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對著奏疏陷入沉思, 一旁的釋雪庭見他停下來,不由得瞥了一眼, 看到奏疏內容之後不由得說道:“秦國公這是……有危機感了?”
李從嘉認真點頭:“看起來好像……是?不過他這樣……就不怕被收拾嗎?”
釋雪庭卻說道:“他有足夠的理由, 太子豈能不知兵事?以後戰爭越來越少, 太子能夠親臨前線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而他身邊卻圍繞著大把的文臣,秦國公有理由居安思危。”
李從嘉聽了之後微微一愣:“啊?你說他的危機感……是……怕大郎不懂兵事, 不親近武將?”
釋雪庭愣了一下:“對啊,不然呢?”
李從嘉眨了眨眼沒說話, 他本來以為趙匡胤是想要給女兒出氣的, 也是提醒一下太子別太過分, 太子妃娘家不是什麽可以忽略的人家。
不過就算他不說, 釋雪庭也很快反應了過來,他無奈的對李從嘉說道:“如果真是為了太子妃, 太子妃現在身體還沒有複原呢。”
女兒身體還沒養好,就為了出氣把人家丈夫拽上戰場,就不怕女兒擔心之下養不好身體嗎?再蠢的嶽父也沒這樣的啊。
隻能說, 此時此刻在趙匡胤眼裏,太子的傾向性比那些雞毛蒜皮的後宅爭鬥要重要的多。
李從嘉沒有直接批複這本奏疏, 而是選擇直接將趙匡胤喊到了宣政殿問道:“你怎麽突然有這個想法了?太子領兵?不適合吧?”
趙匡胤有些意外:“陛下何出此言?”
李從嘉輕咳一聲說道:“太子雖然也熟讀兵書, 但大多都是紙上談兵, 沒有經驗,直接讓他獨領一兵怕是不適合。”
趙匡胤不以為意:“我還以為陛下擔心什麽,據說陛下當年連兵書都沒怎麽讀過, 後來不也一樣領兵出征?虎父無犬子,更何況太子聰穎,怎麽不適合?”
李從嘉無語半晌,他當初並不是沒怎麽讀過,而是讀過兵書都當成古文學習了,並沒有學習過怎麽排兵布陣。
而且當時的情況跟現在也不一樣啊,那個時候他真的是被趕鴨子上架,不打不行,不打小命就沒了,人被逼到了絕路自然會超常發揮。
當然這些不能直接說出來,讓堂堂大唐皇帝承認當初差點被打成狗?這怎麽行,他不要麵子的嗎?
所以李從嘉隻是說了句:“當初跟如今不一樣,更何況那時我身邊有國師在。”
李從嘉一邊說著一邊看了一眼釋雪庭。
趙匡胤這才猛然想起來,當年李從嘉起家的時候,身邊最凶猛的就是這位啊,可以說沒有釋雪庭,或許就沒有今天的大唐了。
不過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隻好說道:“這次也不是讓太子執掌一方,而是讓他領一路軍,最主要是學習嘛。”
當然最好是再體驗一下軍中生活,不是趙匡胤說,比起文人,士兵大多都是直腸子,雖然糙了些,但是跟這些人相處十分省心,在體驗過文臣的爾虞我詐之後,這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啊。
李從嘉靠在椅背上敲了敲扶手說道:“你這樣說也有些道理,隻是……讓他獨領一軍不太適合,但是貿然把他派往軍中,若是領兵大將誤以為他是去監工而放不開手腳,那也很麻煩。”
其實就算趙匡胤不說李從嘉也想著回頭讓太子帶帶兵,他手上的東宮十率以後說不定他會很倚重,應該也帶出去看看。
畢竟當初東宮十率的人選都是選不上天策府,但是又比普通士兵強的那些,這麽多年下來,哪怕堅持訓練,長時間不見血估計也要廢。
趙匡胤支吾道:“應該不至於,太子一向懂事。”
李從嘉卻搖了搖頭說道:“太子懂事我是知道的,但是領兵之將的想法不能不顧及。”
簡單來說就是太子可能沒想過給別人找麻煩,但是架不住別人覺得他是來找麻煩的。
於是他看了一眼釋雪庭之後興奮說道:“不如我禦駕親征吧,這樣大郎也能被壓製住,大家也能放開手腳了。”
趙匡胤一聽腿都要軟了:“不不不,這個不可以。”
太子帶兵他都擔心內閣那邊要噴他,現在讓李從嘉禦駕親征?怕是內閣那群老頭子會直接動手拍死他哦。
李從嘉挑眉:“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真的是想讓太子鍛煉嗎?”
趙匡胤一咬牙說道:“這個也不是沒有合適的人選嘛,您看我怎麽樣?”
李從嘉愣了一下,這才明白了趙匡胤最終的目的。
說白了就是這貨手又癢了,想要帶兵去打喀喇汗國,但問題就在於像是他這種開國將領,如今已經很少再動了,李從嘉近些年也開始提拔年輕優秀的將領,畢竟戰爭是需要經驗的,李從嘉現在就開始預備著這些老將的接班人了。
當然趙匡胤估摸著這裏麵估計還有一些帝王心術在裏麵,不過這個不是他能置喙的。
所以他就想來一個曲線救國,不能直接申請要領兵去,而是將太子推出來。
李從嘉擔心沒有人能夠壓製住太子,他早就想到了,也想到了到時候的說辭,反正就是往自己這裏引就對了。
別人壓製不住太子,但是還有兩個人可以啊。
一個是李弘冀,太子的伯父,這個沒的說,另外一個就是他趙匡胤,太子的嶽父,他們可都是看著太子長大的,對太子,別人不敢說重話,他們可未必怕。
結果萬萬沒想到趙匡胤準備的那堆說辭什麽都沒用上,李從嘉直接提出要禦駕親征,這可把趙匡胤給嚇壞了,之前想的委婉說辭都扔到了一邊,他隻能十分直白的開口。
李從嘉聽了之後冷笑了一聲:“現原形了?”
