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三月底,卓容成終於久違地見到了家中的其他兄弟。
哨兵結婚的年紀其實普遍比向導要晚,幾個在原劇情中完美隱身的哨兵雖然已經定親,但是都未結婚,他們預備等家屬可以隨軍了再結婚,帝國軍事學院畢業生一畢業就已是軍官,但是按級別卻還需再升幾級,帝國軍校的畢業生普遍在十年內可以升到那個級別,前線蟲族戰事從未停歇,他們這個年紀正適合在前線衝鋒,而非大皇子那樣一年在帝都星域處理政務一年回到前線。
他很清楚地記得,即使是與家人聯係不多的那段記憶裏,他們也是在童話的結尾完美隱身,享受到了好處但是並未直接出現在故事裏牽扯是非,這就是家族的智慧。
卓家都是聰明人,無需安排更多,也沒有必要過去幫忙,需要改變的唯有反抗組織與卓容嘉的關係,其他的細枝末節本無需在意。
而幾位兄弟回來也與卓容嘉即將發生的事情沒有關係,他們是因為軍部的調動而回來,但是如此巧合與不同,足以讓卓容成斷定他們回來必定是有囑咐,才能一起選擇自己作為代表出席。
今天卓容嘉還在帝國大學那邊,卓容成便坐了懸浮車過去。
“不用擔心,他們不會刻意與你交好。”卓容成在私底下還是說得很直白。
卓容嘉並不熟悉那些兄長,自幼時起,仿佛就有一道天然的溝壑隔開了他與那些兄長,後來一道名為分化的裂縫又讓他和卓容成徹底分隔開來,仿佛他們不是最親近的親人一樣。
“他們好相處嗎?”小教授在記憶裏找不到過去和他們相處的回憶,仔細檢索才發現本該了解的人其實一無所知。
“把他們當做親戚對待就行,我跟他們也不熟。”卓容成挼挼他,“不要害怕,看我怎麽做就好,和你之前學的社交並無太大差異。”隻是小教授可以一頭紮進學術過著喜愛的生活,在聚光燈下的高階向導必須對喜歡的不喜歡的一並接收,嫻熟地應對著來往逢迎。
有了哥哥的預警,卓容嘉對幾位軍裝兄長顯得很是得體:“晚上好,大堂哥”“晚上好,大哥”“晚上好,xx堂哥”。
打完招呼又和卓容成一起與他們攀談幾句,三位長輩就已入座,今天的座位安排得比較明顯,換成大圓桌的桌旁,卓老爺子坐在了首位,而卓大伯坐在左手邊,卓二叔坐在右手邊,卓二叔旁邊先是卓容成,然後卓容嘉;而對麵幾個自家堂兄弟也按年齡排下來,後麵就是幾個更不眼熟的叔爺爺家堂兄弟,剛好和卓容嘉隔了一個空位。
玻璃轉盤慢悠悠地旋轉著,上麵的菜都還熱氣騰騰,沒有人再說話,隻是都安靜吃飯,也不自己撥弄轉盤,隻在麵前的菜慢悠悠轉過時才去夾,就算是平日裏吃飯快速的軍人,湯勺碰到碗碟的聲音都很輕,安靜得過分。
哨兵們飯量大,因此兩兄弟吃飯要結束得很早,中間添飯倒是好幾回,一個大碗兩兄弟倆隻添一次飯,其餘人都添了兩三回,且並未結束。
吃完飯後卓容成就帶著卓容嘉安靜地拜別,隨後便從一樓東後方的餐廳走回自己房間去了。
“就算我想社交,這樣的相處裏也沒有太多社交的餘地。”洗漱後卓容成便來到了卓容嘉的房間,提起相處時做弟弟的蹙起眉頭,評價得不太客氣。
“這樣就很好了,你又沒有跟他們拉近距離的必要。”兄長很是習慣這樣的看法。
“那以後和他們的家人呢?”
