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風從湖那邊吹來,裹著一股腥氣,吹向站在船頭的李元栩,他抬袖遮住口鼻,又拉了拉身上的披風。他朝燈光照不到的地方望去,那裏無邊無際,黑得讓人心冷。 他扶額,頭有些脹痛,大約是吹多了冷風。
識水的侍衛派了幾批下水,這會兒最後一批也陸續上來,已是寅時,再過一個多時辰,天就要亮了。他攏了攏袖子,從椅子上起身,抬手,往後擺了一下,便朝船艙那邊走去。
從湖裏上來的侍衛們,拖著濕重的身子,列隊走進另一邊的船艙。
停在湖中央的船,這會兒動了起來,往岸邊駛去。
天蒙蒙亮,東邊的雲遮住了一部分光,隻幾縷光穿過雲層,照到湖麵上,風依然在吹,吹得李元栩的披風獵獵作響。下了船,他走到岸邊,經過黃色野花處,他停了腳步,低頭望著黃花,腦海裏浮現了江雨翊的笑臉。
她究竟是意外墜入湖中,還是李崇義的人推她入水,他確定不了。沒找到她的屍身,他不會死心,就算把明湖翻遍,他也一定要找到她。
停在他身後的人,問他是否有發現,他搖頭,繼續往前。
李崇義既然有心調虎離山,江雨翊落水跟他必脫不了幹係。他回了明湖的小築,就發信號給顧守廷,再命侍衛首領封鎖消息。
第二日,顧守廷易容潛入他的房內,問李元栩是否是李崇義的事太棘手,才招他親自前來。李元栩點頭,他立在窗邊,看著不遠處的明湖,一片霧茫茫,今日依然無所獲,他疑心江雨翊是否被李崇義抓走了。
人溺水沉入湖底,就算湖底有水流動,找了兩日不該連江雨翊身上的物件都找不到,落入水裏的人,劇烈掙紮,頭上的釵總會掉吧。
顧守廷一聽李元栩吩咐他找江雨翊,臉就拉了下來,他雖是李元栩的師父,重話也不敢直言。之前他勸李元栩殺掉江雨翊,李元栩雖不辯駁,卻也不聽他的勸。現在居然為了江雨翊,招他親自來,是擔心他下黑手?他在心裏冷哼了一聲,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已經不聽他的話了。
那位宰相千金,心眼太多,日後不好掌控,還不如換成飛鳶,飛鳶無父無母,心思單純,又對他言聽計從。跟他一般,隻是被韋氏老太爺養大,就從一而終,忠於韋氏。
他所料不差,李元栩招他來,確實有敲打他的意思。他雖主理長寒門的事務,但他隻是長老,顧氏一族也仰賴這位太子殿下,他們雖有師徒的名分在,但他也隻是李元栩眾多師父裏的其中一位,若不是韋賢妃再三囑托,他也不會親授李元栩武功。
賢妃離世,韋氏一族的興衰榮辱皆係於李元栩,三皇子李崇義背後的周氏眼下偃旗息鼓,待到時機成熟,必會反撲,大胤朝的皇後還是周氏,周氏不退,顧氏又怎麽能鬆懈。
再說這位宰相千金江雨翊背後的江氏,雖與之聯姻,但看江相的作為,很明顯想兩邊討好,他之前就不大同意李元栩使計破壞相府與將軍府聯姻,再看現在,他以前的擔憂變成了現實。
最初李元栩想與相府結親,根本不是像李元栩說的,想借相府之力,登太子之位,明明存了私心。江雨翊如皎月的容貌,的確讓人為之心折,可她並非空有皮相的嬌小姐,憑才智抓住了李元栩的把柄,還以之相要挾,擒住秦風和陸歸,報她被囚之仇。
李元栩見垂首的人並不言語,轉過身瞧他,“師父,可是對我下的令有疑惑?”
顧守廷回神,仰起頭與李元栩對視,“不敢,屬下還是想勸殿下,眼下最要緊是抓住李崇義的錯處,讓他再難翻身。飛鳶那邊,我已同她說好,她已做好準備,隻等殿下了。”
李元栩擰起眉,朝前走了兩步,“師父莫要逼我,她,我是非找到不可的,師父既不願聽我的令,那此事師父不必插手,我會派秦風去。”
顧守廷捏緊了拱起的兩掌,“殿下還記得玉山寺一行我找來的領路人齊叔齊運升嗎?”
“師父為何提起他?”
“玉山寺一行後,此人就銷聲匿跡了,我派人多番查探,在辛子國尋到齊運升,可這位齊運升並未去過玉山寺,殿下您猜,跟您一道探寺的人是誰?”