趙匡胤:……
合著什麽禦駕親征都是假的,就是為了詐他?
趙匡胤氣得直甩手,好歹是堂堂皇帝,這麽幼稚真的好嗎?
他倒是沒覺得自己上當算得了什麽,畢竟李從嘉是有前科的,如果換個皇帝說禦駕親征,大家可能會當成開玩笑,到了李從嘉這裏,他真能幹得出來啊。
當年大家都不許他禦駕親征,結果呢?人家直接偷偷跑到了草原上,滅掉了契丹的西南邊陲重地,誰敢把他的話當成開玩笑啊。
李從嘉看著趙匡胤氣得快要翻白眼的樣子,哼了一聲說道:“我就說你突然上這麽一本奏疏有問題,真是沒想到啊,堂堂秦國公居然耍這種手段。”
趙匡胤被逼急了就現了原形,剛剛裝出來的恭謹全部喂了狗,直接一仰頭說道:“咱倆誰也別說誰了吧?”
李從嘉大手一揮說道:“行了,這件事情我心裏有數,你先回去吧,現在前期準備剛開始,不急。”
趙匡胤心裏嘀咕你不急,大家急啊。
隻要是武將沒有不想立功的,打喀喇汗國並不比當初打大理難多少,最多也就是喀喇汗國的士兵抵抗更加頑強一點——宗教的力量誰都不敢小覷。
但越是這樣也越吸引人,難打不代表不能打,他們覺得大唐的武器技術至少領先喀喇汗國二十年,他們為什麽不爭取?
實際上這些人哪裏知道,大唐領先的那不是二十年,而是好幾百年啊。
趙匡胤走了之後,李從嘉揉了揉額頭,釋雪庭走過去一邊幫他按摩一邊問道:“怎麽了?不想讓秦國公去?”
李從嘉卻說道:“讓他去其實也沒什麽,畢竟是國戰,派一位有分量的老將去壓陣還是不錯的,我隻是擔心,趙匡胤動了,阿兄是不是也要動?他們兩個最多隻能有一個去,其他位置我想鍛煉一下中層和基層軍官,看能不能選出幾個好苗子來,李平他們眼看就要退了,樞密院總讓這些老將撐著也不是辦法,而且李平作為兵部尚書其實已經有些吃力。”
李從嘉早就想過樞密院要怎麽弄,李平這個人當年在南唐的時候算是一個人物,但畢竟那個時候地盤小人也少,他還能應付的來,包括後來李從嘉剛起家的時候也還行。
可是到了如今,李平的短板暴露無遺,年少時期眼界沒培養出來,而他資質有限,到了現在也沒什麽大成就,李從嘉感念當年在他最艱難的時候李平二話不說帶人去了西域,組成了他最初的班底,所以一直沒換。
不過也差不多了,再這樣下去李平早晚要難看,而且現在李平似乎也有了退意,那麽兵部尚書這個位置給誰就要仔細掂量一下。
李從嘉的想法就是通過這次打喀喇汗國,然後選出一個合適的人來接掌兵部,未必要打完喀喇汗國才行,中間覺得誰合適就直接走馬上任。
可是……主帥人選……李從嘉真的犯難。
釋雪庭十分光棍:“如果蜀王也想去的話,不如讓他們兩個競爭一下?”
李從嘉鼻子差點被氣歪:“有你這樣的嗎?”
這兩位是重臣,是功臣,哪怕李從嘉自己做了決定私底下勸說另外一位,也不能這樣啊,當耍猴呢?
當然釋雪庭也就是開個玩笑,見李從嘉氣鼓鼓的樣子,不由得親了他一口說道:“蜀王如今還沒有表示,說不定他沒有這個想法呢?不如陛下詢問他一下吧。”
李從嘉有些猶豫:“可是……我問了,他會不會誤認為我有意讓他帶兵?到時候又不讓他帶的話,那……”
釋雪庭一想還真是這麽回事,隻好說道:“那我走一趟吧。”
釋雪庭的身份現在大家心照不宣,當然這個身份並不是指國師這個身份,而是另外一重身份,在某種意義上他還真能代表一下李從嘉。
於是李從嘉直接將自己的虎符給了釋雪庭說道:“拿這個當證據吧。”
虎符一分為二,一般隻有領兵大將能夠拿一半,另外一半在皇帝手中,大唐規定隻有兩枚虎符合到一起才能調遣十萬以上兵馬,而十萬以下拿著一半虎符就可以。
李從嘉直接給了釋雪庭一整個虎符,這樣足以讓李弘冀明白釋雪庭此去是得了聖意的。
釋雪庭也不拖延,仔細叮囑李從嘉別一批奏疏就忘了用膳之後,轉頭就去了蜀王府。
而蜀王李弘冀此時正在教育兒子。
李晟有些意外地看著他爹說道:“阿爹,你是說……想讓我上戰場?”
