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髻之間以一對翡翠流彩飛鳳簪、一對羊脂玉八寶茉莉步搖、兩對紅寶石碎米朱砂花鈿點綴,金火璀璨,紫砂漫燃,極為慶喜歡欣。
沐浴梳洗畢,我隨即換上深紅色明緙絲祥雲紋青鸞廣袖雙色錦衣。衣裙拖擺在地,織金刺繡的華麗綬帶上垂下華麗的珍珠流蘇以壓裙。外裳上繡一隻七彩鸞鳥,自後脖頸一直逶迤至裙尾。袖口亦有繁複的撚金穿珠刺繡,做成一寸來闊的細碎米真珠穿花織繡花邊。臂間纏上赤霞色錦緞綾披帛方罷。
於莊嚴肅穆的端扆殿祭告時,我跪於上首。麵色肅肅,端重凝結。
端扆殿前,冊封禮上,我聽著皇後口中朗聲道:“婉貴妃林氏,得天所授,承兆內闈,望今後修德自持,和睦宮闈,勤謹奉上,綿延後嗣。”
我低頭三拜,恭謹答允:“承教皇後,言念隆恩。”
裝載貴妃金寶的小箱高九寸、長一尺、寬六寸五分;外頭的大箱高一尺三寸、長一尺三寸五分、寬一尺,為杉木質,朱髹,繪鸞鳳紋;箱架高二尺一寸、方一尺八寸,箱架為椴木質,雕鸞鳳紋;鑰匙箱,高七寸、長一尺、寬五寸五分,質飾如大小箱;包袱用銷金雲鳳雲緞麵,褥墊套衣用雲緞麵,皆明黃色,線絛線穗亦如之。
銀質鍍金冊共十頁;金冊頁重十五兩;每頁用赤金一錢九分;銀質鍍金錢個重一兩五錢;各用赤金九厘。
“貴妃之印”四個大字深深刻在我的手掌心,甚是沉重,重得我幾乎支撐不住。
然則一回宮,經曆一段繁複冗雜的冊妃禮之後,便是琉璃宮的盛宴。眾人皆在——斂敏、婺藕、嫋舞,還有我的鸞儀。
如今,她已然叫我難認出來了。算來,如今她該有九歲多了。
小小的身軀,粉雕玉琢,甚是可愛,與我的麵容頗為相似。著一襲嫣紅色雲錦七彩繡祥雲紋鸞鳳圖案的明緙絲華服,愈加顯出尊榮華貴,渾然一位帝姬該有的氣勢,兼養在皇後膝下,自然身份尊貴非尋常皇嗣可比。
她撲上來,落淚喊一句,“母妃!”
我抱她再懷,亦流泣不已。
我細細打量著懷中的鸞儀——如今看鸞儀的模樣,想來皇後自是視如己出地一般撫養著。
我不禁濕了眼眶,當著諸妃的麵,對皇後行叩拜大禮,哽咽道:“妾妃感激皇後娘娘照看鸞儀,在此鄭重謝過。”言畢,磕了磕頭。
皇後趕忙吩咐長禦秋紫扶我起身,“妹妹說哪裏話。若非妹妹親自囑托,隻怕本宮尚不知為人母的滋味呢。說來本宮還得好生酬謝妹妹才是。”純以赤金琢千瓣牡丹首飾裝飾的皇後身著金碧輝煌的正紅色八鳳錦袍,端章雍容,笑著拉過我的手,與我一同坐下,眾人亦隨之入座。
琉璃宮內,我的位置僅次於帝後。
“若非妹妹,隻怕本宮至今不知撫育子女何等勞累而幸福。”與皇帝對視一眼,皇後含笑如初道:“妹妹剛離宮那會兒,鸞儀甚是哀痛,哭鬧著要母妃。若非本宮借著奇珍異寶哄住了她,隻怕她還日日啼哭呢。”說著,慈愛地瞥了一眼我懷中的鸞儀,“倒真看不出來鸞儀竟與妹妹一般,活潑可愛。”看向鸞儀的眼神中,夾帶了幾分發自內心的關懷與依依不舍。
我對皇後愈加敬佩尊崇,心中愈加感激。
“妾妃剛離宮,鸞儀在娘娘身邊一時不適應,這也是有的。”我笑看著鸞儀,如何都瞧不夠。
鸞儀嫻雅安靜地坐在我的身邊,閃著明晃晃的大眼睛,如上等的東珠一般,瞧著我倆說話。
