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論功行賞。
重生之劉禪:二鳳是我兒砸 作者:一隻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是一天的朝會。
劉禪強忍著疼痛坐在上麵,對此去滅日的人論功行賞。
第一個封賞的人就是嶽飛。
劉禪私底下問過嶽飛,想要什麽官職。
因為現在嶽飛已經是鄂王了,算是封無可封。
劉禪想把他的爵位給提到親王,但是被嶽飛毫不猶豫得拒絕了。
嶽飛的政治素養算是不錯的,萬一他真的被封為親王了,再往上是什麽?
皇帝啊!
為了自己的九族,嶽飛覺得自己還是得悠著點。
他也知道官家和以前不一樣了,對他很好,但是還是小心為好。
“官家,臣不求高官厚祿,但求天倫之樂。此去出征已久,臣已經許久不見家人,臣懇請官家可以在家休沐幾日。”
嶽飛的意思是說:官家啊,我不要爵位,我要放假我不想一回來就要回內閣給您批奏疏。
劉禪不好意思的說道:“哈哈,這是自然,鄂王放心放心!朕怎麽可能是那種讓卿一直幹活的人呢?接下來朕就給你五日……”
說到五日的時候,劉禪看到趙鼎張浚等人的黑眼圈,出征在外多時的嶽飛竟然比他們還要精神,於是瞬間改口了:“不不不,還是半個月吧,鄂王辛苦了。”
接下來的話,嶽飛的去向他另有重用,內閣是不打算了,但是得保存職位。
其他的就讓嶽飛在軍營發光發熱吧,畢竟世民的威震天下的玄甲軍也要準備操練了。
所以嶽飛就在這段時間好好休整,別一不小心給噶了!
最後,嶽飛的爵位沒有提,但是得了好多賞賜,還有被封為了太師。
太師在宋朝並沒有什麽重要職權,但是它可是名義上的帝師,可謂榮譽啊!
當然嶽飛也是千推辭,萬推辭,不過沒有用。
另外在嶽飛的竭力推辭下,劉禪沒有提嶽雲的官位,所以嶽雲官職原封不動。
接下來就是韓世忠,趙雲,薑維他們了,韓世忠和趙雲的爵位往上提了一提,薑維則是被封了一個天水伯的爵位。
戚繼光是蕩平倭寇的第一人,被封了一個武毅伯。
鄭和嘛,當然是下西洋的,所以被授予海軍總領事的職位,是預備的大宋航海外交官。
李寶,魏勝二人退敵有功,被封了一個五品官,宣威將軍和明威將軍。
官職不是很高,但是對此他們之前的官職已經連跨三個品階了。
除了那些打仗的,和珅也在此時回來了,帶回來了東瀛的金礦銀礦約五千萬兩!剩下的還有三千萬兩在路上。
所以眾臣看向和珅那簡直就是個香餑餑,稀世大寶貝!
大宋有錢是有錢,但是那也不是憑空得到的呀。
都是經過什麽外貿賣茶葉,賣絲綢,賣瓷器,這些都是有成本的。
不想此去出征得到的金銀財寶,除了一些軍備上的損失,其他的可謂是百利無一害,都是小錢錢。
所以百官現在對和珅熱絡得不行。
“和大人,和大人,我家有個朋友想問一下您什麽時候再去為大宋斂財,啊,不是,是賺錢,什麽時候再去賺一大筆錢啊?”
“來,和大人啊,您走路一定小心點,千萬莫要磕著!小臣替您看著。”
“和大人呐,說了這麽久,口渴了吧,來喝水!莫要嗆著。”
眼看和珅為大宋帶來的錢財,這是國庫一年多的收入了,再加上這些日子各個徭役都在建立,新的都城也在修建,為首的左相和右相趕緊幾人擠開前麵的大臣,爭著跟他打招呼。
這可是財神爺啊!
戶部掌管著天下的錢袋子,還是得小心奉承幾句。
尤其在負責修路修壩修水利設施的人的眼中,此時的和珅簡直比絕代佳人還光輝萬丈,怎麽看都看不夠,簡直不知道怎麽對他好了。
不止因為和珅負責與錢財有關的事情,更是因為和珅現在深得官家聖心。
甚至有人是這樣子想的,要是跟和珅拜個把子,是不是也會給自己招來財運?如果可以的話,那拜的時候肯定要把家裏的大哥捎上,以後就是三兄弟了。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那種。
而和珅也是難得見百官這麽奉承他。
上次這麽奉承他還是好久之前呢,而且剛來到宋朝的時候,宋朝那些文人還罵他小人,現在倒是反過來。
和珅呢,也混了一個昌隆伯,寓意興旺發達,財源廣進。
劉禪見了也不打算打斷他們的對話,畢竟和珅斂財確實棒,讓他先樂嗬樂嗬。
過了一會,劉禪才說:“我大宋宣揚國威,滅了東瀛高麗二國,南洋小國聞此,也遞交國書,說要入我大宋版圖,以示尊敬,諸卿怎麽看啊?”
