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小陷胸湯
重生閃嫁軍官,清冷美人醫術興國 作者:在明明德8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花妮兒猶豫不決,她不想再疼特別是在享受到如今舒爽後,但母性又讓她舍不得孩子受苦,想要盡快喂孩子。
沐懷夕原先肯定會建議患者以自己為先,但她現在有了身孕,也能體會一兩分為人母的心情。
因此她沒有著急,也沒有勸說,而是撚著金針等著她的選擇。
“要是我選喂娃,明天就能喂麽?”
“那不能,你這至少要喝兩周的藥,若是想快些好,一周左右止痛,後續至少需要月餘才能喂奶,若是想盡快給孩子喂奶,那至少要喝三周的藥,疼痛會一直持續。”
花妮兒猶豫了,她看向沐懷夕隆起的小腹,“大夫,要不你幫我問問我婆婆?”
沐懷夕看了她一眼,叫小花出去問,自己則收起了針。
她的金針才抽出去,花妮兒就倒吸一口涼氣,胸口悶脹悶脹,嗜人的疼痛再次襲來,她艱難地抬起頭,對沐醫生請求道,“大夫,這針能不能不拔啊?我,我太疼了嗚嗚嗚嗚...”
沐懷夕搖搖頭,“金針不能久置,你家是哪的?若是能每天過來,我可以給你經常紮針。”
“家、家在芙蓉橋公社再往西,肯定是不能天天來了”,花妮兒一臉失望,有些後悔剛剛讓人家去問婆婆了,她不想再疼了!
先前疼,她能忍,但是在享受過金針止痛後,她真的忍不了了!
花妮兒隻能暗暗祈禱,而出乎她的預料,她婆婆竟然選了讓她快點恢複,還承諾會回去勸勸她嫂嫂,不會讓孩子餓著肚子的。
“嗚嗚嗚嗚嗚嗚娘你對我真好”,花妮兒一邊哭一邊呼痛,也不知道到底是疼得還是感動的。
王小花瞅了她一眼,悄悄湊到沐懷夕、鳳娟身邊,“她婆婆聽說要用藥三四周,就選了用藥短的那個。”
“......”,沐懷夕沒想到竟是藥價決定了她的命運,瞧著哭哭啼啼的花妮兒,“燒點熱水吧,給她敷一敷,我出去開藥。”
治療乳癰的方子不少,沐懷夕用的是那位道醫記錄在石碑上的方子,名為《小陷胸湯》。這其實是《金匱要略》中記載的方子,但被那位。
瓜蔞又名山金匏,長得像葫蘆,又像掛在藤上的西瓜。《神農本草經》言:“瓜蔞,味苦寒,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
瓜蔞渾身都可入藥,也可以分皮、仁、瓤、根入藥。其中瓤潤肺祛燥,仁通利大便,瓜皮寬中開胸,根更是潤肺生津。
《小陷胸湯》用的是全瓜蔞,《金匱要略》上隻以大、小區分,並未標注用量,而道醫前輩經過多年實踐,將治療乳癰的瓜蔞用量定為四到六兩,以清熱散結。還因著山內鬱熱的環境,在方中增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加強藥效卻不傷本。
沐懷夕一邊辯證開方,一邊回憶石碑上所記載的內容,不禁感慨若是能跟這位前輩當麵交流,該有多好啊!
石碑上記錄的再詳細,也比不過言傳身教,幸好她有五感,或許能跟前輩對話。
她開好方子正要去撿藥,卻見鳳娟紅著臉湊過來,“沐醫生,要不我去抓藥吧!”
“行”,沐懷夕爽快地點點頭,她的藥櫃已經做好,標簽也貼上了,還教過她們倆怎麽用藥戳子,應當不會出錯。
她將笑話也打發出去,“你們倆也記了一陣子藥經了,這次抓藥就交給你們了,商量著來,最後我可要檢查的。”
鳳娟和小花齊齊點頭,抱著藥方跑了出去。
沐懷夕笑著搖搖頭,又轉頭安慰有些怔愣的花妮兒,“你放心,最後我會檢查的,不會讓你吃錯藥的。”
她其實不常開用量這麽久的藥,但產婦身體狀況特殊,乳癰也不是大病,寧願慢一些也要保證安全。
她從處置室出來,給花妮兒家裏人交代些注意事項,就見於秀紅背著竹簍等在角落。
“你來了?”
