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這幾日因著自身嫌隙,亦為著嘉慎公主的婚事,可是多日不曾好好歇息了。”折淑妃在旁關切道,細細瞅著權德妃的臉色高椎髻上垂下的赤金細粒米珠流蘇微微晃動在耳畔,傳來一陣陣微不可聞的碰撞聲,到底顯出幾許謙讓之意,由著權德妃出風頭。


    我瞅了瞅權德妃:果然,在她漆黑如墨的眼眸之下,帶了一大片眼圈,若非敷粉過多,隻怕叫人難以察覺。身材更是消瘦不少。


    皇帝看待權德妃的眼神夾帶了幾分憐惜。


    鸞儀在旁聽著吾等的話題,疑惑不解地拉拉我的衣袖,對我問道:“母妃,何謂婚事?”


    我和藹微笑,解釋道:“自古以來,男婚女嫁之禮,便是婚禮。婚事便是行婚禮之事。待你長大了,亦會被你父皇冊為公主,下降給駙馬。”


    “母妃,那何謂下降?”鸞儀愈加好奇。


    我隱然失笑,“下降便是你嫁給駙馬。”


    “那我的駙馬呢?現在在何處?”


    一句純真的話語,令聞者聽來不由得失笑起來。


    皇帝聽見了,笑著招呼鸞儀過去,將其抱在股上,憐愛地說道:“待到日後你長大了,父皇一定會為鸞儀選一位最好的駙馬,亦好配得上鸞儀公主的身份。”


    “那鸞儀的駙馬會比嘉慎姐姐的駙馬還要好麽?”無知的稚子話語令人不由得愈加好笑起來。


    “自然,父皇的鸞儀來日會嫁得個世上最好的駙馬。”捏了捏鸞儀的鼻子,皇帝與鸞儀玩笑道,喜色榮榮。


    “今日嘉敏帝姬這番話,倒叫妾妃想起當初之事。”失笑過後,皇後眼眸露出微微的失落。


    “哦?係何事?”皇帝疑惑問道。


    “便是當日穆文淑公主之事。”躊躇許久,皇後艱難道。


    餘者自不必說,慧妃在旁聽聞,仿佛陷入了一圈巨大的漩渦之中,失神的表情在她臉上嶄露無疑,整個人恍若陷入回憶的漩渦之中,表情甚是複雜,失落、遺憾、回憶、心痛、彷徨······


    皇帝聽聞,微微一怔,轉而麵容帶了幾分愧疚,對慧妃歉疚道:“到底是朕對不住文淑與你。若文淑尚在,隻怕第一個行冊禮、下降的便係她了。”


    慧妃收了神,闔上一雙淚汪汪的眼,趕忙在下首對皇帝說道:“陛下言重了。說來,當日之事,妾妃亦有不妥之處。陛下並未因此而嚴懲妾妃,妾妃感激涕零。隻是無緣與鄰倩夫人一般,再度為陛下誕育子嗣。”


    懿妃不禁疑惑道:“不知當日之事,係何事?竟叫陛下與慧姐姐如此誤解?”身上一襲華貴的深紫色金線絞邊妝花緞外罩一層純銀線繡菊花圖案的鏤空鮫綃宮裝似一團秋日蕭瑟之時,湖麵漣漪,泛濫出深沉的色澤。


    柔妃亦隨身附和,語氣分外疑惑,“說來妾妃亦疑惑得很。”


    “不過些微小事罷了。”覷著皇帝的臉色,慧妃小心翼翼,不敢多言,隻收斂神色。


    懿妃與柔妃皆識得眼色,自然明白皇帝不欲叫人知曉此事,便趕忙住了口,不再多言。


    我心頭亦再度湧出對慧妃失寵之事的疑惑。當日,不曾細查,如今想來,當日權德妃所言,實在叫人難解其中深意。


    當日,權德妃親口告知我:慧妃出身富貴,家室錦瑞,唯獨當日誕下皇長女之際,因口出前朝之事,事涉穆溫懷後,與皇帝起了爭執,這才受皇帝嗬斥,自此失寵。


    後經慧妃親自解釋,皇帝實因禦殿之外的竇大人與禦殿之內的慧妃通信密切,兼牽連上依麗儀與繆希雍,故而皇帝日漸冷落慧妃,並牽連了穆文淑公主。


    當日,我亦何嚐不是為著至今想不通的緣由,平白失了寵?


    到底那日我如何會得皇帝冷落?當日,權德妃、陸庶人二人的小產縱使皆與我有關,她人亦汙蔑我身染不祥之氣,到底皇帝該分明心思,心下知曉此事我並非真凶才是,怎的轉而將我禁足?


    “皇後娘娘今日這話頭開得不甚好。”瑛妃冷眼瞧了半日,幽幽道:“今日乃嘉慎公主的大日子,談論此等事宜隻怕不妥。何況,穆文淑公主與嘉慎公主,命途可謂天差地別。縱不為其她人,到底看在德妃妹妹的麵子上,言止於此才是。”


    皇後微微尷尬,麵色緋紅。


    權德妃眼見皇後如此,便與我微笑,岔開話題道:“說來,今日鄰倩夫人贈予的賀禮當真是精妙。太華見了,當即取來把玩。”


    “哦?”皇帝疑惑起來,麵色含笑道:“不知係何等禮物,竟能叫嘉慎如此喜愛?”