李弘冀略想了想說道:“不一定要上戰場,哪怕隻是督管後勤,也應該過去看看,你是蜀王世子就算想要上前線估計也不可得。”
李晟猶豫了一下,他倒不是害怕隻是問道:“可是……這是國戰,陛下……肯嗎?”
當年大唐也有一場戰爭是穩操勝券的,據說那一次也是有許多關係戶被送進去,結果中間出了點差錯,那些關係戶死傷大半,能夠送關係戶過去的基本上都有些地位,這些人家裏的孩子死了,他們自然要鬧一鬧。
結果那次就把他那個皇帝叔父的火氣給鬧了出來,當時好多人都倒了黴,李晟也是擔心萬一自己在戰場上犯了什麽錯誤,會連累到他爹。
當然跟主要的是,萬一丟了世子之位怎麽辦?
皇帝的兒子當不上皇帝還能當個王爺,親王兒子當不上世子,那將來是什麽爵位就看自己的本事和皇帝的心情了啊。
李晟倒不是看輕自己,他隻是需要未雨綢繆,給李弘冀打個預防針,萬一出現點什麽事情,到時候他爹別抽他就行,畢竟戰場上瞬息萬變,誰敢保證自己從不犯錯?李弘冀都不敢!
李晟擔心的其實也是李弘冀擔心的,他猶豫了一下說道:“你也不用急,等我先探探陛下口風吧。”
李晟才不著急呢,他好歹是未來的蜀王,因為他爹功勞比較大,所以他被特許不用降等,他隻要努力一下為兒子爭取不用降等就行了,未必非要走軍功的路子。
李弘冀正在思考怎麽跟李從嘉提這件事情,結果就聽說國師上門拜訪。
李弘冀心裏有些納悶,在大唐,國師釋雪庭仿佛是另外一個體係的人,如非必要很少跟他們這些朝臣接觸,上門拜訪更是幾乎沒有的事情,反而是他們這些朝臣偶爾會去國師府找國師,一般這種時候都是李從嘉在某件事情上比較固執,而朝臣卻站在他的對立麵,想要勸說他,自己勸不動怎麽辦?讓國師上吧啊。
一般釋雪庭隻要答應了的,基本就會勸說成功,如果釋雪庭不答應,大家也隻能死心。
隻是如今釋雪庭主動上門……李弘冀心裏就開始犯嘀咕。
李弘冀並沒有因為自己身份貴重就拿捏著什麽,親自去了前麵將釋雪庭迎進來。
不得不說,無論什麽時候李弘冀都有些感慨,化外之人可能真的心境澄澈,否則釋雪庭好歹也有些年紀了,可看起來卻還跟二十多歲一樣,歲月仿佛沒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跡。
當然還有一個李從嘉,明明做著皇帝這樣勞心勞力的工作,可偏偏也不顯老,反而是李弘冀,他本來就比李從嘉大許多歲,現在看起來簡直能當李從嘉的爹!
李弘冀心裏一邊感慨一邊客套說道:“國師登門,蓬蓽生輝。”
釋雪庭略有些驚訝,連忙說道:“蜀王殿下折煞貧僧了。”
李弘冀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我是個粗人,有話就直說了,國師此次登門,可是陛下有要事交代?”
釋雪庭看了他一眼,粗人?李弘冀如果是個粗人,那天底下就沒有斯文人了。
而且這樣直來直往的說話方式很能引起李從嘉和釋雪庭的好感,他們兩個見聰明人見得多了,那些彎彎繞繞的話他們並不十分喜歡聽。
而且李弘冀說話直爽卻並不粗魯,總能恰到好處,這是很多人學都學不來的。
釋雪庭有些感慨,當年那個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的南唐太子,如今也鍛煉出來了。
他心中一邊感慨一邊說道:“正是如此,不知蜀王殿下對這次攻打喀喇汗國有何看法?”
就這個?這麽簡單的問題,李從嘉為什麽不直接來問他?
李弘冀一邊在心裏納悶,一邊說道:“若說這戰事的話,我倒是如今喀喇汗國還在準備,看起來還想跟基輔羅斯公國聯合,最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樣能夠速戰速決,最大程度節省糧草等資源。”
他說的是實話,並沒有任何隱瞞,反正他就是這樣想的,而且也沒什麽不能說。
釋雪庭點點頭說道:“有道理。”然後他話鋒一轉說道:“如果這樣的話,那麽對領兵之將的要求可能會高一些,畢竟需要更好的隨機應變能力。”
李弘冀覺得自己好像摸到了一些脈絡,卻不敢直接說,生怕自己猜錯,
所以他謹慎說道:“的確如此。”而後再不說什麽,其實他自己的看法就是這一場戰爭最好讓身經百戰的老將去帶,但是又怕釋雪庭誤會他變相自薦,畢竟他也沒這個意思,所以幹脆閉口不言。
可是釋雪庭過來就是問這個的,見李弘冀不再說,反而追問道:“既然如此,不知殿下可有合適人選推薦?”
李弘冀更加謹慎:“陛下胸有溝壑,此事想必已經有了合適人選,陛下怎麽說,樞密院怎麽做就是。”
釋雪庭見他如此油滑,不由得十分滿意,李弘冀越是謹慎說明他嘴巴越嚴,他上門這件事情應該不會被泄露出去。
釋雪庭直接亮了虎符說道:“蜀王殿下不必多慮,陛下隻是擔心將你們喚進宮裏會引來其他人猜測,所以才派我來問一聲。”
李弘冀……李弘冀信才有鬼呢,他好歹是樞密院除了皇帝之外官最大的那個,派將領出戰本來就會聽一聽他的意見,有什麽好猜測的?
