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由得笑起來,仔細認真地舀著瓷勺裏頭的臘八粥,叫這一股香氣直逼我的鼻腔,細細而認真地對皇後解釋道:“膳食之道,不外乎‘色香味形’四字而已。論起這一碗臘八粥的顏色,可謂五彩斑斕,亦可見得食材之豐富;論香氣,亦算得上濃鬱誘人,叫人聞之沉醉其中;再者,論起形,可見這碗粥熬得如何糜爛,可輕易入口,乃至於入口即化。依著前三者的情狀,隻怕一旦入口,便會叫人難以自持。”
“如此一碗粥,倒不曾想竟如此得婉長貴妃誇讚。”聽我說完,折淑妃笑著補充了一句,隨即舀了舀,一口吞入腹,不禁喜上眉梢,嘖嘖讚歎道:“果真好味道。”臉上滿是驚奇與歡喜,接二連三地入口。
折淑妃身份尊貴而卓約,廣寒宮小廚房裏頭服侍的人自然係能人,絕不遜色於長樂宮,然則就是這般情狀下,亦叫她如此吃驚而詫異,連帶上我的反應,愈發叫其她嬪禦好奇,紛紛跟著嚐一口。不一會兒的功夫,皇帝與皇後尚未入口,隨即底下發出連連稱讚。
皇帝對皇後一笑,隨即嚐了一口,連連點頭,止不住誇讚道:“皇後今日這粥熬得真好。”
一時間,殿內所有人——除了皇後,隻顧著進食臘八粥。為著今日前來團聚臘八節的皆係一宮主位之上的嬪禦,故而不過寥寥數個。然則到底這一碗臘八粥實在美味,一時之間,叫人嚐不夠,意猶未盡。
用餐畢,待到眾人飲茶漱口之時,皇帝特地問起來,“不知皇後這次可是得了好本事的庖丁,竟能做出如此美味的臘八粥。隻怕他烹飪其它菜肴的本事亦不低。”
皇後謙虛一笑,仿佛早早料到會有如此一問,隨即問道:“怎麽,難不成連陛下亦初次嚐到如此可口順心的菜肴?禦殿之內,能人眾多,有的是廚神之流,如何會對妾妃小廚房裏頭的一介小小庖丁如此著迷?認真論起相貌來,隻怕他一現身,你們非但不會相信,反而會懷疑本宮糊弄你們。”
折淑妃連連道:“妾妃不知其她姐妹係何意。然則妾妃卻實在不曾嚐過如此美味的膳食。若非今日皇後娘娘大方,隻怕妾妃依舊如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以為自己宮裏頭的庖丁之手藝才是禦殿中最出色的。煩請娘娘叫妾妃等見一見此人係何等人物,亦好長長見識。若有幸能叫妾妃宮中小廚房的庖丁向他習得一二手藝,便是皇後娘娘天大的恩德了。”
折淑妃如此一番話,既奉承了皇後,亦叫諸妃對這位有如此手藝的庖丁愈加好奇。
“皇後不若吩咐他入內,也好叫朕與眾嬪禦一同賞賜他——這也是你的臉麵。”皇帝眼見著皇後但笑不語,連忙說道。
見狀,皇後亦不再賣弄關子,吩咐皓月道:“你且將雅意帶進來,隻說是陛下與諸位娘娘要見見他的廬山真麵目。”
皓月的臉上一時閃現出難以置信而詫異的神情,隨即壓了下去,悄聲離去。
過了須臾,皓月回來了,身後還跟著一個始終低著頭的中年男子——左半邊臉上有一塊醜陋傷疤。然則仔細看著,論其身姿、背影實在挺拔,叫我想起了尤源校,唯獨幾欲將半張臉以烏黑的胎記遮掩住的麵龐叫人看了不覺倒吸一口冷氣。
