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請求下,為了安撫嫋舞之心,皇帝冊為淑媛——正是當日權淑媛的位分。然則此舉終究挽回不了嫋舞那顆逐日冰冷的心。固然俞板日日探視照看,嫋舞的身子依舊一天天消沉下去。原本憐惜她愛女心切的皇帝,亦隨著時日的久遠兼太皇太後的崩逝而逐漸不再邁步玉燭殿。興樂宮如同死寂一般,被宮人遺忘在禦殿角落。
太皇太後被追諡為穆溫懿敬讓元懷皇後,與穆安定公主的喪事一同辦理,儀仗恢弘廣大。內侍、內禦的哭聲響徹禦殿內外,鮮少有宮人不痛哭流涕——隻為免於不敬上典之罪,受皇帝責罰。
就在安定出殯的那一日,嫋舞哀痛之下,於白布靈幡的大殿之內演跳一支淒涼哀美的鶴舞後,徑直撞柱,一心求死,幸而不曾為黑白無常勾去魂魄,發髻之上煍王特意贈送的紅珊瑚串赤暖玉珠流蘇梨花滿枝步搖倒是當場落得粉碎。原本安定的死已然令我悲痛欲絕,此番嫋舞此舉,更是叫我泣不成聲,幾欲嘔血。
握著嫋舞撞柱後掉落在地的雪色描金胭脂梨花鈿,我清楚地意識到原本相依為命的我倆,如今隻剩了我一人有毅力孤零零活在這人情冰冷的禦殿之內,孤苦無依,不知前方還有多少明槍暗箭。安定之死,令嫋舞不複當日的活力生機與鬥誌,至於勇氣更無從談起。固然從旁勸慰的婺藕與斂敏待我極好,究竟不是自幼一同長大的情分,難抵歲月的變遷。何況,如今係嫋舞,來日又該是何人?婺藕?抑或是斂敏?
穆溫懷後與安定二人的喪儀大事一同辦理,禦殿之內可謂多年未有如此哀慟的場麵。此段時日,皇帝一壁整理朝政,一壁與皇後一同辦理喪儀後事。禦殿之內,接連數月不曾有過絲竹管弦之聲、歡樂笑語之音。
而不得不提的是,仰賴太皇太後存活至今的依修媛亦隨著穆溫懷後的山陵崩而徹底倒台。原本,固然毫無帝寵,到底穆溫懷後尚可護著她。如今,依修媛再無依附之處,隻得指望皇恩,故而於穆溫懷後喪儀上,哭得撕心裂肺,甚為哀慟,惹來皇帝關注。皇帝眼見依修媛如此哀慟不已,心下甚為感懷她多年來精心侍奉穆溫懷後,從此對她愈加禮遇相待,俸例亦視同從二品貴嬪。如此,於依修媛,倒也抵得過了。
隨著兩件喪儀的事跡告一段落,我隻覺麟德八年的春日,固然綠意盎然,鮮活一片,到底來得尤為遲緩,令人不禁感歎起“物是人非”四字來。
為著辦些喜食衝喜,但又礙於穆溫懷後剛過世不久,僅僅惇姬晉為從五品麗儀。
鶯月聽聞此等消息,不由得納悶起來,嘀咕道:“雲麗儀固然得寵,到底不及折昭儀與夕麗人。怎的喪儀事後,陛下頭一個晉封的人會是她?”