至於領兵之將是誰,也不是他們能猜測的到的。
不過李弘冀還是表現出一副恍然的樣子說道:“原來如此,那還請國師發問。”
一邊說著他心裏一邊思考,李從嘉派釋雪庭來肯定是有任務的,隻是不知道是什麽意思?難道是想要問問某些將領的本事?
可……不是李弘冀看不起那些人,現在好多中層將領真的不夠格領銜這麽大的戰事。
他正在猜測的時候,釋雪庭開門就是一句十分簡單粗暴的話:“殿下想要領兵嗎?”
李弘冀愕然:“這……可是陛下的意思?”
李從嘉想讓他領兵?這跟他的本意衝突了啊。
到了這個時候,他立功再大也沒有了意義,反而是兒子如果能夠立功,才可能繼續福蔭子孫,所以跟趙匡胤不一樣,他並沒有迫切帶兵的想法。
可如果李從嘉真的點了他,他還推拒的話,隻怕兒子也要跟著受牽連,所以李弘冀十分糾結。
釋雪庭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麽,直接擺了擺手說道:“不,這隻是我想問的而已,陛下如今心裏有兩個人選,一時之間有些搖擺不定,殿下也清楚,這一場戰雖然是國戰,但也到不了動用您和秦國公兩個人的地步。”
李弘冀心裏踏實了,釋雪庭這麽說相當於已經提前泄漏了答案:李從嘉想要在他跟趙匡胤兩人之中選一個。
沒有已經確定是他就好,李弘冀連忙說道:“我年齡漸長,精力越發不濟,這一次國戰至關重要,隻怕我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釋雪庭有些意外,李弘冀居然不想帶兵?
他慢慢說道:“殿下如今正當壯年,何必灰心?”
李弘冀搖頭說道:“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如果強上說不定會影響陛下大計,如今我也隻盼著兒孫有出息了。”
這句話在很多父母嘴裏都出現過,然而在不同的時候則有不同的解讀方式,至少釋雪庭秒懂了李弘冀的意思,他幹脆說道:“陛下會照顧自家孩子的。”
兩個人誰都沒有說出一句確切的話,卻都仿佛得到了什麽承諾一樣,彼此都十分滿意。
釋雪庭也沒有再繼續客套下去——再廢話估計就要留在這裏吃晚飯了,幹脆利落的走人。
釋雪庭走了之後,李晟悄悄過來問道:“阿爹,國師突然上門……是為啥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李弘冀沒有回答隻是嚴肅說道:“快要開戰了,你這段日子用功些。”
李晟一聽就知道自己可能逃不掉上戰場的命,隻好蔫蔫地說道:“我知道了。”
隻不過李弘冀還有後麵的話沒說完:“在去之前給我留下一個孫子再說。”
李晟:???????
這意思就是讓他在打仗之前先弄個孩子出來?不是,就算有了孩子也要懷胎十月啊,等孩子生下來,他還能上戰場?
李弘冀才不管這個,反正任務交代下去,兒子完成就行。
李晟……李晟覺得自己大概需要去跟太子堂弟取取經——畢竟他堂弟結婚還沒他時間長呢,一妻一妾就都有了身孕。
釋雪庭回到宮裏之後就說道:“蜀王殿下看起來並不想去,倒是有些讓蜀王世子去一趟的意思。”
李從嘉微微一笑:“都開始為孩子打算了啊。”
隻有趙匡胤比較倒黴一點,他的兒子們大多都是喜歡讀書多過習武,弟弟倒是有幾分天賦,然而他也是有自己小心思的,他們趙家肯定要以他們長房為主幹,這個國公是用軍功換來的,那麽繼承人最好有軍功,就算沒有繼承人的子嗣也要有這方麵天賦。
無奈,他的長子早亡,現在的秦國公世子是趙德昭,趙德昭天生喜怒不形於色,是個混朝廷的好料子,但是在領兵上差一點,趙匡胤就隻能自己努力一下,爭取將趙德昭的嫡長子培養出來就可以休息了。
李從嘉知道李弘冀的想法之後就沒什麽好糾結的了,準備將趙匡胤喊來看選擇哪些人出征。
結果趙匡胤直接捂著臉過來給李從嘉磕頭說道:“陛下,這次出戰讓蜀王帶兵吧。”
李從嘉差點沒被氣笑,你這是玩我呢吧?之前沒想讓你去的時候,你主動申請,現在讓你去了你反而退縮,搞什麽?
李從嘉沒好氣說道:“站起來,還有你那兩隻手,放下來!”
麵君還這樣,這是對皇帝不尊重啊,他是不是對趙匡胤太寬容了?畢竟在李從嘉心裏總覺得自己搶了趙匡胤的皇帝位子。
結果趙匡胤放下手之後,李從嘉瞬間驚了:“你這臉怎麽了?被貓撓了?”
作者有話要說: 收藏了新文的小夥伴們,眼看著到了五月底,這個票是跳定了,開頭都改了四版,大家……稍安勿躁吧,我多打幾個qaq你們是不是就不會生氣了qaqqaqqaq
彌邏鴉扔了1個地雷
五十九秒扔了1個地雷
感謝兩位小可愛的地雷~麽麽噠
讀者“芸笙”,灌溉營養液+202
讀者“五十九秒”,灌溉營養液+80
讀者“takashipp”,灌溉營養液+1
讀者“==”,灌溉營養液+40
讀者“唯菀”,灌溉營養液+4
讀者“京夢”,灌溉營養液+1
感謝小可愛們的營養液=3=
李從嘉認真點頭:“看起來好像……是?不過他這樣……就不怕被收拾嗎?”
