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雖早在唐朝就出現了,但品質一般。


    後經五代、宋遼金到元,因蒙古皇室崇尚藍白這類色彩,青花瓷工藝才獲得脫胎換骨的質變突破。


    也因此,被後世的我們,稱為元青花,每一件都能拍得高價。


    既然元青花這麽貴重,為何真正看到的,隻有那麽幾件?


    那是因為,元青花不僅是是皇室禦用之物,還是與外邦交流的重要器物。


    這就導致了國外留有不少件元青花,反而國內數量不多。


    元朝從遊牧轉為帝國,需要大量資金。


    而當時波斯地區,經濟發達,並且盛產黃金、綠鬆石等珍貴寶石。


    那裏的人,對瓷器十分追捧,且由於宗教信仰,藍、白兩色是宗教信徒追求的色彩。


    於是,把瓷器售賣給波斯人換取財富,元青花就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


    甚至,為了讓波斯人一眼就看中元青花,一些西域的陶工被帶來一起製作。


    這也就導致了元青花的整體形態,充滿了異域情調。


    並且,元青花上色所采用的‘蘇麻離青’蘇料,早已經失傳。


    明,清兩代沒有元青花仿品,量少也就情有可原了。


    換句話說,如今在市場上流行的元青花,要麽是元代真品,要麽就是現代仿品。


    如此一來,真假也就好辨多了……”


    一段話下來,南夜說得是口幹舌燥,但這僅僅隻是元青花的部分曆史而已。


    講這些,當然是後麵用得上!


    幾位老學究頻頻點頭,南夜能說這麽多,說明對元青花還是有一定研究的。


    柳學馳笑了一聲:“我感覺他給我們上了一堂普及課,哈哈!”


    南夜尷尬地摸摸腦袋,他當然聽出柳學馳的調侃。


    對於幾個老學究而言,哪能不知道這些基礎知識。


    他們嫌棄的是南夜遲遲沒有進入正題。


    其實南夜這樣做,是為了解釋給直播間裏的人聽的。


    既然選擇站出來裝逼,那不得順便收割一波情緒值。


    柳學馳繼續道:“既然南夜都說到這裏了,那我就多說兩句。


    其實明,清,兩代仿不出元青花,除了蘇麻離青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元青花的繪畫工藝,那都是超一流的,後人很難與之比肩。


    大氣、豪放、瀟灑、飄逸……


    為什麽會這樣?


    因為元青花都是一等一的畫家在上麵作畫而成,元代王淵,柯九思,趙雍,王蒙,賴庵等等。


    這些人都去過景德鎮,為元青花繪過畫。”


    聽到柳學馳的話,很多人都驚了:


    【真的假的,元代四大畫家之一的王蒙也給元青花做過畫?】


    【都是出名畫家所做,怪不得元青花如此稀少。】


    【據我所知,王蒙很少在瓷器上作畫。元青花更多的是王淵和柯九思兩人所畫。


    如果哪件元青花確認是王蒙所作,那價格恐怕高到離譜。】


    【……】


    柳學馳擺了一下手勢,示意南夜繼續。


    南夜也沒有客氣,直接問道,“我可以上手嗎?”


    “當然可以!”柳學馳並未拒絕。


    不上手就能看出真假,那是神,不是人。


    看著南夜沒戴手套就上手,很快就有人提出疑問:


    【鑒定文物不需要戴手套的嗎?】


    很快就有一個網名為“糯米瓷”的網友站出來解答:


    “不戴手套才是對的,人手上的汗液僅僅由水和鹽構成,不會損害瓷器表麵。


    除非用利器劃傷或者浸泡在具有腐蝕性的液體中才會受到損害。


    另一方麵,戴上白手套接觸光滑的瓷器,很容易將瓷器不慎摔落,進而毀壞文物。


    一般人可賠不起啊!


    就算賠得起,那也是破壞文物,會被唾沫給淹了。


    而且專家需要用手去觸摸,來感受瓷器表麵的胚體和花紋,通過觸感才能鑒別瓷器真偽。


    所以鑒別瓷器,通常不戴白手套。


    戴手套的,要麽是外行,要麽是騙子。”


    【豁,原來還有這樣的說法,學到了。】


    【以後有戴手套鑒瓷的節目或者直播,可以直接劃走了。】


    【那這樣是不是說明,南夜真的有鑒定瓷器的功夫在裏麵?】


    【恐怕是這樣了,先聽看看他怎麽說的……】


    翻看一會後,南夜抬起頭來:“鑒定真偽,首先看的就是器型。


    細看口沿、頸、肩、腹、足底等,判斷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征


    接上麵的話,元青花的外形,充滿異域風情。


    這導致元青花的外形都比較奇特。


    但就算如此,瓶,罐型元青花依然保持著一個特點。


    罐口與圈足的直徑,相差不多,甚至相等。


    在這點上,我手中這個罐子是符合的。”


    眾人一看,還真是這樣子。


    這個罐子兩肩比較寬,腹部鼓鼓的,但是罐口和底圈,確實差不多大。


    南夜沒停,接著道:“微卷唇,短頸,豐肩,鼓腹,足收,寬圈足淺挖底,器型飽滿,這是元青花的經典製式。


    圈足寬淺,底旋削有跳刀痕。


    碗的圈足高矮都是外撇,足底裏高外低。


    在這些點上,這個罐子都符合。”


    緩了一下,繼續道:


    “二看胎質。


    宋後期至元初,在景德鎮附近麻倉山上,發現一種適合燒瓷用的土,叫做麻倉土。


    麻倉土到明萬曆就枯竭了。


    明萬曆以後景德鎮用的是高嶺山的高嶺土。


    這也是元青花稀少的原因之一。


    經研究在瓷石中摻入20%左右的麻倉土,耐溫高,走型少,提高了硬度,增強了瓷胎的白度和透明度。


    大家看罐子底部,火石紅,白而不細,有很多氣孔,有黑痣。


    且燒造出來的瓷器很多會有鼓包現象。


    這些都是自然的現象,高仿瓷器是根本做不出來的。


    所以,在這點上,已經基本可以判定,這件元青花為真!”


    南夜這話一出來,不管是現場的人,還是直播間的觀眾都覺得不太靠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這個外賣小哥,副業有點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千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千禪並收藏娛樂:這個外賣小哥,副業有點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