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領證
重生閃嫁軍官,清冷美人醫術興國 作者:在明明德8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應明誠帶她去的是民族街,街上有一家開了幾十年的牛肉湯鍋,門口支著一口超大的鍋,冒著滾滾白煙,香氣四溢。
“老板來兩碗雜粉,你吃芫荽跟香蔥麽?”應明誠朝老板打了個招呼,拿竹筐裝了三塊餅,帶著她坐在了門外的小桌上。
沐懷夕左右看了看,這家的生意的確很好,屋內已經坐滿,有老人也有孩子,更有街坊拿大搪瓷缸來打湯的。她不由得咋舌,省會果然不一樣,她們村裏至於年末偶爾能見到牛羊肉,一般人都吃不起。
“民族街嘛”,應明誠笑著解釋了一句, 聽到老板喊號立馬過去,端回來兩碗牛雜湯粉。
沐懷夕麵前這碗明顯多加了料,閃著彩光的大片牛肉躺在潔白的湯粉上,在翠綠的芫荽跟嫩黃的薑絲映襯下,格外誘人。
她看了眼對麵隻知道傻笑的男人,先用筷子挾了一片牛肉給他,隨後挾起粉細細品味起來,牛骨湯熬得濃稠醇厚,韭葉寬的米粉煮的恰到好處,被牛肉湯一衝激發出濃鬱清新的米香,入口格外柔和馥鬱。
鹵製過的牛雜香中帶辣,牛肉厚實細嫩,無論是配著米粉還是單吃,都格外有滋有味。
沐懷夕連湯都喝的幹幹淨淨,再一抬頭就見對麵男人的碗早空了,正笑眯眯地瞧著自己,她趕忙挪開視線,看向已經大亮的屋外,“走吧,領證去。”
哪怕過了一夜,應明誠對領證兩個字還是會應激,特別是這兩個字是從沐懷夕這個小姑娘口中說出來的,他有些鬱悶地瞧了她一眼,見她依舊淡然,心裏別提多別扭了。
應明誠有些忿忿地磨了下牙,見她走到了門口,立馬上前掀起了厚厚的氈布,門外捧著鍋的小孩兒一愣,響亮地喊了一聲,“謝謝解放軍叔叔!”
這一聲讓周圍人都看了過來,孩子媽媽瞧見門裏讓開路的沐懷夕,拍了下自家小孩兒的胳膊,“也謝謝姐姐。”
應明誠瞧著低頭忍笑的沐懷夕,無奈地笑了笑,從口袋裏抓出一把糖,先塞給小孩兒兩三個,又給門口對上視線的人們都分了分,邊分便說道,“我們倆一會領證,您沾個喜。”
“恭喜恭喜!”
“百年好合!”
“男才女貌啊!”
“喲,小兩口啊”,孩子媽媽又啪的一聲打在歡喜吃糖的孩子胳膊上,“剛才喊錯了,快謝謝阿姨,不,快恭喜叔叔阿姨!”
發過這圈糖,應明誠對領證兩個字也熟悉了,等到登記處的同誌問他們辦理什麽業務,立馬答道,“報告,我們來領證的!”
登記處的同誌見多識廣,倒是沒太驚訝,笑嗬嗬地接過了兩人的證件和申請書,仔細查看後在證件上蓋了章遞過來,“恭喜你們!希望你們今後相互扶持,共同進步!”
沐懷夕拿著新出爐的結婚證,心裏泛起別樣漣漪,或許因為是軍區,結婚證內頁外圍除了百年好合的紋樣外還加了軍旗軍號,正下方印著“自主自願”四個大字。
應明誠捏著薄薄的證書,內心也極度感慨,從今日起除了祖國、人民,他又多了一位要保護的家人,不,是心上人。
他小心翼翼地將結婚證收好,掏出喜糖散給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又得到了許多真摯的祝福。
從辦事處出來,兩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應明誠瞧了她一眼又一眼,突然就抓住了她的手,將人往自己身邊一拉。
沐懷夕腳下一個踉蹌,差點撞進他懷裏,才要開口就感覺到背後一陣車鈴叮當響,卻是一頭倔驢突然發瘋不聽使喚,拉著板車橫衝直撞。
“籲籲籲籲籲~”拉車老伯急得連連呼喊,可那倔驢仍直著眼往前衝,嚇得行人四下逃竄。
沐懷夕回過神來,對上應明誠有些擔憂的眼神,笑著推了他一下,“快去幫忙吧,一會兒還要去照相呢!”
