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就算是有許多打點便利存在,政府部門的許多手續還是類似的,那一套流程就算簡化了還是很長。
祝鬆江早已習慣了種種手續,並對此接受良好。
他填完了數張登記表格,並以完全不厭煩的姿態仔仔細細地閱讀完了那許多條款,並將醫院附送的完整檢查記錄一同交給專門的人員錄入係統。
而這個所負責的人並不多卻有十位職員的部門在許多人一塊忙的情況下也確實稍稍體現了一下效率——下午三點,中間他們請祝鬆江品嚐了他們的工作午餐,此時祝鬆江終於拿到了裏斯特帝國的光腦,看起來和他原本那個光腦相差不大,具體更多是否存在的差異還需要他自己去發現。
鑒於他是一個向導,專門負責這一部分的考特曼女士告訴他,最好盡快去匹配中心接入帝國基因庫做匹配,同時需要三天內攜專門的文件前往向導協會登記檢查。
同時裏斯特帝國對“星海來客”提供為期三個月、每月3000信用點的基本補助,哨兵向導還有每月額外2000點的臨時補助,並提供公租房三個月的免費居住。
匹配中心是下午五點下班,每周雙休的官方機構,考特曼女士專門陪著他跑了一趟,隻需要采血和一點向導素就可以了,檢查結果會在一周後發送信息,同時也可以在光腦上通過匹配中心的官方網站、本地政務網站查詢結果。
考特曼女士幫他拿了一份匹配中心發放的小冊子,又帶他坐部門用車去了公租房。
裏斯特帝國所擁有的官方出租房分為兩種,一種是廉租房,一種就是公租房。
而兩種租房雖然都是政府提供、統一建設的租房,功能性和對應人群卻完全不同。
廉租房即所謂的“貧民區”,但因為設施及場地集中相較於大部分定義的貧民窟要好許多,帝國每顆宜居星上都有這樣的區域,政府隻收取低廉的租金,而那裏屋子是一間間出租且衛生間在每層樓的樓道內、每間房子裏擠滿了能勉強不擠著躺在地上的人們。
相比於傳統意義的貧民窟,廉租房顯然是為了控製犯罪率以及至少提供一點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政府保障,但是有些星球還是存在連廉租房都住不起的流浪漢、比廉租房環境更差的貧民窟。
而公租房,顯然就完全不一樣了。
公租房一般是擁有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的單人套房或是二室至三室的家庭房,一般是對外出租或是以低廉的價格租給剛畢業的高學曆社會新人或是從其他星球引進的人才,政府職員擁有永久的半價租住權益,“星海來客”則在登記後擁有三個月的免費居住權。
而公租房則是在租房或分配後就綁定到光腦上,每個人的光腦就是房屋的鑰匙。
考特曼女士告知祝鬆江公租房的公共區域有哪些時,還幫他從郵箱裏取出來一份快遞——是登記後直接送到公租房的登記賀禮,帝國優異的郵政係統讓這份同城郵件直接一小時就送到了地方。
而更多的基礎設施其實大差不差,考特曼女士關懷地陪著祝鬆江查看了家裏的各種開關、按鈕和家電後,還和他在光腦上加了聯係方式,這才告別這位適應能力其實很強的向導。
此時已是下午四點多,這顆星球有類似地球的晚霞,柔柔地從窗外灑進來,滿室紅光。
祝鬆江也隻是坐在小客廳裏,他拆開那份登記賀禮,裏麵是一冊百科全書、一份帝國詳細介紹和一座金色的擺件,上麵有“恭喜你成為帝國第xxxxx位新居民”的字樣,顯然是為了幫助異鄉客真正了解、融入帝國。
他將擺件擺到客廳裏的茶幾上,拈起自己左手的空間鈕,寶石仍在他的手腕上閃閃發光。
