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喜事
重生閃嫁軍官,清冷美人醫術興國 作者:在明明德8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槍敷的效果極好。
沐懷夕根據上次巡邏隊使用反饋,進一步調整了方子,還寄了些給應明誠。
原本她是打算將金槍敷的方子交給盛京軍區的,但爺爺做主,將這事交給了華英標。
華英標手裏有人有錢,很快組起了廠子,大批量購買了藥材、敷料,很快就投入了生產。
她並不打算賺錢,華英標卻非要給她20%的利潤,其實一張金槍敷能賺的不多。這藥基本專供軍區,就隻收個成本、人工費,五百張差不多能給她分一塊錢。
沐懷夕也不在意,她這次另有收獲,獲得了盛京軍區政委、霍二等人的好感,還從霍二、華英標那邊得了不少軍區那邊的消息。
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她收到了《中醫雜誌》的通知信,說她的文章會在下個月的雜誌上刊登,隨信還有一張二十六塊三毛九的稿費匯款單。
“二十六塊三毛九!”沐懷夕拿著匯款單回家,跟爺爺奶奶炫耀,得了無數句誇獎。
她不是沒賺過錢,隻是想不到自己也有用文字賺錢的一天。在她從前的認知中,隻有大作家才有這樣賺錢的本事。
她可從沒想過,自己也有用醫案賺錢的一天。
奶奶接過匯款單看了又看,提議道,“要不,這錢就別取了?我明日買個相框鑲起來。”
“那可不行,我還要給你們買東西呢!”沐懷夕已經想好了,夏家就要到了,她可以去盛京大街給奶奶買一頂帽子、給爺爺買瓶好酒,再給兩位阿姨各買一件衣裳,還要給小灰灰買......
奶奶聽著她認真謀劃,笑得直不起腰,“乖乖,這二十六塊錢,經過你這精打細算,比兩千塊能買的都多。”
沐懷夕也跟著笑,她當然不是打算用二十來塊將一家人都打發了,隻不過找個由頭慶祝一下。
“是該慶祝”,爺爺也高興,大手一揮,“走,今天咱們去飯店!”
盛京大街上的老字號物美價廉,鍋包肉酥脆,就是吃的時候需要注意,要不然老式醋甜汁能把人酸個跟頭。
大肘子也燜的軟爛,奶奶還給小灰灰撕了一柳嫩肉,他虔誠地抱著肉條,用幾顆小米牙專注地啃著。
酒足飯飽後,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去逛街。沐懷夕將計劃買的禮物全都拿下了,等到晚上送給家人的時候,卻又從家人那裏收到了回禮。
“你們什麽時候背著我買的啊?”沐懷夕很是驚喜。
奶奶遞給她的是如今盛京最流行的飛行員墨鏡,也叫蛤蟆鏡。走在大街上,十個時尚人士裏,十個都必須擁有的單品,沐懷夕還在學校裏看到有人戴,蛤蟆鏡、窄袖衫、闊腿褲,肩頭上再扛個大喇叭,就是學院裏最靚的崽。
“別人有的咱們小夕也得有,早就給你定了,剛好撞上你第一次發表文章的喜事,也算是這墨鏡有福氣”,奶奶最寵她,不管遇到大小事都會變著花樣誇她。
爺爺給她的是一支湖毫筆,“小夕啊,我知道你想將你爺爺的醫案整理出來,但不要太著急,慢慢來。咱們不追求快,追求的是穩。”
沐懷夕笑著應下來了,她有很多心願,很多想做的事,這一世比上一世好的太多,她不會著急,會一件件實現,一步步走下去。
醫學院的期末考格外磨人,就算是認真學習了的沐懷夕,也被醫古文、藥劑學折磨的頭昏腦漲。
好在她除了去黑河那趟外沒有缺勤,平時上課也認真,不用在考前臨時抱佛腳。
沐懷夕結束了最後一門考試,推著自行車慢悠悠往家趕,在路邊還買了個大西瓜。
她一直走到人少的街道才敢上車,一路提心吊膽卻又安安穩穩地騎到了家門口,就見爺爺站在門口,正看著請來的工人忙活。
