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滕邑這地兒啊,有個叫趙旺的人,他和老婆那可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平日裏連葷腥都不沾,整天吃齋念佛的。鄉親們都覺得他們心眼兒好,人善,就送了個外號叫“善人”。趙旺家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有房有地的,小日子那叫一個滋潤。
趙旺有個閨女,叫小二,這姑娘可不得了,長得那叫一個水靈,就跟那畫上的仙女兒似的,而且聰明伶俐,腦子轉得比誰都快。趙旺兩口子把她當成寶貝疙瘩,疼得不得了。小二六歲那年,趙旺就把她和兒子長春一起送到先生那兒念書去了。這小二啊,那腦子就像開了竅似的,特別靈光,五年下來,五經都能背得滾瓜爛熟。
在學堂裏,有個叫丁生的,字紫陌,比小二大三歲,那是個文采飛揚的俊朗少年。小二和丁生倆人啊,整天在一塊兒讀書寫字,一來二去的,就情愫暗生了。丁生心裏可喜歡小二了,偷偷地把自己的心意告訴了他娘,想讓娘去趙家求親,把小二娶回家。可趙旺呢,打心底裏瞧不上丁生家,覺得他家窮,沒什麽錢,就一心盼著把閨女嫁到富貴人家去,所以啊,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丁生家的求親。
沒過多久,也不知道咋回事,趙旺被白蓮教給迷住了。等到徐鴻儒造反的時候,趙旺一家稀裏糊塗地就跟著當了賊。小二雖然年紀小,但是書讀得多呀,腦子又活泛,那些紙兵豆馬的邪術,她一學就會。徐鴻儒手下有六個女弟子,小二可是最出色的一個,把師父的本事學了個遍。趙旺呢,仗著自己閨女得寵,在賊窩裏那也是混得風生水起。
再說那丁生,十八歲就考中了秀才,可他心裏一直惦記著小二,死活不肯娶別人。最後,他一咬牙,偷偷地跑去找徐鴻儒,就想在小二身邊待著。小二見丁生來了,心裏可高興了,對他比對別人都好。可小二跟著徐鴻儒忙軍務,那是忙得腳不沾地,連爹娘都顧不上。丁生瞅準了機會,天天晚上去找小二,倆人避開旁人,能聊到半夜三更。
有天晚上,丁生拉著小二的手,一臉認真地說:“小二,我來這兒,你真不知道我為啥?”小二眨巴著大眼睛,疑惑地說:“不知道呀。”丁生歎了口氣,說:“我可不是想攀高枝,我就是衝著你來的呀。你看看,咱這幹的都是啥呀,這邪門歪道的,早晚得完蛋。你這麽聰明,咋就不明白呢?你要是能跟我一起逃出去,我這輩子就真沒白活。”小二聽了,愣了一會兒,像是突然醒了神,說:“背著爹娘跑,那太不仗義了,我得跟他們說說。”說完,倆人就去找趙旺,把利害關係一五一十地說了。可趙旺死活不信,還說:“我師父那是神仙下凡,還能有錯?”小二知道勸不動,就偷偷地把頭發盤了起來,變了個樣兒。她拿出兩隻紙鳶,和丁生一人一隻,腳一蹬,紙鳶就扇著翅膀飛上了天,像那比翼鳥似的,緊緊地挨在一起。天一亮,倆人就到了萊蕪地界,小二輕輕一捏紙鳶脖子,紙鳶就打著旋兒落了下來。他們收起紙鳶,又找來兩匹馬,一路狂奔到了山陰裏,跟人說他們是逃難的,租了間屋子住下了。
