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是山下的那些人所說;“祥瑞”,可以是一種天象,也可以是植物、動物、人。


    他們能讓周遭的事物往好的方向發展,例如讓一座城風調雨順,讓幹枯的河水重新漲水。


    我們“葛天”氏一族,就被如此稱呼。不過,山下的人不會稱呼我們為“葛天”或者祥瑞,而是“滅蒙鳥”亦或是“羽人”。


    我是第一個誕生於中原的“葛天”,與其他族人不同,他們是因為戰亂而被迫遷徙至此。


    “嘿!燕平!”


    回過頭,在茂密的樹葉之間落下一個身影,是一位老熟人。


    他仰頭長歎,“相比於鬧市的喧囂,果然還是山林間的日子清閑自在啊。”


    “當真如此嗎?這山林間的鳥啼獸吼,比起市井的喧鬧,哪個更為擾人清靜?”


    他低著頭,想必是在思考。不過一瞬,他回答道:“按你的性子來看,應該是各有其擾人之處。”


    “那麽你覺得呢?”我反問道。


    “要我說啊……我能在山下見到許多從未見過的新鮮事物,也能聽聞諸多我不曾所知的趣聞軼事。這山裏的日子固然清閑,卻沒有山下活得充實。”


    哪怕是同族,彼此間的性格愛好也有所不同,就像遮蓋我們身影的這棵槐樹。哪怕同一棵樹生長出來的葉子,其形狀脈絡也有所不同。


    “不過說實在的。山下人常會有些新奇的創造,這些東西學來,將來可能會派上用場。”


    “的確如此。”我說,這一點我不可否認,從山下人那學來的磚瓦技術,使我們的巢穴避免了被雨水浸泡。


    “燕平……我想有一些話要找個機會和你全部說幹淨。”


    我看著他的笑容一點點消失,變得像隔壁樹上那個自稱“教書先生”的同族一模一樣古板而嚴肅的神情。


    看來,他的確是去了祠堂,並觀看那些死去同族的“骨”了。


    “再會了,燕平。”他將一塊深褐色核桃殼交給我,也不知是哪位能工巧匠雕琢而成——在這僅拇指大小的核桃殼上雕琢出流水潺潺,鳥飛獸走,樹林茂密的景色。


    “這是一位木匠贈送於我的,現在我轉贈給你。”


    “這是為何?”


    “你不願意離開這片土地,是因為你不舍得這裏嗎?”


    “不是,我隻是還找不到應當離開的理由。”


    “如此看來,按“教書先生”所說的,應該是“時機未到”。你早晚有一天要下山的,這核桃雕刻就當做我給你的紀念吧。我走之後族群就剩你一人了,幫忙照料好我們的巢穴。”


    “願你一切順利。”我說。


    “借你吉言!”他乘風飛起,身影越來越小最後消失在一片浮雲後。


    我並不理解他們為何入世,為何下山。是因為樂於幫助和我們外貌相差無幾的其他族類嗎?還是說,是因為那城市繁華,紙醉迷金、歌舞升平的樣子令他們沉淪?


    我始終找不到答案,還不如在陽光正好的天氣下休息片刻。


    ……


    時節更替,日夜輪轉。溪水依然日夜不息地奔流,鳥雀依舊啼鳴,獸依然咆哮,好像時間未曾前進。


    “燕平,好久不見。”


    我垂下頭,看向樹下那位老“葛天”。他如同冬日寒風中幹瘦而又缺少樹葉的枯木——他身上的羽毛已經無法支持他再撐過一個冬季。


    “拾骨人?你找我有何事?”


    “我隻是來看看你,你還是沒有下山的打算呀。”他咳嗽一聲,一片灰黑色羽毛從他身上掉落。


    “按現在族中的境況來看,恐怕以後為族人拾取遺骸的職責就要落到你身上了。”


    拾骨人身後背著一個箱子,他每咳嗽一聲,身後的箱子裏就會發出細微的摩擦聲。


    “這次是我的老熟人嗎?”


