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去鎮上晃晃
年代軍婚:女特種兵不好惹 作者:流水個叮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時,她們也迎來了年三十的這一天,營地終於大發慈悲,給她們放了一天的假。
“哎呀,躺在床上不用訓練就是舒服!”張佩雲難得嬌憨一回,在床上捂緊被子打了個滾。
王蓉芳抬頭淺笑,手裏邊還捏著本書,身側卻放了一大堆東西,一邊看書一邊篩選著手裏的物品。
還時不時地點了點頭,把滿意的東西放到了一邊,整理了一大堆。
林夏好奇地問道:“班長,你這是要幹什麽?把東西都翻出來了,是準備過年請我們大吃一頓麽!”
“過年了,我準備給家裏寄點東西回去!”這些東西全都是部隊裏發的,平時她用著都很小心。
有些軍裝被洗得發白,眼看著不適合穿了,卻被她疊得整整齊齊的。
還有過年發放的一些物品,以及一些錢票什麽的。
現在部隊裏的福利還沒有那麽好,大過年的,給每人隻發了兩個紅燒肉罐頭,兩個午餐肉罐頭。
林夏撫摸著一套嶄新的軍大衣,不由得想起了林家的人,便宜老爹別看參軍十來年,但在林家還真沒見過什麽軍大衣。
以前林老爹隔著三五年,寄回來的那些東西,全被奇葩老娘卷到娘家去了。
林家人基本連影子都沒見過。
於是便笑著道:“行,咱也打個包,明天一早就郵寄去!”紅燒肉罐頭她不愛吃,便把它們裝在了軍大衣裏麵。
午餐肉味道不錯,留著可以偶爾加個餐。
想了半天,林夏才提筆寫了封信,順便在裏麵夾了二十塊錢,算是給爺奶過年的孝敬。
其餘的她也沒什麽好給的。
最多明天再去供銷社,買一包紙包糖放進去。
顧青翎與張佩雲家裏麵條件不錯。
看著兩人在打包,心裏也深有感觸,挑挑揀揀,最後也沒找出來點像樣的東西。
第二日一早。
四個女孩早早地起來了,看著外麵依舊被冰雪覆蓋著的天空,認命地爬了起來。
王蓉芳與林夏各背了個大包,四人準備去到鎮子上去掃貨,給過年增添點氣氛,駐地到小鎮沒有直通車。
大清早,她們就跟負重訓練似的,一路小跑了大約七公裏。
才到達了洪山小鎮,沒想到,來這裏閑逛的橄欖綠軍裝還挺多的,三五成群的,全都往供銷站跑。
怪不得不大的鎮子上,一東一西會有兩個供銷站。
裏麵的東西琳琅滿目,還挺齊全的,加上當地老百姓辦年貨,把兩個供銷站擠得水泄不通。
顧青翎與張佩雲隻探了探頭,便表示她們不去擠了。
林夏不客氣地,把身上的背包往顧青翎手裏一推道:“幫我拿著,我去搶點糖再去郵局,晚點咱們再來搶東西!”
說得顧青翎直樂嗬,“好,我們一會兒來搶。”一句話,說得旁邊路過的都側目而視,不知道搶是什麽意思。
而林夏已經一溜煙的跑了進去。
王蓉芳有樣學樣,把手裏更重的包袱,塞到了張佩雲的手上,也跟著擠了進去。
供銷社的售貨員扯著嗓子在怒吼,“別擠了,別擠了,再擠我就不賣了,往後退退,我的秤杆都伸不開了。”
“呸,你憑什麽不賣,我都來排了兩天隊,還沒買上幾斤冬菜。”
“是啊,你手腳怎麽那麽慢啊。”
整個供銷社都亂糟糟的,林夏看過去,供銷站後麵的小門口,堆積如山地堆滿了大白菜。
不少人拿著編織袋在排隊,大大的秤杆高高地挑起,秤好大白菜的,被售貨員趕到一邊去付款。
一個搬白菜的售貨員正叉著個腰,與一婦人怒目而視,看得林夏直樂嗬,原來這就是七十年代的供貨場啊。
包括大蘿卜,土豆什麽的全都圍滿了人,新的一年即使再沒錢的,也要在這兩天出點血。
就連打醬油醋的地點,也排了不少的人。
整個供銷站都鬧哄哄的。
每個人都爭點麵紅耳赤,在買好東西轉過身時,卻又笑容滿麵。
背著的竹筐子已買了不少的年貨,特別有過年的氣氛。
賣糖果糕點的地方,好幾個售貨員更是忙得團團轉,就連平時冷著的臉,此時也掛不住了。
正有條不紊地,用紙包紮著一包包的糖果糕點。
那動作異常的嫻熟,隻半分鍾時間,一包糕點,就在她們手裏就旋轉著包好了。
林夏也顧不得挑揀,就近買了一斤紙包水果糖,一包大白兔奶糖,兩斤糖的價錢還不貴。
才花了她二塊八毛錢,倒是用了她好不容易攢下的糖票。
在剛要往外走的時候,她想起了林爺長期空著的煙袋子,於是又拐了進去,經過詢問。
這最東北d省,這煙葉是出了名的好,於是又買了一大包煙葉,才心滿意足地走了出來。
與大家匯合的時候,王蓉芳還沒有出來。
顧青翎笑著道:“你搶好了!”
