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凱兄弟,我看你的體格,貌似以前也練過?”


    年輕的九叔很雞賊的找了個話題。


    “算是吧,當過幾年大頭兵,會點擒拿格鬥啥的。你問這幹嘛?”


    鄭凱很是疑惑,九叔怎麽問這個事。


    “你看吧,你突然來到了我們這裏,還正好碰上了我,那是不是說,你跟我們茅山派有緣啊,要不然,你就加入我茅山派得了,反正你現在也沒地方去,總不能等著哪天狗屎運在穿越回去把。”


    九叔輕輕的碰了碰鄭凱,眉毛還一挑一挑的,甚是活潑。


    這把鄭凱看得都愣住了,說好的德高望重,古板嚴肅的九叔,你這也太不對版本了把,難道以後那九叔都是裝的,活潑悶騷才是九叔的本性,這都快跟秋生有一拚。


    鄭凱此時也在心裏盤算起來,是啊,來到了這裏,人總要吃飯的,雖說自己有一把子力氣,民國十七年,可不比現代,你哪怕去碼頭扛大包,都是成幫結夥的。


    一個陌生人,無根飄萍,哪怕是想憑力氣吃飯,人家給不給你這個機會還是另一說。


    要不就聽九叔的,加入茅山派,起碼有個背景。


    茅山派那可是金字招牌,在神州,這都算是中科院直屬的頂尖院所了。


    但自己一個現代人,要不要穿越了還這麽low,混個留學學曆,才能在當地吃上飯那。


    想想真是醉了。


    年輕的九叔看著鄭凱的眼神有點意動,又順勢加了一把火,推了一把。


    “按說呢,我們茅山派也不是輕易收弟子的,都是兒徒弟,幾歲或者十一二歲以下送上山,或者山下的一些孤兒被門內長輩帶上山,從小開始學,等到學有所成,起碼要個十幾年了,才會正式拜過祖師爺,授符籙。”


    “不過關的弟子,資質實在不行,還會被直接掃出門牆,在門裏學上一門手藝,早早趕出山門,讓他們自尋門路生活。”


    “也就是你我實在有緣,我看你從後世來,恐怕也念過不少書吧。”


    鄭凱正在琢磨著,也就順勢點了點頭。


    九叔看到鄭凱點頭默認念過書,更是高興了:“念過書,你也算文化人了。也不用從頭開始教。”


    “隻要學會我茅山的各種口訣,能引氣入體,在運氣丹田,行走大小周天,能啟靈,就算是初步掌握了。”


    年輕的九叔,茅山速成班正式開課,金牌卓越講師,快通知大夥來聽課啊,不要998,不要888,免費,你沒聽錯,學費全免。


    聽得鄭凱一愣一愣的。


    要不要這麽草率啊?


    咋說,茅山也是名門正宗,南京路中的王府井,王府井中的全聚德烤地瓜。


    被年輕的九叔這麽一忽悠,怎麽覺得有點不上檔次的感覺。


    年輕的九叔讓鄭凱盤腿而坐,閑著也是閑著鄭凱也就順著他來了。


    九叔小課堂直接在線,繼續授課:


    茅山道法的全部口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 道法口訣】


    道法自然合天道,禦風呼雨調四季;陽明大帝星靈應,伏魔降妖戰三維。


    符咒口訣】


    道德真源三清符,除災消劫護人芳;五瓢六甲朝天帝,清除汙垢招財祥。


    【法器口訣】


    黃紙朱筆文符字,銅缽鐵質祈福寶;桃木檜木龍骨杖,司馬法印十字袍。


    【秘卷口訣】


    靈符符咒顯真言,莫學粗糙向哭喊;命書命盤數字算,緣分如線莫塗改。


    鄭凱也順著九叔的腔調,念了一遍。


    怕鄭凱聽不懂,九叔又用大白話解釋了一遍。


    茅山道法的基礎是天道自然,要通過掌握道法來調整天氣、消除妖魔。符咒口訣中指出,符咒是茅山道法中最常用的工具,而五瓢六甲朝天帝則是最高級別的符咒,用來祈求避免災禍和招財。法器口訣中提到的祈福寶和司馬法印,則是茅山道法中在日常應用中會使用的儀器,用來送鬼、斬妖。秘卷口訣中,介紹了如何運用命書命盤和數字算來進行占卜和推測。