    “不是。如果你想來看看的話,就去祠堂吧。”


    他飛走了,隱匿在萬物靜寂的寒冬中。待到來年春日,在祠堂中我找到了那位拾骨人,他坐在一個棺材裏,已經化為白骨。


    倒是有一根笛子放在他身旁,我讀了他的“骨”,方才了解他下山後結識了一位樂師,我也能從他的“骨”裏學到很多關於笛的知識。


    這祠堂中的“骨”已經數不過來,我並不理解他們為何下山的理由,到最後也隻是化為白骨。


    而這祠堂還需有人照料,索性就待在這裏看他們的“骨”吧。


    ……


    這山林變換,四季日常。鳥獸也不知換了幾代,河邊的石頭也都被水衝刷的光滑平整。


    這些存放在祠堂的“骨”我已經看了一部分,有些是閑言碎語,有些卻是不堪入目,也有些帶回了山下人的技術,我也因此學會了琴、棋、書、畫。


    但我想,從他們“骨”中得知的世界遠沒有自己親眼所見更為真實。就像井底之蛙不知井外天高海闊那般。


    我始終不得所解,究竟是什麽動力驅使他們奔入塵世間,而所帶回的知識與技術又不能為種族得到延續。


    這麽做的一切,究竟是為何?


    已經沒人能給我答案了,我心中忽然收到一絲感應,或者說是心有靈犀。每當這個時候,所有的族人都會收攏翅膀朝同一個方向低頭默哀,而拾骨人則是會振翅朝著那個方向飛去。


    如今族裏隻剩我一人,那麽拾骨人的責任隻能由我承擔。


    好在他“羽落”的地方離城較遠,避免了山下人的慌亂。試想一下,一個人突然在你麵前倒下,接著化為白骨是什麽感覺?


    滅蒙鳥,生為飛行,死後則瞬間化為白骨。


    天高海闊,我們生是為飛翔,在飛行的途中見過無數景物,而一代又一代的拾骨人又是否因為這些景物受到觸動,從而不斷地往山下飛去。


    我將白骨上的灰塵擦去,他應該是為了回到族裏卻已經來不及。


    究竟為何?究竟為何原因下山幫助他們修橋、蓋房、建城……是為了學到的知識得以驗證,還是樂善好施願意幫助其他族類?


    我並未想通,如今已是待在這棵槐樹上不知道第幾個年頭,曾經這裏有其他族人棲息,如今隻剩下槐樹這位沉默的老朋友陪我。


    倒是最近,也不知是何人傳出謠言,說這棵槐樹上有“仙人”所居,時常奏樂。不少人來這裏祈福。


    這倒不是我的原因,盡管我最近確實有在練習歌唱與奏樂。但總歸的原因,還是人們需要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來滿足內心的渴求。


    今天來的人隻有一位,是一個相貌端正的書生……嗯……他來過好幾次了……


    我看他“骨相”剛正不阿,想必為人正直,渾身似有浩然正氣。


    但過剛易折,他的一生必定崎嶇坎坷,可能會因此英年早逝。這幾天他一直來祈求,無非是為了圖個心安,好讓自己順利通過科舉。


    如今,他又跪在地上,雙手合十,掌中放著一塊玉佩。像是心虛,他張望了四周,確定沒人後歎了口氣。


    “我祈求……願此城的百姓生活安康……令那水患停息,雜糧水稻收成大好……”


    我有點想不通,這求來求去都是他人之事,對自己有什麽好處?不過若是他這麽想,順利通過科舉後也許能成為一個諫臣。


    他念叨了一會,然後站起身,鄭重的將手中玉佩放於樹根上。


    “我身上也沒什麽值錢的東西,這塊玉佩就放在這裏且表誠意吧。如果日後願望得以實現,我便再回來還原。”


    他轉身離去,我將玉佩拾起。這祈求之事多少也摻雜著我的因果,這玉佩我就幫他收好,到時候他真的回來還願也有所準備不是?


    隻是我再也沒見到他,或許真的和我所想一樣,落了個英年早逝的下場。


    直到我遇見一個人,那人與書生的骨相近乎一樣。


    這山下之人光陰短暫卻又不惜光陰,難道以死相逼,非要頭破血流也要把一句未到實處的話說出去嗎?


    我並不理解,他們為什麽這麽做,幾日後玉佩破碎,得以印證了我的看法。


    他們就像我的族人那般——為何入世,為何赴死,明知不可為而為,因所求而無聲息地死。


    我將玉佩修複掛在骨笛上,我想,是時候下山了,我需要一個解釋,需要一個答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未來司辰之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雨之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雨之聲並收藏重返未來司辰之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