沒錯,本來劉禪隻想先把小鬼子給滅了,再順帶一個棒子,沒想到那些南洋小國那麽識時務,直接遞交國書說願意成為大宋的一員,倒是省了好多人力和物力。
大臣進言:“官家,咱們大宋可是天朝上國,外邦豈能輕易成為我國的版圖,成為一個藩屬國已經是很開恩了。”
劉禪聽了這個大臣的話,不由得翻了翻白眼。
想到了滿清乾隆皇帝時候的事情。
那個時候,劉禪飄到了大清皇宮那裏,有蘇祿國,蘭芳大統製共和國這兩個小國曾想加入中國,卻被乾隆一口拒絕:太遠了,不要。
蘇祿國蘇丹向乾隆帝上書,表示“臣願以疆土人丁戶口編入華夏圖籍,聽任指揮”,“倘蒙鈞旨喜納,恭候綸音天降,臣來年編籍晉上,即為華夏黎元”。
蘇祿國國王的意思是說:把蘇祿國國土和人口編入華夏,如果得到您的允許,臣明年就把土地人口冊子奉上,從此蘇祿國國民成為華夏人。
據史料記載,早在魏晉時期這裏就有了居民,當時的東吳官員還來過這裏。後來鄭氏家族曾想拿下這塊地方,隻是各種原因給耽擱了。
因為它離華夏實在很近,最近的距離連200公裏都沒有,所以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堅持說自己是中國後代。
二是,蘭芳大統製共和國麵積堪比四川省,還是華人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個共和國,他們派了人,想納入大清版圖,或者成為其附屬國。
但是被拒絕了!
因為在乾隆眼中,這些外出的華人和棄民沒什麽區別,這些人又不是八旗子弟,他才不願意關心,連承認都拒絕了,更談不上接納,將蘭芳共和國視為海盜的藏身之地,從而拒絕了羅芳伯的請求。
後來這個共和國成了荷蘭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在荷蘭的殖民統治下,蘭芳共和國的曆史和文化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華人被迫放棄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接受荷蘭的語言和文化。
所以這也是乾隆被後人批評沒有海洋主權意識,讓華夏白白錯失好機會。
眼前,也有大臣有不同的想法:“官家,此乃天大的盛事啊!咱們不費一兵一卒,竟然能讓外邦臣服,定要開宗祠上告太祖皇帝啊!”
劉禪強忍著疼痛坐在上麵,對此去滅日的人論功行賞。
第一個封賞的人就是嶽飛。
劉禪私底下問過嶽飛,想要什麽官職。
因為現在嶽飛已經是鄂王了,算是封無可封。
劉禪想把他的爵位給提到親王,但是被嶽飛毫不猶豫得拒絕了。
嶽飛的政治素養算是不錯的,萬一他真的被封為親王了,再往上是什麽?
皇帝啊!
為了自己的九族,嶽飛覺得自己還是得悠著點。
他也知道官家和以前不一樣了,對他很好,但是還是小心為好。
“官家,臣不求高官厚祿,但求天倫之樂。此去出征已久,臣已經許久不見家人,臣懇請官家可以在家休沐幾日。”
嶽飛的意思是說:官家啊,我不要爵位,我要放假我不想一回來就要回內閣給您批奏疏。
劉禪不好意思的說道:“哈哈,這是自然,鄂王放心放心!朕怎麽可能是那種讓卿一直幹活的人呢?接下來朕就給你五日……”
說到五日的時候,劉禪看到趙鼎張浚等人的黑眼圈,出征在外多時的嶽飛竟然比他們還要精神,於是瞬間改口了:“不不不,還是半個月吧,鄂王辛苦了。”
接下來的話,嶽飛的去向他另有重用,內閣是不打算了,但是得保存職位。
其他的就讓嶽飛在軍營發光發熱吧,畢竟世民的威震天下的玄甲軍也要準備操練了。
所以嶽飛就在這段時間好好休整,別一不小心給噶了!
最後,嶽飛的爵位沒有提,但是得了好多賞賜,還有被封為了太師。
太師在宋朝並沒有什麽重要職權,但是它可是名義上的帝師,可謂榮譽啊!
當然嶽飛也是千推辭,萬推辭,不過沒有用。
另外在嶽飛的竭力推辭下,劉禪沒有提嶽雲的官位,所以嶽雲官職原封不動。
接下來就是韓世忠,趙雲,薑維他們了,韓世忠和趙雲的爵位往上提了一提,薑維則是被封了一個天水伯的爵位。
戚繼光是蕩平倭寇的第一人,被封了一個武毅伯。
鄭和嘛,當然是下西洋的,所以被授予海軍總領事的職位,是預備的大宋航海外交官。
李寶,魏勝二人退敵有功,被封了一個五品官,宣威將軍和明威將軍。
官職不是很高,但是對此他們之前的官職已經連跨三個品階了。
除了那些打仗的,和珅也在此時回來了,帶回來了東瀛的金礦銀礦約五千萬兩!剩下的還有三千萬兩在路上。
所以眾臣看向和珅那簡直就是個香餑餑,稀世大寶貝!