雅意隨著皓月一同對帝後行禮,“奴才參見陛下,參見諸位娘娘。”聲音甚是柔和,如同頭發絲一般纖細的豆腐雞湯,一入口,所有柔嫩隨即滑入嗓子裏頭。
我在心底不住地惋惜著:可惜了這樣一副身軀與聲喉,竟配上如此的容貌。但凡容貌稍為可觀些,依著此等驚天動地的手藝,隻怕專門伺候皇帝飲食的禦膳房總管之位便早早係他的了。
“這,這——”自皇帝一看清雅意的臉,隨即愣住了,說不出話來,隻一味看著皇後。
皇後意料之中般,微微一笑道:“如此便是妾妃始終遮遮掩掩不欲叫陛下與眾姐妹親見他的緣由。固然相貌如此醜陋,到底雅意身為一介庖丁的手藝卻是登峰造極,隻怕今日這世間,無人能出其右。”
皇帝一時回神,讚賞著說道:“朕於前朝用人,亦不問出身,隻問本領。今日皇後所為,與朕如出一轍。”語氣隨和。
“不知皇後娘娘自何處尋得如此能人?”我細細盯著始終垂首不語的雅意這張獨特的臉龐,隻覺固然有醜陋的胎記遮掩住,到底叫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甚是古怪。
“皎月幾日前為著家中父母雙雙離世,告知本宮,本宮隨即給了她出宮的腰牌。後來,在民間遇到他、見識到了他的手藝之後,為著雅意無家可歸,皎月先是將人安置在自己家,繼而回稟本宮。本宮一時不過念著與皎月的情分,才吩咐她將雅意帶入宮。孰料見識過雅意的廚藝之後,本宮心裏甚是驚歎:縱使禦膳房裏頭最高明的庖丁,其手藝亦不過十之六七。當真叫皎月瞎貓碰上了死耗子,湊巧了。”皇後細細解釋起來。
“如此說來,雅意祖籍可與皎月一般,皆在京都?”我仔細聽著皇後話裏話外的意思,一壁暗中恍若無意地死盯著雅意,企圖借此尋摸出叫我產生似曾相識之感的來由。
皇後點點頭,承認道:“皎月與皓月皆生在京都,長在京都。至於雅意——”隨即看向他,麵色似在詢問。
雅意低著頭,幾乎埋進自己的胸前,小心翼翼道:“奴才乃外地流落而來。”
“哦?”我詫異地問道:“你來自何地?如此手藝,隻怕你家室淵源定然深厚。”
眼見眾人的目光盡數匯集在他的身上,猶豫了良久,雅意回答道:“奴才祖籍蒲州。若非為著村裏鎮上無容身之處,處處遭人排擠,無奈之下四處遊走,憑借著微博的技藝換得一口飯吃,隻怕奴才今日尚不得有機會服侍陛下與諸位娘娘。”
“今時今日,在陛下精心仔細地治理之下,能教民間有如此廚藝精湛的庖丁入禦殿服侍皇後娘娘,可見陛下順天懿德,洪福齊天。”折淑妃聽罷,不由得感歎道,叫皇帝愈加歡喜。
艾賢妃見狀,亦連連恭維道:“天下臣民有陛下與娘娘這般身居龍椅鳳座,可見係天下百姓之福。”
一句話,叫在場的所有人盡數起身行禮,為之祝賀道:“妾妃等恭祝陛下與娘娘千秋萬載,永世長存。”
“今日皇後宮裏頭多了一位手藝精湛的庖丁,亦也能叫爾等扯到朕身上,皇後一番美意當真不曾被辜負。朕理當好生酬謝皇後才是。”皇帝打趣一般,將話題轉向皇後,細細注視起來,眼中重現因穆惠莊太子與穆德安公主之死而消失多日的神采奕奕。
“能教陛下今日歡喜一番,可算是妾妃的福分了。如何擔得起陛下一句酬謝。妾妃隻盼著陛下能夠每日多來幾趟鳳儀宮,陪著妾妃一同用膳也好。”皇後不由得柔和微笑起來,不禁麵含熱淚,語帶懇求。
