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謾罵在所難免。
天子臥病在榻,蒼老了許多,他萬萬沒想齊相公居然撞牆而亡,氣的頭痛欲裂,“你要把審查院法規無視掉,就是不把朕放在眼裏,還不如你來當這個天子好了!”
裕王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別以為朕不知道你想的是什麽!”天子的怒氣未退,愈發強烈,“你以為唐昌堵住了謀逆的軍隊,讓滿城的百姓毫發無傷,你就是最大的功勞,誰也沒辦法責罰你!”
他默了一刻,低聲道,“唐昌的軍師官兵衛皆由陛下派遣,臣不敢居功。”
“你!”
天子胸前就像是堵了一口血。
伸出枯槁死灰一樣的手指僵在半空,責罵的話沒有了緣由,寂靜越深,氣氛愈發陰沉起來,武和帝緩緩的、無力靠在軟枕上,像深深的陷進去一樣,嘴角扯出一絲笑,“裕王,難怪朝堂上人人總你懷瑾握瑜…你把一半的兵符交給朕……讓朕來做這個出頭的指揮…贏了名頭…止住叛軍…可一旦朕要責怪於你……朕倒不是個君子了……”
千昕鶴淡淡的止過他的話,“是陛下神機妙算,臣不過順應天意而為。”
天子冷笑了一聲,被他這句“阿諛奉承”堵的沒話說,“從前朕開多少次口,你寧願一死也不願意將兵符交出,你如今把一半兵符交給朕,謀的是什麽朕都不敢過問。”
“陛下願國家安定,臣亦如此。”
他冷靜而清醒道。
天子被說的啞口無言。
又過了一會,寢殿內的熏香莫名其妙燒斷了,嚇得張盛急急忙忙親自來換下,不敢半分耽擱,額角都是被嚇出冒著的冷汗。
他在不遠處聽著,天子殺意是如此明顯,但凡裕王說錯一個字就要人頭落地了。
香燒的很直。
漂亮。
武和帝瞥了一眼青煙如扶搖直上,隻覺得頭疾愈發的重,得了兵符,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但上柱國將軍唐昌卻不是個可以輕易使喚的人,沒有另一半的兵符,實際的掌權人終究是千昕鶴,這道理他心知肚明。
可他有什麽理由大火呢?
從軍時他就不是一個殺伐果斷的人,他並不喜歡血腥,隻不過把局麵控住手中,讓他們安分守己,讓他們聽話,讓屬於他的滿朝文武對自己的敬畏如同千昕鶴一樣而已。
眼下這個階段氣急敗壞的懲罰裕王,他倒是覺得自己離暴君也愈發近了。
“你私下見過元和了?”
“臣不敢。”
“你知道朕讓宋延皓把人帶回來,又怎麽會不知道人被關在哪裏?”武和帝稍稍側過了身子,正色道,“外頭傳的謠言朕可以不去聽,也不去深究,他既然是麗王的兒子,麗王沒有管好軍營,屬於失責,他的兒子朕代為教育,作為質子在京,裕王,這件事你應該識的分寸,莫要再多管閑事!”
武和帝內心清楚,齊相公罪惡滔天,撞牆而死沒有什麽好怪在千昕鶴頭上的。
同樣。
千昕鶴進宮來認罪根本不會擔憂這件事引致的責罰,不過是明麵上的拉扯,暗地裏是他決意拿捏麗王的事已經板上釘釘。
武和帝見跪在地上的裕王沒說話,罷了罷手,扭過頭歇去,旁邊的張盛見色,忙接上早已備好的話語,“傳天子口諭,齊相公也曾位列三相,裕王行事不妥,罰禁足府上兩月,期間不得參與朝政,退下跪安。”
說完,張盛伸手去攙扶裕王起來,未料他反而避開了動作,沒有起身的意思。
武和帝也察覺不對勁,回過頭顯然心情不好,沉聲道,“裕王,你還有何事。”
“臣進宮來是要向陛下討一人。”
“誰?”
“元和。”
他說出這個名字時,玉容冷淡,不見畏色,仿佛方才天子的警示都成了耳邊風。
張盛率先倒吸了一口冷氣,偷偷的用眼角窺了一眼天子,那一整張臉黑的,就算是包公在世也比不上,是黑的漲紅了怒火!