釋雪庭卻說道:“他有足夠的理由, 太子豈能不知兵事?以後戰爭越來越少, 太子能夠親臨前線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而他身邊卻圍繞著大把的文臣,秦國公有理由居安思危。”
李從嘉聽了之後微微一愣:“啊?你說他的危機感……是……怕大郎不懂兵事, 不親近武將?”
釋雪庭愣了一下:“對啊,不然呢?”
李從嘉眨了眨眼沒說話, 他本來以為趙匡胤是想要給女兒出氣的, 也是提醒一下太子別太過分, 太子妃娘家不是什麽可以忽略的人家。
不過就算他不說, 釋雪庭也很快反應了過來,他無奈的對李從嘉說道:“如果真是為了太子妃, 太子妃現在身體還沒有複原呢。”
女兒身體還沒養好,就為了出氣把人家丈夫拽上戰場,就不怕女兒擔心之下養不好身體嗎?再蠢的嶽父也沒這樣的啊。
隻能說, 此時此刻在趙匡胤眼裏,太子的傾向性比那些雞毛蒜皮的後宅爭鬥要重要的多。
李從嘉沒有直接批複這本奏疏, 而是選擇直接將趙匡胤喊到了宣政殿問道:“你怎麽突然有這個想法了?太子領兵?不適合吧?”
趙匡胤有些意外:“陛下何出此言?”
李從嘉輕咳一聲說道:“太子雖然也熟讀兵書, 但大多都是紙上談兵, 沒有經驗,直接讓他獨領一兵怕是不適合。”
趙匡胤不以為意:“我還以為陛下擔心什麽,據說陛下當年連兵書都沒怎麽讀過, 後來不也一樣領兵出征?虎父無犬子,更何況太子聰穎,怎麽不適合?”
李從嘉無語半晌,他當初並不是沒怎麽讀過,而是讀過兵書都當成古文學習了,並沒有學習過怎麽排兵布陣。
而且當時的情況跟現在也不一樣啊,那個時候他真的是被趕鴨子上架,不打不行,不打小命就沒了,人被逼到了絕路自然會超常發揮。
當然這些不能直接說出來,讓堂堂大唐皇帝承認當初差點被打成狗?這怎麽行,他不要麵子的嗎?
所以李從嘉隻是說了句:“當初跟如今不一樣,更何況那時我身邊有國師在。”
李從嘉一邊說著一邊看了一眼釋雪庭。
趙匡胤這才猛然想起來,當年李從嘉起家的時候,身邊最凶猛的就是這位啊,可以說沒有釋雪庭,或許就沒有今天的大唐了。
不過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隻好說道:“這次也不是讓太子執掌一方,而是讓他領一路軍,最主要是學習嘛。”
當然最好是再體驗一下軍中生活,不是趙匡胤說,比起文人,士兵大多都是直腸子,雖然糙了些,但是跟這些人相處十分省心,在體驗過文臣的爾虞我詐之後,這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啊。
李從嘉靠在椅背上敲了敲扶手說道:“你這樣說也有些道理,隻是……讓他獨領一軍不太適合,但是貿然把他派往軍中,若是領兵大將誤以為他是去監工而放不開手腳,那也很麻煩。”
其實就算趙匡胤不說李從嘉也想著回頭讓太子帶帶兵,他手上的東宮十率以後說不定他會很倚重,應該也帶出去看看。
畢竟當初東宮十率的人選都是選不上天策府,但是又比普通士兵強的那些,這麽多年下來,哪怕堅持訓練,長時間不見血估計也要廢。
趙匡胤支吾道:“應該不至於,太子一向懂事。”
李從嘉卻搖了搖頭說道:“太子懂事我是知道的,但是領兵之將的想法不能不顧及。”
簡單來說就是太子可能沒想過給別人找麻煩,但是架不住別人覺得他是來找麻煩的。
於是他看了一眼釋雪庭之後興奮說道:“不如我禦駕親征吧,這樣大郎也能被壓製住,大家也能放開手腳了。”
趙匡胤一聽腿都要軟了:“不不不,這個不可以。”
太子帶兵他都擔心內閣那邊要噴他,現在讓李從嘉禦駕親征?怕是內閣那群老頭子會直接動手拍死他哦。
李從嘉挑眉:“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真的是想讓太子鍛煉嗎?”
趙匡胤一咬牙說道:“這個也不是沒有合適的人選嘛,您看我怎麽樣?”
李從嘉愣了一下,這才明白了趙匡胤最終的目的。
說白了就是這貨手又癢了,想要帶兵去打喀喇汗國,但問題就在於像是他這種開國將領,如今已經很少再動了,李從嘉近些年也開始提拔年輕優秀的將領,畢竟戰爭是需要經驗的,李從嘉現在就開始預備著這些老將的接班人了。
當然趙匡胤估摸著這裏麵估計還有一些帝王心術在裏麵,不過這個不是他能置喙的。
所以他就想來一個曲線救國,不能直接申請要領兵去,而是將太子推出來。
李從嘉擔心沒有人能夠壓製住太子,他早就想到了,也想到了到時候的說辭,反正就是往自己這裏引就對了。
別人壓製不住太子,但是還有兩個人可以啊。
一個是李弘冀,太子的伯父,這個沒的說,另外一個就是他趙匡胤,太子的嶽父,他們可都是看著太子長大的,對太子,別人不敢說重話,他們可未必怕。
結果萬萬沒想到趙匡胤準備的那堆說辭什麽都沒用上,李從嘉直接提出要禦駕親征,這可把趙匡胤給嚇壞了,之前想的委婉說辭都扔到了一邊,他隻能十分直白的開口。
李從嘉聽了之後冷笑了一聲:“現原形了?”