我嘴角含了一縷笑意,並不言語。
倚華一壁為我梳理三千煩惱絲,一壁道:“是啊,在陛下心中論樣貌,夕麗人居首;論出身,有懿貴姬在前頭;論恩寵,亦比不過折昭儀······諸如此類,雲麗儀不過末流而已。固然連折昭儀與夕麗人尚且未得晉封,到底如今朝政繁忙,甚為緊急,陛下仰賴雲家眾臣方行理大事。如此情狀,雲麗儀的位分自然要晉一晉。何況,如今的從三品貴姬之位尚有四位空缺。隻怕不日待雲家眾臣立下大功,便是雲麗儀身居一宮主位之時。”
“倚華你這消息可是聽承文打聽來的?”我起身離座,轉頭肅穆道:“連前朝政事亦放在心中,隻怕不解你心意之人會以為你企圖憑一介內禦之身,幹涉朝政。屆時,縱使本宮亦保不了你。”
“謝娘娘教誨,奴婢記得了。”不慌不忙,含笑行了福身禮,頓了頓,倚華補充道:“奴婢不過想著多探聽一些事,也好為娘娘排憂解難。何況,承文能夠探聽來的消息,旁人未必有此能耐,抑或叫人察覺出來。”
眼見倚華如此平和,我心下不禁安心起來:倚華到底資曆深厚,經驗老道,辦事穩妥。
“說來穆溫懷後的喪儀上,當真依舊瞧得出敬懿賢太妃當初的國色天香。”我回想起喪儀之上,敬懿賢太妃看似如三十許人,當真擔不上‘老人’二字。
倚華解釋道:“奴婢幼年時曾見得敬懿賢太妃一麵,彼時賢太妃不過屈居璷妃之位,可謂身材苗條,冰肌玉質,花容月貌,遠勝玶妃與璹妃,便是如今的莊和淑太妃、榮惠德太妃,且聰明機敏,精通文墨與琴棋書畫,更與湘貴妃交往甚好,君恩綿延,遠勝諸妃。”
“可惜如今平帝駕崩,縱然賢太妃錦衣玉食,到底失了樂趣,過著平淡如流水的乏味日子。”
“是啊。陛下尚在人世,人人心中算計著;待到陛下駕崩後,諸妃又隻得苦苦守著佛堂過日子,為先帝祈福禱願。”
我喟然一歎,“倒是懿貴姬,早早體會了如此情況。”轉口一提,我問道:“說來近幾日不知懿貴姬如何?”
“回娘娘的話,懿貴姬這幾年來,鋒芒漸收,勤於練字,性情愈加穩當。隻怕不日,陛下便會冊懿貴姬為九嬪之一。”淩合在旁聽聞,頷首道。
我笑道:“等了這麽些年,她可算是擺脫貴姬之位了。”
未幾,晨昏定省之後,我閑閑漫步清寧宮的玉簪園。
春色未老,猶帶柔和的暖陽之光。岸邊微風細細,吹動著綠柳斜斜飄搖,迎風搖擺枝條,猶如禦殿舞姬手中飛舞著的披帛之飄逸。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春光如一幅色彩濃鬱鮮豔的卷軸長畫,一寸寸鋪展開來,蔓延出一片柔和的希望出來。日光下,白雪一般的光澤甚為醉人心儀。
正漫步賞景時,前頭傳來一聲嬌弱的‘哎喲’一聲,在清晨的寧靜中,聽來甚為清晰。我與倚華對視一眼,隨即往前趕去。
待到近了,我才發現係一襲淡紫色輕紗宮裝的懿貴姬,淡紫色的輕紗盡顯風姿嫋娜,大有不勝之態。她正坐在地上,右手捂著右腳踝,麵容忍耐,甚為痛苦,依舊遮掩不住她麵容與生俱來的飄逸雲柔。眼角餘光裏,我注意到一旁有條赤紅色的細長小蛇遊走了。
鈴蘭在旁焦急地看著她的右腳踝,隻見有兩滴紅色的血珠兒洇出潔白的錦襪,沾上了懿貴姬的纖纖手指。
“這是怎麽了?”我湊近了,忙問道。