“爺爺,這是做什麽呢?”沐懷夕捏閘,從車上跳下來,好奇地看著大門旁的門房處加了遮陽簷。
原本的王府有大門,門側還有供下人出沒的角門,角門進去便是門房休息的地方,如今裏麵擺了桌椅、藥櫥,被改成了診室。
“你不是說暑假時候想去坐鎮麽,我和你奶奶商量了,與其去外麵找地方,不如就在家裏吧,天晴涼爽的時候在遮陽簷下擺了桌也能在外麵接診。”
沐懷夕本就有鄉村醫生證,倒是有行醫的資格,而她們住的王府旁便是居民區,左右前後有近十條巷子近萬人。
“行啊”,沐懷夕心裏暖洋洋的,“那就先做個十天義診吧,隻開方不抓藥。”
她來盛京後,一直忙著讀書帶娃製藥,跟左鄰右舍也沒好好打過招呼,貿然支攤子肯定會冷場。
“好啊”,爺爺也支持她,還特意給她寫了招牌“杏林妙手”。
沐懷夕還想謙虛下,但也知道坐診就是得有名號、有信心,否則患者也不會讓她看診的。
招牌是掛出去了,但第一天完全沒有人來。
沐懷夕閑閑坐在簷下,連路過晚秋的狗子都沒靠近她,她也不著急,要不就是抱著小灰灰出來逛,要麽就是自顧自的看書,等到傍晚時,還去供銷社買了十斤西瓜,全堆在門房裏。
等第二天,她就抱著小灰灰在路邊切瓜,見到路過的媳婦兒、小孩就招呼人家過來吃一塊,漸漸倒是有人過來了。
當天傍晚,就有十來人圍在這裏吃瓜磕牙,還有人帶了瓜子、饊子過來,圍著一起家長裏短,講個不停。
小巷裏件件樁樁都是事,沐懷夕已經很久沒聽八卦聽的這麽過癮了,接連幾天夢裏就跟連續劇一樣,小明小紅輪番登場,腦補了許多大戲。
等到第五天,終於有人問她,“這杏林妙手是誰啊?牌子掛了好幾天了,怎麽不見人啊?”
沐懷夕還沒答話,旁邊坐著織毛衣的大楚姨就趕忙開口,“杏林妙手就是我們應家的孫媳婦,你別看她年紀不大,原先在南邊可是衛生所裏獨一份的中醫師,有編製的!還立了功被送到盛京醫學院進修,好家夥若不是還沒畢業,早就去同仁堂坐診了!”
沐懷夕碰瓷了下“老字號”,但效果出乎預料的不錯,周圍人都七嘴八舌問起來,有問義診的,有問她以前在哪工作的,還有問她能不能看兒科的......
沐懷夕根據上次巡邏隊使用反饋,進一步調整了方子,還寄了些給應明誠。
原本她是打算將金槍敷的方子交給盛京軍區的,但爺爺做主,將這事交給了華英標。
華英標手裏有人有錢,很快組起了廠子,大批量購買了藥材、敷料,很快就投入了生產。
她並不打算賺錢,華英標卻非要給她20%的利潤,其實一張金槍敷能賺的不多。這藥基本專供軍區,就隻收個成本、人工費,五百張差不多能給她分一塊錢。
沐懷夕也不在意,她這次另有收獲,獲得了盛京軍區政委、霍二等人的好感,還從霍二、華英標那邊得了不少軍區那邊的消息。
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她收到了《中醫雜誌》的通知信,說她的文章會在下個月的雜誌上刊登,隨信還有一張二十六塊三毛九的稿費匯款單。
“二十六塊三毛九!”沐懷夕拿著匯款單回家,跟爺爺奶奶炫耀,得了無數句誇獎。
她不是沒賺過錢,隻是想不到自己也有用文字賺錢的一天。在她從前的認知中,隻有大作家才有這樣賺錢的本事。
她可從沒想過,自己也有用醫案賺錢的一天。
奶奶接過匯款單看了又看,提議道,“要不,這錢就別取了?我明日買個相框鑲起來。”
“那可不行,我還要給你們買東西呢!”沐懷夕已經想好了,夏家就要到了,她可以去盛京大街給奶奶買一頂帽子、給爺爺買瓶好酒,再給兩位阿姨各買一件衣裳,還要給小灰灰買......
奶奶聽著她認真謀劃,笑得直不起腰,“乖乖,這二十六塊錢,經過你這精打細算,比兩千塊能買的都多。”
沐懷夕也跟著笑,她當然不是打算用二十來塊將一家人都打發了,隻不過找個由頭慶祝一下。
“是該慶祝”,爺爺也高興,大手一揮,“走,今天咱們去飯店!”