“母後待鸞儀很好。”鸞儀糯糯的聲音甚是教人憐惜。
“那便好。”我對她溫和道。
“父皇和大皇兄亦待鸞儀很好。”鸞儀添上一句。
“這是自然。”我輕輕捏了捏她的小鼻子,與她打趣道:“父皇和大皇兄一向待鸞儀很好。母妃很放心。”
為著我的歸來、晉封貴妃之禮,瑜姬、玫姬亦晉麗儀、太儀。
宴席之上,她們二人分別身著一襲藍、紫的錦緞宮裝,甚是繁華精致,與眾人一同舉杯,對我恭賀道:“妾妃等,恭祝鄰倩夫人大喜。”
我舉杯飲酒,雙眼隱隱有淚流之感。
“鄰倩夫人祈福二載,為咱們楚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榮登貴妃之位,可謂理所應當、天經地義。”嫿妃一襲蜜柑色輕紗錦緞宮裝,錦裙與披帛上皆以純金線遍繡梔子圖案的花紋,加碧玉琢磨而成的玉石點綴,算不上華貴,到底配得上雅致二字了,笑盈盈起身,敬了我一杯酒。
我亦含笑道:“為了陛下與大楚,妾妃往瑤華宮祈福二載算甚苦勞?倒是禦殿之內,若非有姝妃與嫿妃姐姐你二人協理皇後管理禦殿,隻怕禦殿必不會如今時今日這般祥和。說來,二位姐姐的功勞亦甚是勞苦功高。”
昔日,中宮失去攝禦殿之權,轉為琽、珩、姝、嫿四妃一同協理。如今,琅貴妃已然離世,琽妃下位,珩妃為繼後,隻剩下姝妃、嫿妃二人協理禦殿,倒為著資曆豐富,叫皇後身上的擔子輕了不少,可謂勞苦功高。
慧貴嬪亦理好瑪瑙粉色的錦裙,將盧黃色披帛往後理了理,隨即款款起身,難得一見地敬上一杯酒,口中道:“鄰倩夫人如此宅心仁厚、為國為民,堪當諸妃之首。還望鄰倩夫人飲滿此杯,以全妾妃敬佩之心、敬重之意。”
“慧姐姐曆來不理世事,如今,既這般主動,本宮如何敢不飲下這杯酒。”
我嘴角的笑意愈發鮮妍,腦海中卻回憶起秦斂往瑤華宮宣旨之後,對我說的話:“回娘娘的話,近來陛下愈加看重幾位剛入禦殿的新人並折淑妃、玉貴姬,可謂冷落了舊人不少。若非皇後執掌禦殿大小事宜,嘉敏帝姬在其膝下,隻怕連嘉敏帝姬亦會受到幾分忽視。
折淑妃固然地位尊貴,膝下一兒一女,終究不及玉貴姬的恩寵。若非為著尚未誕育,隻怕玉貴姬早早身居從二品貴嬪之位亦未可知。姝妃娘娘膝下不過一對帝姬,自然不及折淑妃福氣深厚。然則,為著一對帝姬的緣故,兼往日的情分,陛下一個月總會往德昌宮探視一二次,可謂細水長流。
倒是墨昭容的恩寵,愈加顯得火光衝天,甚是浩蕩。當日,為著急躁魯莽的品格,陛下冷落了不少。如今,墨昭容心氣已定,安分守時,自然得陛下眷顧。固然墨昭容並無家世背景,父母雙亡,到底出生尊貴,堪與琅貴妃相較,故而帝太後與諸位太妃亦有所關懷。
如今可不比往昔,為著往昔多次皇嗣夭折一事,帝太後於禦殿之內,甚是嚴查,絕不容許有殘害皇嗣的事件發生。陛下亦應允帝太後參與禦殿事宜,可加以幹涉。
餘下的不過幾位有所誕育的嬪禦偶爾得陛下一時眷顧,方有那麽一回。倒難為了與您交好的明妃娘娘與淑容娘娘,甚是氣定心神地過著日子,不急、不焦也不躁。
至於江淑儀並林淑媛等餘下嬪禦,她們往日亦不過恩寵冷淡,無關己事。倒是近來慧貴嬪不再默默無聞,隻一味地迎來客滿清寧宮,拉攏關係。
