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發現線索
帶著空間穿七零老祖宗居然顯靈啦 作者:做菜太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個人就著這個話題又說了會兒村裏這段時間的發展和變化,接著聽見外麵傳來村裏人的腳步聲和小聲議論的聲音,話題裏的主角當然就是孫文麗這一家人了。
這段時間因為高考的恢複,村裏不少跟知青結婚的人家都多多少少的有些問題,但是就屬他們家鬧的最凶,所以村裏人都知道是什麽情況。
張錦看了一眼外麵的情況,打斷了許洋他們幾個人的閑聊說道,“人都往大隊部那邊去了,咱們也過去吧。”剛才許二叔在廣播裏說讓村民到大隊部去集合,所以現在基本上人都在往那裏靠攏。
村裏人大多數都是沾親帶故的,而且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了,雖然也會在背後看笑話什麽的,但是真到了出事的時候還是很團結的,不過十幾分鍾,大隊部的門口就集合了幾十個人,有的人家連孩子都來了。
大隊部的門口豎起了一根高高的木杆子,上麵不光掛著一個很有年代特色的大喇叭,在上麵還掛著一個瓦數不小的燈泡,這是一開始防止晚上有什麽情況,沒想到這麽快就用上了。
幾十個人在下麵窸窸窣窣的小聲交談著自己得到的小道消息和猜測,雖然每個人的聲音都不大,但是因為人多,一時間這裏跟菜市場的吵鬧。
慢慢的來的人越來越多,基本上村裏家家戶戶的都來了,許二叔看了一眼人到的差不多了,就沒有再耽誤時間,站在前麵的空地上,喊了一嗓子“靜一下!”瞬間底下的聲音都消失了,全都看著他。
“咳咳!”許二叔清了清嗓子,大聲說著話,人都已經聚齊了,他就沒舍得再用他的寶貝大喇叭,“事情是這樣的,今天晚上的時候,軍小子跟我說他媳婦兒跑了。”
“跑的時候還把家裏的錢給拿走了,所以我把大家夥給叫出來,就是想問問今天白天的時候,有沒有人看見過他媳婦兒,往哪個方向去了?”
“畢竟她一個女同誌,在這邊無親無故的,在外麵很危險,希望大家要是看到了什麽,不要隱瞞,也不要有什麽顧慮,都說出來。”
隨著許二叔的話音落地,人群重新吵鬧了起來,有一些是在探聽有沒有人知道線索,而有一些人則是在批判孫文麗的行為,畢竟人都有遠近親疏。
在村裏人的眼裏,孫文麗這個半路下鄉來的知青當人沒有她丈夫家跟自己親近,而且孫文麗自從結婚之後婆家也對她很好,幾乎沒讓她幹過什麽重活,有什麽還好吃的也緊著她先吃,這些村裏人都是看在眼裏的,自然對她拿走了婆家所有錢的行為深惡痛絕。
尤其是那些有兒媳婦兒的人家,更是把她當成了反麵典型,在他們眼裏已經結婚了,那就要好好過日子,還惦記什麽考大學回城裏的,那就是想拋夫棄子不守婦道的表現。
這段時間沒少借著孫文麗的事兒給家裏的兒媳婦兒上課。
許二叔站在前麵看著他們在下麵討論沒有打斷,一直等了五六分鍾,才又喊了一聲,讓他們安靜一下,隨後問道,“好了,現在有沒有人想起來什麽的,說一下!”
剛剛還討論的熱烈的人群瞬間鴉雀無聲了,眾人麵麵相覷看著人周圍人的反應,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
許二叔等了半晌沒有人站出來主動說話,無奈隻能自己點名了,他抬起手指了幾個人問道,“你們幾個今天幹活是在村口的那塊地,今天有沒有看見孫知青從那條路出去呀?”
被點到名的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對方,都搖了搖頭表示沒看見,一個男人還站出來說道,“報告大隊長,我們今天一天都在那,就中午吃飯的時候回家一趟,幹活的時候沒看見有人從村口出去。”
村口的那塊地麵積不大,但是就在進村的那條路旁邊,要是真的有人從那裏經過,他們不可能沒看見,所以聽見他們的回答之後,許二叔直接就把她是從村口出去的這個可能性給排除了。
之後又點了幾個人問道,“你們是在跟旁邊村緊鄰著的那塊地幹活的,今天有沒有看見她往鄰村去了?”