大宋有錢是有錢,但是那也不是憑空得到的呀。
都是經過什麽外貿賣茶葉,賣絲綢,賣瓷器,這些都是有成本的。
不想此去出征得到的金銀財寶,除了一些軍備上的損失,其他的可謂是百利無一害,都是小錢錢。
所以百官現在對和珅熱絡得不行。
“和大人,和大人,我家有個朋友想問一下您什麽時候再去為大宋斂財,啊,不是,是賺錢,什麽時候再去賺一大筆錢啊?”
“來,和大人啊,您走路一定小心點,千萬莫要磕著!小臣替您看著。”
“和大人呐,說了這麽久,口渴了吧,來喝水!莫要嗆著。”
眼看和珅為大宋帶來的錢財,這是國庫一年多的收入了,再加上這些日子各個徭役都在建立,新的都城也在修建,為首的左相和右相趕緊幾人擠開前麵的大臣,爭著跟他打招呼。
這可是財神爺啊!
戶部掌管著天下的錢袋子,還是得小心奉承幾句。
尤其在負責修路修壩修水利設施的人的眼中,此時的和珅簡直比絕代佳人還光輝萬丈,怎麽看都看不夠,簡直不知道怎麽對他好了。
不止因為和珅負責與錢財有關的事情,更是因為和珅現在深得官家聖心。
甚至有人是這樣子想的,要是跟和珅拜個把子,是不是也會給自己招來財運?如果可以的話,那拜的時候肯定要把家裏的大哥捎上,以後就是三兄弟了。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那種。
而和珅也是難得見百官這麽奉承他。
上次這麽奉承他還是好久之前呢,而且剛來到宋朝的時候,宋朝那些文人還罵他小人,現在倒是反過來。
和珅呢,也混了一個昌隆伯,寓意興旺發達,財源廣進。
劉禪見了也不打算打斷他們的對話,畢竟和珅斂財確實棒,讓他先樂嗬樂嗬。
過了一會,劉禪才說:“我大宋宣揚國威,滅了東瀛高麗二國,南洋小國聞此,也遞交國書,說要入我大宋版圖,以示尊敬,諸卿怎麽看啊?”
沒錯,本來劉禪隻想先把小鬼子給滅了,再順帶一個棒子,沒想到那些南洋小國那麽識時務,直接遞交國書說願意成為大宋的一員,倒是省了好多人力和物力。
大臣進言:“官家,咱們大宋可是天朝上國,外邦豈能輕易成為我國的版圖,成為一個藩屬國已經是很開恩了。”
劉禪聽了這個大臣的話,不由得翻了翻白眼。
想到了滿清乾隆皇帝時候的事情。
那個時候,劉禪飄到了大清皇宮那裏,有蘇祿國,蘭芳大統製共和國這兩個小國曾想加入中國,卻被乾隆一口拒絕:太遠了,不要。
蘇祿國蘇丹向乾隆帝上書,表示“臣願以疆土人丁戶口編入華夏圖籍,聽任指揮”,“倘蒙鈞旨喜納,恭候綸音天降,臣來年編籍晉上,即為華夏黎元”。
蘇祿國國王的意思是說:把蘇祿國國土和人口編入華夏,如果得到您的允許,臣明年就把土地人口冊子奉上,從此蘇祿國國民成為華夏人。
據史料記載,早在魏晉時期這裏就有了居民,當時的東吳官員還來過這裏。後來鄭氏家族曾想拿下這塊地方,隻是各種原因給耽擱了。
因為它離華夏實在很近,最近的距離連200公裏都沒有,所以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堅持說自己是中國後代。
二是,蘭芳大統製共和國麵積堪比四川省,還是華人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個共和國,他們派了人,想納入大清版圖,或者成為其附屬國。
但是被拒絕了!
因為在乾隆眼中,這些外出的華人和棄民沒什麽區別,這些人又不是八旗子弟,他才不願意關心,連承認都拒絕了,更談不上接納,將蘭芳共和國視為海盜的藏身之地,從而拒絕了羅芳伯的請求。
後來這個共和國成了荷蘭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在荷蘭的殖民統治下,蘭芳共和國的曆史和文化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華人被迫放棄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接受荷蘭的語言和文化。
所以這也是乾隆被後人批評沒有海洋主權意識,讓華夏白白錯失好機會。
眼前,也有大臣有不同的想法:“官家,此乃天大的盛事啊!咱們不費一兵一卒,竟然能讓外邦臣服,定要開宗祠上告太祖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