“回婉妃娘娘的話,我家娘娘方才被一條毒蛇咬了。”鈴蘭哭喪著臉回道。
我當即轉頭,對淩合說道:“淩合,馬上去太醫院請俞禦醫過來。”
“是。”淩合行一禮,匆匆趕去太醫院。
倚華上前,與鈴蘭一同扶起懿貴姬,往一旁的朱漆描金六柱黑瓦亭走去。
淩合腳程快,不一會兒功夫便請來了俞板。
自從嫋舞避世避寵之後,俞板亦日漸默默,非詔不出。而後經過倚華日日勸解,俞板亦逐漸振作起來,不再蕭條度日。
今日,趕到的俞板固然頹廢,到底不忘宮規禮儀,端正行一禮,看了看懿貴姬露出的雪白足踝上的傷勢,道了一句“得罪了”,隨即湊上前,將蛇毒吸取出來,繼而取出藥箱,利落地配出藥粉,灑在傷口上。
我眼見俞板如此作為,心下雖知顯然不合常理,到底壓抑住了心頭的那一聲叫喊。懿貴姬亦複如是。
待到俞板包紮好傷口,隨即對懿貴姬抱拳道:“微臣方才冒犯了,還望懿貴姬恕罪。”
“無妨。”懿貴姬柔和的麵容露出一絲感激,被鈴蘭仔細地攙扶著起身,語調輕緩舒適,毫無當日的盛氣淩人。
“微臣已然開了鬼箭羽為娘娘祛毒。”說著,俞板收拾了藥箱,將藥方轉交給鈴蘭,“還望鈴蘭姑娘盡早自尚食局司藥房取得藥材。微臣這便先行告退,為娘娘抓藥。”
“有勞俞禦醫。”觀看懿貴姬客氣回禮的行徑,早已失卻了往日的傲慢,顯見近些年於禮節之道上亦修習了不少。
我細細打量起懿貴姬來:皇帝多年的冷落,非但沒有令懿貴姬姿容憔悴,反而更增添了一份誘人幽香的韻味,甚為襲人,仿佛一朵璀璨奪目的紫色千瓣菊,飛揚起一片秋日的恢弘柔和,惹人注目,令人不由得心生讚歎。
“娘娘一個勁兒地盯著妾妃瞧做什麽?”原地歇息了片刻,懿貴姬留意到我的眼神,不覺詫異而羞澀起來,語氣柔溫地問道。
“數年不曾相見,貴姬的模樣倒是越發精致小巧了,不似旁人那般年老色衰。”我笑著,帶著三隻金鑲玉嵌紅寶石鑲細粒明珠芙蓉花形狀的赤金長護甲的手撫上左臉頰,忽而生出幾分感歎歲月之情,“連本宮見了亦心生歡悅之情。”
“婉妃娘娘謬讚了。”懿貴姬由鈴蘭扶著,勉強站起身,身姿窈窕柔麗,一如往昔,姿容謙遜之際,嘴角微微一笑道:“妾妃如何敢在娘娘麵前班門弄斧。娘娘姿容婉約怡人,若非如此,怎會得陛下賜封號‘婉’?”
太皇太後被追諡為穆溫懿敬讓元懷皇後,與穆安定公主的喪事一同辦理,儀仗恢弘廣大。內侍、內禦的哭聲響徹禦殿內外,鮮少有宮人不痛哭流涕——隻為免於不敬上典之罪,受皇帝責罰。
就在安定出殯的那一日,嫋舞哀痛之下,於白布靈幡的大殿之內演跳一支淒涼哀美的鶴舞後,徑直撞柱,一心求死,幸而不曾為黑白無常勾去魂魄,發髻之上煍王特意贈送的紅珊瑚串赤暖玉珠流蘇梨花滿枝步搖倒是當場落得粉碎。原本安定的死已然令我悲痛欲絕,此番嫋舞此舉,更是叫我泣不成聲,幾欲嘔血。
握著嫋舞撞柱後掉落在地的雪色描金胭脂梨花鈿,我清楚地意識到原本相依為命的我倆,如今隻剩了我一人有毅力孤零零活在這人情冰冷的禦殿之內,孤苦無依,不知前方還有多少明槍暗箭。安定之死,令嫋舞不複當日的活力生機與鬥誌,至於勇氣更無從談起。固然從旁勸慰的婺藕與斂敏待我極好,究竟不是自幼一同長大的情分,難抵歲月的變遷。何況,如今係嫋舞,來日又該是何人?婺藕?抑或是斂敏?
