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頗為意外, 將別國人販遣送回來這不是應該的嗎?好吧,或許在這年頭沒有這個說法, 三佛齊能夠這麽主動看來是有所圖。
想到這裏他便問道:“說吧, 什麽條件?”
楊新說道:“他們說想要加入聯邦。”
李從嘉有些驚訝:“加入聯邦?他們不知道加入聯邦的條件嗎?”
楊新立刻解釋:“他們之前發來這個意向的時候, 我已經派人跟他們解釋過了,但是三佛齊現在那邊的意思就是他們幫我們把反賊給抓到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李從嘉忍住了沒有翻白眼:“他們真好意思說。”
當初李從嘉搞這個聯邦是為了什麽?還不是打算從經濟文化上入侵別國,當然在別的國家立場, 這種事情肯定是讓人生氣的, 然而李從嘉現在是大唐的皇帝, 為什麽管那麽多呢?
而且這是不發動戰爭還能將別的國家納入大唐管理的最好辦法, 這樣也算是另類和平演變,至少能夠保住那些國家的一些特色和傳承。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那句遠地不治, 如果現在跟後世那樣經濟發達通信方便,他倒是不反對一點點的打下去,看能夠將這個國家的版圖推到什麽地方, 可惜如今沒有這個條件。
現在三佛齊就憑著抓到了兩個可有可無的人犯,就想要特權?臉皮怎麽那麽厚呢?
楊新問道:“那……我去回絕了他們?”
李從嘉擺了擺手說道:“告訴他們如果真的想要加入聯邦就拿出點誠意來。”
撇開主權不談的話, 加入聯邦其實有很多好處, 比如說進出口關稅的取消就能省下很多錢, 再加上有很多先進技術大唐是會跟的成員國共享的,所以覬覦這些技術的國家也想加入聯邦。
隻不過大唐的條件太過苛刻,許多國家都在觀望。
李從嘉的態度讓楊新心裏有數, 他也沒有再問別的,直接就退了出去。
李從嘉轉頭對釋雪庭說道:“如果所有人都像十一郎這麽讓人省心就好了,什麽都需要我解釋清楚還要他們幹什麽?”
釋雪庭不置可否,隻是問道:“你還要見八郎嗎?”
李從嘉說道:“見見吧,雖然那件事情我們都沒放在心上,顯然這孩子還是擔心的,回來不見見他,不知道又要胡思亂想什麽了,順便連九郎也見見吧。”
他對這兩個弟弟的印象其實不算很深,雖然都住在宮裏,但是皇宮多大啊,而且這兩個孩子現在還進入了學院,一般都是在學院進行學習,李從嘉忙,他們又小,見麵的次數自然不多。
這一次見到,他發現這兩個弟弟居然在不知不覺之中長大了,不得不再次感慨歲月如梭。
李從嘉溫言撫慰了他們之後,李從鎰明顯鬆了口氣,李從信倒是很從容,等他們走了之後,李從嘉才說道:“還行,都不是笨人。”
釋雪庭轉頭含笑看著李從嘉,李從嘉被他看得有些發毛:“你這什麽表情?別嚇我啊。”
釋雪庭語帶調侃說道:“他們都大了,你是不是忘記了什麽事情?”
李從嘉微微一愣,繼而皺眉說道:“你說封號嗎?唔,他們之前都是郡王,想要封為親王也要有相應的功勞才行,至於出宮建府……這個的確也應該提上日程了,八郎今年十三歲,九郎跟他年紀相仿,先提前建著也不錯。”
釋雪庭無奈地搖了搖頭:“不僅僅是這個啊,他們的親事你不要管一管的嗎?”
李從嘉呆了半晌才反應過來,對哦,他還要負責給弟弟娶老婆!
要給這兩位娶老婆就要先選中合適的小娘子才行!
李從嘉一臉懵逼,李仲寓的老婆都不是他選的,他又沒有其他兒子,這兩個弟弟的年紀當他兒子綽綽有餘,所以也是變相的給兒子選老婆,這個……要怎麽個標準啊?
愣了一會李從嘉張嘴就說道:“太子妃快要過門了……”
“太子妃?”釋雪庭有些好笑地看著李從嘉。
李從嘉揉了揉額頭,他本來想的是太子妃過門了,這後宮也算是有了半個女主人,畢竟是未來皇後,但是很快他就反應過來,太子妃的年紀還太小,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她總覺得不放心。
想到這裏李從嘉不由得磨了磨牙,心裏又給李璟記上了一筆,如果不是李璟抽風,他至於多兩個政治包袱嗎?
