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剿滅招虎山山賊後,林官屯逐漸恢複了往日的寧靜。林凡宇深知要想讓林官屯持續穩定地發展下去,不能這麽坐吃山空,必須開拓新的財路,進行開源,才能來保障林官屯軍戶的生活。


    林凡宇坐在百戶所大堂內,苦苦思索著可行的辦法。他首先想到了製造香皂,在現代社會,香皂是一種常見的日用品,具有廣泛的市場需求。然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不得不否定了這個想法。製造香皂需要特定的原材料和工藝,而目前林官屯的情況,這些條件都難以滿足。他們缺乏製作香皂所需的油脂、堿等原料,而且也沒有相應的製作技術和設備。即使勉強嚐試,也可能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卻得不到理想的結果。


    “唉,製造香皂這條路看來是走不通了。”林凡宇輕歎一聲,繼續思索著其他的可能性。


    接著,他又想到了製造玻璃。玻璃在現代社會也是一種重要的材料,具有廣泛的用途。然而,很快他又意識到這個想法也不現實。製造玻璃需要高超的技術和複雜的設備,比製造香皂還要複雜,而林官屯的工匠們根本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他們沒有掌握玻璃的製作工藝,也沒有足夠的燃料和原材料來進行高溫燒製。


    “看來製造玻璃也不可行啊。”林凡宇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充滿了焦慮。


    就在他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一個念頭閃過他的腦海——製作高度白酒。在現代社會,高度白酒有著廣泛的市場需求,而現在崇禎年間主要以低度酒為主,還沒有高度白酒,蒸餾出來後銷路應該不錯,最重要的一點是,蒸餾白酒技術相對簡單,自己就能研究出來。林凡宇在二十一世紀還曾經了解過一些白酒蒸餾的知識,他覺得可以利用這些現代知識來嚐試製作高度白酒。


    說幹就幹,林凡宇立刻行動起來,他讓士兵找來紙,又用木炭削成筆的樣子,開始繪製蒸餾白酒的設備圖紙。


    他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簡易蒸餾設備的模樣,蒸餾設備主要由加熱裝置、盛放白酒的容器、連接容器和冷卻裝置的管道以及冷卻裝置組成。加熱裝置可以用爐灶來代替,盛放白酒的容器要能夠承受高溫,冷卻裝置可以用銅管和冷水循環來實現。


    林凡宇睜開眼睛,開始在紙上勾勒出蒸餾設備的輪廓。他先畫出一個爐灶的形狀,標注上尺寸和材料要求。爐灶要用堅固的磚石砌成,底部要留出通風口,以便讓火燒得更旺。接著,他畫出一個大罐子的形狀,作為盛放白酒的容器,並在旁邊標注上“耐高溫”三個字。這個容器需要用厚實的陶瓷製作,以確保能夠承受高溫而不破裂。然後,他畫出了一根連接容器和冷卻裝置的管道,詳細地描繪了管道的形狀、長度和直徑。管道要用堅韌的銅管製作,連接部分要密封良好,防止蒸汽泄漏。最後,他畫出了冷卻裝置的結構,包括銅管的盤繞方式和冷水循環的路徑。冷卻裝置要用長長的銅管盤繞成螺旋狀,外麵安裝一個水槽,通過管道與水源連接,確保冷水能夠不斷地循環流動,降低蒸汽的溫度。


    在圖紙的旁邊,林凡宇還寫下了詳細的說明和注意事項。爐灶的建造要牢固,能夠承受高溫燃燒;容器要選用耐高溫的材料,確保不會破裂;管道的連接要密封良好,防止蒸汽泄漏;冷卻裝置要保證冷水的循環速度,以提高冷卻效果。還寫下了蒸餾的具體步驟和操作方法。


    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林凡宇終於完成了蒸餾白酒設備的圖紙。他看著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知道,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林官屯的鐵匠陳富生的努力才能將圖紙變成現實。


    有了圖紙,林凡宇立刻讓士兵將林官屯鐵匠陳富生找來,他將圖紙展示給陳鐵匠,並詳細地解釋了蒸餾設備的原理和製造方法。


    “陳師傅,我們現在要製造一種新的設備,用來蒸餾一種液體,陳師傅,你先看看這個圖紙。”林凡宇說道。


    陳鐵匠看著圖紙,臉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他從未見過這樣的設備,也不知道該如何製造。


    “大人,這個設備看起來很複雜,我平時隻是製造一些簡單的農用工具,我能製造出來嗎?”陳鐵匠問道。


    林凡宇笑了笑,說道:“陳師傅,不要擔心,咱倆一起實驗,隻要我們按照圖紙上的要求,一步一步地來,一定能夠製造出來。”


    於是,林凡宇便跟著陳鐵匠來到鐵匠鋪,開始了緊張的實驗製造工作。


    首先是爐灶的製造,挑選了堅固的磚石和泥土,按照圖紙上的尺寸搭建起一個結實的爐灶,在砌磚的過程中,為了確保爐灶的結構穩定,能夠承受長時間的高溫燃燒,每一塊磚砌的都很用氣。在建造爐灶的過程中,林凡宇與陳鐵匠還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通風口的大小和位置不好把握,火的大小也難以控製。兩人經過討論,不斷地嚐試和調整,最終找到了合適的方法,成功的解決了問題。


    “這個爐灶的底部要留一些通風口,這樣才能讓火燒得更旺。”林凡宇在一旁指導著。陳鐵匠按照他的要求,用小石塊和泥土巧妙地留出了通風口。他們還在爐灶的旁邊設置了一個風道,以便更好地控製火的大小和方向。


    接著是盛放白酒的容器,這個容器需要能夠承受高溫,林凡宇與陳鐵匠經過反複討論,決定選用厚實的陶瓷來製作。陳鐵匠小心翼翼地將陶土揉捏成型,然後放入窯中進行燒製。在燒製容器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溫度的控製不好把握,陶土的質量也參差不齊。經過不斷地嚐試和改進,最終燒製出了合格的容器。


    “注意火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林凡宇時刻關注著燒製的情況。陳鐵匠緊張地守在窯邊,不斷調整著火候,確保容器能夠燒製成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戶闖明末帝業征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如風滄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如風滄海並收藏百戶闖明末帝業征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