李元栩瞅向顧守廷,顧守廷沉著臉,“師父何必賣關子。”
“近日傳來消息,去玉山寺的那位齊叔,最後出現的地方是相府的後門,您要用忘日憂毒殺皇後的計劃得作罷了。授意那位齊叔的人不是江相,便是您要找的太子妃。”
難怪那時他覺得那位齊叔動作太利索了,就算有一身武藝,也未免太輕盈了。李元栩笑了一聲,“師父這樣勸我,倒是煞費苦心,我已下定決心,隻盼師父不要從中作梗。”
顧守廷心裏竄上一團火,燒得他氣息不穩,他抱拳朝上,“殿下,可別忘記賢妃如何去的,她還在地底下,等您為她報仇。依屬下看,您早忘了,您要媳婦,不要娘了。”
李元栩逼近顧守廷,“放肆,我尊您一聲師父,不代表您能對我指手畫腳,您最好記著自己的身份。”
顧守廷屈膝跪了下來,“屬下妄言,請殿下責罰。屬下年事已高,體力難濟,諸多事宜早力不從心,還忘殿下準許屬下告老還鄉。”
李元栩平複心緒,彎腰托起顧守廷,“是元栩心太急,傷了師父的心,門裏的事還賴師父全權處理。我沒忘母妃的仇,沒那忘日憂,我一樣會讓那周氏嚐盡母妃受的苦,且讓她痛苦十倍百倍。”
顧守廷抬眼,李元栩眼中含笑,似是不在意他口出狂言,他就著李元栩的手起身。
李元栩為了江雨翊斥他,他已心知無法勸動李元栩了,僵持下去,雙方都難看,李元栩既退了一步,他也隻好順台階下了。
“那李崇義來京,行蹤難覓,盯著周氏,或許不是良策,他敢冒險前來,必有要事需他親力親為,依殿下看,會是何事?”
李元栩收回手,拉了一下袖子,“三哥在益州待得太久,念著京城理所應當,這番回來,大概跟陛下有關,沒聖命,三哥是沒膽子回京的。”
“殿下如此肯定?”
“陛下不會讓韋氏獨大,三哥犯下那樣重的事,也隻是廢了他的位,派他守益州,其母皇後周氏也隻被陛下叫去說了幾句。益州比我去的靈州要富庶的多,旁邊的豐穀國隻是小國,沒有兵力犯境,三哥沒有性命之憂,在這點上,陛下著實偏心,也能看出陛下並不想重創周氏。”
窗台飛來一隻鳥,撲騰了幾下翅膀,又飛走了。室內的兩人被驚著,同時看向窗台,又對視了一眼。
“師父,我知道您擔心什麽,若有一日,她起了害我之心,我亦不會手軟。眼下,她還是我的太子妃,若她被李崇義擄走,變成對付我的利劍,到那時就晚了。”
李元栩背著手,昂首朝窗邊走。
顧守廷的視線隨著李元栩而動,他岔開了話題,是不想再與李元栩討論江雨翊,誰知這小子又將話題轉了回來。江雨翊生死不明,飛鳶若替了她,她再出現,就難辦了。還是盡早確認江雨翊的下落,既了了這小子的心事,也能催這小子下決心。
他心裏是希望江雨翊沉入明湖湖底,但兩日下來,明湖並無線索,江雨翊像是直接在明湖消失了。或許這小子猜中了,江雨翊被三皇子的人擄走了。思及此,他發現自己居然被這小子說服了,起先抗拒的心,已調轉了方向。
他這位師父不如這小子專攻人心的師父韋老太爺及當今聖上,他敗的理所當然,既然這小子還需要他處理長寒門的事,他就留下好了,他倒要看看,這小子怎麽在私情跟江山上做選擇。
他抱拳,“殿下若沒其它的事,屬下便告退了。”
李元栩擺了手,顧守廷便彎腰退下去了。
顧守廷一走,李元栩朝外喊人進來,問打撈的情況,如他所想,一無所獲。他不能繼續待在明湖,在這裏耽擱太久,難免讓人起疑。
若她真被李崇義的人帶走,李崇義應該很快就找上他,他擔心李崇義折磨她,她的身子骨能受得住嗎?
他的這位三哥,麵上老好人,私下下黑手,幼時他就領教過三哥輕拍肩膀下的暗釘,拍下時沒感覺,過了一陣,被拍過的地方就會發痛,等他習武了,三哥就害不到他了。
他與她交手過,她的底子比常人好,應是能受住三哥的毒手。
師父不喜她,因她對秦風下了狠手,他聽到秦風的傷養了大半月,有些心驚,她原來也有狠厲的一麵,這樣狠的她,為何這麽怕他?他從未出手傷過她,她怕他是因他的身份,跟其他人一樣?