雖然記上一筆也沒什麽用,但他也隻能這樣。
釋雪庭輕描淡寫地說了句:“說起來你後宮還有兩位呢,雖然交給她們也名不正言不順,但至少比太子妃靠譜一點吧。”
李從嘉搖了搖頭說道:“算了吧,太子妃是名門之後,自小就是在那個環境中長大,又是被當成未來太子妃嚴格教養長大,認識的名門淑女數不勝數,我後宮那兩位……常年就窩在後宮,大唐的貴女她們認識幾個都不好說。”
釋雪庭沒有繼續說話,他隻是提醒李從嘉一聲,這件事情雖然算是他的家務事,然而不定多少人的眼睛盯著呢,處理不好怕是又要有人蹦躂,當然李從嘉肯定是不怕的,可它煩人啊。
不過李從嘉卻仿佛想到了解決辦法似的,他摸了摸下巴說道:“唔,太子妃必然認識不少年紀相仿的貴女,到時候問問她倒也不錯。”
釋雪庭見他心裏有數也不再說,反正隻要那兩位未來王妃家庭條件差不多也就行了。
李從嘉將這件事親放在一邊,低頭拿起了最近研究的扶桑人戶籍的問題,朝上的人表示扶桑人的確可以得到大唐戶籍,但是必須對大唐有功才行,普通人就隻能拿低一等的戶籍。
李從嘉看到之後就笑了笑,果然分成了三六九等,這事兒以前他在西域就幹過,不過那個時候是因為他手上人少,而西域少民太多,他隻能利用這樣的政策給那些人一點盼頭,讓他們將精力用在怎麽提升戶籍上麵,畢竟最高等的戶籍待遇是非常好的,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被推翻統治。
而現在朝廷說白了就是對扶桑島的原住民很不信任,也不能說是完全不信任,隻是覺得之前他們把人家壓榨的太狠了,驟然讓他們跟所有大唐百姓一樣一視同仁,隻怕這些人不滿足之下真的會鬧出事情來。
對此李從嘉也無所謂,戶籍等級製度也挺好的,唯一需要糾結的就是日後如果還打下別的國家,那麽是不是也按照這個情況來?
李從嘉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後,所有人都看向他,內閣是譴責的目光,每個人都是一副:您還要打誰?的表情。
而樞密院則是驚喜的目光,大多都一副:您說吧要打誰?的表情。
李從嘉表示有些頭疼,連忙說道:“我隻是未雨綢繆,契丹狼子野心,喀喇汗國虎視眈眈,戰爭這種事情吧……其實也說不準,對不對?”
內閣集體內心嗬嗬了一聲,還不是您老人家看人家不順眼,喀喇汗國一開始跟咱們關係還不錯的,後來搞的這麽緊張怪誰啊?
當然他們也知道不能完全怪李從嘉,畢竟喀喇汗國之前雖然對大唐看上去沒有什麽企圖心,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強勢傳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隻不過內閣還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不滿,畢竟萬一什麽時候李從嘉頭腦一熱又要去打喀喇汗國,那戶部真的是要哭了。
雖然這兩年風調雨順,各種商稅關稅也不少,可是農稅下降了啊,戶部的收入並沒有增加,反而投入不少,工部尚書總隻在戶部尚書身後批款也不是一天兩天,這兩位尚書都苦不堪言。
工部尚書需要資金來研究各種東西,如果進度不夠快,李從嘉問一句,他就要吃不了兜著走,更何況學院那邊給他們的壓力還很大,萬一被學院走在前麵,他……堂堂工部尚書的臉往哪裏放啊?
戶部尚書也很頭疼,不是他不願意給錢,而是一個國家要運轉很多地方都需要錢的啊,他怎麽可能給工部批那麽多錢?
這兩位就這麽杠上了,所以別看現在大唐算是蒸蒸日上,實際上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就沒有不缺錢的時候!
李從嘉對此也是無語,他很想說國家的錢也可以變成流動的錢的,搞搞投資什麽的,完全可以嘛。
不過這個念頭投資什麽的還不太時興,或者說也沒人有人敢拿國庫的錢去搞投資,這要是賠了……豈不是會死的很慘?