趙匡胤:……
合著什麽禦駕親征都是假的,就是為了詐他?
趙匡胤氣得直甩手,好歹是堂堂皇帝,這麽幼稚真的好嗎?
他倒是沒覺得自己上當算得了什麽,畢竟李從嘉是有前科的,如果換個皇帝說禦駕親征,大家可能會當成開玩笑,到了李從嘉這裏,他真能幹得出來啊。
當年大家都不許他禦駕親征,結果呢?人家直接偷偷跑到了草原上,滅掉了契丹的西南邊陲重地,誰敢把他的話當成開玩笑啊。
李從嘉看著趙匡胤氣得快要翻白眼的樣子,哼了一聲說道:“我就說你突然上這麽一本奏疏有問題,真是沒想到啊,堂堂秦國公居然耍這種手段。”
趙匡胤被逼急了就現了原形,剛剛裝出來的恭謹全部喂了狗,直接一仰頭說道:“咱倆誰也別說誰了吧?”
李從嘉大手一揮說道:“行了,這件事情我心裏有數,你先回去吧,現在前期準備剛開始,不急。”
趙匡胤心裏嘀咕你不急,大家急啊。
隻要是武將沒有不想立功的,打喀喇汗國並不比當初打大理難多少,最多也就是喀喇汗國的士兵抵抗更加頑強一點——宗教的力量誰都不敢小覷。
但越是這樣也越吸引人,難打不代表不能打,他們覺得大唐的武器技術至少領先喀喇汗國二十年,他們為什麽不爭取?
實際上這些人哪裏知道,大唐領先的那不是二十年,而是好幾百年啊。
趙匡胤走了之後,李從嘉揉了揉額頭,釋雪庭走過去一邊幫他按摩一邊問道:“怎麽了?不想讓秦國公去?”
李從嘉卻說道:“讓他去其實也沒什麽,畢竟是國戰,派一位有分量的老將去壓陣還是不錯的,我隻是擔心,趙匡胤動了,阿兄是不是也要動?他們兩個最多隻能有一個去,其他位置我想鍛煉一下中層和基層軍官,看能不能選出幾個好苗子來,李平他們眼看就要退了,樞密院總讓這些老將撐著也不是辦法,而且李平作為兵部尚書其實已經有些吃力。”
李從嘉早就想過樞密院要怎麽弄,李平這個人當年在南唐的時候算是一個人物,但畢竟那個時候地盤小人也少,他還能應付的來,包括後來李從嘉剛起家的時候也還行。
可是到了如今,李平的短板暴露無遺,年少時期眼界沒培養出來,而他資質有限,到了現在也沒什麽大成就,李從嘉感念當年在他最艱難的時候李平二話不說帶人去了西域,組成了他最初的班底,所以一直沒換。
不過也差不多了,再這樣下去李平早晚要難看,而且現在李平似乎也有了退意,那麽兵部尚書這個位置給誰就要仔細掂量一下。
李從嘉的想法就是通過這次打喀喇汗國,然後選出一個合適的人來接掌兵部,未必要打完喀喇汗國才行,中間覺得誰合適就直接走馬上任。
可是……主帥人選……李從嘉真的犯難。
釋雪庭十分光棍:“如果蜀王也想去的話,不如讓他們兩個競爭一下?”
李從嘉鼻子差點被氣歪:“有你這樣的嗎?”
這兩位是重臣,是功臣,哪怕李從嘉自己做了決定私底下勸說另外一位,也不能這樣啊,當耍猴呢?
當然釋雪庭也就是開個玩笑,見李從嘉氣鼓鼓的樣子,不由得親了他一口說道:“蜀王如今還沒有表示,說不定他沒有這個想法呢?不如陛下詢問他一下吧。”
李從嘉有些猶豫:“可是……我問了,他會不會誤認為我有意讓他帶兵?到時候又不讓他帶的話,那……”
釋雪庭一想還真是這麽回事,隻好說道:“那我走一趟吧。”
釋雪庭的身份現在大家心照不宣,當然這個身份並不是指國師這個身份,而是另外一重身份,在某種意義上他還真能代表一下李從嘉。
於是李從嘉直接將自己的虎符給了釋雪庭說道:“拿這個當證據吧。”
虎符一分為二,一般隻有領兵大將能夠拿一半,另外一半在皇帝手中,大唐規定隻有兩枚虎符合到一起才能調遣十萬以上兵馬,而十萬以下拿著一半虎符就可以。
李從嘉直接給了釋雪庭一整個虎符,這樣足以讓李弘冀明白釋雪庭此去是得了聖意的。
釋雪庭也不拖延,仔細叮囑李從嘉別一批奏疏就忘了用膳之後,轉頭就去了蜀王府。
而蜀王李弘冀此時正在教育兒子。
李晟有些意外地看著他爹說道:“阿爹,你是說……想讓我上戰場?”
李弘冀略想了想說道:“不一定要上戰場,哪怕隻是督管後勤,也應該過去看看,你是蜀王世子就算想要上前線估計也不可得。”
李晟猶豫了一下,他倒不是害怕隻是問道:“可是……這是國戰,陛下……肯嗎?”