我亦在旁隨身附和道:“說來自從穆惠莊太子與穆德安公主接連離世之後,陛下多日來不曾展露笑顏。今時今日,皇後娘娘為著舒緩陛下的性情,花了不少心思,妾妃但請陛下為著皇後娘娘這番心意,對娘娘多加垂憐。帝後和睦一體,便係天下百姓之福,禦殿諸妃之幸。”
其她嬪禦順著我的話,齊齊行禮道:“妾妃但請陛下為著皇後娘娘這番心意,對娘娘多加垂憐。”
皇帝眼見下首所有人皆如此,麵上愈加動容起來。皇後更是麵色感動至落淚。
“朕有賢妻良妾如此,大楚如何不會興旺。”說著,皇帝示意諸妃起身,緊緊握住了一旁皇後的柔夷,不由得驚訝起來,直勾勾看著被他握在手中的柔夷,歎息道:“皇後近幾日為著安排穆惠莊太子與穆德安公主的喪儀,可算是勞累了。”語氣夾帶上了幾分憐惜與心疼,麵容格外體貼。
皇後一味地由著自己的雙手被皇帝握在手心不住地揉搓著,麵色固然依舊平和,眼中卻是泛起了兩道明亮的淚花,也不知是被殿內的炭盆熏得,亦或是被皇帝如此親昵的舉動而感化,隻一味羞澀地笑道:“妾妃身為皇後,為陛下與皇嗣之事盡職盡責理當如此。再怎麽說,妾妃身為嫡母,他們兩個固然並非養育在妾妃膝下,到底皆係妾妃的孩子,妾妃自然視如己出。”
“皇後如此賢德,可見當日朕立後的決策乃聖明之選。”皇帝對皇後愈加讚賞,看著她的眼眸格外讚許與尊崇。
皇後謙虛一笑,麵色羞澀地紅了起來,謙虛道:“諸位姐妹今日齊聚椒房殿,陛下如何說出這般惹人害臊的話來,倒叫妾妃在眾姐妹麵前不好意思起來了。”
“陛下今日與皇後如此恩愛,可見係前世注定的緣分。陛下福澤天下,皇後恩德禦殿,想來在陛下與娘娘有生之年,定能教咱們大楚成為天下最為強盛的一輪朝代,出現孝帝當日曾親口說出的那一句‘天下來朝’的金口玉言。”
“如此一碗粥,倒不曾想竟如此得婉長貴妃誇讚。”聽我說完,折淑妃笑著補充了一句,隨即舀了舀,一口吞入腹,不禁喜上眉梢,嘖嘖讚歎道:“果真好味道。”臉上滿是驚奇與歡喜,接二連三地入口。
折淑妃身份尊貴而卓約,廣寒宮小廚房裏頭服侍的人自然係能人,絕不遜色於長樂宮,然則就是這般情狀下,亦叫她如此吃驚而詫異,連帶上我的反應,愈發叫其她嬪禦好奇,紛紛跟著嚐一口。不一會兒的功夫,皇帝與皇後尚未入口,隨即底下發出連連稱讚。
皇帝對皇後一笑,隨即嚐了一口,連連點頭,止不住誇讚道:“皇後今日這粥熬得真好。”
一時間,殿內所有人——除了皇後,隻顧著進食臘八粥。為著今日前來團聚臘八節的皆係一宮主位之上的嬪禦,故而不過寥寥數個。然則到底這一碗臘八粥實在美味,一時之間,叫人嚐不夠,意猶未盡。
用餐畢,待到眾人飲茶漱口之時,皇帝特地問起來,“不知皇後這次可是得了好本事的庖丁,竟能做出如此美味的臘八粥。隻怕他烹飪其它菜肴的本事亦不低。”
皇後謙虛一笑,仿佛早早料到會有如此一問,隨即問道:“怎麽,難不成連陛下亦初次嚐到如此可口順心的菜肴?禦殿之內,能人眾多,有的是廚神之流,如何會對妾妃小廚房裏頭的一介小小庖丁如此著迷?認真論起相貌來,隻怕他一現身,你們非但不會相信,反而會懷疑本宮糊弄你們。”
