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山嶽一般的蠻獸跟前麵那些類似鱷魚一樣的還不同。


    有滿身尖刺,八條腿的大蛤蟆,吐出來的舌頭,伸縮一下,打在結界上麵都是轟的一個白點,出現點點小裂紋,跟個大型伸縮自如加農炮似的。


    嗖嗖嗖,嗖嗖嗖的,不停的用舌頭攻擊。


    點上一個大羅,鎧甲直接碎裂,還得往前補一刀,化開黏在鎧甲上麵的粘液,要不然,就直接被大舌頭卷走,塞入口中了。


    也有渾身猶如尖刀一樣的骨刺,還是左右上,三排的,腦袋小脖子粗,整個身體鼓鼓囊囊的,利用快速奔跑的速度,刮風似的在蠻獸中穿行,襲擊蠻獸的同時,也襲擊鄭凱他們。


    那些蠻獸稍一不慎被那幾排骨刺劃到,直接肉就掉下來一排一排的,被這家夥吞食。


    更有如同裝訂機似的,尾巴上一個巨大的骨釘,不停的甩著尾巴釘東西,釘到什麽,甩回來就吃什麽。


    別看整個大羅形成的太極兩儀陣隻是麵對幾十隻,但由於他們體型都十分龐大,攻擊起來都是不要命的野蠻衝撞。


    每次衝撞之下,整個原本圓形的陣型,都會被衝擊成變形。


    要不是,陣法上麵加持了極大的防禦力,這些陣法之中的大羅,就要成為這些蠻獸的甜點了。


    光從體型上,物理攻擊力上麵,洪荒世界的妖族,對於在西山禁區的蠻獸毫無優勢可言。


    法術攻擊上麵各種噴火的,噴毒水的,也是一溜溜的,噴過來。


    蠻獸之間是沒有任何認同感的,都是互為食物來源,完全不需要顧忌傷及同伴。


    要不是,鄭凱以大法力頂在前麵,陣型早就破了。


    抵擋不住,完全抵擋不住。


    現在鄭凱也僅僅是盡力讓他們先輸出,內耗一波,內耗得差不多了,在展開反擊。


    這是目前形勢下的最優解。


    這些蠻獸恐怕就是洪荒世界兩棲動物最開始的元祖,後來隨著世界慢慢退化之後,逐步逐步的降低了這種狂野的作風,才漸漸遍及其他區域。


    這種最為殘酷的優勝劣汰,無腦生存模式,最終疊加出來,最大的boss,恐怕就是鴻鈞道祖自己來了,都招架不住。


    就最後佛祖都殺不死隻能鎮壓的鱷祖,怕是也是其中一員。


    還好的是,鄭凱來得早,目前來看,暫時局麵還維持得住。


    別看都是山嶽般大小的蠻獸,實際的修為情況隻有金仙,這還不是什麽大羅境界的蠻獸。


    難怪當初呂大拿說,洪荒的妖族肉食來源有凶獸和蠻獸兩種。


    凶獸,鄭凱見識過了,全都是恐龍,長得醜是醜了點,但能提供的肉食來源確實不錯。


    這蠻獸,好家夥,不但醜,還蠻,真的配得上他們的名字蠻獸。


    要吃蠻獸的話,那都不知道要犧牲多少釣魚佬了。


    就怕跑得不夠快。


    相比於蠻獸,釣魚佬恐怕都會直接選擇高壓線。


    那畢竟還能有機會生存下來。


    說他們是族群吧,他們餓了幾乎不管不顧什麽都吃。


    說他們不是族群吧,他們都呆在沼澤裏麵,也很少往陸地森林鑽。


    形成了一個極為特殊的生物圈。


    一來一大片,跟開鍋了似的,生死不論直接蹦出來,自己開飯,領地意識相當敏感。


    難道這些兩棲動物就是當初鳳族和麒麟族不得不跟龍族開戰的原因所在?


    要知道,從古至今龍性淫就是廣為流傳的。


    上日天,下日地,中間還要強爆空氣的龍日天,究竟做了什麽才生產出來了這麽一批貨。


    到底是龍幹的,還是鴻鈞道祖,在養蠱?


    這裏對於鄭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按說,以鴻鈞道祖口口聲聲自己已經成聖的道行,要解決西山禁地這方麵的事情,不說分分鍾,起碼下點力氣,比鄭凱他們來要輕鬆得多。


    但人家就是沒有,扔那,讓他去,留給所謂的有緣人。


    要麽是利益不夠大,不值得鴻鈞道祖出手,要麽就是人家故意這麽安排的。


    能水陸兩棲就意味著這種物種能占據走獸的生存空間又可以在水源處生存。


    這樣的兩棲動物越多,越是凶悍,壓縮的可是鳳族和麒麟走獸族的生存空間。


    而對龍族是毫無影響的。


    用龍族的話來說,天下水族一家親,都是屬於他們龍族這邊的。


    鄭凱雖然在戰鬥中,偶爾分心,也是因為目前的戰局,看似危險,其實還在可控範圍之內。


    畢竟蠻獸的境界在那擺著,金仙級別的蠻獸,實力再強,衝擊力再大,對於鄭凱已經準聖中期的境界和修為。


    他還是完全能扛得住的。


    妖族不適應這種高濃度的打法,鄭凱還是適應的。


    反正他們也完全打不破鄭凱的防禦,鄭凱需要的是保護好陣法中的人,在推進的時候,避免更多的死傷。


    都是種子選手,每一個都經曆高濃度的戰爭,哪怕是這種類似肉搏和低級法術球對轟的狀態。


    蠻獸的所謂低級法術球類似於吐出來幾噸毒水,直接洗完,就剩下個骨頭架子的水準。


    人家也不嫌棄骨頭架子,還吃得挺帶勁。


    在對手還在不斷內耗的情況下,時間就是最好的朋友,坐等他們內耗的差不多。


    剩下的對手,哪怕在凶悍,也是幹不過群毆的。


    更何況蠻獸作戰的方式本來就不是什麽團隊協作模式的。


    鄭凱的大羅軍團也需要在這種磨合中成長的。


    隨著蠻獸數量的減少,鄭凱慢慢讓大羅軍團放開手腳跟逮住落單受傷的蠻獸,開始補刀。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這種踩蠻獸的節奏,收割蠻獸的打法,很快讓大羅軍團戰鬥輕鬆起來。


    蠻獸數量得減少,也意味著應付起來不必那麽狼狽了。


    原來在小世界之中學習的各種小法術也開始運用起來。


    凝滯術、定身術、縛妖索等等。


    小術法伴隨著各種小法器,是蠻獸肉搏之中不得不麵對的問題。


    以前是鄭凱代表文明,部落代表野蠻。


    現在輪到了部落代表文明,蠻獸代表野蠻了。


    智慧隻有在戰鬥之中,逐步發揮出他的力量才會受到更大的重視。


    在第一個大羅萬人團憑借他們自己的力量,捕殺了一頭金仙級別的蠻獸開始。


    其他大羅萬人團也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學習和促進都是相互的。


    敵人最怕的是陌生、未知。


    最初的保守,就是摸清敵人的信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諸天萬界,從道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而不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而不濕並收藏穿越諸天萬界,從道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