“是,人真多,我四處看了一下,就隻有買日常用品的地方人少些,一會兒再過來看看。”
“好!”三人隨意地說笑著,期間往供銷站進的人多,出的人少,不一會兒,就把她們擠出了供銷社。
站在門外,林夏詫異地看到有幾個老農挑著擔子,在離供銷社不遠處擺上了攤。
她用胳膊碰撞了一下顧青翎低聲地道:“看,外麵也有賣東西的。”
顧青翎與張佩雲驚訝地看過去,那些老農擺出來的不過是些冬白菜、土豆和雜糧,全都用棉布包得嚴嚴實實的。
一個個凍得縮成了一團,而路過的人隻匆匆地看了一眼。
有停留詢價的,有搖手就走的,過大過年的,大概是供銷社的物品更有吸引力。
有些老農隻待了一會,便搖著頭挑著擔子離開了。
顧青翎好奇地問道:“不能賣東西嗎?”
張佩雲也帶著些疑問,遲疑地道:“好像,好像是投機倒把吧,我也不能確定!”
因為她倆在家從來沒買過菜。
林夏看過類似的小說,對這個與她認知的年代,有些許的不同,她也不能確定,但看那幾個老農倒很淡定。
不一會兒,王蓉芳便被擠了出來,隻見她的軍裝都皺巴了,頭發亂糟糟的,手裏抱著一大堆東西踉蹌著走了出來。
“哎呀,躺在床上不用訓練就是舒服!”張佩雲難得嬌憨一回,在床上捂緊被子打了個滾。
王蓉芳抬頭淺笑,手裏邊還捏著本書,身側卻放了一大堆東西,一邊看書一邊篩選著手裏的物品。
還時不時地點了點頭,把滿意的東西放到了一邊,整理了一大堆。
林夏好奇地問道:“班長,你這是要幹什麽?把東西都翻出來了,是準備過年請我們大吃一頓麽!”
“過年了,我準備給家裏寄點東西回去!”這些東西全都是部隊裏發的,平時她用著都很小心。
有些軍裝被洗得發白,眼看著不適合穿了,卻被她疊得整整齊齊的。
還有過年發放的一些物品,以及一些錢票什麽的。
現在部隊裏的福利還沒有那麽好,大過年的,給每人隻發了兩個紅燒肉罐頭,兩個午餐肉罐頭。
林夏撫摸著一套嶄新的軍大衣,不由得想起了林家的人,便宜老爹別看參軍十來年,但在林家還真沒見過什麽軍大衣。
以前林老爹隔著三五年,寄回來的那些東西,全被奇葩老娘卷到娘家去了。
林家人基本連影子都沒見過。
於是便笑著道:“行,咱也打個包,明天一早就郵寄去!”紅燒肉罐頭她不愛吃,便把它們裝在了軍大衣裏麵。
午餐肉味道不錯,留著可以偶爾加個餐。
想了半天,林夏才提筆寫了封信,順便在裏麵夾了二十塊錢,算是給爺奶過年的孝敬。
其餘的她也沒什麽好給的。
最多明天再去供銷社,買一包紙包糖放進去。
顧青翎與張佩雲家裏麵條件不錯。
看著兩人在打包,心裏也深有感觸,挑挑揀揀,最後也沒找出來點像樣的東西。
第二日一早。
四個女孩早早地起來了,看著外麵依舊被冰雪覆蓋著的天空,認命地爬了起來。
王蓉芳與林夏各背了個大包,四人準備去到鎮子上去掃貨,給過年增添點氣氛,駐地到小鎮沒有直通車。
大清早,她們就跟負重訓練似的,一路小跑了大約七公裏。
才到達了洪山小鎮,沒想到,來這裏閑逛的橄欖綠軍裝還挺多的,三五成群的,全都往供銷站跑。
怪不得不大的鎮子上,一東一西會有兩個供銷站。
裏麵的東西琳琅滿目,還挺齊全的,加上當地老百姓辦年貨,把兩個供銷站擠得水泄不通。
顧青翎與張佩雲隻探了探頭,便表示她們不去擠了。
林夏不客氣地,把身上的背包往顧青翎手裏一推道:“幫我拿著,我去搶點糖再去郵局,晚點咱們再來搶東西!”