這倆人走得急,啥都沒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丁生愁得直撓頭,沒辦法,隻好去跟鄰居借糧,可人家連一升都不肯借給他。小二卻跟沒事人似的,笑著說:“沒事兒,咱有這些首飾呢。”說完,就把身上的簪子耳環啥的都當了。晚上,倆人關起門,就著昏黃的油燈,你出個燈謎我來猜,或者回憶以前讀過的書,比比誰記得多。輸了的,就伸出兩個手指頭輕輕敲敲對方的手腕,逗得倆人直樂。
他們家西邊住著個姓翁的,是個綠林好漢。有一天,翁大俠打獵回來,小二就對丁生說:“咱鄰居這麽有錢,我還怕啥?先借他千把兩銀子,咋樣?”丁生直搖頭,說:“這可不好借呀,人家憑啥借給咱呀。”小二一笑,說:“我有法兒讓他樂意借。”說著,她剪了張紙,三兩下就畫了個判官模樣,往地上一放,拿個雞籠子罩上。然後拉著丁生爬上床,一邊煮著藏酒,一邊翻著《周禮》,玩起了酒令:隨便說書裏哪一頁哪一行,倆人就一起翻書看。要是翻到有“食”字邊、“水”字邊、“酉”字邊的,就得喝酒;要是翻到“酒”字部的,就得多喝一倍。
小二隨手一翻,翻到了“酒人”,就衝丁生擠擠眼,說:“要是借到銀子,你肯定能翻到‘飲’字部。”丁生半信半疑地拿起書一翻,嘿,還真翻到了“鱉人”。小二樂得直拍手,大聲說:“成了!成了!咱們有銀子花了!”說著,就給丁生倒了滿滿一杯酒。丁生還不服氣,小二就逗他:“你這是水族,得學鱉喝酒。”倆人正鬧著呢,就聽見籠子裏一陣亂響。小二起身一看,興奮地說:“來了!”打開籠子一瞧,好家夥,布袋裏滿滿當當的都是銀子。丁生高興得合不攏嘴,直說:“哎呀,小二,你可真是太厲害了!”
後來,翁大俠家的老太太抱著孩子來玩,跟小二倆人嘮起了嗑。老太太偷偷地說:“我家老爺剛回來那晚,屋裏燈還亮著呢,地上突然裂了個大口子,深不見底。一個判官模樣的人從裏麵冒出來,說他是地府的,泰山帝君要開大會,算那些強盜的罪過,得用一千架銀燈,一架十兩銀子。要是給一百架銀燈,就能消災。我家老爺嚇壞了,趕緊燒香磕頭,給了判官一千兩銀子。那判官慢慢又鑽回地裏,地也合上了。”小二和丁生聽了,直咂舌,覺得這事可太邪性了。
從那以後,小二和丁生慢慢置辦起了家業,買了牛馬,雇了仆人,還蓋起了大宅子。可這好景不長,村裏那些不務正業的混混看他們有錢,就攛掇著一幫人,翻牆來搶丁生。那天晚上,小二和丁生正睡著呢,突然就被驚醒了,隻見屋裏點著草把,強盜們到處都是。強盜們把丁生綁了起來,還有人伸手去小二懷裏掏。小二噌地一下坐起來,指著那些強盜大喝一聲:“都給我住手!”嘿,你還別說,那十三個強盜,一個個伸著舌頭,傻傻地站著,跟木頭人似的。小二這才不慌不忙地穿上褲子,下了床,把家裏的仆人叫來,把強盜們一個個反綁起來,逼著他們老實交代。小二訓斥他們說:“我們從外地來這兒,就是想互相幫襯著過日子,你們咋就這麽不仁義呢!誰沒個難處,有事明說,我還能不幫忙?你們這幫豺狼,本來該全殺了,但我心軟,先放了你們,要是再犯,可就沒這麽便宜了!”強盜們嚇得趕緊磕頭謝罪,灰溜溜地走了。
沒過多久,徐鴻儒被抓了,趙旺一家都被殺了。丁生是個重情義的人,他帶著銀子去把趙旺的小孫子贖了出來,當自己的孩子養,還給他改姓丁,取名承祧。村裏人漸漸地知道了小二和丁生跟白蓮教有瓜葛。趕上那年鬧蝗災,小二放了上百隻紙鳶在田裏,蝗蟲見了就繞著走,他們家的地一點兒沒遭災。村裏人可眼紅嫉妒了,就聯合起來告到官府,說他們是徐鴻儒的餘黨。官府那些人,看著他們有錢,就跟看到肥肉似的,把丁生抓了。丁生沒辦法,隻好花了不少錢打點,才好不容易放了出來。小二說:“咱們這錢來得不正,散了也正常。但這地方太危險,不能再待了。”於是,他們把家產低價賣了,搬到了益都西邊。