折淑妃連連道:“妾妃不知其她姐妹係何意。然則妾妃卻實在不曾嚐過如此美味的膳食。若非今日皇後娘娘大方,隻怕妾妃依舊如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以為自己宮裏頭的庖丁之手藝才是禦殿中最出色的。煩請娘娘叫妾妃等見一見此人係何等人物,亦好長長見識。若有幸能叫妾妃宮中小廚房的庖丁向他習得一二手藝,便是皇後娘娘天大的恩德了。”
折淑妃如此一番話,既奉承了皇後,亦叫諸妃對這位有如此手藝的庖丁愈加好奇。
“皇後不若吩咐他入內,也好叫朕與眾嬪禦一同賞賜他——這也是你的臉麵。”皇帝眼見著皇後但笑不語,連忙說道。
見狀,皇後亦不再賣弄關子,吩咐皓月道:“你且將雅意帶進來,隻說是陛下與諸位娘娘要見見他的廬山真麵目。”
皓月的臉上一時閃現出難以置信而詫異的神情,隨即壓了下去,悄聲離去。
過了須臾,皓月回來了,身後還跟著一個始終低著頭的中年男子——左半邊臉上有一塊醜陋傷疤。然則仔細看著,論其身姿、背影實在挺拔,叫我想起了尤源校,唯獨幾欲將半張臉以烏黑的胎記遮掩住的麵龐叫人看了不覺倒吸一口冷氣。
雅意隨著皓月一同對帝後行禮,“奴才參見陛下,參見諸位娘娘。”聲音甚是柔和,如同頭發絲一般纖細的豆腐雞湯,一入口,所有柔嫩隨即滑入嗓子裏頭。
我在心底不住地惋惜著:可惜了這樣一副身軀與聲喉,竟配上如此的容貌。但凡容貌稍為可觀些,依著此等驚天動地的手藝,隻怕專門伺候皇帝飲食的禦膳房總管之位便早早係他的了。
“這,這——”自皇帝一看清雅意的臉,隨即愣住了,說不出話來,隻一味看著皇後。
皇後意料之中般,微微一笑道:“如此便是妾妃始終遮遮掩掩不欲叫陛下與眾姐妹親見他的緣由。固然相貌如此醜陋,到底雅意身為一介庖丁的手藝卻是登峰造極,隻怕今日這世間,無人能出其右。”
皇帝一時回神,讚賞著說道:“朕於前朝用人,亦不問出身,隻問本領。今日皇後所為,與朕如出一轍。”語氣隨和。
“不知皇後娘娘自何處尋得如此能人?”我細細盯著始終垂首不語的雅意這張獨特的臉龐,隻覺固然有醜陋的胎記遮掩住,到底叫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甚是古怪。
“皎月幾日前為著家中父母雙雙離世,告知本宮,本宮隨即給了她出宮的腰牌。後來,在民間遇到他、見識到了他的手藝之後,為著雅意無家可歸,皎月先是將人安置在自己家,繼而回稟本宮。本宮一時不過念著與皎月的情分,才吩咐她將雅意帶入宮。孰料見識過雅意的廚藝之後,本宮心裏甚是驚歎:縱使禦膳房裏頭最高明的庖丁,其手藝亦不過十之六七。當真叫皎月瞎貓碰上了死耗子,湊巧了。”皇後細細解釋起來。
“如此說來,雅意祖籍可與皎月一般,皆在京都?”我仔細聽著皇後話裏話外的意思,一壁暗中恍若無意地死盯著雅意,企圖借此尋摸出叫我產生似曾相識之感的來由。
皇後點點頭,承認道:“皎月與皓月皆生在京都,長在京都。至於雅意——”隨即看向他,麵色似在詢問。
雅意低著頭,幾乎埋進自己的胸前,小心翼翼道:“奴才乃外地流落而來。”