盛京大街上的老字號物美價廉,鍋包肉酥脆,就是吃的時候需要注意,要不然老式醋甜汁能把人酸個跟頭。
大肘子也燜的軟爛,奶奶還給小灰灰撕了一柳嫩肉,他虔誠地抱著肉條,用幾顆小米牙專注地啃著。
酒足飯飽後,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去逛街。沐懷夕將計劃買的禮物全都拿下了,等到晚上送給家人的時候,卻又從家人那裏收到了回禮。
“你們什麽時候背著我買的啊?”沐懷夕很是驚喜。
奶奶遞給她的是如今盛京最流行的飛行員墨鏡,也叫蛤蟆鏡。走在大街上,十個時尚人士裏,十個都必須擁有的單品,沐懷夕還在學校裏看到有人戴,蛤蟆鏡、窄袖衫、闊腿褲,肩頭上再扛個大喇叭,就是學院裏最靚的崽。
“別人有的咱們小夕也得有,早就給你定了,剛好撞上你第一次發表文章的喜事,也算是這墨鏡有福氣”,奶奶最寵她,不管遇到大小事都會變著花樣誇她。
爺爺給她的是一支湖毫筆,“小夕啊,我知道你想將你爺爺的醫案整理出來,但不要太著急,慢慢來。咱們不追求快,追求的是穩。”
沐懷夕笑著應下來了,她有很多心願,很多想做的事,這一世比上一世好的太多,她不會著急,會一件件實現,一步步走下去。
醫學院的期末考格外磨人,就算是認真學習了的沐懷夕,也被醫古文、藥劑學折磨的頭昏腦漲。
好在她除了去黑河那趟外沒有缺勤,平時上課也認真,不用在考前臨時抱佛腳。
沐懷夕結束了最後一門考試,推著自行車慢悠悠往家趕,在路邊還買了個大西瓜。
她一直走到人少的街道才敢上車,一路提心吊膽卻又安安穩穩地騎到了家門口,就見爺爺站在門口,正看著請來的工人忙活。
“爺爺,這是做什麽呢?”沐懷夕捏閘,從車上跳下來,好奇地看著大門旁的門房處加了遮陽簷。
原本的王府有大門,門側還有供下人出沒的角門,角門進去便是門房休息的地方,如今裏麵擺了桌椅、藥櫥,被改成了診室。
“你不是說暑假時候想去坐鎮麽,我和你奶奶商量了,與其去外麵找地方,不如就在家裏吧,天晴涼爽的時候在遮陽簷下擺了桌也能在外麵接診。”
沐懷夕本就有鄉村醫生證,倒是有行醫的資格,而她們住的王府旁便是居民區,左右前後有近十條巷子近萬人。
“行啊”,沐懷夕心裏暖洋洋的,“那就先做個十天義診吧,隻開方不抓藥。”
她來盛京後,一直忙著讀書帶娃製藥,跟左鄰右舍也沒好好打過招呼,貿然支攤子肯定會冷場。
“好啊”,爺爺也支持她,還特意給她寫了招牌“杏林妙手”。
沐懷夕還想謙虛下,但也知道坐診就是得有名號、有信心,否則患者也不會讓她看診的。
招牌是掛出去了,但第一天完全沒有人來。
沐懷夕閑閑坐在簷下,連路過晚秋的狗子都沒靠近她,她也不著急,要不就是抱著小灰灰出來逛,要麽就是自顧自的看書,等到傍晚時,還去供銷社買了十斤西瓜,全堆在門房裏。
等第二天,她就抱著小灰灰在路邊切瓜,見到路過的媳婦兒、小孩就招呼人家過來吃一塊,漸漸倒是有人過來了。
當天傍晚,就有十來人圍在這裏吃瓜磕牙,還有人帶了瓜子、饊子過來,圍著一起家長裏短,講個不停。
小巷裏件件樁樁都是事,沐懷夕已經很久沒聽八卦聽的這麽過癮了,接連幾天夢裏就跟連續劇一樣,小明小紅輪番登場,腦補了許多大戲。
等到第五天,終於有人問她,“這杏林妙手是誰啊?牌子掛了好幾天了,怎麽不見人啊?”
沐懷夕還沒答話,旁邊坐著織毛衣的大楚姨就趕忙開口,“杏林妙手就是我們應家的孫媳婦,你別看她年紀不大,原先在南邊可是衛生所裏獨一份的中醫師,有編製的!還立了功被送到盛京醫學院進修,好家夥若不是還沒畢業,早就去同仁堂坐診了!”
沐懷夕碰瓷了下“老字號”,但效果出乎預料的不錯,周圍人都七嘴八舌問起來,有問義診的,有問她以前在哪工作的,還有問她能不能看兒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