幾個人也是搖頭表示沒看見過,這下許二叔有點撓頭了,村裏雖然小路四通八達的,但是想要離開的話,隻有這兩條路合適,雖然還有別的辦法,但是那條路太危險了,要是真的走那條路了,估計她天黑了還在外麵打轉呢。
場麵一時有點僵住了,許言一直站在人群的後方看著事情的發展,其實她倒是可以試試找人,但是村裏人太多了,她的事兒也不適合讓太多人知道,不到萬不得已她不會出麵。
這時候一道稚嫩的聲音傳來,一個小姑娘好奇的仰頭看著拉著她手的母親好奇的問道,“媽媽,你們是在找文麗嬸嬸嗎?我今天遇見她啦!”
小姑娘的媽媽下意識的想去捂她的嘴讓她別說了,但是雖然孩子的聲音不大,可是因為太安靜了,不少人都聽見她的話,全都看向有點迷茫的孩子。
孫文麗的丈夫更是直接兩步到了孩子麵前,蹲下身看著她焦急的問道,“小月今天在哪裏看見嬸嬸了,告訴叔!”因為擔心自己的全部身家,他的語氣有些急,聲音也不小,孩子一時間有點害怕,轉頭往自己母親懷裏藏去。
女人見他嚇到自己女兒了,麵上有些不高興,推了他一把,拿手護住女兒,冷著臉說道,“你嚇著小月了!”
孫文麗的丈夫這時候也知道自己剛才的態度有問題了,尷尬的站在那不知道怎麽辦才好,被許二叔給推開到一邊去了,他自己蹲下身摸了摸小月的頭發,輕聲問道。
“小月今天看見文麗嬸嬸啦?能不能告訴二爺爺是在哪裏看見的呀?”許二叔努力讓自己嚴肅的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來,嗓音也盡力柔和。
小月抿著唇看了他一會兒,有些為難的說道,“可是我答應文麗嬸嬸不跟別人說的。”
這段時間因為高考的恢複,村裏不少跟知青結婚的人家都多多少少的有些問題,但是就屬他們家鬧的最凶,所以村裏人都知道是什麽情況。
張錦看了一眼外麵的情況,打斷了許洋他們幾個人的閑聊說道,“人都往大隊部那邊去了,咱們也過去吧。”剛才許二叔在廣播裏說讓村民到大隊部去集合,所以現在基本上人都在往那裏靠攏。
村裏人大多數都是沾親帶故的,而且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了,雖然也會在背後看笑話什麽的,但是真到了出事的時候還是很團結的,不過十幾分鍾,大隊部的門口就集合了幾十個人,有的人家連孩子都來了。
大隊部的門口豎起了一根高高的木杆子,上麵不光掛著一個很有年代特色的大喇叭,在上麵還掛著一個瓦數不小的燈泡,這是一開始防止晚上有什麽情況,沒想到這麽快就用上了。
幾十個人在下麵窸窸窣窣的小聲交談著自己得到的小道消息和猜測,雖然每個人的聲音都不大,但是因為人多,一時間這裏跟菜市場的吵鬧。
慢慢的來的人越來越多,基本上村裏家家戶戶的都來了,許二叔看了一眼人到的差不多了,就沒有再耽誤時間,站在前麵的空地上,喊了一嗓子“靜一下!”瞬間底下的聲音都消失了,全都看著他。
“咳咳!”許二叔清了清嗓子,大聲說著話,人都已經聚齊了,他就沒舍得再用他的寶貝大喇叭,“事情是這樣的,今天晚上的時候,軍小子跟我說他媳婦兒跑了。”
“跑的時候還把家裏的錢給拿走了,所以我把大家夥給叫出來,就是想問問今天白天的時候,有沒有人看見過他媳婦兒,往哪個方向去了?”