當年大唐也有一場戰爭是穩操勝券的,據說那一次也是有許多關係戶被送進去,結果中間出了點差錯,那些關係戶死傷大半,能夠送關係戶過去的基本上都有些地位,這些人家裏的孩子死了,他們自然要鬧一鬧。
結果那次就把他那個皇帝叔父的火氣給鬧了出來,當時好多人都倒了黴,李晟也是擔心萬一自己在戰場上犯了什麽錯誤,會連累到他爹。
當然跟主要的是,萬一丟了世子之位怎麽辦?
皇帝的兒子當不上皇帝還能當個王爺,親王兒子當不上世子,那將來是什麽爵位就看自己的本事和皇帝的心情了啊。
李晟倒不是看輕自己,他隻是需要未雨綢繆,給李弘冀打個預防針,萬一出現點什麽事情,到時候他爹別抽他就行,畢竟戰場上瞬息萬變,誰敢保證自己從不犯錯?李弘冀都不敢!
李晟擔心的其實也是李弘冀擔心的,他猶豫了一下說道:“你也不用急,等我先探探陛下口風吧。”
李晟才不著急呢,他好歹是未來的蜀王,因為他爹功勞比較大,所以他被特許不用降等,他隻要努力一下為兒子爭取不用降等就行了,未必非要走軍功的路子。
李弘冀正在思考怎麽跟李從嘉提這件事情,結果就聽說國師上門拜訪。
李弘冀心裏有些納悶,在大唐,國師釋雪庭仿佛是另外一個體係的人,如非必要很少跟他們這些朝臣接觸,上門拜訪更是幾乎沒有的事情,反而是他們這些朝臣偶爾會去國師府找國師,一般這種時候都是李從嘉在某件事情上比較固執,而朝臣卻站在他的對立麵,想要勸說他,自己勸不動怎麽辦?讓國師上吧啊。
一般釋雪庭隻要答應了的,基本就會勸說成功,如果釋雪庭不答應,大家也隻能死心。
隻是如今釋雪庭主動上門……李弘冀心裏就開始犯嘀咕。
李弘冀並沒有因為自己身份貴重就拿捏著什麽,親自去了前麵將釋雪庭迎進來。
不得不說,無論什麽時候李弘冀都有些感慨,化外之人可能真的心境澄澈,否則釋雪庭好歹也有些年紀了,可看起來卻還跟二十多歲一樣,歲月仿佛沒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跡。
當然還有一個李從嘉,明明做著皇帝這樣勞心勞力的工作,可偏偏也不顯老,反而是李弘冀,他本來就比李從嘉大許多歲,現在看起來簡直能當李從嘉的爹!
李弘冀心裏一邊感慨一邊客套說道:“國師登門,蓬蓽生輝。”
釋雪庭略有些驚訝,連忙說道:“蜀王殿下折煞貧僧了。”
李弘冀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我是個粗人,有話就直說了,國師此次登門,可是陛下有要事交代?”
釋雪庭看了他一眼,粗人?李弘冀如果是個粗人,那天底下就沒有斯文人了。
而且這樣直來直往的說話方式很能引起李從嘉和釋雪庭的好感,他們兩個見聰明人見得多了,那些彎彎繞繞的話他們並不十分喜歡聽。
而且李弘冀說話直爽卻並不粗魯,總能恰到好處,這是很多人學都學不來的。
釋雪庭有些感慨,當年那個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的南唐太子,如今也鍛煉出來了。
他心中一邊感慨一邊說道:“正是如此,不知蜀王殿下對這次攻打喀喇汗國有何看法?”
就這個?這麽簡單的問題,李從嘉為什麽不直接來問他?
李弘冀一邊在心裏納悶,一邊說道:“若說這戰事的話,我倒是如今喀喇汗國還在準備,看起來還想跟基輔羅斯公國聯合,最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樣能夠速戰速決,最大程度節省糧草等資源。”
他說的是實話,並沒有任何隱瞞,反正他就是這樣想的,而且也沒什麽不能說。
釋雪庭點點頭說道:“有道理。”然後他話鋒一轉說道:“如果這樣的話,那麽對領兵之將的要求可能會高一些,畢竟需要更好的隨機應變能力。”
李弘冀覺得自己好像摸到了一些脈絡,卻不敢直接說,生怕自己猜錯,
所以他謹慎說道:“的確如此。”而後再不說什麽,其實他自己的看法就是這一場戰爭最好讓身經百戰的老將去帶,但是又怕釋雪庭誤會他變相自薦,畢竟他也沒這個意思,所以幹脆閉口不言。
可是釋雪庭過來就是問這個的,見李弘冀不再說,反而追問道:“既然如此,不知殿下可有合適人選推薦?”
李弘冀更加謹慎:“陛下胸有溝壑,此事想必已經有了合適人選,陛下怎麽說,樞密院怎麽做就是。”
釋雪庭見他如此油滑,不由得十分滿意,李弘冀越是謹慎說明他嘴巴越嚴,他上門這件事情應該不會被泄露出去。
釋雪庭直接亮了虎符說道:“蜀王殿下不必多慮,陛下隻是擔心將你們喚進宮裏會引來其他人猜測,所以才派我來問一聲。”
李弘冀……李弘冀信才有鬼呢,他好歹是樞密院除了皇帝之外官最大的那個,派將領出戰本來就會聽一聽他的意見,有什麽好猜測的?
