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新車,劉彤高興的心花怒放,一路上嘴裏哼唧著流行的歌曲《套馬杆》,感覺這趟培訓,還是去的很值得的。


    到了臨曲縣城,想起家裏的老公,她才冷靜下來。沒敢把車開回家,而是悄悄的停在了單位的後院,誰問起就說是借用表姐的,依然騎著自行車上下班。


    她和楊慶兩個人的交往又多了起來。每到周三或者周四的早餐後,劉彤都會悄悄的跟聶書彬說一聲,“我出去一趟啊,下午回來。”


    有過幾次之後,尤其是透過窗子,看她開車離去,聶書彬慢慢明白了八九分。


    有一次聶書彬問她,“要是你老公找到這裏來,你不在,我怎麽說?咱倆可別說岔了!”


    “姐你就說,我今天到山裏信用社檢查檔案去了。他願意打電話呢他就打,反正山裏信號也不好”,劉彤好像早就準備好了怎麽回答。


    人家不說出去辦什麽事兒,自己雖然猜出了幾分,但也不便多問,況且自己不是也一樣嗎?


    今天劉彤回來的早了一點,大概是累了,想關上門趴桌子上睡一會兒,便早早的把聶書彬催回了家。


    畢竟檔案室的工作清閑,今天又不是下麵各家單位上交檔案的日子。聶書彬也就答應了一聲,告訴她注意接聽電話,就提起小挎包出了門。


    半路上買好了菜,聶書彬回到家裏,先去廚房燜上了米飯。她把青椒和油麥菜摘洗幹淨,切好了肉片掛上漿後,又開始攪合芝麻醬,晚飯就是青椒炒肉和油麥菜蘸醬。


    眼看到了喬玉柱放學的鍾點,聶書彬係上了圍裙,拿出了炒鍋和油壺。


    “媽,最近玉柱學習咋樣啊?”喬玉兒嘴裏啃著洗好的蘋果,趿拉著拖鞋進了廚房。


    “有點兒進步吧,紀鬆經常過來給他補課,還是管用的”,聶書彬一邊說著,一邊端起了炒菜的油壺,“進門兒洗手了嗎就吃?你過來攪合芝麻醬。”


    剛開始知道紀鬆是二婚的時候,聶書彬心裏也是“咯噔”了一下。


    自家閨女喬玉兒雖說文憑是低了一點兒,但怎麽也是黃花大閨女,長的身材苗條眉清目秀齒白唇紅的,自己看著都喜歡。


    如今她在縣大院裏上班,這樣就嫁給了一個二婚頭,況且他家裏也是非富非貴的平頭百姓,讓親戚朋友知道了,多沒有麵子啊!


    每每想起這些,聶書彬的心裏就有些不甘,有點兒發堵的感覺。


    家裏就剩下娘兒倆的時候,她跟閨女吞吞吐吐的說了自己的想法。


    她問喬玉兒,“那邊的前妻生了兒子,他每月得給好多撫養費吧?”


    她不能不擔心這事兒,現在養個孩子,比養個祖宗都費錢。


    祖宗頂多是平時上上貢,清明節上上墳,中元節寒衣節燒點兒紙,一年也花不了百八十塊錢的,可養個孩子,哪年不得大幾萬啊!


    “不用他給。他那個前嶽父,就是咱們鄉以前那書記李德滿,後來到人大當了副主任。人家當官兒這麽多年,掙著高工資,逢年過節都是送禮的,家裏有的是錢,真的不缺紀鬆每月那三瓜倆棗的”,喬玉兒撇撇嘴說。


    “那也得惦記著啊,畢竟是自己的骨肉”,聶書彬擔心紀鬆會分了感情。


    “我的媽呀,看您說的,現在誰還惦記誰啊,除了惦記錢”,喬玉兒猛然感覺有些不對勁兒,“媽,您是不是聽說了什麽呀?”


    “我什麽也沒聽說啊”,聶書彬聽了她的話,回過頭張大眼睛詫異的問,“你是不是有什麽事兒瞞著我?”


    “沒有沒有,您還不知道我嗎?我是狗肚子裏裝不下二兩豬油,有啥事兒都會跟您說的”,喬玉兒想起她在西寨中學和趙永年懷孕的事情,也想起和金部長、和袁德鵬、和張景武的那些你來我往的風花雪月。


    如果有了風言風語,會不會傳到媽媽的耳朵裏?雖說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但最好還是不要讓家裏人知道,畢竟這不是那種得了獎狀的光彩事兒。


    “我們倆是有愛情的,您沒聽說過嗎?有句話叫做有情飲水飽”,喬玉兒嘻嘻的笑著,和聶書彬打著岔


    “你說的愛情,隻有落實到柴米油鹽,落實到穿衣、吃飯、睡覺,上學、買房、治病,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才能長長久久。你們啊,還是年輕呀!”


    聶書彬想到自己這幾十年的過往,和家裏的喬桂海、和大姐夫許誌明、和幼時的玩伴張景武的一幕一幕,垂下了眼皮,嘴裏喃喃的絮叨著。


    “我爸是不是又釣魚去了?”喬玉兒倚靠在廚房門口,聽聶書彬說到紀鬆時話音不對,連忙轉移了話題。


    “不知道呢,這鍾點兒沒回來,真的可能又去水庫邊了。咋也不給家裏來個電話呢?”


    娘兒倆正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著,客廳裏的電話急促的響了。


    聶書彬正在往鍋裏倒油,說了句“肯定是你爸打來的,又不回家吃飯了。你接電話去!”她的下巴一抬,指向了電話那個方向。


    喬玉兒連忙跑著去接了電話。


    “媽,媽,出事兒了”,電話裏是喬玉柱的聲音。


    “媽炒菜呢。我是你姐,出啥事兒了?”聽到弟弟急促的聲音,夾雜著那邊的吵吵嚷嚷,喬玉兒連忙問道。


    “廣進商場著火了,火苗子直往外噴,現場好多人呢”,喬玉柱大著嗓門喊道。


    喬玉兒聽著就是一激靈,這鍾點正是下班後,大商場著火了,人員傷亡可不得了。


    她衝著話筒大聲喊了一句,“我知道了,你躲遠點兒”,便踢飛了拖鞋,迅速在鞋櫃裏翻找出一雙旅遊鞋。


    “媽,廣進商場著火了,我得趕緊去,玉柱也在那邊呢”,喬玉兒扒著廚房的門,急急的說了這麽一句,等聶書彬放下翻動的鍋鏟,她已經飛奔著下了樓,發動了汽車。


    “作為新聞人,必須掌握第一手素材,絕對不能等到人家都發稿了,你還一問三不知”,金部長多次這樣提醒她。


    正是傍晚下班的晚高峰,本來路上就擁堵,今天又多了“嗚嗚”鳴叫的消防車、警車和120急救車,路麵顯得更加狹窄。


    還沒到十字路口,喬玉兒的車就被堵上了。


    看樣子是過不去了,喬玉兒向右打了方向盤,汽車駛進了非機動車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村裏走出去的人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河落九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河落九天並收藏從村裏走出去的人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