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寶塔糖
重生閃嫁軍官,清冷美人醫術興國 作者:在明明德8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政委說的過年前將衛生院的名氣打出去,並不是無的放矢。
“年前麥地坪附近會有幾次大集,最近的一次在團部退伍儀式之前,老兵們就說要去集上搞一次學雷鋒做好事的活動,給鄉親們修修鍋碗農具、磨刀理發啥的,叫我們也去支個攤子,我的想法是——”,蔣文遠皺了皺眉,“我想著去給老鄉們量量血壓,你會不會用汞柱血壓儀?”
“會是會”,沐懷夕卻不太讚同他的提議,隱晦地提醒道,“快過年了,親人團聚吃的好,血壓高一些也正常,快過年了。”
沒人想在年前知道自己不健康,如今城裏人都還沒養出體檢的習慣,更別說山裏鄉親們了,他們肯定抱著“不檢查就不會生病”的念頭,沐懷夕都能想象她們要是去集市上量血壓,肯定是最冷清的存在。
“那,那你有什麽想法麽?”蔣文遠也發愁,測量血壓已經是他想出來比較平和的檢查了,總不能給老鄉們抽血化驗吧,肯定會被當成神經病趕出去的,也不能給老鄉們發藥吧?
“誰說不能”,沐懷夕提起了她在江城所見,“我記得路過軍區子弟學校的時候,有軍醫在門口擺了個攤子,就是給孩子們發寶塔糖的。”
“寶塔糖!”蔣文遠眼前一亮,有些激動地說道,“這是個好主意,寶塔糖甜滋滋的,孩子們都愛吃,還能幫著打蛔蟲,肯定會吸引很多人!”
寶塔糖可謂是她們這代人的回憶,它的出現得益於我國引進並成功種植蛔蒿,這份成功來得艱難,卻也使全國人民受益。後來因為生活條件改善與平替藥品的出現,寶塔糖逐漸退出曆史舞台,蛔蒿也絕種了。
沐懷夕小時候也被三叔喂過寶塔糖,這種“糖”五顏六色,就像是擠出來的奶油小點心,沒有小孩子能抵抗它的誘惑,可吃進去後有的小孩兒會肚子疼,還會在便便上找到白點或是蠕動的細蟲。
沐懷夕至今還記得她無意間一低頭時候的崩潰,她大哭著被母親從廁所裏抱出來,還以為自己要死了呢!
那時候,她才四歲半。
母親溫柔的臉從她腦海中一掃而過,沐懷夕收斂心神,繼續跟蔣醫生說道,“我聽說江城是免費發放的,可這寶塔糖怎麽申請我也不清楚,這事還得靠蔣醫生你了。”
蔣文遠急匆匆就要離開,臨走前深深看了她一眼,“你放心,我跟政委說的時候,會說是你的主意。”
沐懷夕搖搖頭,“咱們都是衛生院的,何必分的那麽清楚呢?”
雖然她是衛生院的地方“代表”,可她既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醫療係統的關係,哪怕有了想法也無處實現,最後還得靠蔣醫生或者團部出麵,何必爭這個功呢?
蔣文遠來去匆匆,說來也是巧了,他剛走沒多久,羅芮所在的船就靠岸送來了第一批魚獲。
“這麽多!”王小花跟著女兵跑前跑後,不斷地喊著女子連真厲害,倒是將氣氛吵得極熱,還是沐懷夕喊她她才回到灶前盛五神湯,一碗一碗給女兵們送過去,因著一會兒她們還要進湖繼續捕魚,大多人端著碗咕咚咚一口悶,等放下碗額頭已經滲出了汗。
這是汗,也是風寒,沐家《金匱要略》的前身是祖師爺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其中論傷寒據說便有十二卷,講的就是外感熱病的辯證與治療。而《金匱要略》又提倡治未病,沐懷夕才為這些士兵準備了五神湯。
沐懷夕專門端了一碗加糖五神湯,遞給了一直待在船上的羅芮,瞧著對方捏著鼻子喝了進去,還不忘幫人表表功,“這是蔣醫生專門交代的,一會兒你回來還得再喝一碗。”
羅芮的嘴角抽了抽,沐懷夕瞧著她好像不會記蔣醫生的好,不免心中為同事點蠟,可這的確是蔣文遠交代的,總不能讓羅指導員記她的情吧?