穆溫懷後與安定二人的喪儀大事一同辦理,禦殿之內可謂多年未有如此哀慟的場麵。此段時日,皇帝一壁整理朝政,一壁與皇後一同辦理喪儀後事。禦殿之內,接連數月不曾有過絲竹管弦之聲、歡樂笑語之音。
而不得不提的是,仰賴太皇太後存活至今的依修媛亦隨著穆溫懷後的山陵崩而徹底倒台。原本,固然毫無帝寵,到底穆溫懷後尚可護著她。如今,依修媛再無依附之處,隻得指望皇恩,故而於穆溫懷後喪儀上,哭得撕心裂肺,甚為哀慟,惹來皇帝關注。皇帝眼見依修媛如此哀慟不已,心下甚為感懷她多年來精心侍奉穆溫懷後,從此對她愈加禮遇相待,俸例亦視同從二品貴嬪。如此,於依修媛,倒也抵得過了。
隨著兩件喪儀的事跡告一段落,我隻覺麟德八年的春日,固然綠意盎然,鮮活一片,到底來得尤為遲緩,令人不禁感歎起“物是人非”四字來。
為著辦些喜食衝喜,但又礙於穆溫懷後剛過世不久,僅僅惇姬晉為從五品麗儀。
鶯月聽聞此等消息,不由得納悶起來,嘀咕道:“雲麗儀固然得寵,到底不及折昭儀與夕麗人。怎的喪儀事後,陛下頭一個晉封的人會是她?”
我嘴角含了一縷笑意,並不言語。
倚華一壁為我梳理三千煩惱絲,一壁道:“是啊,在陛下心中論樣貌,夕麗人居首;論出身,有懿貴姬在前頭;論恩寵,亦比不過折昭儀······諸如此類,雲麗儀不過末流而已。固然連折昭儀與夕麗人尚且未得晉封,到底如今朝政繁忙,甚為緊急,陛下仰賴雲家眾臣方行理大事。如此情狀,雲麗儀的位分自然要晉一晉。何況,如今的從三品貴姬之位尚有四位空缺。隻怕不日待雲家眾臣立下大功,便是雲麗儀身居一宮主位之時。”
“倚華你這消息可是聽承文打聽來的?”我起身離座,轉頭肅穆道:“連前朝政事亦放在心中,隻怕不解你心意之人會以為你企圖憑一介內禦之身,幹涉朝政。屆時,縱使本宮亦保不了你。”
“謝娘娘教誨,奴婢記得了。”不慌不忙,含笑行了福身禮,頓了頓,倚華補充道:“奴婢不過想著多探聽一些事,也好為娘娘排憂解難。何況,承文能夠探聽來的消息,旁人未必有此能耐,抑或叫人察覺出來。”
眼見倚華如此平和,我心下不禁安心起來:倚華到底資曆深厚,經驗老道,辦事穩妥。
“說來穆溫懷後的喪儀上,當真依舊瞧得出敬懿賢太妃當初的國色天香。”我回想起喪儀之上,敬懿賢太妃看似如三十許人,當真擔不上‘老人’二字。
倚華解釋道:“奴婢幼年時曾見得敬懿賢太妃一麵,彼時賢太妃不過屈居璷妃之位,可謂身材苗條,冰肌玉質,花容月貌,遠勝玶妃與璹妃,便是如今的莊和淑太妃、榮惠德太妃,且聰明機敏,精通文墨與琴棋書畫,更與湘貴妃交往甚好,君恩綿延,遠勝諸妃。”
“可惜如今平帝駕崩,縱然賢太妃錦衣玉食,到底失了樂趣,過著平淡如流水的乏味日子。”
“是啊。陛下尚在人世,人人心中算計著;待到陛下駕崩後,諸妃又隻得苦苦守著佛堂過日子,為先帝祈福禱願。”
我喟然一歎,“倒是懿貴姬,早早體會了如此情況。”轉口一提,我問道:“說來近幾日不知懿貴姬如何?”