到了益都西邊,小二可真是如魚得水,這人鬼精鬼精的,做生意比男人還厲害。她開了個琉璃廠,招了工人,還親自教他們。她設計的那些琉璃燈,樣式奇特,色彩斑斕,別的店都比不了,所以賣得貴還賣得快。
幾年後,家裏的財富那是越來越多,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富戶。小二管著家裏的仆人,那叫一個嚴,幾百口人,沒有一個閑著的。閑下來的時候,小二就和丁生一起煮茶下棋,或者看看書,日子過得可愜意了。
每五天,小二就會核算一下家裏的賬目,管管仆人的活兒。她拿著算盤,丁生就在旁邊點名報數。幹活勤快的,小二就給發獎金;偷懶的,就挨鞭子,還得跪著反省。這天,小二給大家放了假,不用熬夜幹活。夫妻倆擺上酒菜,把仆人們叫來,讓他們唱唱鄉下的小曲兒,逗個樂子。小二這人,心明眼亮,跟神仙似的,誰也不敢糊弄她。而且她賞錢的時候,比人家幹活出的力還多,所以大家都樂意幹活。村裏二百多戶人家,窮的,小二都給點本錢,幫他們過日子,村裏就沒有閑逛不幹活的懶漢。
有一回,村裏大旱,莊稼都快幹死了。小二就讓村裏人在野地裏搭了個祭壇,自己坐著轎子,半夜出來,念念有詞,走起禹步,祈求老天爺下雨。嘿,你還別說,沒過多久,大雨傾盆而下,周圍五裏的地都澆了個透。村裏人都覺得小二太神奇了,簡直就是個活神仙。
小二出門從不遮臉,村裏人都見過她。有些小夥子背地裏議論她長得漂亮,可真碰見了,一個個都老老實實,不敢多看一眼。
每到秋天,村裏那些小孩兒不會種地的,小二就給他們錢,讓他們去采荼薊,這一采就采了快二十年了,家裏都堆滿了。別人都偷偷笑話她,覺得她傻。沒想到有一年,山東大饑荒,人吃人都有。小二就把那些荼薊拿出來,摻上小米,熬粥給災民喝,周圍村子的人都靠這個活了下來,沒有往外逃的。
異史氏說:“小二做的這些事,好像是上天注定的,不是靠人力能做到的。但要不是當初聽了丁生那句話,早就死了。從這事兒來看,世界上那些有大本事,卻走錯了路,最後送命的人,肯定也不少。誰知道那六個同學裏,就沒有這樣的人呢?隻是可惜沒遇到丁生這樣的人來點醒他們啊。”
趙旺有個閨女,叫小二,這姑娘可不得了,長得那叫一個水靈,就跟那畫上的仙女兒似的,而且聰明伶俐,腦子轉得比誰都快。趙旺兩口子把她當成寶貝疙瘩,疼得不得了。小二六歲那年,趙旺就把她和兒子長春一起送到先生那兒念書去了。這小二啊,那腦子就像開了竅似的,特別靈光,五年下來,五經都能背得滾瓜爛熟。
在學堂裏,有個叫丁生的,字紫陌,比小二大三歲,那是個文采飛揚的俊朗少年。小二和丁生倆人啊,整天在一塊兒讀書寫字,一來二去的,就情愫暗生了。丁生心裏可喜歡小二了,偷偷地把自己的心意告訴了他娘,想讓娘去趙家求親,把小二娶回家。可趙旺呢,打心底裏瞧不上丁生家,覺得他家窮,沒什麽錢,就一心盼著把閨女嫁到富貴人家去,所以啊,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丁生家的求親。
