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寨高中位於西寨鄉政府東十裏地,屬於縣教育局直屬普通中學,它像後來的“城中村”一樣,被幾個村莊包圍著。


    四周肥沃的黃土地年複一年的播種著小麥玉米,間或有一些雜糧種植,淹沒在玉米地的青紗帳裏。


    喬玉兒在西寨高中度過了三年的學習生活,這裏距離東方糧庫的家屬院有40多裏地,她隻能在學校吃住,每個月回一趟家。


    三年裏她得過幾次重感冒,去學校的醫務室買藥輸液時,喬玉兒認識了麵容慈祥的胖胖的宋大夫,兩個人漸漸熟識起來。


    宋大夫隻有一個兒子趙永年,前年在縣城一中畢業,考上了京城的政法大學。


    膝下沒有閨女,她挺喜歡眉清目秀的喬玉兒,一心想把她認作幹閨女,隻是沒遇到合適的機會說出這話。


    她生病時,宋大夫從家裏給她做好了病號飯,像親媽一樣對她悉心照料,喬玉兒也是萬分的感激。


    一晃時間過去了三年,喬玉兒在這裏讀完了高中,這時的她已經年滿十九歲。


    這三年的學習,喬玉兒已經使出了吃奶的勁兒——雖然她不記得吃奶到底要使出多大的勁兒。


    成績中等的她還是沒有考上大學,心情雖然沮喪,卻也是意料之中。


    她收拾了被褥,捆紮到自行車的後座上,猛然想起,需要跟宋大夫告別一下,感謝她這幾年對自己的關照。


    “你回家種地去,太可惜了”,宋大夫拉著她的手,像親媽看著自己的閨女。


    “不回家,怎麽辦呢?”喬玉兒看著慈祥的胖胖的宋大夫,無可奈何的歎著氣。


    “你等等啊,我上個月跟戴校長說了,學校醫務室缺一個幫手,他答應我了,讓我自己去物色。我正琢磨著用誰呢,你既然沒考上,回家務農,還不如跟著我幹呢。”


    “我能幹好嗎?”剛剛經過高考失利的喬玉兒,對自己快沒有信心了。


    “你這麽聰明,肯定能幹好的。我好好教你,學習護士幹的活兒,將來也是個本事”,宋大夫是真的想留住她。


    能留在學校,跟著宋大夫學習醫護知識,要比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幹農活兒強上百倍。


    喬玉兒的心情瞬間陰轉晴,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回家跟父母一商量,聶書彬和喬桂海都表示同意。自家閨女還小,總不能讓她回村幹農活兒啊?這樣有個事兒先幹著,也挺好。


    就這樣暑假過後,喬玉兒在學生們開學之前,又返回了西寨中學。


    這次她穿上了白大褂,跟著宋大夫在醫務室忙裏忙外,晚上就睡在裏屋的輸液床上。


    宋大夫很對得起她,硬是讓戴校長同意了,學校每月給她開工資一百二十元,這已經接近當時新入職教師的工資了。


    宋大夫一家住在學校新蓋的家屬院裏,兒子上了大學,家裏老趙又在50裏地外的城南興盛酒廠上班,要搭車走上七八裏路才能到公交車站,每月最多回家兩次。


    大院裏共有七家。據當初設計房子的說,院裏本來可以蓋八家,除了把邊兒第一家的校長家裏是三間平房三間道房,其餘各家都是兩間正房兩間道房的設計。


    兩間臥室各走各的門兒,有門的一間道房是廚房,沒門的那間道房既是過道兒。


    趙永年的爸爸老趙回家的時候,總是隔三差五的給校長捎回來兩瓶叫做淨流兒的白酒。


    他說這酒是直接從蒸爐裏流出來,還沒有兌水,也沒貼出廠標簽。每每老趙都是用報紙包著酒瓶子揣在懷裏,趁著夜色送到校長兩口子居住的宿舍。


    52歲的戴校長很喜歡這一口兒,泡上枸杞子蛤蚧鹿茸人參,晚上回家抿上二兩,美美的砸著嘴,過著神仙一樣的日子。


    所以分房的時候,校醫宋大夫,愣是按中層領導待遇,各項積分排在教導主任總務主任德育主任等等各位主任的前麵,分到了緊挨著李副校長的第三家。


    不單單是經常送酒,笑盈盈的宋大夫做的也挺好。


    她經常性的到戴校長家裏串門聊天兒,對校長老伴兒王老太太噓寒問暖,順便給她帶來醫務室裏治療關節炎的各種新藥。


    王老太太問錢時,笑容可掬的宋大夫不是回答“下次再說”,就是“戴校長已經給過了”。


    晚上鑽進熱被窩裏,王老太太欠起身問戴校長:“今天宋大夫拿來的藥,你給了人家多少錢?”


    家裏剛剛換了彩電,戴校長磕著瓜子,不錯眼珠的盯著美女主持人修長的大腿,很難挪開眼光。


    被問到第三遍的時候,他有點兒煩了,動了動嘴唇拉長了音兒:“你真會問,我又不是賣藥的,我哪兒知道啊!”


    看他眼光還是一動未動,氣的王老太太拉過被子翻身就睡,嘴裏嘟囔出了兩個字“德行!”


    快到放寒假之前,一場寒流襲擊了臨曲縣,學生們三三兩兩的感冒發燒,醫務室裏的兩個人忙的腳不沾地。


    眼看著這場感冒就要過去,宋大夫還沒鬆口氣兒,喬玉兒也被染上了,發燒過了39.5度。


    她還想掙紮著起來幹活兒,被宋大夫生生按在了病床上,給她掛上了點滴。


    下午剛上第一節課的時候,醫務室的門“蓬”的被推開了,一個高挑帥氣的大男孩兒隨風衝進。


    “媽,我回來了”,大男孩兒話出口,才扭頭看到側麵病床上半躺半坐輸著液的美女喬玉兒。


    “我大兒子回來了”,宋大夫半年沒看到兒子趙永年,高興的兩眼眯成一條縫兒:


    “不是說還有幾天才放假嗎?怎麽提前回來了?”


    “我想家了,考完試就回來了,成績沒問題,就不等了”,趙永年這時候又扭臉看向喬玉兒,問了句,“學生?感冒了?”


    “看我高興的,忘了給你們介紹了。這是我的助手喬玉兒,這是我兒子趙永年,在京城的政法大學上學”,宋大夫連忙給他倆介紹著。


    兩個年青人就這樣認識了,趙永年看著喬玉兒略顯蒼白的臉色說:“你這感冒不輕啊,需要吃點兒好的補一補。”


    “這兩天已經夠麻煩宋大夫了,照顧生病的學生,還要照顧我”,喬玉兒滿懷歉意的小聲兒說著。


    “看你這孩子,咱娘兒倆不是投緣嗎?要不也不會留下你”,聽兒子說給喬玉兒吃點飯好的,宋大夫一拍大腿站了起來說:


    “家裏灶上還燉著老母雞呢,我差點忘了,永年你在這裏盯一會兒,我趕緊回去看看”,說著話拉開門走了出去。


    醫務室裏,剩下趙永年,和正在輸液的喬玉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村裏走出去的人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河落九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河落九天並收藏從村裏走出去的人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