應明誠朝她歉意一笑,拔腿就去追那輛驢車,而沐懷夕則笑著慢慢向前走,眼神追隨著前方的男人,她會支持應明誠作為軍人的職責,就像他會支持自己學醫一樣。
驢車風波很快過去,相片也拍的很順利,應明誠給照相館工作人員寫了盛京的地址,約定好將沐懷夕挑的一坐一站兩張寄回去,剩下的則等他回來了來取。
“這些寄到你們營地不行麽?或者小高下次來的時候托他帶回去”,沐懷夕見他詫異地看過來,也詫異地回問他,“你不會還想著把我送走吧?我肯定是要隨軍的!”
“什麽?”應明誠一愣,想到山裏的環境直皺眉頭,可對上她的眼神胡就隻能換了說辭,“你還要讀書,等畢業了再來也行。”
沐懷夕不認同,若是能直接去學中醫知識還好,但要她跟著十幾歲的孩子們一起學習文化知識,她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對上應明誠,她也隻能說自己三四年都沒讀過書了,就算去讀書也肯定跟不上,隻會浪費他一片苦心。
應明誠聽她所說,心下更是歎息。三年前他跟爺爺去吊唁的時候,專門了解過她的成績,本來是要將她帶回盛京讀高中的,可那時她悲傷過度怎麽也不願意離開。盛家每年給應家大伯寄衣寄錢,卻沒想他們根本沒讓小夕繼續讀書!
早知道沐家大伯如此不靠譜,他那時就該讓爺爺帶她走,應明誠感覺到小夕的沮喪,並沒將這些事說出口,給她寄的衣物玩意兒都是奶奶精心挑選的,若是讓小夕知道了,怕是會傷心。
這麽一想,他又覺得沐懷夕還是在軍營自在些,雖然條件艱苦,但不用麵對爺爺奶奶的殷勤期盼,到時候他找人幫她補習,以自考的方式考學也未嚐不可。
應明誠將這些都告知予她,總結說道,“其實還是盛京那邊條件好些,奶奶有熟識的中醫大師,你寒暑假也能去跟著學學,不必在這裏受苦。”
“我不怕苦”,沐懷夕搖了搖頭,再說她在傳家醫典中還有驚人發現,並不適合跟在別的老師身邊學習,山野中說不定還會有驚喜。
應明誠沒想到她竟是真的願意隨軍,內心又是高興又是歉疚,他久久看向沐懷夕,最終“啪”得朝她敬了個禮。
“謝謝你。”
“老板來兩碗雜粉,你吃芫荽跟香蔥麽?”應明誠朝老板打了個招呼,拿竹筐裝了三塊餅,帶著她坐在了門外的小桌上。
沐懷夕左右看了看,這家的生意的確很好,屋內已經坐滿,有老人也有孩子,更有街坊拿大搪瓷缸來打湯的。她不由得咋舌,省會果然不一樣,她們村裏至於年末偶爾能見到牛羊肉,一般人都吃不起。
“民族街嘛”,應明誠笑著解釋了一句, 聽到老板喊號立馬過去,端回來兩碗牛雜湯粉。
沐懷夕麵前這碗明顯多加了料,閃著彩光的大片牛肉躺在潔白的湯粉上,在翠綠的芫荽跟嫩黃的薑絲映襯下,格外誘人。
她看了眼對麵隻知道傻笑的男人,先用筷子挾了一片牛肉給他,隨後挾起粉細細品味起來,牛骨湯熬得濃稠醇厚,韭葉寬的米粉煮的恰到好處,被牛肉湯一衝激發出濃鬱清新的米香,入口格外柔和馥鬱。
鹵製過的牛雜香中帶辣,牛肉厚實細嫩,無論是配著米粉還是單吃,都格外有滋有味。
沐懷夕連湯都喝的幹幹淨淨,再一抬頭就見對麵男人的碗早空了,正笑眯眯地瞧著自己,她趕忙挪開視線,看向已經大亮的屋外,“走吧,領證去。”
哪怕過了一夜,應明誠對領證兩個字還是會應激,特別是這兩個字是從沐懷夕這個小姑娘口中說出來的,他有些鬱悶地瞧了她一眼,見她依舊淡然,心裏別提多別扭了。
應明誠有些忿忿地磨了下牙,見她走到了門口,立馬上前掀起了厚厚的氈布,門外捧著鍋的小孩兒一愣,響亮地喊了一聲,“謝謝解放軍叔叔!”