“畢竟她一個女同誌,在這邊無親無故的,在外麵很危險,希望大家要是看到了什麽,不要隱瞞,也不要有什麽顧慮,都說出來。”
隨著許二叔的話音落地,人群重新吵鬧了起來,有一些是在探聽有沒有人知道線索,而有一些人則是在批判孫文麗的行為,畢竟人都有遠近親疏。
在村裏人的眼裏,孫文麗這個半路下鄉來的知青當人沒有她丈夫家跟自己親近,而且孫文麗自從結婚之後婆家也對她很好,幾乎沒讓她幹過什麽重活,有什麽還好吃的也緊著她先吃,這些村裏人都是看在眼裏的,自然對她拿走了婆家所有錢的行為深惡痛絕。
尤其是那些有兒媳婦兒的人家,更是把她當成了反麵典型,在他們眼裏已經結婚了,那就要好好過日子,還惦記什麽考大學回城裏的,那就是想拋夫棄子不守婦道的表現。
這段時間沒少借著孫文麗的事兒給家裏的兒媳婦兒上課。
許二叔站在前麵看著他們在下麵討論沒有打斷,一直等了五六分鍾,才又喊了一聲,讓他們安靜一下,隨後問道,“好了,現在有沒有人想起來什麽的,說一下!”
剛剛還討論的熱烈的人群瞬間鴉雀無聲了,眾人麵麵相覷看著人周圍人的反應,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
許二叔等了半晌沒有人站出來主動說話,無奈隻能自己點名了,他抬起手指了幾個人問道,“你們幾個今天幹活是在村口的那塊地,今天有沒有看見孫知青從那條路出去呀?”
被點到名的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對方,都搖了搖頭表示沒看見,一個男人還站出來說道,“報告大隊長,我們今天一天都在那,就中午吃飯的時候回家一趟,幹活的時候沒看見有人從村口出去。”
村口的那塊地麵積不大,但是就在進村的那條路旁邊,要是真的有人從那裏經過,他們不可能沒看見,所以聽見他們的回答之後,許二叔直接就把她是從村口出去的這個可能性給排除了。
之後又點了幾個人問道,“你們是在跟旁邊村緊鄰著的那塊地幹活的,今天有沒有看見她往鄰村去了?”
幾個人也是搖頭表示沒看見過,這下許二叔有點撓頭了,村裏雖然小路四通八達的,但是想要離開的話,隻有這兩條路合適,雖然還有別的辦法,但是那條路太危險了,要是真的走那條路了,估計她天黑了還在外麵打轉呢。
場麵一時有點僵住了,許言一直站在人群的後方看著事情的發展,其實她倒是可以試試找人,但是村裏人太多了,她的事兒也不適合讓太多人知道,不到萬不得已她不會出麵。
這時候一道稚嫩的聲音傳來,一個小姑娘好奇的仰頭看著拉著她手的母親好奇的問道,“媽媽,你們是在找文麗嬸嬸嗎?我今天遇見她啦!”
小姑娘的媽媽下意識的想去捂她的嘴讓她別說了,但是雖然孩子的聲音不大,可是因為太安靜了,不少人都聽見她的話,全都看向有點迷茫的孩子。
孫文麗的丈夫更是直接兩步到了孩子麵前,蹲下身看著她焦急的問道,“小月今天在哪裏看見嬸嬸了,告訴叔!”因為擔心自己的全部身家,他的語氣有些急,聲音也不小,孩子一時間有點害怕,轉頭往自己母親懷裏藏去。
女人見他嚇到自己女兒了,麵上有些不高興,推了他一把,拿手護住女兒,冷著臉說道,“你嚇著小月了!”
孫文麗的丈夫這時候也知道自己剛才的態度有問題了,尷尬的站在那不知道怎麽辦才好,被許二叔給推開到一邊去了,他自己蹲下身摸了摸小月的頭發,輕聲問道。
“小月今天看見文麗嬸嬸啦?能不能告訴二爺爺是在哪裏看見的呀?”許二叔努力讓自己嚴肅的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來,嗓音也盡力柔和。
小月抿著唇看了他一會兒,有些為難的說道,“可是我答應文麗嬸嬸不跟別人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