬆還累啊,早知道不來了,還不如去吃東西呢。”


    接著,他們來到了大殿。大殿內主祀正順尊王,殿廊上一對輝綠岩透雕龍柱引人注目。


    龍柱上蟠龍張牙舞爪,一足立波濤之上,那波濤仿佛在洶湧翻滾,濺起千層浪花;一足懸空屈起,翹首昂視,仿佛在仰望蒼穹,與天神對話。口裏含珠,雙角淩厲,兩眼圓睜,豎鱗飄髯,雄雌兩龍的神態似潛似翔,威猛不凡。


    龍身上的每一片鱗片都雕刻得細致入微,在光線的映照下,閃爍著神秘的光澤,仿佛這些龍隨時都會衝破石柱,翱翔於天際。羅辰和陳瑞圍著龍柱仔細地欣賞著,對古代工匠的雕刻技藝讚不絕口。


    羅辰感慨地說:“這龍柱太震撼了!古人的技藝真是高超,能雕刻出這麽精美的作品。陳瑞,你說咱們要是也有這手藝就好了,那我們就可以創造出更多神奇的東西了。”


    陳瑞笑著回應道:“咱們可沒這手藝,這可是古代工匠們經過多年的磨練和傳承才有的技藝。不過咱們可以欣賞和學習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而且咱們可以把這些美景用文字記錄下來,分享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峰尾古城的魅力。這也是一種很有意義的方式,而且不需要花費太多成本,就像傳遞火種一樣,讓文化的火焰永不熄滅。”


    羅辰卻突然冒出一句:“嘿,陳瑞,你說這龍會不會突然活過來,帶著咱們飛走呢?那我們就可以像神仙一樣在天空中翱翔了。”


    陳瑞差點沒被他的話嗆到,無奈地說:“你就別異想天開了,好好欣賞吧。這龍要是活了,那可就世界大亂了,你就別整天想這些不靠譜的事了。”


    在大殿內,他們還看到了許多木、石大柱和楹聯、匾額,這些都是東嶽廟豐富的曆史文化底蘊的體現。那些木柱上有著精美的彩繪,色彩雖曆經歲月但依然鮮豔,描繪著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石柱上則有著古樸的紋路,像是歲月留下的指紋。楹聯和匾額上的書法蒼勁有力,或瀟灑飄逸,每一個字都像是一位智者在訴說著古老的智慧,那韻味就像醇厚的美酒,越品越香。


    羅辰和陳瑞一邊參觀,一邊聽著講解員講述東嶽廟的曆史故事,了解到東嶽廟始建於宋嘉定十三年,曆經多次重建和修繕,才保存至今。


    在歲月的長河中,它曾見證過無數香客的虔誠祈禱,經曆過風雨的洗禮和戰火的考驗,卻依然屹立不倒,像是一位堅韌的老者,守護著這片土地的信仰。他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座廟宇的曆史價值和文化意義,它是峰尾古城的靈魂所在,是曆史與文化交織的結晶。


    參觀完東嶽廟後,羅辰和陳瑞在廟前的廣場上稍作休息,回味著今天在峰尾古城的所見所聞。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涼爽,也吹動了他們的心弦。


    羅辰感慨地說道:“今天的參觀讓我們對峰尾古城的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這裏的每一個景點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值得我們好好去品味和傳承。這些古老的廟宇、傳統的音樂、精美的船模,都是古城的瑰寶,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星星,鑲嵌在曆史的天空中。”


    陳瑞點點頭表示讚同:“是啊,這座古城真的太有魅力了。不過現在我肚子又開始咕咕叫了,咱們得去找點當地的美食當晚餐。而且咱們可以找一家性價比高的餐館,既能品嚐到美食,又不會花費太多錢。”


    羅辰一聽美食,眼睛又亮了起來,一下子從椅子上彈起來:“走,美食我來啦!我都能聞到美食在向我招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坐公交車遊遍全中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個書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個書架並收藏坐公交車遊遍全中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