他盤點了空間鈕和隨身空間裏的東西,隨身空間裏的蔬果都早就在上一次保鮮室裏吃空後放了進去,現在隻剩一些存進去的食物、金銀貴重物品及裝了東西的小屋;而空間鈕裏則東西比較雜亂,匆匆整理後放入的食物、器具乃至家具、衣物和生活用品,大部分比較整齊,後放入的那些即使收納過也可以看得出匆忙。
當然,最重要的不是這些。
他找出來需要的書籍和一些電子產品,將書籍先放在一邊,轉而去研究自己的光腦。
最後他判斷,他的光腦可以和這些電子產品連接並無異樣,這種情況說明了兩方的光腦技術相似,所以通過一些手段可以使得電子產品通用,但是因為這些電子產品產出自另一個國家,所以無法連上本地的網絡。
大約摸是因為同樣衍生自地球的後代,所以星海兩端的國度有些地方還是相似的,好比說這裏的飛船雖然在核心技術上因為同樣不同於地球科技而完全不一樣,但是所使用的能源卻依舊相似,許多貴金屬及一些概念、定義也相似,叫人一看就是承襲自一個祖先的國家,如果說裏斯特帝國和隔壁聯邦是兄弟,那麽他老家那邊就是一個祖先的遠房親戚了。
為了保住他自己的飛船,不讓人把這寶貴的樣品拆了研究,勢必得把技術拿出來,盡管隻要拿出這技術就會有豐厚的報酬,但是書籍資料和一艘飛船實物還是不同的,盡管現在這飛船已經被登記為他的私有物,而他相關的合法證件也在登記後一並下來,並且按照法律可以提前一個月申請航線飛行,但隻要還是唯一的實物,哪怕隻是一艘更接近於住所而不是專門用途的飛船,危險就從來沒有消失。
祝鬆江將專門的資料和電子書都傳輸到一個專門的閱讀器中,再將裏麵其他的東西傳到別的電子產品中保存,並翻出來一個專門的太陽能充電器和閱讀器連接到光腦的專用連接線,一齊和書籍一起包起來,這才點開光腦,給考特曼女士發去信息。
“女士,請問所攜帶技術要去找誰上交?是有關我那艘飛船的技術,以及我之前購買的一些專業書籍。”當初他買這些書籍隻是為了學習如何自行修理飛船,好歹在今日也算安排上了用場。
看著發來的消息,很快就有對接的人來聯係他,後續要做的事還很多。
祝鬆江早已習慣了種種手續,並對此接受良好。
他填完了數張登記表格,並以完全不厭煩的姿態仔仔細細地閱讀完了那許多條款,並將醫院附送的完整檢查記錄一同交給專門的人員錄入係統。
而這個所負責的人並不多卻有十位職員的部門在許多人一塊忙的情況下也確實稍稍體現了一下效率——下午三點,中間他們請祝鬆江品嚐了他們的工作午餐,此時祝鬆江終於拿到了裏斯特帝國的光腦,看起來和他原本那個光腦相差不大,具體更多是否存在的差異還需要他自己去發現。
鑒於他是一個向導,專門負責這一部分的考特曼女士告訴他,最好盡快去匹配中心接入帝國基因庫做匹配,同時需要三天內攜專門的文件前往向導協會登記檢查。
同時裏斯特帝國對“星海來客”提供為期三個月、每月3000信用點的基本補助,哨兵向導還有每月額外2000點的臨時補助,並提供公租房三個月的免費居住。
匹配中心是下午五點下班,每周雙休的官方機構,考特曼女士專門陪著他跑了一趟,隻需要采血和一點向導素就可以了,檢查結果會在一周後發送信息,同時也可以在光腦上通過匹配中心的官方網站、本地政務網站查詢結果。
考特曼女士幫他拿了一份匹配中心發放的小冊子,又帶他坐部門用車去了公租房。
裏斯特帝國所擁有的官方出租房分為兩種,一種是廉租房,一種就是公租房。
而兩種租房雖然都是政府提供、統一建設的租房,功能性和對應人群卻完全不同。
廉租房即所謂的“貧民區”,但因為設施及場地集中相較於大部分定義的貧民窟要好許多,帝國每顆宜居星上都有這樣的區域,政府隻收取低廉的租金,而那裏屋子是一間間出租且衛生間在每層樓的樓道內、每間房子裏擠滿了能勉強不擠著躺在地上的人們。