沒過多久,也不知道咋回事,趙旺被白蓮教給迷住了。等到徐鴻儒造反的時候,趙旺一家稀裏糊塗地就跟著當了賊。小二雖然年紀小,但是書讀得多呀,腦子又活泛,那些紙兵豆馬的邪術,她一學就會。徐鴻儒手下有六個女弟子,小二可是最出色的一個,把師父的本事學了個遍。趙旺呢,仗著自己閨女得寵,在賊窩裏那也是混得風生水起。
再說那丁生,十八歲就考中了秀才,可他心裏一直惦記著小二,死活不肯娶別人。最後,他一咬牙,偷偷地跑去找徐鴻儒,就想在小二身邊待著。小二見丁生來了,心裏可高興了,對他比對別人都好。可小二跟著徐鴻儒忙軍務,那是忙得腳不沾地,連爹娘都顧不上。丁生瞅準了機會,天天晚上去找小二,倆人避開旁人,能聊到半夜三更。
有天晚上,丁生拉著小二的手,一臉認真地說:“小二,我來這兒,你真不知道我為啥?”小二眨巴著大眼睛,疑惑地說:“不知道呀。”丁生歎了口氣,說:“我可不是想攀高枝,我就是衝著你來的呀。你看看,咱這幹的都是啥呀,這邪門歪道的,早晚得完蛋。你這麽聰明,咋就不明白呢?你要是能跟我一起逃出去,我這輩子就真沒白活。”小二聽了,愣了一會兒,像是突然醒了神,說:“背著爹娘跑,那太不仗義了,我得跟他們說說。”說完,倆人就去找趙旺,把利害關係一五一十地說了。可趙旺死活不信,還說:“我師父那是神仙下凡,還能有錯?”小二知道勸不動,就偷偷地把頭發盤了起來,變了個樣兒。她拿出兩隻紙鳶,和丁生一人一隻,腳一蹬,紙鳶就扇著翅膀飛上了天,像那比翼鳥似的,緊緊地挨在一起。天一亮,倆人就到了萊蕪地界,小二輕輕一捏紙鳶脖子,紙鳶就打著旋兒落了下來。他們收起紙鳶,又找來兩匹馬,一路狂奔到了山陰裏,跟人說他們是逃難的,租了間屋子住下了。
這倆人走得急,啥都沒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丁生愁得直撓頭,沒辦法,隻好去跟鄰居借糧,可人家連一升都不肯借給他。小二卻跟沒事人似的,笑著說:“沒事兒,咱有這些首飾呢。”說完,就把身上的簪子耳環啥的都當了。晚上,倆人關起門,就著昏黃的油燈,你出個燈謎我來猜,或者回憶以前讀過的書,比比誰記得多。輸了的,就伸出兩個手指頭輕輕敲敲對方的手腕,逗得倆人直樂。
他們家西邊住著個姓翁的,是個綠林好漢。有一天,翁大俠打獵回來,小二就對丁生說:“咱鄰居這麽有錢,我還怕啥?先借他千把兩銀子,咋樣?”丁生直搖頭,說:“這可不好借呀,人家憑啥借給咱呀。”小二一笑,說:“我有法兒讓他樂意借。”說著,她剪了張紙,三兩下就畫了個判官模樣,往地上一放,拿個雞籠子罩上。然後拉著丁生爬上床,一邊煮著藏酒,一邊翻著《周禮》,玩起了酒令:隨便說書裏哪一頁哪一行,倆人就一起翻書看。要是翻到有“食”字邊、“水”字邊、“酉”字邊的,就得喝酒;要是翻到“酒”字部的,就得多喝一倍。
小二隨手一翻,翻到了“酒人”,就衝丁生擠擠眼,說:“要是借到銀子,你肯定能翻到‘飲’字部。”丁生半信半疑地拿起書一翻,嘿,還真翻到了“鱉人”。小二樂得直拍手,大聲說:“成了!成了!咱們有銀子花了!”說著,就給丁生倒了滿滿一杯酒。丁生還不服氣,小二就逗他:“你這是水族,得學鱉喝酒。”倆人正鬧著呢,就聽見籠子裏一陣亂響。小二起身一看,興奮地說:“來了!”打開籠子一瞧,好家夥,布袋裏滿滿當當的都是銀子。丁生高興得合不攏嘴,直說:“哎呀,小二,你可真是太厲害了!”