至於領兵之將是誰,也不是他們能猜測的到的。
不過李弘冀還是表現出一副恍然的樣子說道:“原來如此,那還請國師發問。”
一邊說著他心裏一邊思考,李從嘉派釋雪庭來肯定是有任務的,隻是不知道是什麽意思?難道是想要問問某些將領的本事?
可……不是李弘冀看不起那些人,現在好多中層將領真的不夠格領銜這麽大的戰事。
他正在猜測的時候,釋雪庭開門就是一句十分簡單粗暴的話:“殿下想要領兵嗎?”
李弘冀愕然:“這……可是陛下的意思?”
李從嘉想讓他領兵?這跟他的本意衝突了啊。
到了這個時候,他立功再大也沒有了意義,反而是兒子如果能夠立功,才可能繼續福蔭子孫,所以跟趙匡胤不一樣,他並沒有迫切帶兵的想法。
可如果李從嘉真的點了他,他還推拒的話,隻怕兒子也要跟著受牽連,所以李弘冀十分糾結。
釋雪庭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麽,直接擺了擺手說道:“不,這隻是我想問的而已,陛下如今心裏有兩個人選,一時之間有些搖擺不定,殿下也清楚,這一場戰雖然是國戰,但也到不了動用您和秦國公兩個人的地步。”
李弘冀心裏踏實了,釋雪庭這麽說相當於已經提前泄漏了答案:李從嘉想要在他跟趙匡胤兩人之中選一個。
沒有已經確定是他就好,李弘冀連忙說道:“我年齡漸長,精力越發不濟,這一次國戰至關重要,隻怕我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釋雪庭有些意外,李弘冀居然不想帶兵?
他慢慢說道:“殿下如今正當壯年,何必灰心?”
李弘冀搖頭說道:“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如果強上說不定會影響陛下大計,如今我也隻盼著兒孫有出息了。”
這句話在很多父母嘴裏都出現過,然而在不同的時候則有不同的解讀方式,至少釋雪庭秒懂了李弘冀的意思,他幹脆說道:“陛下會照顧自家孩子的。”
兩個人誰都沒有說出一句確切的話,卻都仿佛得到了什麽承諾一樣,彼此都十分滿意。
釋雪庭也沒有再繼續客套下去——再廢話估計就要留在這裏吃晚飯了,幹脆利落的走人。
釋雪庭走了之後,李晟悄悄過來問道:“阿爹,國師突然上門……是為啥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李弘冀沒有回答隻是嚴肅說道:“快要開戰了,你這段日子用功些。”
李晟一聽就知道自己可能逃不掉上戰場的命,隻好蔫蔫地說道:“我知道了。”
隻不過李弘冀還有後麵的話沒說完:“在去之前給我留下一個孫子再說。”
李晟:???????
這意思就是讓他在打仗之前先弄個孩子出來?不是,就算有了孩子也要懷胎十月啊,等孩子生下來,他還能上戰場?
李弘冀才不管這個,反正任務交代下去,兒子完成就行。
李晟……李晟覺得自己大概需要去跟太子堂弟取取經——畢竟他堂弟結婚還沒他時間長呢,一妻一妾就都有了身孕。
釋雪庭回到宮裏之後就說道:“蜀王殿下看起來並不想去,倒是有些讓蜀王世子去一趟的意思。”
李從嘉微微一笑:“都開始為孩子打算了啊。”
隻有趙匡胤比較倒黴一點,他的兒子們大多都是喜歡讀書多過習武,弟弟倒是有幾分天賦,然而他也是有自己小心思的,他們趙家肯定要以他們長房為主幹,這個國公是用軍功換來的,那麽繼承人最好有軍功,就算沒有繼承人的子嗣也要有這方麵天賦。
無奈,他的長子早亡,現在的秦國公世子是趙德昭,趙德昭天生喜怒不形於色,是個混朝廷的好料子,但是在領兵上差一點,趙匡胤就隻能自己努力一下,爭取將趙德昭的嫡長子培養出來就可以休息了。
李從嘉知道李弘冀的想法之後就沒什麽好糾結的了,準備將趙匡胤喊來看選擇哪些人出征。
結果趙匡胤直接捂著臉過來給李從嘉磕頭說道:“陛下,這次出戰讓蜀王帶兵吧。”
李從嘉差點沒被氣笑,你這是玩我呢吧?之前沒想讓你去的時候,你主動申請,現在讓你去了你反而退縮,搞什麽?
李從嘉沒好氣說道:“站起來,還有你那兩隻手,放下來!”
麵君還這樣,這是對皇帝不尊重啊,他是不是對趙匡胤太寬容了?畢竟在李從嘉心裏總覺得自己搶了趙匡胤的皇帝位子。
結果趙匡胤放下手之後,李從嘉瞬間驚了:“你這臉怎麽了?被貓撓了?”
作者有話要說: 收藏了新文的小夥伴們,眼看著到了五月底,這個票是跳定了,開頭都改了四版,大家……稍安勿躁吧,我多打幾個qaq你們是不是就不會生氣了qaqqaqqaq
彌邏鴉扔了1個地雷
五十九秒扔了1個地雷
感謝兩位小可愛的地雷~麽麽噠
讀者“芸笙”,灌溉營養液+202
讀者“五十九秒”,灌溉營養液+80
讀者“takashipp”,灌溉營養液+1
讀者“==”,灌溉營養液+40
讀者“唯菀”,灌溉營養液+4
讀者“京夢”,灌溉營養液+1
感謝小可愛們的營養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