相比於傳統意義的貧民窟,廉租房顯然是為了控製犯罪率以及至少提供一點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政府保障,但是有些星球還是存在連廉租房都住不起的流浪漢、比廉租房環境更差的貧民窟。
而公租房,顯然就完全不一樣了。
公租房一般是擁有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的單人套房或是二室至三室的家庭房,一般是對外出租或是以低廉的價格租給剛畢業的高學曆社會新人或是從其他星球引進的人才,政府職員擁有永久的半價租住權益,“星海來客”則在登記後擁有三個月的免費居住權。
而公租房則是在租房或分配後就綁定到光腦上,每個人的光腦就是房屋的鑰匙。
考特曼女士告知祝鬆江公租房的公共區域有哪些時,還幫他從郵箱裏取出來一份快遞——是登記後直接送到公租房的登記賀禮,帝國優異的郵政係統讓這份同城郵件直接一小時就送到了地方。
而更多的基礎設施其實大差不差,考特曼女士關懷地陪著祝鬆江查看了家裏的各種開關、按鈕和家電後,還和他在光腦上加了聯係方式,這才告別這位適應能力其實很強的向導。
此時已是下午四點多,這顆星球有類似地球的晚霞,柔柔地從窗外灑進來,滿室紅光。
祝鬆江也隻是坐在小客廳裏,他拆開那份登記賀禮,裏麵是一冊百科全書、一份帝國詳細介紹和一座金色的擺件,上麵有“恭喜你成為帝國第xxxxx位新居民”的字樣,顯然是為了幫助異鄉客真正了解、融入帝國。
他將擺件擺到客廳裏的茶幾上,拈起自己左手的空間鈕,寶石仍在他的手腕上閃閃發光。
他盤點了空間鈕和隨身空間裏的東西,隨身空間裏的蔬果都早就在上一次保鮮室裏吃空後放了進去,現在隻剩一些存進去的食物、金銀貴重物品及裝了東西的小屋;而空間鈕裏則東西比較雜亂,匆匆整理後放入的食物、器具乃至家具、衣物和生活用品,大部分比較整齊,後放入的那些即使收納過也可以看得出匆忙。
當然,最重要的不是這些。
他找出來需要的書籍和一些電子產品,將書籍先放在一邊,轉而去研究自己的光腦。
最後他判斷,他的光腦可以和這些電子產品連接並無異樣,這種情況說明了兩方的光腦技術相似,所以通過一些手段可以使得電子產品通用,但是因為這些電子產品產出自另一個國家,所以無法連上本地的網絡。
大約摸是因為同樣衍生自地球的後代,所以星海兩端的國度有些地方還是相似的,好比說這裏的飛船雖然在核心技術上因為同樣不同於地球科技而完全不一樣,但是所使用的能源卻依舊相似,許多貴金屬及一些概念、定義也相似,叫人一看就是承襲自一個祖先的國家,如果說裏斯特帝國和隔壁聯邦是兄弟,那麽他老家那邊就是一個祖先的遠房親戚了。
為了保住他自己的飛船,不讓人把這寶貴的樣品拆了研究,勢必得把技術拿出來,盡管隻要拿出這技術就會有豐厚的報酬,但是書籍資料和一艘飛船實物還是不同的,盡管現在這飛船已經被登記為他的私有物,而他相關的合法證件也在登記後一並下來,並且按照法律可以提前一個月申請航線飛行,但隻要還是唯一的實物,哪怕隻是一艘更接近於住所而不是專門用途的飛船,危險就從來沒有消失。
祝鬆江將專門的資料和電子書都傳輸到一個專門的閱讀器中,再將裏麵其他的東西傳到別的電子產品中保存,並翻出來一個專門的太陽能充電器和閱讀器連接到光腦的專用連接線,一齊和書籍一起包起來,這才點開光腦,給考特曼女士發去信息。
“女士,請問所攜帶技術要去找誰上交?是有關我那艘飛船的技術,以及我之前購買的一些專業書籍。”當初他買這些書籍隻是為了學習如何自行修理飛船,好歹在今日也算安排上了用場。
看著發來的消息,很快就有對接的人來聯係他,後續要做的事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