識水的侍衛派了幾批下水,這會兒最後一批也陸續上來,已是寅時,再過一個多時辰,天就要亮了。他攏了攏袖子,從椅子上起身,抬手,往後擺了一下,便朝船艙那邊走去。
從湖裏上來的侍衛們,拖著濕重的身子,列隊走進另一邊的船艙。
停在湖中央的船,這會兒動了起來,往岸邊駛去。
天蒙蒙亮,東邊的雲遮住了一部分光,隻幾縷光穿過雲層,照到湖麵上,風依然在吹,吹得李元栩的披風獵獵作響。下了船,他走到岸邊,經過黃色野花處,他停了腳步,低頭望著黃花,腦海裏浮現了江雨翊的笑臉。
她究竟是意外墜入湖中,還是李崇義的人推她入水,他確定不了。沒找到她的屍身,他不會死心,就算把明湖翻遍,他也一定要找到她。
停在他身後的人,問他是否有發現,他搖頭,繼續往前。
李崇義既然有心調虎離山,江雨翊落水跟他必脫不了幹係。他回了明湖的小築,就發信號給顧守廷,再命侍衛首領封鎖消息。
第二日,顧守廷易容潛入他的房內,問李元栩是否是李崇義的事太棘手,才招他親自前來。李元栩點頭,他立在窗邊,看著不遠處的明湖,一片霧茫茫,今日依然無所獲,他疑心江雨翊是否被李崇義抓走了。
人溺水沉入湖底,就算湖底有水流動,找了兩日不該連江雨翊身上的物件都找不到,落入水裏的人,劇烈掙紮,頭上的釵總會掉吧。
顧守廷一聽李元栩吩咐他找江雨翊,臉就拉了下來,他雖是李元栩的師父,重話也不敢直言。之前他勸李元栩殺掉江雨翊,李元栩雖不辯駁,卻也不聽他的勸。現在居然為了江雨翊,招他親自來,是擔心他下黑手?他在心裏冷哼了一聲,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已經不聽他的話了。
那位宰相千金,心眼太多,日後不好掌控,還不如換成飛鳶,飛鳶無父無母,心思單純,又對他言聽計從。跟他一般,隻是被韋氏老太爺養大,就從一而終,忠於韋氏。
他所料不差,李元栩招他來,確實有敲打他的意思。他雖主理長寒門的事務,但他隻是長老,顧氏一族也仰賴這位太子殿下,他們雖有師徒的名分在,但他也隻是李元栩眾多師父裏的其中一位,若不是韋賢妃再三囑托,他也不會親授李元栩武功。
賢妃離世,韋氏一族的興衰榮辱皆係於李元栩,三皇子李崇義背後的周氏眼下偃旗息鼓,待到時機成熟,必會反撲,大胤朝的皇後還是周氏,周氏不退,顧氏又怎麽能鬆懈。
再說這位宰相千金江雨翊背後的江氏,雖與之聯姻,但看江相的作為,很明顯想兩邊討好,他之前就不大同意李元栩使計破壞相府與將軍府聯姻,再看現在,他以前的擔憂變成了現實。
最初李元栩想與相府結親,根本不是像李元栩說的,想借相府之力,登太子之位,明明存了私心。江雨翊如皎月的容貌,的確讓人為之心折,可她並非空有皮相的嬌小姐,憑才智抓住了李元栩的把柄,還以之相要挾,擒住秦風和陸歸,報她被囚之仇。
李元栩見垂首的人並不言語,轉過身瞧他,“師父,可是對我下的令有疑惑?”
顧守廷回神,仰起頭與李元栩對視,“不敢,屬下還是想勸殿下,眼下最要緊是抓住李崇義的錯處,讓他再難翻身。飛鳶那邊,我已同她說好,她已做好準備,隻等殿下了。”
李元栩擰起眉,朝前走了兩步,“師父莫要逼我,她,我是非找到不可的,師父既不願聽我的令,那此事師父不必插手,我會派秦風去。”
顧守廷捏緊了拱起的兩掌,“殿下還記得玉山寺一行我找來的領路人齊叔齊運升嗎?”
“師父為何提起他?”
“玉山寺一行後,此人就銷聲匿跡了,我派人多番查探,在辛子國尋到齊運升,可這位齊運升並未去過玉山寺,殿下您猜,跟您一道探寺的人是誰?”