“到那時你就已經學會如何應對了,嘉嘉。”卓容成笑著說,在心裏補充一句:因為那時你將學會如何自己應對或是和段宸煜一起應對。
每個人生來都是孤獨的,即使是親近的人,你也會發現有些人似乎注定了會見一次少一次,他們不夠親近,卻又注定會一直有所來往,和朋友不同,有一根無形的紐帶天然連結,但是又無法真正讓心靈貼近,而這種人就叫做‘親戚’。
在見麵的時候適當來往,但是之後卻未必需要參與。
“但是你要記住,在許多事情上,他們天然會支持你,這就是所謂世家大族的默契。”卓容成靠在床頭翻著一本文學作品,“我敢打賭,他們一定在樓上開了個小會,而且不是五樓的小房間,是六樓的專門會議室。”
在家裏有房間的幾個親兄弟、堂兄弟,房間也是在六樓。
“說到這裏,我又有長篇大論要同你講了。”他合上書本,看向正在書桌上撰寫論文的卓容嘉,而後者暫停了點擊光腦虛擬鍵盤的手,示意洗耳恭聽。
“還記得剛剛我說的最後一句話嗎?”卓容成以提問開始這段話。
“小會議室?”卓容嘉想了想,捕捉到這一點。
“是的,他們會在小會議室裏談論,而非我們那樣隻是隨意找了間我們童年時代也不曾去過的空房間,就這樣談話。”這話有點兒刺,但是卓容成私下裏給卓容嘉講話總是尖銳,而非往常那樣嬌氣任性卻不得罪人的話。
“你上回跟我說,你覺得向導在成為新女性。所以我要跟你講的,就是古地球時代一位女作家所開始的觀點。”
他將手裏的書本拿到台燈下,《一間自己的房間》,作者弗吉尼亞·伍爾夫。
“伍爾夫是一位英國女作家,她身處的環境裏還不像後來那樣男女平等,在有關女性寫作上,她留下了這麽一本書。有關這本書和法國作家波伏娃的《第二性》,我認為都是很重要的著作,這世上男女本身一樣,哨兵和向導最初是職業,但是人類會對不同的階級區分,也會對親人天然分級。”
“你還記不記得我的房間?盡管布局類似,但是我的房間沒有書架,也沒有書桌,而‘l’型衣櫃的其中一麵是在我分化後由父親親自增設,而我那時原本希望能有第二個書櫥,隨著分化迎來了第二麵衣櫃……”
“回到之前的話題,他們談論是在小會議室裏,你還記不記得家裏幾位哨兵的房間在哪?是六樓帶書房的大套間。”
“我們生下來時一同在三樓的小房間裏,擁有同規格的嬰兒床,長輩的態度沒有差別……後來更強壯的兄弟有了六樓的房間,而我們較為文靜,房間便在四樓……”
六樓的小會議室亮著燈,四樓的小房間同樣亮著燈。
夜裏的帝都紙醉金迷,附近的房屋裏歌舞聲久久不絕,街邊的懸浮車也停了一輛又一輛,而這個家裏今晚依舊安靜。
而燈光依舊在夜裏明亮,裏頭的人影不會透過玻璃被看見,隻有亮著燈的窗戶記下了他們還未眠。
很晚,很晚。
哨兵結婚的年紀其實普遍比向導要晚,幾個在原劇情中完美隱身的哨兵雖然已經定親,但是都未結婚,他們預備等家屬可以隨軍了再結婚,帝國軍事學院畢業生一畢業就已是軍官,但是按級別卻還需再升幾級,帝國軍校的畢業生普遍在十年內可以升到那個級別,前線蟲族戰事從未停歇,他們這個年紀正適合在前線衝鋒,而非大皇子那樣一年在帝都星域處理政務一年回到前線。
他很清楚地記得,即使是與家人聯係不多的那段記憶裏,他們也是在童話的結尾完美隱身,享受到了好處但是並未直接出現在故事裏牽扯是非,這就是家族的智慧。
卓家都是聰明人,無需安排更多,也沒有必要過去幫忙,需要改變的唯有反抗組織與卓容嘉的關係,其他的細枝末節本無需在意。
而幾位兄弟回來也與卓容嘉即將發生的事情沒有關係,他們是因為軍部的調動而回來,但是如此巧合與不同,足以讓卓容成斷定他們回來必定是有囑咐,才能一起選擇自己作為代表出席。
今天卓容嘉還在帝國大學那邊,卓容成便坐了懸浮車過去。
“不用擔心,他們不會刻意與你交好。”卓容成在私底下還是說得很直白。
卓容嘉並不熟悉那些兄長,自幼時起,仿佛就有一道天然的溝壑隔開了他與那些兄長,後來一道名為分化的裂縫又讓他和卓容成徹底分隔開來,仿佛他們不是最親近的親人一樣。
“他們好相處嗎?”小教授在記憶裏找不到過去和他們相處的回憶,仔細檢索才發現本該了解的人其實一無所知。