這一聲讓周圍人都看了過來,孩子媽媽瞧見門裏讓開路的沐懷夕,拍了下自家小孩兒的胳膊,“也謝謝姐姐。”
應明誠瞧著低頭忍笑的沐懷夕,無奈地笑了笑,從口袋裏抓出一把糖,先塞給小孩兒兩三個,又給門口對上視線的人們都分了分,邊分便說道,“我們倆一會領證,您沾個喜。”
“恭喜恭喜!”
“百年好合!”
“男才女貌啊!”
“喲,小兩口啊”,孩子媽媽又啪的一聲打在歡喜吃糖的孩子胳膊上,“剛才喊錯了,快謝謝阿姨,不,快恭喜叔叔阿姨!”
發過這圈糖,應明誠對領證兩個字也熟悉了,等到登記處的同誌問他們辦理什麽業務,立馬答道,“報告,我們來領證的!”
登記處的同誌見多識廣,倒是沒太驚訝,笑嗬嗬地接過了兩人的證件和申請書,仔細查看後在證件上蓋了章遞過來,“恭喜你們!希望你們今後相互扶持,共同進步!”
沐懷夕拿著新出爐的結婚證,心裏泛起別樣漣漪,或許因為是軍區,結婚證內頁外圍除了百年好合的紋樣外還加了軍旗軍號,正下方印著“自主自願”四個大字。
應明誠捏著薄薄的證書,內心也極度感慨,從今日起除了祖國、人民,他又多了一位要保護的家人,不,是心上人。
他小心翼翼地將結婚證收好,掏出喜糖散給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又得到了許多真摯的祝福。
從辦事處出來,兩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應明誠瞧了她一眼又一眼,突然就抓住了她的手,將人往自己身邊一拉。
沐懷夕腳下一個踉蹌,差點撞進他懷裏,才要開口就感覺到背後一陣車鈴叮當響,卻是一頭倔驢突然發瘋不聽使喚,拉著板車橫衝直撞。
“籲籲籲籲籲~”拉車老伯急得連連呼喊,可那倔驢仍直著眼往前衝,嚇得行人四下逃竄。
沐懷夕回過神來,對上應明誠有些擔憂的眼神,笑著推了他一下,“快去幫忙吧,一會兒還要去照相呢!”
應明誠朝她歉意一笑,拔腿就去追那輛驢車,而沐懷夕則笑著慢慢向前走,眼神追隨著前方的男人,她會支持應明誠作為軍人的職責,就像他會支持自己學醫一樣。
驢車風波很快過去,相片也拍的很順利,應明誠給照相館工作人員寫了盛京的地址,約定好將沐懷夕挑的一坐一站兩張寄回去,剩下的則等他回來了來取。
“這些寄到你們營地不行麽?或者小高下次來的時候托他帶回去”,沐懷夕見他詫異地看過來,也詫異地回問他,“你不會還想著把我送走吧?我肯定是要隨軍的!”
“什麽?”應明誠一愣,想到山裏的環境直皺眉頭,可對上她的眼神胡就隻能換了說辭,“你還要讀書,等畢業了再來也行。”
沐懷夕不認同,若是能直接去學中醫知識還好,但要她跟著十幾歲的孩子們一起學習文化知識,她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對上應明誠,她也隻能說自己三四年都沒讀過書了,就算去讀書也肯定跟不上,隻會浪費他一片苦心。
應明誠聽她所說,心下更是歎息。三年前他跟爺爺去吊唁的時候,專門了解過她的成績,本來是要將她帶回盛京讀高中的,可那時她悲傷過度怎麽也不願意離開。盛家每年給應家大伯寄衣寄錢,卻沒想他們根本沒讓小夕繼續讀書!
早知道沐家大伯如此不靠譜,他那時就該讓爺爺帶她走,應明誠感覺到小夕的沮喪,並沒將這些事說出口,給她寄的衣物玩意兒都是奶奶精心挑選的,若是讓小夕知道了,怕是會傷心。
這麽一想,他又覺得沐懷夕還是在軍營自在些,雖然條件艱苦,但不用麵對爺爺奶奶的殷勤期盼,到時候他找人幫她補習,以自考的方式考學也未嚐不可。
應明誠將這些都告知予她,總結說道,“其實還是盛京那邊條件好些,奶奶有熟識的中醫大師,你寒暑假也能去跟著學學,不必在這裏受苦。”
“我不怕苦”,沐懷夕搖了搖頭,再說她在傳家醫典中還有驚人發現,並不適合跟在別的老師身邊學習,山野中說不定還會有驚喜。
應明誠沒想到她竟是真的願意隨軍,內心又是高興又是歉疚,他久久看向沐懷夕,最終“啪”得朝她敬了個禮。
“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