    說完大白話,年輕的九叔還特意問了一句,記住了沒有。


    鄭凱點了點頭,直接把前麵的口訣統統背誦了一遍,這玩意跟以前背的條令條例,簡單得有點離譜,幾十個字而已,就隨便在現代找個門門考倒數第一的倒黴蛋過來,念上幾遍,都能記住了。


    他鄭凱是不愛念書,也的的確確是個大頭兵,但不是傻子,隻是不喜歡而已,不是智商有問題。


    他煩的是考試,做作業,填鴨。


    那時候,年紀小,生性好動,坐不住。


    在裏麵進修了七年之後,這小毛病早就改掉了。


    現在,就是讓他在公園跟退休的老頭子們,下一天的棋,他都不帶挪屁股的。


    除非是痔瘡噴血了。


    成年人嘛,早就被馴化了。


    鄭凱也一樣,接受了社會的毒打,馴化得屁股,穩得住了。


    但此時,在年輕的九叔眼裏,鄭凱的表現就有點驚為天人了。


    九叔沒有經曆過後世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沒法體會那種隨時隨地的各種信息湧入的恐怖。


    還以為,鄭凱是天資卓越,是修道的奇才。


    原本也隻是看鄭凱體格健壯,起碼有一把子力氣,又問過會點功夫,雖然嘴上很謙遜,但那體格子,眼神,氣質,都讓年輕的九叔在直覺上,拉上鄭凱入夥,多一個幫手,可能會省很多事情。


    但此時,體會到鄭凱的不同之後,年輕的九叔好勝之心也激起來了。


    直接開大招,要試試茅山內門引氣入體,行走大小周天的方法了。


    這種本來是不傳之秘的,不過傳了也沒啥,有些笨蛋就是沒法引氣入體,修道修了多年,都沒有氣感,實在太廢柴,隻得被趕出山門的。


    “仔細聽好,現在開始教你引氣人體,行走大小周天。”


    少恩莫忘感地主,太心謹記助天修;


    心靜自然無為謀,天地靈氣吸入懷。


    雙肩下沉,雙目垂簾,舌頂上齶,兌為口,鼻息自然


    兩手抱訣,兩手掌心向內,左手大拇指與右手大拇指成交叉狀,兩手拇指指甲蓋,相距三寸。


    心定神凝,意守丹田,鬆肩虛腋,內提玉樓,綿綿呼吸。


    口內津生,意守呼吸,心靜神安。


    鄭凱聽著年輕的九叔一字一句的說著,他就照著做著,慢慢的整個人就感覺放空了,再也沒法分心琢磨別的事情。


    就感覺腦袋空空,身體空空,感覺不到身體,耳朵裏隻聽得到四周蟲鳴風呼。


    慢慢的呼吸越來越悠長,越來越悠長。


    整個人直接沉浸其中,與環境融入為了一體,成為了大地的一部分。


    年輕的九叔見到鄭凱的模樣,整個人都傻了,這你妹的,要不要這麽強悍。


    第一次打坐,引氣入體,直接進入頓悟狀態,無想無念,無我無物,物我兩忘。


    這哪裏是引氣入體啊。


    這都直接成了傳說中的,他自己就成了氣的一部分。


    成了氣的中轉站,源源不斷,生生不息,道法自然的狀態。


    現在他鄭凱就是氣,氣就是鄭凱,沒法分彼此。


    這都不需要什麽氣沉丹田了。


    氣自然而然的隨著在鄭凱體內運行,直接慢慢的擴張丹田。


    每一個吸,丹田就會擴張一分,每一個呼,丹田又會把那些濁氣吐出去,再吸收新的氣。


    在這一呼一吸之間,實際上已經在不斷的讓丹田適應氣的存在。


    這本身就是氣感的原理。


    你感應得到,那就是得了,感應不到,那就是沒得。


    一舍一得之間,那是天差地別。


    是分辨有沒有入道資格的標準。


    沒有氣感,就沒法入道,沒法入道,道門中的種種神奇手段就無法施展出來。


    這也是為啥,道門總有被趕下山的弟子。


    實在是沒那份天資入道,學不會,壓根學不會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諸天萬界,從道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而不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而不濕並收藏穿越諸天萬界,從道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