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何來的衝突?”穆騖說,“正如袁將軍所說,他們遠在邊境,那邊境的衝突多半是戰事意見相左,我穆騖雖不敢言自家兒子性子多麽敦厚,可也敢擔保他不是那等因為意見不和就拔刀相向之輩,相信貴子也不是這樣的人。”


    袁集吹胡子瞪眼道,“我的兒子自然不是魯莽之人!”


    炸出了這麽一句好話,穆騖也不甘示弱道,“那好,既然袁將軍貴子與犬子皆不是魯莽無腦之徒,袁將軍也說不出我兒為何要殺害你兒,又何以一口咬定你兒之死與我兒有關?”


    眼看著袁集死了兒子又吵不過穆騖,韓城立馬出麵承了話,開始當和事佬,“好了好了,本王已經派人傳信給虎翼大將軍,讓他即刻前去主持公道了。此事,等信使回來再議。”


    “殿下英明。”穆騖說完收了氣勢,看向對麵的袁集。


    袁集還沉浸在悲傷與憤怒中,便直言道,“殿下,臣請奏親赴邊境徹查!一日不查清我兒身死之情,臣心難安!”


    韓城耐著性子安撫道,“袁將軍,此事本王的心境和你一樣,殘害袁小將軍之人罪當誅,不過現下京都也離不開你,我們都是為父皇分憂解難的臣子,袁將軍勞苦功高,這喪子之痛,父皇會體諒的,也請袁將軍再等等,信使回來了,一切就都明了了。”


    因為邊境不穩的緣故,已經一連好幾日都要上晚朝了。


    這日晚朝過後,曾瑞揣著袖子裏那封家書,在殿外等著寧王韓奕。


    現如今吏部尚書陶全陶恭平是寧王派係的人,大哥要給岑明安排一個吏部的位子,還得問過人家主辦方的意思不是?求人辦事,免不得要投其所好。


    不多時,韓奕就出來了,他身後跟著的兩人赫然是工部尚書劉仁和吏部尚書陶全。三人低聲細語,不知在聊什麽。


    風起如故,劉仁察覺有人刻意靠近時語調倉促,隻餘“親赴邊關”“冬三九祈福”字眼落入曾瑞的耳中。


    曾瑞輕撫袖,彼此行了個文人禮後,他才說,“寧王殿下,下官有一好友飽讀詩書,又有憂國憂民之心,本意博取功名,可惜天不遂人願,家裏橫生變故,誤了時候,下官近來得知此事,便向他擔保,定為他舉薦一職,可下官一問方知,他竟是屬意吏部,這吏部是否有餘職,下官也不知,今日特來詢問,還望殿下不吝告知。”


    韓奕訕笑道,“曾大人,官員任命應從吏部過,你要問也該問陶大人。”


    誰不知道他是你的人,隻聽你的?


    曾瑞雖有腹誹,不過也還是客氣地看向站在一旁的陶全,“陶大人,吏部可還缺人手?”


    陶全看了一眼寧王,而後道,“曾大人的好友是哪位騷人墨客呢?”


    “岑明,字喚翊鴻,”曾瑞說著又補上一句,“是岑老夫子家的長孫。”


    “既是岑老夫子家的長孫,那文采必定過人,就是先前他在邊境意圖阻撓公主和親,這事聽著不像憂國憂民的文人能做得出來的。”


    不愧是“江山也要文人捧”,陶全這一招捧殺不可謂不高明。


    曾瑞隻好道,“先前邊境情況瞬息萬變,翊鴻是文人,想法與諸多武將不同實屬正常,他許是覺出了什麽不妥之事,為確保公主安全才做出此等決策。況且他無非是想等良辰吉日到了再將公主送往北狄,這個也符合欽天監的星象卦意。”


    陶全沉吟一番,才神色為難道,“雖是如此,但此事原委朝中眾臣尚不知曉,此時貿然舉薦他為官怕是有失偏頗。”


    官話講得倒是挺正的。若不是為官多載,涵養了平和的待人接物性子,曾瑞怕是要直接開罵了。


    而此時他隻是狀若尋常般道,“實不相瞞,其實翊鴻正從邊境趕回來,他此番進京入仕,是我大哥舉薦的,因著翊鴻誌在吏部,所以大哥便寫信托我問上一問。”


    韓奕輕笑出聲,隻是這細看之下還是能看出這笑意不達眼底,他緩聲道,“陶大人真是吹毛求疵啊,既是虎翼大將軍舉薦的人,這翊鴻又是岑家人,自小深得岑老夫子杏壇講經之要,應是無妨的。”


    “是啊是啊,陶大人前兩日不是還跟我說吏部事務繁多,忙不過來了嗎?”劉仁在一旁附和地客氣道,“正好,曾大人今日就給你送來了這麽一位得力幹將,恭喜了陶大人。”


    陶全見他二位都點頭首肯了,自是無有應允的。不過在曾瑞麵前,他還是裝出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來,“既然諸位都這麽說,那我明日便上書。”


    曾瑞撫著袖子拱手道,“那就多謝陶大人了。”


    陶全略一點頭,道,“曾大人客氣。”


    事兒已辦成,曾瑞並不想和他們這些虛偽圓滑的人有過多的交談,便隨意找了個托詞道,“禦史台還有事務要處理,那我就先告辭了。”


    “好,慢走。”


    曾瑞走後,三人往另一條官道走去,陶全邊走邊問,“殿下以為該給什麽職位?”


    這個岑明是真想進吏部,還是說曾家想往吏部安插人手?


    劉仁捋了捋並不花白的胡須道,“岑家與孔家都以尊儒道而聞名於世,他屬意的不應該是翰林院嗎?再不濟也該是禮部或是光祿寺、鴻臚寺的職位,怎麽拋棄這些不要,偏偏看上了吏部呢?”


    韓奕駐足問,“你的意思是曾家安插的人手?”


    劉仁搖了搖頭,“不見得,也未必不是。”


    韓奕重新抬腳走著,不忘問道,“那依你之見,要給個什麽職位合適?”


    劉仁狡猾道,“不可過高,否則於我們不利,也不可過低,免得拂了曾家人的臉麵。”


    陶全聞言提議道,“那就四品郎中吧。”


    可入廟堂,上頭又有尚書侍郎壓著,確實不錯。


    三人統一了意見,給岑明定下了一個吏部四品郎中的職位。


    “前邊那位好像是楚王殿下。”劉仁眯起眼睛看著前方那襲竹青色衣裳的人。


    “是他,我去探探他的口風。”韓奕說著快走了幾步,揚聲道,“三皇弟?”


    韓麒站住腳步,轉過身來,“二皇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虎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遊九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遊九霄並收藏謀虎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