沐懷夕悄悄做了一件“好事”,又蹲回灶前燒火煮湯去了,團部捕魚的船隻不斷回航又出發,她跟王小花就守著這兩鍋五神湯,要保證所有人都喝了熱湯才能回去。
最終添了一次藥,將小蒼幫著砍的木柴全燒光,這次捕魚活動才落下了帷幕,聽著羅芮那邊傳來的歡呼聲,沐懷夕就知道這次是女兵們贏了。
“哼”,蒼開宇狠狠灌下最後一碗五神湯,眼紅地瞥向女子獨立連的方向,“作弊!她們的漁網網眼小,才打了更多的魚。”
“輸不起”,王小花抱著雙臂,揚著下巴,一臉鄙夷地看著蒼開宇,好像贏了捕魚比賽的是她一般,她也學著蒼開宇的樣子撇撇嘴,“那你行,你也重新織漁網啊,你們可是同時接到任務的,怎麽羅指揮員她們就有空重編漁網呢?說明,說明人家不打沒準備的仗!”
蒼開宇一開始還很不服氣,可聽王小花叭叭一頓輸出,竟然覺得也有點道理,他垂頭喪氣了一會兒又高興起來,“我們四營第二,也不算丟人,二營跟三營還要幫食堂醃鹹魚呢!”
“你......”,王小花還有一肚子的大道理要講,卻沒想敵人先躺平了,沐懷夕瞧著她看向小蒼的眼神惡狠狠的,就像在看一條不努力的鹹魚!
捕魚活動的確很成功,家屬們也按級別和家人數分到了鮮魚,聽說後麵還會分醃過的鹹魚。
沐懷夕新家已經安好了玻璃,但既沒有家具也沒有盤好炕,她仍住在招待所裏,也沒有地方處理這幾條魚,想了想次日一早就拎去了王紅霞家。
這是她第一次到一營長的家裏,還沒到門口就聽到了孩子們起此起彼伏的喊叫聲,走近就看到三四個半大孩子在院裏打鬧,從窗戶能看到紅霞姐正抱著個嬰兒正在哄。
“你找誰”,一個十來歲的女孩正在收尿布,見她停在自家門前便上前問了句。
“哦,我找紅霞姐”,沐懷夕先前聽王紅霞說過她家裏孩子多,可一營長最多不到四十,她還以為有兩三個,卻沒想到看到一院子。
女孩稍稍打量她幾眼,回身往屋裏喊道,“媽!有銀找你!”
“年前麥地坪附近會有幾次大集,最近的一次在團部退伍儀式之前,老兵們就說要去集上搞一次學雷鋒做好事的活動,給鄉親們修修鍋碗農具、磨刀理發啥的,叫我們也去支個攤子,我的想法是——”,蔣文遠皺了皺眉,“我想著去給老鄉們量量血壓,你會不會用汞柱血壓儀?”
“會是會”,沐懷夕卻不太讚同他的提議,隱晦地提醒道,“快過年了,親人團聚吃的好,血壓高一些也正常,快過年了。”
沒人想在年前知道自己不健康,如今城裏人都還沒養出體檢的習慣,更別說山裏鄉親們了,他們肯定抱著“不檢查就不會生病”的念頭,沐懷夕都能想象她們要是去集市上量血壓,肯定是最冷清的存在。
“那,那你有什麽想法麽?”蔣文遠也發愁,測量血壓已經是他想出來比較平和的檢查了,總不能給老鄉們抽血化驗吧,肯定會被當成神經病趕出去的,也不能給老鄉們發藥吧?
“誰說不能”,沐懷夕提起了她在江城所見,“我記得路過軍區子弟學校的時候,有軍醫在門口擺了個攤子,就是給孩子們發寶塔糖的。”
“寶塔糖!”蔣文遠眼前一亮,有些激動地說道,“這是個好主意,寶塔糖甜滋滋的,孩子們都愛吃,還能幫著打蛔蟲,肯定會吸引很多人!”
寶塔糖可謂是她們這代人的回憶,它的出現得益於我國引進並成功種植蛔蒿,這份成功來得艱難,卻也使全國人民受益。後來因為生活條件改善與平替藥品的出現,寶塔糖逐漸退出曆史舞台,蛔蒿也絕種了。
沐懷夕小時候也被三叔喂過寶塔糖,這種“糖”五顏六色,就像是擠出來的奶油小點心,沒有小孩子能抵抗它的誘惑,可吃進去後有的小孩兒會肚子疼,還會在便便上找到白點或是蠕動的細蟲。
沐懷夕至今還記得她無意間一低頭時候的崩潰,她大哭著被母親從廁所裏抱出來,還以為自己要死了呢!