後來,翁大俠家的老太太抱著孩子來玩,跟小二倆人嘮起了嗑。老太太偷偷地說:“我家老爺剛回來那晚,屋裏燈還亮著呢,地上突然裂了個大口子,深不見底。一個判官模樣的人從裏麵冒出來,說他是地府的,泰山帝君要開大會,算那些強盜的罪過,得用一千架銀燈,一架十兩銀子。要是給一百架銀燈,就能消災。我家老爺嚇壞了,趕緊燒香磕頭,給了判官一千兩銀子。那判官慢慢又鑽回地裏,地也合上了。”小二和丁生聽了,直咂舌,覺得這事可太邪性了。
從那以後,小二和丁生慢慢置辦起了家業,買了牛馬,雇了仆人,還蓋起了大宅子。可這好景不長,村裏那些不務正業的混混看他們有錢,就攛掇著一幫人,翻牆來搶丁生。那天晚上,小二和丁生正睡著呢,突然就被驚醒了,隻見屋裏點著草把,強盜們到處都是。強盜們把丁生綁了起來,還有人伸手去小二懷裏掏。小二噌地一下坐起來,指著那些強盜大喝一聲:“都給我住手!”嘿,你還別說,那十三個強盜,一個個伸著舌頭,傻傻地站著,跟木頭人似的。小二這才不慌不忙地穿上褲子,下了床,把家裏的仆人叫來,把強盜們一個個反綁起來,逼著他們老實交代。小二訓斥他們說:“我們從外地來這兒,就是想互相幫襯著過日子,你們咋就這麽不仁義呢!誰沒個難處,有事明說,我還能不幫忙?你們這幫豺狼,本來該全殺了,但我心軟,先放了你們,要是再犯,可就沒這麽便宜了!”強盜們嚇得趕緊磕頭謝罪,灰溜溜地走了。
沒過多久,徐鴻儒被抓了,趙旺一家都被殺了。丁生是個重情義的人,他帶著銀子去把趙旺的小孫子贖了出來,當自己的孩子養,還給他改姓丁,取名承祧。村裏人漸漸地知道了小二和丁生跟白蓮教有瓜葛。趕上那年鬧蝗災,小二放了上百隻紙鳶在田裏,蝗蟲見了就繞著走,他們家的地一點兒沒遭災。村裏人可眼紅嫉妒了,就聯合起來告到官府,說他們是徐鴻儒的餘黨。官府那些人,看著他們有錢,就跟看到肥肉似的,把丁生抓了。丁生沒辦法,隻好花了不少錢打點,才好不容易放了出來。小二說:“咱們這錢來得不正,散了也正常。但這地方太危險,不能再待了。”於是,他們把家產低價賣了,搬到了益都西邊。
到了益都西邊,小二可真是如魚得水,這人鬼精鬼精的,做生意比男人還厲害。她開了個琉璃廠,招了工人,還親自教他們。她設計的那些琉璃燈,樣式奇特,色彩斑斕,別的店都比不了,所以賣得貴還賣得快。
幾年後,家裏的財富那是越來越多,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富戶。小二管著家裏的仆人,那叫一個嚴,幾百口人,沒有一個閑著的。閑下來的時候,小二就和丁生一起煮茶下棋,或者看看書,日子過得可愜意了。
每五天,小二就會核算一下家裏的賬目,管管仆人的活兒。她拿著算盤,丁生就在旁邊點名報數。幹活勤快的,小二就給發獎金;偷懶的,就挨鞭子,還得跪著反省。這天,小二給大家放了假,不用熬夜幹活。夫妻倆擺上酒菜,把仆人們叫來,讓他們唱唱鄉下的小曲兒,逗個樂子。小二這人,心明眼亮,跟神仙似的,誰也不敢糊弄她。而且她賞錢的時候,比人家幹活出的力還多,所以大家都樂意幹活。村裏二百多戶人家,窮的,小二都給點本錢,幫他們過日子,村裏就沒有閑逛不幹活的懶漢。
有一回,村裏大旱,莊稼都快幹死了。小二就讓村裏人在野地裏搭了個祭壇,自己坐著轎子,半夜出來,念念有詞,走起禹步,祈求老天爺下雨。嘿,你還別說,沒過多久,大雨傾盆而下,周圍五裏的地都澆了個透。村裏人都覺得小二太神奇了,簡直就是個活神仙。
小二出門從不遮臉,村裏人都見過她。有些小夥子背地裏議論她長得漂亮,可真碰見了,一個個都老老實實,不敢多看一眼。
每到秋天,村裏那些小孩兒不會種地的,小二就給他們錢,讓他們去采荼薊,這一采就采了快二十年了,家裏都堆滿了。別人都偷偷笑話她,覺得她傻。沒想到有一年,山東大饑荒,人吃人都有。小二就把那些荼薊拿出來,摻上小米,熬粥給災民喝,周圍村子的人都靠這個活了下來,沒有往外逃的。
異史氏說:“小二做的這些事,好像是上天注定的,不是靠人力能做到的。但要不是當初聽了丁生那句話,早就死了。從這事兒來看,世界上那些有大本事,卻走錯了路,最後送命的人,肯定也不少。誰知道那六個同學裏,就沒有這樣的人呢?隻是可惜沒遇到丁生這樣的人來點醒他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