“回娘娘的話,懿貴姬這幾年來,鋒芒漸收,勤於練字,性情愈加穩當。隻怕不日,陛下便會冊懿貴姬為九嬪之一。”淩合在旁聽聞,頷首道。
我笑道:“等了這麽些年,她可算是擺脫貴姬之位了。”
未幾,晨昏定省之後,我閑閑漫步清寧宮的玉簪園。
春色未老,猶帶柔和的暖陽之光。岸邊微風細細,吹動著綠柳斜斜飄搖,迎風搖擺枝條,猶如禦殿舞姬手中飛舞著的披帛之飄逸。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春光如一幅色彩濃鬱鮮豔的卷軸長畫,一寸寸鋪展開來,蔓延出一片柔和的希望出來。日光下,白雪一般的光澤甚為醉人心儀。
正漫步賞景時,前頭傳來一聲嬌弱的‘哎喲’一聲,在清晨的寧靜中,聽來甚為清晰。我與倚華對視一眼,隨即往前趕去。
待到近了,我才發現係一襲淡紫色輕紗宮裝的懿貴姬,淡紫色的輕紗盡顯風姿嫋娜,大有不勝之態。她正坐在地上,右手捂著右腳踝,麵容忍耐,甚為痛苦,依舊遮掩不住她麵容與生俱來的飄逸雲柔。眼角餘光裏,我注意到一旁有條赤紅色的細長小蛇遊走了。
鈴蘭在旁焦急地看著她的右腳踝,隻見有兩滴紅色的血珠兒洇出潔白的錦襪,沾上了懿貴姬的纖纖手指。
“這是怎麽了?”我湊近了,忙問道。
“回婉妃娘娘的話,我家娘娘方才被一條毒蛇咬了。”鈴蘭哭喪著臉回道。
我當即轉頭,對淩合說道:“淩合,馬上去太醫院請俞禦醫過來。”
“是。”淩合行一禮,匆匆趕去太醫院。
倚華上前,與鈴蘭一同扶起懿貴姬,往一旁的朱漆描金六柱黑瓦亭走去。
淩合腳程快,不一會兒功夫便請來了俞板。
自從嫋舞避世避寵之後,俞板亦日漸默默,非詔不出。而後經過倚華日日勸解,俞板亦逐漸振作起來,不再蕭條度日。
今日,趕到的俞板固然頹廢,到底不忘宮規禮儀,端正行一禮,看了看懿貴姬露出的雪白足踝上的傷勢,道了一句“得罪了”,隨即湊上前,將蛇毒吸取出來,繼而取出藥箱,利落地配出藥粉,灑在傷口上。
我眼見俞板如此作為,心下雖知顯然不合常理,到底壓抑住了心頭的那一聲叫喊。懿貴姬亦複如是。
待到俞板包紮好傷口,隨即對懿貴姬抱拳道:“微臣方才冒犯了,還望懿貴姬恕罪。”
“無妨。”懿貴姬柔和的麵容露出一絲感激,被鈴蘭仔細地攙扶著起身,語調輕緩舒適,毫無當日的盛氣淩人。
“微臣已然開了鬼箭羽為娘娘祛毒。”說著,俞板收拾了藥箱,將藥方轉交給鈴蘭,“還望鈴蘭姑娘盡早自尚食局司藥房取得藥材。微臣這便先行告退,為娘娘抓藥。”
“有勞俞禦醫。”觀看懿貴姬客氣回禮的行徑,早已失卻了往日的傲慢,顯見近些年於禮節之道上亦修習了不少。
我細細打量起懿貴姬來:皇帝多年的冷落,非但沒有令懿貴姬姿容憔悴,反而更增添了一份誘人幽香的韻味,甚為襲人,仿佛一朵璀璨奪目的紫色千瓣菊,飛揚起一片秋日的恢弘柔和,惹人注目,令人不由得心生讚歎。
“娘娘一個勁兒地盯著妾妃瞧做什麽?”原地歇息了片刻,懿貴姬留意到我的眼神,不覺詫異而羞澀起來,語氣柔溫地問道。
“數年不曾相見,貴姬的模樣倒是越發精致小巧了,不似旁人那般年老色衰。”我笑著,帶著三隻金鑲玉嵌紅寶石鑲細粒明珠芙蓉花形狀的赤金長護甲的手撫上左臉頰,忽而生出幾分感歎歲月之情,“連本宮見了亦心生歡悅之情。”
“婉妃娘娘謬讚了。”懿貴姬由鈴蘭扶著,勉強站起身,身姿窈窕柔麗,一如往昔,姿容謙遜之際,嘴角微微一笑道:“妾妃如何敢在娘娘麵前班門弄斧。娘娘姿容婉約怡人,若非如此,怎會得陛下賜封號‘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