娘娘您亦知曉,慧貴嬪與皇後的緣分本就不淺,為著穆文淑公主之故,待嘉敏帝姬亦甚是慈愛。依近些年的架勢看來,慧貴嬪與皇後之間的關係甚是和睦。”
曲水殿內,聲歌樂舞,箜篌素琴,紅綢彩帶,明燈珠光,人聲鼎沸,迎來送客之間滿是浩蕩喜悅之氣,令人心生歡喜之情,愈加襯得慧貴嬪麵色和睦和藹,甚是和藹親近。
“本宮身居瑤華宮為國祈福之時,若非皇後娘娘與慧姐姐你等仔細看護鸞儀,隻怕鸞儀絕非今日這般安康。說來,本宮還得謝謝娘娘與姐姐。”我語氣感激道。
慧貴嬪麵色微微緋紅,客氣道:“鄰倩夫人說笑了。妾妃縱非嘉敏帝姬生母,亦算得上庶母,與皇後娘娘一道關懷帝姬亦是理所應當。”
自入宮以來便與吾等不和的墨昭容早早轉了性子,此刻已然含著一縷春風般的笑意,向我敬酒,語氣柔和,溫柔似水道:“鄰倩夫人勞苦功高,為國為民,離宮二載,靜居瑤華宮,甚是令人敬佩。妾妃自歎弗如,特向鄰倩夫人敬上杯中酒。”
“墨昭容果然安定心嫻不少,擔得起陛下如此寵愛。”我眼見一襲深紫色純金線遍繡菊花明緙絲芙蓉錦裙的墨昭容瑩然起身,在銀青色遍繡綠葉的輕紗披帛映襯下,如一朵秋風涼意中輕盈綻放的紫菊,泛濫出柔軟綿綿的氣韻,不由得感慨起來,聯想起當日的情狀,當真判若兩人。
“妾妃等,參見鄰倩夫人,恭賀鄰倩夫人歸來。”緊隨之,姝妃、斂敏與婺藕來我麵前,行福身禮,聲音難掩沙啞地祝賀我歸來之喜。
我近乎眼中含淚、含悲、含苦、含喜,回敬她們。
沐浴梳洗畢,我隨即換上深紅色明緙絲祥雲紋青鸞廣袖雙色錦衣。衣裙拖擺在地,織金刺繡的華麗綬帶上垂下華麗的珍珠流蘇以壓裙。外裳上繡一隻七彩鸞鳥,自後脖頸一直逶迤至裙尾。袖口亦有繁複的撚金穿珠刺繡,做成一寸來闊的細碎米真珠穿花織繡花邊。臂間纏上赤霞色錦緞綾披帛方罷。
於莊嚴肅穆的端扆殿祭告時,我跪於上首。麵色肅肅,端重凝結。
端扆殿前,冊封禮上,我聽著皇後口中朗聲道:“婉貴妃林氏,得天所授,承兆內闈,望今後修德自持,和睦宮闈,勤謹奉上,綿延後嗣。”
我低頭三拜,恭謹答允:“承教皇後,言念隆恩。”
裝載貴妃金寶的小箱高九寸、長一尺、寬六寸五分;外頭的大箱高一尺三寸、長一尺三寸五分、寬一尺,為杉木質,朱髹,繪鸞鳳紋;箱架高二尺一寸、方一尺八寸,箱架為椴木質,雕鸞鳳紋;鑰匙箱,高七寸、長一尺、寬五寸五分,質飾如大小箱;包袱用銷金雲鳳雲緞麵,褥墊套衣用雲緞麵,皆明黃色,線絛線穗亦如之。
銀質鍍金冊共十頁;金冊頁重十五兩;每頁用赤金一錢九分;銀質鍍金錢個重一兩五錢;各用赤金九厘。
“貴妃之印”四個大字深深刻在我的手掌心,甚是沉重,重得我幾乎支撐不住。
然則一回宮,經曆一段繁複冗雜的冊妃禮之後,便是琉璃宮的盛宴。眾人皆在——斂敏、婺藕、嫋舞,還有我的鸞儀。
如今,她已然叫我難認出來了。算來,如今她該有九歲多了。
小小的身軀,粉雕玉琢,甚是可愛,與我的麵容頗為相似。著一襲嫣紅色雲錦七彩繡祥雲紋鸞鳳圖案的明緙絲華服,愈加顯出尊榮華貴,渾然一位帝姬該有的氣勢,兼養在皇後膝下,自然身份尊貴非尋常皇嗣可比。
她撲上來,落淚喊一句,“母妃!”