“裕王,你仗著是朕親兄弟,就這樣三番四次來挑戰朕的威嚴?!”武和帝罵的拍案而起,一把推開迎麵要攔的張盛走下床去,病倦的五官生生的扭出一個狠相,恨聲道,“朕就不該有你這樣的親弟弟!朕就不應該這般縱容你如此無法無天!朕就應該、應該…!應該——應該殺————”
後半段的話武和帝沒有說出來,他怕自己一語成讖,怕自己會真的動了手。
頭疾愈發烈了。
天子那般震怒,眼前的人卻沒有任何畏懼,和從前一樣他據理力爭,清高的讓人厭惡,從來就沒真正的選擇對他俯首臣稱。
“你、你……!”天子的手不由自主顫抖起來,氣上心頭一時眼花繚腦袋昏沉。
上一次的遇襲導致武和心神不定,久久未愈,且頭疾愈發嚴重,吃過許多藥都不曾有用,張盛連忙讓人去宣太醫進殿,“快、快將藥端進來,陛下的頭疾又犯了……”
太醫院的院首丞隍已經被責罵無能多次,底下的太醫們就守在近殿時刻準備。
隻見他急急忙忙端來一碗煮的沸騰的黑色藥湯,唯唯諾諾跪下來,躬身道,“陛下,此藥是用五毒與砒石所煎,應、應是有效的…但…不曾有過先例…恐防藥效…”
“你居然敢拿未曾試驗的藥上前來!”
武和帝勃然大怒。
一腳踹在太醫胸口上。
“臣弟願為陛下試藥。”千昕鶴忽然開了口,此話一出,武和帝有些不可置信。
幾個太醫們也麵麵相覷,此藥毒性太大,醫書上不曾有過記載,一旦藥效過激被反噬,會落下怎麽樣的後果就不得而知了。
“裕王,你當真願意為朕試藥?”
武和帝希冀的問。
在天子的認知裏,千昕鶴幾乎沒有任何理由要以身試險,聽到親弟弟說出這樣的話又讓他一時於心不忍,“你可知此藥一旦反噬,你一旦中毒就萬劫不複,你……”
“臣弟願意。”
他的回答沒有半分猶豫。
千昕鶴向來廉潔自律,明辨事理,天子要他死,他並不會輕易認命,隻是…他如今覺得很累,身後並沒有想要再守護的人。
倒不如幫他親兄長一把,又道,“臣弟有一請求,請兄長將元和送歸麗州,免受骨肉分離之苦,此乃人常,望陛下成全。”
武和帝不相信千昕鶴會如此的傻,偏見早已很深,也許這一刻,他也需要檢驗兩人之間手足之情,“你既然願意試藥,那朕答應你將元和送回,讓他們父子團聚!”
天子臥病在榻,蒼老了許多,他萬萬沒想齊相公居然撞牆而亡,氣的頭痛欲裂,“你要把審查院法規無視掉,就是不把朕放在眼裏,還不如你來當這個天子好了!”
裕王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別以為朕不知道你想的是什麽!”天子的怒氣未退,愈發強烈,“你以為唐昌堵住了謀逆的軍隊,讓滿城的百姓毫發無傷,你就是最大的功勞,誰也沒辦法責罰你!”
他默了一刻,低聲道,“唐昌的軍師官兵衛皆由陛下派遣,臣不敢居功。”
“你!”
天子胸前就像是堵了一口血。
伸出枯槁死灰一樣的手指僵在半空,責罵的話沒有了緣由,寂靜越深,氣氛愈發陰沉起來,武和帝緩緩的、無力靠在軟枕上,像深深的陷進去一樣,嘴角扯出一絲笑,“裕王,難怪朝堂上人人總你懷瑾握瑜…你把一半的兵符交給朕……讓朕來做這個出頭的指揮…贏了名頭…止住叛軍…可一旦朕要責怪於你……朕倒不是個君子了……”
千昕鶴淡淡的止過他的話,“是陛下神機妙算,臣不過順應天意而為。”
天子冷笑了一聲,被他這句“阿諛奉承”堵的沒話說,“從前朕開多少次口,你寧願一死也不願意將兵符交出,你如今把一半兵符交給朕,謀的是什麽朕都不敢過問。”
“陛下願國家安定,臣亦如此。”
他冷靜而清醒道。
天子被說的啞口無言。
又過了一會,寢殿內的熏香莫名其妙燒斷了,嚇得張盛急急忙忙親自來換下,不敢半分耽擱,額角都是被嚇出冒著的冷汗。
他在不遠處聽著,天子殺意是如此明顯,但凡裕王說錯一個字就要人頭落地了。
香燒的很直。
漂亮。
武和帝瞥了一眼青煙如扶搖直上,隻覺得頭疾愈發的重,得了兵符,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但上柱國將軍唐昌卻不是個可以輕易使喚的人,沒有另一半的兵符,實際的掌權人終究是千昕鶴,這道理他心知肚明。
可他有什麽理由大火呢?