沐懷夕朝她點點頭,示意她進診室,她卻有些猶豫,“我腳上不幹淨,要不就在這兒?”
“這有什麽,診室一天進多少人呢”,沐懷夕見她還是不動,無奈拽著她去了後院。
“這裏有水,還有石片,你自己弄弄,咱們進屋好好聊聊”,沐懷夕扶著肚子開玩笑,“我現在可蹲不下去,你自己弄吧。”
於秀紅哪敢讓她幫自己,趕忙用石片將老膠布鞋邊糊的厚厚的泥刮掉,又要捧了水洗鞋的時候,被沐懷夕攔住了,“鞋這樣就行,你洗洗手,要不難受。”
於秀紅從春天起就上山采藥,孩子則放在家裏讓婆婆看著,或許是從前有基礎,她認藥竟比小花、鳳娟還要快。
她每周都會過來,有時候收貨多些,有時候少些,沐懷夕也跟財務那邊打了招呼,每次都給她立結,省的家裏三個女人過不下去。
見麵次數多了,於秀紅也從能跟她聊上兩句,才知道村裏沒將她家裏的地收回去,也給她女兒記了基礎積分,她婆婆從兒子凍死之後頹廢了一陣,頭發也白完了,但看起來比先前更堅強了,也不哭天抹地了,經常想著法子給孫女添些口糧。
畢竟於秀紅生產時失血太多,後麵又遭受喪夫打擊,沒什麽奶水。
她這會兒也明白過來,沐大夫應該是有事要跟她說,便跟著進了診室。
“紅紅姐來了”,王小花跟她也熟了,見她進來就親親熱熱地拉著她講話,又端了茶給她,“喝喝看,這還是上次紅紅姐你送來的金銀花,我們做了蜜澤的。”
“蜂蜜可比金銀花難得多了”,於秀紅卻也了解小花,端起來喝了一口誇道,“甜甜的涼茶,好喝。”
沐懷夕則招呼了鳳娟一起查看於秀紅帶來的東西,她如今都是等鳳娟判斷後再講話,最後兩人一起記錄批價,再找蔣文遠簽名,於秀紅就能去結賬了。
搞定了收藥的事,沐懷夕又講了上山找到道醫墓的事情,“石碑上全是藥方,沒有記錄這位前輩的姓名,我記得你說過你也認識道醫,想讓你幫我打聽打聽她的名字。”
沐懷夕原先肯定會建議患者以自己為先,但她現在有了身孕,也能體會一兩分為人母的心情。
因此她沒有著急,也沒有勸說,而是撚著金針等著她的選擇。
“要是我選喂娃,明天就能喂麽?”
“那不能,你這至少要喝兩周的藥,若是想快些好,一周左右止痛,後續至少需要月餘才能喂奶,若是想盡快給孩子喂奶,那至少要喝三周的藥,疼痛會一直持續。”
花妮兒猶豫了,她看向沐懷夕隆起的小腹,“大夫,要不你幫我問問我婆婆?”
沐懷夕看了她一眼,叫小花出去問,自己則收起了針。
她的金針才抽出去,花妮兒就倒吸一口涼氣,胸口悶脹悶脹,嗜人的疼痛再次襲來,她艱難地抬起頭,對沐醫生請求道,“大夫,這針能不能不拔啊?我,我太疼了嗚嗚嗚嗚...”
沐懷夕搖搖頭,“金針不能久置,你家是哪的?若是能每天過來,我可以給你經常紮針。”
“家、家在芙蓉橋公社再往西,肯定是不能天天來了”,花妮兒一臉失望,有些後悔剛剛讓人家去問婆婆了,她不想再疼了!
先前疼,她能忍,但是在享受過金針止痛後,她真的忍不了了!