“把他們當做親戚對待就行,我跟他們也不熟。”卓容成挼挼他,“不要害怕,看我怎麽做就好,和你之前學的社交並無太大差異。”隻是小教授可以一頭紮進學術過著喜愛的生活,在聚光燈下的高階向導必須對喜歡的不喜歡的一並接收,嫻熟地應對著來往逢迎。
有了哥哥的預警,卓容嘉對幾位軍裝兄長顯得很是得體:“晚上好,大堂哥”“晚上好,大哥”“晚上好,xx堂哥”。
打完招呼又和卓容成一起與他們攀談幾句,三位長輩就已入座,今天的座位安排得比較明顯,換成大圓桌的桌旁,卓老爺子坐在了首位,而卓大伯坐在左手邊,卓二叔坐在右手邊,卓二叔旁邊先是卓容成,然後卓容嘉;而對麵幾個自家堂兄弟也按年齡排下來,後麵就是幾個更不眼熟的叔爺爺家堂兄弟,剛好和卓容嘉隔了一個空位。
玻璃轉盤慢悠悠地旋轉著,上麵的菜都還熱氣騰騰,沒有人再說話,隻是都安靜吃飯,也不自己撥弄轉盤,隻在麵前的菜慢悠悠轉過時才去夾,就算是平日裏吃飯快速的軍人,湯勺碰到碗碟的聲音都很輕,安靜得過分。
哨兵們飯量大,因此兩兄弟吃飯要結束得很早,中間添飯倒是好幾回,一個大碗兩兄弟倆隻添一次飯,其餘人都添了兩三回,且並未結束。
吃完飯後卓容成就帶著卓容嘉安靜地拜別,隨後便從一樓東後方的餐廳走回自己房間去了。
“就算我想社交,這樣的相處裏也沒有太多社交的餘地。”洗漱後卓容成便來到了卓容嘉的房間,提起相處時做弟弟的蹙起眉頭,評價得不太客氣。
“這樣就很好了,你又沒有跟他們拉近距離的必要。”兄長很是習慣這樣的看法。
“那以後和他們的家人呢?”
“到那時你就已經學會如何應對了,嘉嘉。”卓容成笑著說,在心裏補充一句:因為那時你將學會如何自己應對或是和段宸煜一起應對。
每個人生來都是孤獨的,即使是親近的人,你也會發現有些人似乎注定了會見一次少一次,他們不夠親近,卻又注定會一直有所來往,和朋友不同,有一根無形的紐帶天然連結,但是又無法真正讓心靈貼近,而這種人就叫做‘親戚’。
在見麵的時候適當來往,但是之後卻未必需要參與。
“但是你要記住,在許多事情上,他們天然會支持你,這就是所謂世家大族的默契。”卓容成靠在床頭翻著一本文學作品,“我敢打賭,他們一定在樓上開了個小會,而且不是五樓的小房間,是六樓的專門會議室。”
在家裏有房間的幾個親兄弟、堂兄弟,房間也是在六樓。
“說到這裏,我又有長篇大論要同你講了。”他合上書本,看向正在書桌上撰寫論文的卓容嘉,而後者暫停了點擊光腦虛擬鍵盤的手,示意洗耳恭聽。
“還記得剛剛我說的最後一句話嗎?”卓容成以提問開始這段話。
“小會議室?”卓容嘉想了想,捕捉到這一點。
“是的,他們會在小會議室裏談論,而非我們那樣隻是隨意找了間我們童年時代也不曾去過的空房間,就這樣談話。”這話有點兒刺,但是卓容成私下裏給卓容嘉講話總是尖銳,而非往常那樣嬌氣任性卻不得罪人的話。
“你上回跟我說,你覺得向導在成為新女性。所以我要跟你講的,就是古地球時代一位女作家所開始的觀點。”
他將手裏的書本拿到台燈下,《一間自己的房間》,作者弗吉尼亞·伍爾夫。
“伍爾夫是一位英國女作家,她身處的環境裏還不像後來那樣男女平等,在有關女性寫作上,她留下了這麽一本書。有關這本書和法國作家波伏娃的《第二性》,我認為都是很重要的著作,這世上男女本身一樣,哨兵和向導最初是職業,但是人類會對不同的階級區分,也會對親人天然分級。”
“你還記不記得我的房間?盡管布局類似,但是我的房間沒有書架,也沒有書桌,而‘l’型衣櫃的其中一麵是在我分化後由父親親自增設,而我那時原本希望能有第二個書櫥,隨著分化迎來了第二麵衣櫃……”
“回到之前的話題,他們談論是在小會議室裏,你還記不記得家裏幾位哨兵的房間在哪?是六樓帶書房的大套間。”
“我們生下來時一同在三樓的小房間裏,擁有同規格的嬰兒床,長輩的態度沒有差別……後來更強壯的兄弟有了六樓的房間,而我們較為文靜,房間便在四樓……”
六樓的小會議室亮著燈,四樓的小房間同樣亮著燈。
夜裏的帝都紙醉金迷,附近的房屋裏歌舞聲久久不絕,街邊的懸浮車也停了一輛又一輛,而這個家裏今晚依舊安靜。
而燈光依舊在夜裏明亮,裏頭的人影不會透過玻璃被看見,隻有亮著燈的窗戶記下了他們還未眠。
很晚,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