說得顧青翎直樂嗬,“好,我們一會兒來搶。”一句話,說得旁邊路過的都側目而視,不知道搶是什麽意思。
而林夏已經一溜煙的跑了進去。
王蓉芳有樣學樣,把手裏更重的包袱,塞到了張佩雲的手上,也跟著擠了進去。
供銷社的售貨員扯著嗓子在怒吼,“別擠了,別擠了,再擠我就不賣了,往後退退,我的秤杆都伸不開了。”
“呸,你憑什麽不賣,我都來排了兩天隊,還沒買上幾斤冬菜。”
“是啊,你手腳怎麽那麽慢啊。”
整個供銷社都亂糟糟的,林夏看過去,供銷站後麵的小門口,堆積如山地堆滿了大白菜。
不少人拿著編織袋在排隊,大大的秤杆高高地挑起,秤好大白菜的,被售貨員趕到一邊去付款。
一個搬白菜的售貨員正叉著個腰,與一婦人怒目而視,看得林夏直樂嗬,原來這就是七十年代的供貨場啊。
包括大蘿卜,土豆什麽的全都圍滿了人,新的一年即使再沒錢的,也要在這兩天出點血。
就連打醬油醋的地點,也排了不少的人。
整個供銷站都鬧哄哄的。
每個人都爭點麵紅耳赤,在買好東西轉過身時,卻又笑容滿麵。
背著的竹筐子已買了不少的年貨,特別有過年的氣氛。
賣糖果糕點的地方,好幾個售貨員更是忙得團團轉,就連平時冷著的臉,此時也掛不住了。
正有條不紊地,用紙包紮著一包包的糖果糕點。
那動作異常的嫻熟,隻半分鍾時間,一包糕點,就在她們手裏就旋轉著包好了。
林夏也顧不得挑揀,就近買了一斤紙包水果糖,一包大白兔奶糖,兩斤糖的價錢還不貴。
才花了她二塊八毛錢,倒是用了她好不容易攢下的糖票。
在剛要往外走的時候,她想起了林爺長期空著的煙袋子,於是又拐了進去,經過詢問。
這最東北d省,這煙葉是出了名的好,於是又買了一大包煙葉,才心滿意足地走了出來。
與大家匯合的時候,王蓉芳還沒有出來。
顧青翎笑著道:“你搶好了!”
“是,人真多,我四處看了一下,就隻有買日常用品的地方人少些,一會兒再過來看看。”
“好!”三人隨意地說笑著,期間往供銷站進的人多,出的人少,不一會兒,就把她們擠出了供銷社。
站在門外,林夏詫異地看到有幾個老農挑著擔子,在離供銷社不遠處擺上了攤。
她用胳膊碰撞了一下顧青翎低聲地道:“看,外麵也有賣東西的。”
顧青翎與張佩雲驚訝地看過去,那些老農擺出來的不過是些冬白菜、土豆和雜糧,全都用棉布包得嚴嚴實實的。
一個個凍得縮成了一團,而路過的人隻匆匆地看了一眼。
有停留詢價的,有搖手就走的,過大過年的,大概是供銷社的物品更有吸引力。
有些老農隻待了一會,便搖著頭挑著擔子離開了。
顧青翎好奇地問道:“不能賣東西嗎?”
張佩雲也帶著些疑問,遲疑地道:“好像,好像是投機倒把吧,我也不能確定!”
因為她倆在家從來沒買過菜。
林夏看過類似的小說,對這個與她認知的年代,有些許的不同,她也不能確定,但看那幾個老農倒很淡定。
不一會兒,王蓉芳便被擠了出來,隻見她的軍裝都皺巴了,頭發亂糟糟的,手裏抱著一大堆東西踉蹌著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