我抱她再懷,亦流泣不已。
我細細打量著懷中的鸞儀——如今看鸞儀的模樣,想來皇後自是視如己出地一般撫養著。
我不禁濕了眼眶,當著諸妃的麵,對皇後行叩拜大禮,哽咽道:“妾妃感激皇後娘娘照看鸞儀,在此鄭重謝過。”言畢,磕了磕頭。
皇後趕忙吩咐長禦秋紫扶我起身,“妹妹說哪裏話。若非妹妹親自囑托,隻怕本宮尚不知為人母的滋味呢。說來本宮還得好生酬謝妹妹才是。”純以赤金琢千瓣牡丹首飾裝飾的皇後身著金碧輝煌的正紅色八鳳錦袍,端章雍容,笑著拉過我的手,與我一同坐下,眾人亦隨之入座。
琉璃宮內,我的位置僅次於帝後。
“若非妹妹,隻怕本宮至今不知撫育子女何等勞累而幸福。”與皇帝對視一眼,皇後含笑如初道:“妹妹剛離宮那會兒,鸞儀甚是哀痛,哭鬧著要母妃。若非本宮借著奇珍異寶哄住了她,隻怕她還日日啼哭呢。”說著,慈愛地瞥了一眼我懷中的鸞儀,“倒真看不出來鸞儀竟與妹妹一般,活潑可愛。”看向鸞儀的眼神中,夾帶了幾分發自內心的關懷與依依不舍。
我對皇後愈加敬佩尊崇,心中愈加感激。
“妾妃剛離宮,鸞儀在娘娘身邊一時不適應,這也是有的。”我笑看著鸞儀,如何都瞧不夠。
鸞儀嫻雅安靜地坐在我的身邊,閃著明晃晃的大眼睛,如上等的東珠一般,瞧著我倆說話。
“母後待鸞儀很好。”鸞儀糯糯的聲音甚是教人憐惜。
“那便好。”我對她溫和道。
“父皇和大皇兄亦待鸞儀很好。”鸞儀添上一句。
“這是自然。”我輕輕捏了捏她的小鼻子,與她打趣道:“父皇和大皇兄一向待鸞儀很好。母妃很放心。”
為著我的歸來、晉封貴妃之禮,瑜姬、玫姬亦晉麗儀、太儀。
宴席之上,她們二人分別身著一襲藍、紫的錦緞宮裝,甚是繁華精致,與眾人一同舉杯,對我恭賀道:“妾妃等,恭祝鄰倩夫人大喜。”
我舉杯飲酒,雙眼隱隱有淚流之感。
“鄰倩夫人祈福二載,為咱們楚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榮登貴妃之位,可謂理所應當、天經地義。”嫿妃一襲蜜柑色輕紗錦緞宮裝,錦裙與披帛上皆以純金線遍繡梔子圖案的花紋,加碧玉琢磨而成的玉石點綴,算不上華貴,到底配得上雅致二字了,笑盈盈起身,敬了我一杯酒。
我亦含笑道:“為了陛下與大楚,妾妃往瑤華宮祈福二載算甚苦勞?倒是禦殿之內,若非有姝妃與嫿妃姐姐你二人協理皇後管理禦殿,隻怕禦殿必不會如今時今日這般祥和。說來,二位姐姐的功勞亦甚是勞苦功高。”
昔日,中宮失去攝禦殿之權,轉為琽、珩、姝、嫿四妃一同協理。如今,琅貴妃已然離世,琽妃下位,珩妃為繼後,隻剩下姝妃、嫿妃二人協理禦殿,倒為著資曆豐富,叫皇後身上的擔子輕了不少,可謂勞苦功高。
慧貴嬪亦理好瑪瑙粉色的錦裙,將盧黃色披帛往後理了理,隨即款款起身,難得一見地敬上一杯酒,口中道:“鄰倩夫人如此宅心仁厚、為國為民,堪當諸妃之首。還望鄰倩夫人飲滿此杯,以全妾妃敬佩之心、敬重之意。”
“慧姐姐曆來不理世事,如今,既這般主動,本宮如何敢不飲下這杯酒。”