“哦?”我詫異地問道:“你來自何地?如此手藝,隻怕你家室淵源定然深厚。”
眼見眾人的目光盡數匯集在他的身上,猶豫了良久,雅意回答道:“奴才祖籍蒲州。若非為著村裏鎮上無容身之處,處處遭人排擠,無奈之下四處遊走,憑借著微博的技藝換得一口飯吃,隻怕奴才今日尚不得有機會服侍陛下與諸位娘娘。”
“今時今日,在陛下精心仔細地治理之下,能教民間有如此廚藝精湛的庖丁入禦殿服侍皇後娘娘,可見陛下順天懿德,洪福齊天。”折淑妃聽罷,不由得感歎道,叫皇帝愈加歡喜。
艾賢妃見狀,亦連連恭維道:“天下臣民有陛下與娘娘這般身居龍椅鳳座,可見係天下百姓之福。”
一句話,叫在場的所有人盡數起身行禮,為之祝賀道:“妾妃等恭祝陛下與娘娘千秋萬載,永世長存。”
“今日皇後宮裏頭多了一位手藝精湛的庖丁,亦也能叫爾等扯到朕身上,皇後一番美意當真不曾被辜負。朕理當好生酬謝皇後才是。”皇帝打趣一般,將話題轉向皇後,細細注視起來,眼中重現因穆惠莊太子與穆德安公主之死而消失多日的神采奕奕。
“能教陛下今日歡喜一番,可算是妾妃的福分了。如何擔得起陛下一句酬謝。妾妃隻盼著陛下能夠每日多來幾趟鳳儀宮,陪著妾妃一同用膳也好。”皇後不由得柔和微笑起來,不禁麵含熱淚,語帶懇求。
我亦在旁隨身附和道:“說來自從穆惠莊太子與穆德安公主接連離世之後,陛下多日來不曾展露笑顏。今時今日,皇後娘娘為著舒緩陛下的性情,花了不少心思,妾妃但請陛下為著皇後娘娘這番心意,對娘娘多加垂憐。帝後和睦一體,便係天下百姓之福,禦殿諸妃之幸。”
其她嬪禦順著我的話,齊齊行禮道:“妾妃但請陛下為著皇後娘娘這番心意,對娘娘多加垂憐。”
皇帝眼見下首所有人皆如此,麵上愈加動容起來。皇後更是麵色感動至落淚。
“朕有賢妻良妾如此,大楚如何不會興旺。”說著,皇帝示意諸妃起身,緊緊握住了一旁皇後的柔夷,不由得驚訝起來,直勾勾看著被他握在手中的柔夷,歎息道:“皇後近幾日為著安排穆惠莊太子與穆德安公主的喪儀,可算是勞累了。”語氣夾帶上了幾分憐惜與心疼,麵容格外體貼。
皇後一味地由著自己的雙手被皇帝握在手心不住地揉搓著,麵色固然依舊平和,眼中卻是泛起了兩道明亮的淚花,也不知是被殿內的炭盆熏得,亦或是被皇帝如此親昵的舉動而感化,隻一味羞澀地笑道:“妾妃身為皇後,為陛下與皇嗣之事盡職盡責理當如此。再怎麽說,妾妃身為嫡母,他們兩個固然並非養育在妾妃膝下,到底皆係妾妃的孩子,妾妃自然視如己出。”
“皇後如此賢德,可見當日朕立後的決策乃聖明之選。”皇帝對皇後愈加讚賞,看著她的眼眸格外讚許與尊崇。
皇後謙虛一笑,麵色羞澀地紅了起來,謙虛道:“諸位姐妹今日齊聚椒房殿,陛下如何說出這般惹人害臊的話來,倒叫妾妃在眾姐妹麵前不好意思起來了。”
“陛下今日與皇後如此恩愛,可見係前世注定的緣分。陛下福澤天下,皇後恩德禦殿,想來在陛下與娘娘有生之年,定能教咱們大楚成為天下最為強盛的一輪朝代,出現孝帝當日曾親口說出的那一句‘天下來朝’的金口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