    我依依道:“回稟陛下,正是一副赤金打造的九連環。每一道環上皆雕琢了神獸——龍生九子,皆在其上,各據磅礴。說來,此物還是陛下贈予妾妃尚未誕下鸞儀時的禮物呢。固然精妙巧手,到底妾妃嫌著這九連環太過繁複,故而不曾拿在手中把玩。此番借著嘉慎公主的婚事贈予公主,亦算是陛下的一份心思。”


    皇帝分外滿意,溫柔笑道:“朕瞧著嘉慎素來喜靜,隻怕這九連環分外合她的心意。難為了你舍得。”


    皇後接口道:“來日隻怕嘉敏帝姬下降時,陛下的賞賜會更多。”語氣玩笑。


    我微微羞赧了臉,道:“皇後娘娘說笑了。鸞儀還不到那個時候呢。若當真到了那個時候,隻怕妾妃會舍不得。”


    權德妃一聽此話,亦顯出幾分失落,附和道:“是啊。哪一家的女兒出嫁,當娘親的會舍得。”


    “來日嘉敏帝姬下降,隻怕鄰倩夫人亦會如今日的德妃娘娘一般,萬分不舍。”膝下無所出的柔妃瞅了瞅伏在我膝上的鸞儀,目光飽含了豔羨之色。


    “來日待柔姐姐為陛下誕下皇嗣,隻怕亦會如此。”我謙和笑道,語氣暗含安慰。


    柔妃眼色頓時黯淡無光,勉強笑著,“承鄰倩夫人吉言了。”


    瑛妃恍若無知一般,坦然說道:“柔妹妹多次有孕而小產,隻怕於皇嗣一道上,福分甚淺。”


    此言一出,柔妃的麵龐恍若被一朵烏雲盡數遮蓋的中秋之月,登時黯然失色,甚是落寞。


    皇後瞅瑛妃一眼,含帶幾絲不滿,安慰柔妃道:“妹妹還年輕,身子強健,來日,定會為陛下誕育子嗣,何必眼下便言之鑿鑿?”


    權德妃亦在旁安慰道:“皇後所言甚是。”


    柔妃這才緩緩收了幾份黯色。


    皇帝仿佛毫無察覺,徑自說道:“說來如兒的身孕,倒每每小產,隻怕當真如瑛妃所言,於子嗣一道上緣分淺薄。”


    冷眼旁觀多時的斂敏與婺藕,聞得此言,不由得麵露戚戚之色,甚是沉默。柔妃亦登時變了臉色,分外寥落垂喪,一雙美眸失去了如明月般柔和的光彩,令人不禁心生不忍之情。


    然則,我心下卻在暗忖著:固然柔妃多次有孕後又多次小產,禦殿之內,到底說不清到底這一次次的小產,究竟係人為,抑或天意?倘若係天意,到底不該如此直白地當著柔妃的麵說出來;倘若係人為,便引人深思了——究竟係何人,竟痛恨柔妃至此,縱使每一次懷有身孕,皆萬般算計,不欲嬰孩呱呱墜地。


    恍若察覺柔妃的失落與哀傷,皇帝飽含歉意地笑了笑,對下首的柔妃溫柔道:“姍姍來遲,後者有福,隻怕如兒的福分在後頭。”


    “承陛下吉言,來日,柔妃定會為陛下誕育下無數皇子。”皇後在旁岔開話頭,含笑道。


    我亦隨聲附和,“皇後所言甚是。”


    “德妃與鄰倩夫人的福分,是尋常人可比的麽?”瑛妃淡淡笑道:“出嫁了一位嘉慎公主,德妃到底還有嘉和帝姬撫育膝下。若來日鄰倩夫人梅開二度,如前番一般,誕下二位帝姬抑或龍鳳胎,乃至雙龍戲珠,如此福分可叫人豔羨至極。”


    瑛妃一語道破天機,令在座聞者皆渾身一震,目光集聚我身。


    我曾問過俞板,遮遮掩掩之下,他到底吐露出我前番腹中所懷乃雙生之像。如今瑛妃這話,當真令我醍醐灌頂,腦海之中登時清晰起來:我前番腹中所懷雙生子一事,從未對她人講過。縱使斂敏、婺藕我亦不曾提及此事。如何瑛妃此刻這般了然於心?俞板乃我心腹臂膀,自然不會違背我的意願,將此事告知其她。難不成,瑛妃另有細作在我身邊潛伏著?故而這般明了我的一舉一動?除卻俞板,唯有倚華、鶯月、淩合三個心腹知曉我腹中所懷雙生子一事。他們如何會背叛我?


    心頭忽地刮過一陣寒冬臘月的冷風,冷嗖嗖的,令我渾身不由得打起冷顫來:若我身邊知根知底的心腹亦屬瑛妃細作,隻怕近些年我的一舉一動皆為瑛妃所了然。自然,她若想對付我,隻怕係輕而易舉。


    我看向瑛妃的眼神中暗暗夾帶了三分提防與七分探究——隻不知瑛妃手段到了何種境界,竟如此神不知鬼不覺之下,神通廣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照影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遇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遇澤並收藏照影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