我嘴角的笑意愈發鮮妍,腦海中卻回憶起秦斂往瑤華宮宣旨之後,對我說的話:“回娘娘的話,近來陛下愈加看重幾位剛入禦殿的新人並折淑妃、玉貴姬,可謂冷落了舊人不少。若非皇後執掌禦殿大小事宜,嘉敏帝姬在其膝下,隻怕連嘉敏帝姬亦會受到幾分忽視。
折淑妃固然地位尊貴,膝下一兒一女,終究不及玉貴姬的恩寵。若非為著尚未誕育,隻怕玉貴姬早早身居從二品貴嬪之位亦未可知。姝妃娘娘膝下不過一對帝姬,自然不及折淑妃福氣深厚。然則,為著一對帝姬的緣故,兼往日的情分,陛下一個月總會往德昌宮探視一二次,可謂細水長流。
倒是墨昭容的恩寵,愈加顯得火光衝天,甚是浩蕩。當日,為著急躁魯莽的品格,陛下冷落了不少。如今,墨昭容心氣已定,安分守時,自然得陛下眷顧。固然墨昭容並無家世背景,父母雙亡,到底出生尊貴,堪與琅貴妃相較,故而帝太後與諸位太妃亦有所關懷。
如今可不比往昔,為著往昔多次皇嗣夭折一事,帝太後於禦殿之內,甚是嚴查,絕不容許有殘害皇嗣的事件發生。陛下亦應允帝太後參與禦殿事宜,可加以幹涉。
餘下的不過幾位有所誕育的嬪禦偶爾得陛下一時眷顧,方有那麽一回。倒難為了與您交好的明妃娘娘與淑容娘娘,甚是氣定心神地過著日子,不急、不焦也不躁。
至於江淑儀並林淑媛等餘下嬪禦,她們往日亦不過恩寵冷淡,無關己事。倒是近來慧貴嬪不再默默無聞,隻一味地迎來客滿清寧宮,拉攏關係。
娘娘您亦知曉,慧貴嬪與皇後的緣分本就不淺,為著穆文淑公主之故,待嘉敏帝姬亦甚是慈愛。依近些年的架勢看來,慧貴嬪與皇後之間的關係甚是和睦。”
曲水殿內,聲歌樂舞,箜篌素琴,紅綢彩帶,明燈珠光,人聲鼎沸,迎來送客之間滿是浩蕩喜悅之氣,令人心生歡喜之情,愈加襯得慧貴嬪麵色和睦和藹,甚是和藹親近。
“本宮身居瑤華宮為國祈福之時,若非皇後娘娘與慧姐姐你等仔細看護鸞儀,隻怕鸞儀絕非今日這般安康。說來,本宮還得謝謝娘娘與姐姐。”我語氣感激道。
慧貴嬪麵色微微緋紅,客氣道:“鄰倩夫人說笑了。妾妃縱非嘉敏帝姬生母,亦算得上庶母,與皇後娘娘一道關懷帝姬亦是理所應當。”
自入宮以來便與吾等不和的墨昭容早早轉了性子,此刻已然含著一縷春風般的笑意,向我敬酒,語氣柔和,溫柔似水道:“鄰倩夫人勞苦功高,為國為民,離宮二載,靜居瑤華宮,甚是令人敬佩。妾妃自歎弗如,特向鄰倩夫人敬上杯中酒。”
“墨昭容果然安定心嫻不少,擔得起陛下如此寵愛。”我眼見一襲深紫色純金線遍繡菊花明緙絲芙蓉錦裙的墨昭容瑩然起身,在銀青色遍繡綠葉的輕紗披帛映襯下,如一朵秋風涼意中輕盈綻放的紫菊,泛濫出柔軟綿綿的氣韻,不由得感慨起來,聯想起當日的情狀,當真判若兩人。
“妾妃等,參見鄰倩夫人,恭賀鄰倩夫人歸來。”緊隨之,姝妃、斂敏與婺藕來我麵前,行福身禮,聲音難掩沙啞地祝賀我歸來之喜。
我近乎眼中含淚、含悲、含苦、含喜,回敬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