李元栩瞅向顧守廷,顧守廷沉著臉,“師父何必賣關子。”
“近日傳來消息,去玉山寺的那位齊叔,最後出現的地方是相府的後門,您要用忘日憂毒殺皇後的計劃得作罷了。授意那位齊叔的人不是江相,便是您要找的太子妃。”
難怪那時他覺得那位齊叔動作太利索了,就算有一身武藝,也未免太輕盈了。李元栩笑了一聲,“師父這樣勸我,倒是煞費苦心,我已下定決心,隻盼師父不要從中作梗。”
顧守廷心裏竄上一團火,燒得他氣息不穩,他抱拳朝上,“殿下,可別忘記賢妃如何去的,她還在地底下,等您為她報仇。依屬下看,您早忘了,您要媳婦,不要娘了。”
李元栩逼近顧守廷,“放肆,我尊您一聲師父,不代表您能對我指手畫腳,您最好記著自己的身份。”
顧守廷屈膝跪了下來,“屬下妄言,請殿下責罰。屬下年事已高,體力難濟,諸多事宜早力不從心,還忘殿下準許屬下告老還鄉。”
李元栩平複心緒,彎腰托起顧守廷,“是元栩心太急,傷了師父的心,門裏的事還賴師父全權處理。我沒忘母妃的仇,沒那忘日憂,我一樣會讓那周氏嚐盡母妃受的苦,且讓她痛苦十倍百倍。”
顧守廷抬眼,李元栩眼中含笑,似是不在意他口出狂言,他就著李元栩的手起身。
李元栩為了江雨翊斥他,他已心知無法勸動李元栩了,僵持下去,雙方都難看,李元栩既退了一步,他也隻好順台階下了。
“那李崇義來京,行蹤難覓,盯著周氏,或許不是良策,他敢冒險前來,必有要事需他親力親為,依殿下看,會是何事?”
李元栩收回手,拉了一下袖子,“三哥在益州待得太久,念著京城理所應當,這番回來,大概跟陛下有關,沒聖命,三哥是沒膽子回京的。”
“殿下如此肯定?”
“陛下不會讓韋氏獨大,三哥犯下那樣重的事,也隻是廢了他的位,派他守益州,其母皇後周氏也隻被陛下叫去說了幾句。益州比我去的靈州要富庶的多,旁邊的豐穀國隻是小國,沒有兵力犯境,三哥沒有性命之憂,在這點上,陛下著實偏心,也能看出陛下並不想重創周氏。”
窗台飛來一隻鳥,撲騰了幾下翅膀,又飛走了。室內的兩人被驚著,同時看向窗台,又對視了一眼。
“師父,我知道您擔心什麽,若有一日,她起了害我之心,我亦不會手軟。眼下,她還是我的太子妃,若她被李崇義擄走,變成對付我的利劍,到那時就晚了。”
李元栩背著手,昂首朝窗邊走。
顧守廷的視線隨著李元栩而動,他岔開了話題,是不想再與李元栩討論江雨翊,誰知這小子又將話題轉了回來。江雨翊生死不明,飛鳶若替了她,她再出現,就難辦了。還是盡早確認江雨翊的下落,既了了這小子的心事,也能催這小子下決心。
他心裏是希望江雨翊沉入明湖湖底,但兩日下來,明湖並無線索,江雨翊像是直接在明湖消失了。或許這小子猜中了,江雨翊被三皇子的人擄走了。思及此,他發現自己居然被這小子說服了,起先抗拒的心,已調轉了方向。
他這位師父不如這小子專攻人心的師父韋老太爺及當今聖上,他敗的理所當然,既然這小子還需要他處理長寒門的事,他就留下好了,他倒要看看,這小子怎麽在私情跟江山上做選擇。
他抱拳,“殿下若沒其它的事,屬下便告退了。”
李元栩擺了手,顧守廷便彎腰退下去了。
顧守廷一走,李元栩朝外喊人進來,問打撈的情況,如他所想,一無所獲。他不能繼續待在明湖,在這裏耽擱太久,難免讓人起疑。
若她真被李崇義的人帶走,李崇義應該很快就找上他,他擔心李崇義折磨她,她的身子骨能受得住嗎?
他的這位三哥,麵上老好人,私下下黑手,幼時他就領教過三哥輕拍肩膀下的暗釘,拍下時沒感覺,過了一陣,被拍過的地方就會發痛,等他習武了,三哥就害不到他了。
他與她交手過,她的底子比常人好,應是能受住三哥的毒手。
師父不喜她,因她對秦風下了狠手,他聽到秦風的傷養了大半月,有些心驚,她原來也有狠厲的一麵,這樣狠的她,為何這麽怕他?他從未出手傷過她,她怕他是因他的身份,跟其他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