從軍時他就不是一個殺伐果斷的人,他並不喜歡血腥,隻不過把局麵控住手中,讓他們安分守己,讓他們聽話,讓屬於他的滿朝文武對自己的敬畏如同千昕鶴一樣而已。
眼下這個階段氣急敗壞的懲罰裕王,他倒是覺得自己離暴君也愈發近了。
“你私下見過元和了?”
“臣不敢。”
“你知道朕讓宋延皓把人帶回來,又怎麽會不知道人被關在哪裏?”武和帝稍稍側過了身子,正色道,“外頭傳的謠言朕可以不去聽,也不去深究,他既然是麗王的兒子,麗王沒有管好軍營,屬於失責,他的兒子朕代為教育,作為質子在京,裕王,這件事你應該識的分寸,莫要再多管閑事!”
武和帝內心清楚,齊相公罪惡滔天,撞牆而死沒有什麽好怪在千昕鶴頭上的。
同樣。
千昕鶴進宮來認罪根本不會擔憂這件事引致的責罰,不過是明麵上的拉扯,暗地裏是他決意拿捏麗王的事已經板上釘釘。
武和帝見跪在地上的裕王沒說話,罷了罷手,扭過頭歇去,旁邊的張盛見色,忙接上早已備好的話語,“傳天子口諭,齊相公也曾位列三相,裕王行事不妥,罰禁足府上兩月,期間不得參與朝政,退下跪安。”
說完,張盛伸手去攙扶裕王起來,未料他反而避開了動作,沒有起身的意思。
武和帝也察覺不對勁,回過頭顯然心情不好,沉聲道,“裕王,你還有何事。”
“臣進宮來是要向陛下討一人。”
“誰?”
“元和。”
他說出這個名字時,玉容冷淡,不見畏色,仿佛方才天子的警示都成了耳邊風。
張盛率先倒吸了一口冷氣,偷偷的用眼角窺了一眼天子,那一整張臉黑的,就算是包公在世也比不上,是黑的漲紅了怒火!
“裕王,你仗著是朕親兄弟,就這樣三番四次來挑戰朕的威嚴?!”武和帝罵的拍案而起,一把推開迎麵要攔的張盛走下床去,病倦的五官生生的扭出一個狠相,恨聲道,“朕就不該有你這樣的親弟弟!朕就不應該這般縱容你如此無法無天!朕就應該、應該…!應該——應該殺————”
後半段的話武和帝沒有說出來,他怕自己一語成讖,怕自己會真的動了手。
頭疾愈發烈了。
天子那般震怒,眼前的人卻沒有任何畏懼,和從前一樣他據理力爭,清高的讓人厭惡,從來就沒真正的選擇對他俯首臣稱。
“你、你……!”天子的手不由自主顫抖起來,氣上心頭一時眼花繚腦袋昏沉。
上一次的遇襲導致武和心神不定,久久未愈,且頭疾愈發嚴重,吃過許多藥都不曾有用,張盛連忙讓人去宣太醫進殿,“快、快將藥端進來,陛下的頭疾又犯了……”
太醫院的院首丞隍已經被責罵無能多次,底下的太醫們就守在近殿時刻準備。
隻見他急急忙忙端來一碗煮的沸騰的黑色藥湯,唯唯諾諾跪下來,躬身道,“陛下,此藥是用五毒與砒石所煎,應、應是有效的…但…不曾有過先例…恐防藥效…”
“你居然敢拿未曾試驗的藥上前來!”
武和帝勃然大怒。
一腳踹在太醫胸口上。
“臣弟願為陛下試藥。”千昕鶴忽然開了口,此話一出,武和帝有些不可置信。
幾個太醫們也麵麵相覷,此藥毒性太大,醫書上不曾有過記載,一旦藥效過激被反噬,會落下怎麽樣的後果就不得而知了。
“裕王,你當真願意為朕試藥?”
武和帝希冀的問。
在天子的認知裏,千昕鶴幾乎沒有任何理由要以身試險,聽到親弟弟說出這樣的話又讓他一時於心不忍,“你可知此藥一旦反噬,你一旦中毒就萬劫不複,你……”
“臣弟願意。”
他的回答沒有半分猶豫。
千昕鶴向來廉潔自律,明辨事理,天子要他死,他並不會輕易認命,隻是…他如今覺得很累,身後並沒有想要再守護的人。
倒不如幫他親兄長一把,又道,“臣弟有一請求,請兄長將元和送歸麗州,免受骨肉分離之苦,此乃人常,望陛下成全。”
武和帝不相信千昕鶴會如此的傻,偏見早已很深,也許這一刻,他也需要檢驗兩人之間手足之情,“你既然願意試藥,那朕答應你將元和送回,讓他們父子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