花妮兒隻能暗暗祈禱,而出乎她的預料,她婆婆竟然選了讓她快點恢複,還承諾會回去勸勸她嫂嫂,不會讓孩子餓著肚子的。
“嗚嗚嗚嗚嗚嗚娘你對我真好”,花妮兒一邊哭一邊呼痛,也不知道到底是疼得還是感動的。
王小花瞅了她一眼,悄悄湊到沐懷夕、鳳娟身邊,“她婆婆聽說要用藥三四周,就選了用藥短的那個。”
“......”,沐懷夕沒想到竟是藥價決定了她的命運,瞧著哭哭啼啼的花妮兒,“燒點熱水吧,給她敷一敷,我出去開藥。”
治療乳癰的方子不少,沐懷夕用的是那位道醫記錄在石碑上的方子,名為《小陷胸湯》。這其實是《金匱要略》中記載的方子,但被那位。
瓜蔞又名山金匏,長得像葫蘆,又像掛在藤上的西瓜。《神農本草經》言:“瓜蔞,味苦寒,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
瓜蔞渾身都可入藥,也可以分皮、仁、瓤、根入藥。其中瓤潤肺祛燥,仁通利大便,瓜皮寬中開胸,根更是潤肺生津。
《小陷胸湯》用的是全瓜蔞,《金匱要略》上隻以大、小區分,並未標注用量,而道醫前輩經過多年實踐,將治療乳癰的瓜蔞用量定為四到六兩,以清熱散結。還因著山內鬱熱的環境,在方中增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加強藥效卻不傷本。
沐懷夕一邊辯證開方,一邊回憶石碑上所記載的內容,不禁感慨若是能跟這位前輩當麵交流,該有多好啊!
石碑上記錄的再詳細,也比不過言傳身教,幸好她有五感,或許能跟前輩對話。
她開好方子正要去撿藥,卻見鳳娟紅著臉湊過來,“沐醫生,要不我去抓藥吧!”
“行”,沐懷夕爽快地點點頭,她的藥櫃已經做好,標簽也貼上了,還教過她們倆怎麽用藥戳子,應當不會出錯。
她將笑話也打發出去,“你們倆也記了一陣子藥經了,這次抓藥就交給你們了,商量著來,最後我可要檢查的。”
鳳娟和小花齊齊點頭,抱著藥方跑了出去。
沐懷夕笑著搖搖頭,又轉頭安慰有些怔愣的花妮兒,“你放心,最後我會檢查的,不會讓你吃錯藥的。”
她其實不常開用量這麽久的藥,但產婦身體狀況特殊,乳癰也不是大病,寧願慢一些也要保證安全。
她從處置室出來,給花妮兒家裏人交代些注意事項,就見於秀紅背著竹簍等在角落。
“你來了?”
沐懷夕朝她點點頭,示意她進診室,她卻有些猶豫,“我腳上不幹淨,要不就在這兒?”
“這有什麽,診室一天進多少人呢”,沐懷夕見她還是不動,無奈拽著她去了後院。
“這裏有水,還有石片,你自己弄弄,咱們進屋好好聊聊”,沐懷夕扶著肚子開玩笑,“我現在可蹲不下去,你自己弄吧。”
於秀紅哪敢讓她幫自己,趕忙用石片將老膠布鞋邊糊的厚厚的泥刮掉,又要捧了水洗鞋的時候,被沐懷夕攔住了,“鞋這樣就行,你洗洗手,要不難受。”
於秀紅從春天起就上山采藥,孩子則放在家裏讓婆婆看著,或許是從前有基礎,她認藥竟比小花、鳳娟還要快。
她每周都會過來,有時候收貨多些,有時候少些,沐懷夕也跟財務那邊打了招呼,每次都給她立結,省的家裏三個女人過不下去。
見麵次數多了,於秀紅也從能跟她聊上兩句,才知道村裏沒將她家裏的地收回去,也給她女兒記了基礎積分,她婆婆從兒子凍死之後頹廢了一陣,頭發也白完了,但看起來比先前更堅強了,也不哭天抹地了,經常想著法子給孫女添些口糧。
畢竟於秀紅生產時失血太多,後麵又遭受喪夫打擊,沒什麽奶水。
她這會兒也明白過來,沐大夫應該是有事要跟她說,便跟著進了診室。
“紅紅姐來了”,王小花跟她也熟了,見她進來就親親熱熱地拉著她講話,又端了茶給她,“喝喝看,這還是上次紅紅姐你送來的金銀花,我們做了蜜澤的。”
“蜂蜜可比金銀花難得多了”,於秀紅卻也了解小花,端起來喝了一口誇道,“甜甜的涼茶,好喝。”
沐懷夕則招呼了鳳娟一起查看於秀紅帶來的東西,她如今都是等鳳娟判斷後再講話,最後兩人一起記錄批價,再找蔣文遠簽名,於秀紅就能去結賬了。
搞定了收藥的事,沐懷夕又講了上山找到道醫墓的事情,“石碑上全是藥方,沒有記錄這位前輩的姓名,我記得你說過你也認識道醫,想讓你幫我打聽打聽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