那時候,她才四歲半。
母親溫柔的臉從她腦海中一掃而過,沐懷夕收斂心神,繼續跟蔣醫生說道,“我聽說江城是免費發放的,可這寶塔糖怎麽申請我也不清楚,這事還得靠蔣醫生你了。”
蔣文遠急匆匆就要離開,臨走前深深看了她一眼,“你放心,我跟政委說的時候,會說是你的主意。”
沐懷夕搖搖頭,“咱們都是衛生院的,何必分的那麽清楚呢?”
雖然她是衛生院的地方“代表”,可她既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醫療係統的關係,哪怕有了想法也無處實現,最後還得靠蔣醫生或者團部出麵,何必爭這個功呢?
蔣文遠來去匆匆,說來也是巧了,他剛走沒多久,羅芮所在的船就靠岸送來了第一批魚獲。
“這麽多!”王小花跟著女兵跑前跑後,不斷地喊著女子連真厲害,倒是將氣氛吵得極熱,還是沐懷夕喊她她才回到灶前盛五神湯,一碗一碗給女兵們送過去,因著一會兒她們還要進湖繼續捕魚,大多人端著碗咕咚咚一口悶,等放下碗額頭已經滲出了汗。
這是汗,也是風寒,沐家《金匱要略》的前身是祖師爺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其中論傷寒據說便有十二卷,講的就是外感熱病的辯證與治療。而《金匱要略》又提倡治未病,沐懷夕才為這些士兵準備了五神湯。
沐懷夕專門端了一碗加糖五神湯,遞給了一直待在船上的羅芮,瞧著對方捏著鼻子喝了進去,還不忘幫人表表功,“這是蔣醫生專門交代的,一會兒你回來還得再喝一碗。”
羅芮的嘴角抽了抽,沐懷夕瞧著她好像不會記蔣醫生的好,不免心中為同事點蠟,可這的確是蔣文遠交代的,總不能讓羅指導員記她的情吧?
沐懷夕悄悄做了一件“好事”,又蹲回灶前燒火煮湯去了,團部捕魚的船隻不斷回航又出發,她跟王小花就守著這兩鍋五神湯,要保證所有人都喝了熱湯才能回去。
最終添了一次藥,將小蒼幫著砍的木柴全燒光,這次捕魚活動才落下了帷幕,聽著羅芮那邊傳來的歡呼聲,沐懷夕就知道這次是女兵們贏了。
“哼”,蒼開宇狠狠灌下最後一碗五神湯,眼紅地瞥向女子獨立連的方向,“作弊!她們的漁網網眼小,才打了更多的魚。”
“輸不起”,王小花抱著雙臂,揚著下巴,一臉鄙夷地看著蒼開宇,好像贏了捕魚比賽的是她一般,她也學著蒼開宇的樣子撇撇嘴,“那你行,你也重新織漁網啊,你們可是同時接到任務的,怎麽羅指揮員她們就有空重編漁網呢?說明,說明人家不打沒準備的仗!”
蒼開宇一開始還很不服氣,可聽王小花叭叭一頓輸出,竟然覺得也有點道理,他垂頭喪氣了一會兒又高興起來,“我們四營第二,也不算丟人,二營跟三營還要幫食堂醃鹹魚呢!”
“你......”,王小花還有一肚子的大道理要講,卻沒想敵人先躺平了,沐懷夕瞧著她看向小蒼的眼神惡狠狠的,就像在看一條不努力的鹹魚!
捕魚活動的確很成功,家屬們也按級別和家人數分到了鮮魚,聽說後麵還會分醃過的鹹魚。
沐懷夕新家已經安好了玻璃,但既沒有家具也沒有盤好炕,她仍住在招待所裏,也沒有地方處理這幾條魚,想了想次日一早就拎去了王紅霞家。
這是她第一次到一營長的家裏,還沒到門口就聽到了孩子們起此起彼伏的喊叫聲,走近就看到三四個半大孩子在院裏打鬧,從窗戶能看到紅霞姐正抱著個嬰兒正在哄。
“你找誰”,一個十來歲的女孩正在收尿布,見她停在自家門前便上前問了句。
“哦,我找紅霞姐”,沐懷夕先前聽王紅霞說過她家裏孩子多,可一營長最多不到四十,她還以為有兩三個,卻沒想到看到一院子。
女孩稍稍打量她幾眼,回身往屋裏喊道,“媽!有銀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