李從嘉當然也明白他們的意思,所以他才搞出了聯邦,按耐住自己的性子一點點侵蝕人家。
到最後這個戶籍問題也有了新方法,那就是挑釁到了大唐,通過征戰征服的國家,那麽就按照這一套戶籍製度來,如果是自動臣服加入聯邦,那就按照大唐原本的戶籍製度來。
這個辦法算不上很好,但是卻能暫時解決一些問題。
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無論是他還是大唐的大臣,都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麽樣子,不過,朝代的更迭就代表著前朝的政治方針不正確,製度也有問題,那後麵的就隻能繼續參考前朝,然後摸著石頭過河。
李從嘉總覺得給戶籍分個三六九等不太妥,然而大家都覺得這樣沒有問題,他也就沒有再繼續說什麽。
說起來這次回來,他忽然發現了為什麽那麽多政治家都喜歡維·穩,不是沒有血性,而是得過且過,不想給自己找事情幹。
就連他自己也會時常看到折子就煩,希望下麵人少給他找點事情做,他這樣想,別人當然也會這樣想,真的為這個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畢竟少啊。
現在大唐十分平穩,沒有什麽大事情,對於李從嘉而言就是最好的狀態,他有很多時間可以跟釋雪庭膩在一起。
然而還沒膩歪兩天,釋雪庭就又拿著一個消息過來說道:“我現在這裏有一個壞消息,你要不要聽?”
李從嘉:?????
現在套路都這麽深了嗎?好消息都不給了?直接就是壞消息?
不過能讓釋雪庭說是壞消息的……李從嘉正色問道:“發生了什麽?”
釋雪庭這一次沒有賣關子十分簡短地說道:“喀喇汗國也弄了一個聯邦國。”
“咦?”李從嘉有些驚訝:“他們也弄了聯邦?複製我們的嗎?”
釋雪庭搖了搖頭:“具體還不太清楚,隻不過應該差不多。”
畢竟這年頭還沒有聯邦這個概念,李從嘉是第一個提出來的人,別的國家想要弄也隻能照著這個模板搞。
李從嘉摸著下巴問道:“具體呢?都有什麽國家加入了,查出來了嗎?”
釋雪庭直接將手裏的文書交給他說道:“你自己看看吧。”
李從嘉接過來看了一會,然後茫然的抬起頭問道:“這些國家……都是哪裏的?”
是的,那個文書上所寫的國家很多李從嘉都沒聽說過。
像是什麽菌失密、木爾坦、托馬拉、信德、索蘭基這些,看上去有點眼熟,但是具體都是哪裏的國家他真的兩眼一抹黑。
畢竟這麽多年了,當年學的那點曆史知識基本上已經都還給了老師,就算沒有還給老師,他當年更關注的是本國曆史,國外的也就稍微有點了解。
而如今大唐對於周邊國家的情報係統雖然已經鋪開,但是太遠的還是照顧不到,導致他對這些國家幾乎全無了解。
釋雪庭簡單說道:“基本上都是在吐蕃西南方的國家。”他一邊說著一邊讓人打開輿圖畫了一個範圍說道:“都是在這邊,這裏的小國很多,不過都不怎麽成氣候。”
李從嘉看了一眼輿圖,挑了挑眉說道:“這個地理位置的話……喀喇汗國基本上已經對伽色尼王朝形成了兩麵夾擊?”
喀喇汗國這一下基本上將伽色尼王朝東麵接壤的所有國家都納入囊中,伽色尼王朝這日子……隻怕不好過了啊。
李從嘉十分遺憾,覺得薩曼帝國簡直就是扶不起的阿鬥,好好的一個大國非要鬧內鬥,內鬥完了分裂成了兩個國家,正好便宜了喀喇汗國,虧他當初還對薩曼帝國提供了各種優惠政策。
釋雪庭點點頭:“沒錯,這對我們而言不算是好消息,這些國家跟伽色尼王朝接壤,然而也跟吐蕃接壤。”
李從嘉輕笑了一聲:“穆薩還真是心急,難不成他真的以為聯邦國越多越好?”
不得不說,現在從數量上喀喇汗國的附屬國的確比大唐要多,大唐這邊隻有一個扶南,於闐也勉強算上一個。
釋雪庭鬆了口氣:“你不生氣就好。”
他比較擔心這個消息會讓李從嘉生氣,不過看到對方這麽鎮定,他也就不放心上了。
李從嘉搖了搖頭:“這種程度還不至於讓我生氣,我等著看穆薩被反噬。”
釋雪庭挑眉:“這麽確定?”
李從嘉點了點頭:“當然,喀喇汗國這麽短的時間內能夠組織起這麽多聯邦國,那麽必定在條件上很寬鬆,這樣對於聯邦國的控製力就不足,人家高興了就當你聯邦國的一員,不高興了就獨立出去,他穆薩能怎麽樣?打?分裂後的薩曼帝國和伽色尼王朝可是虎視眈眈,隻要他敢動手,這些小國就會被拉攏到這兩國的戰車之上。”
釋雪庭若有所思地說道:“而且就算這些小國真的死心塌地想要當聯邦國之一也沒用,畢竟這些小國信奉的可不是伊·斯·蘭·教啊。”
李從嘉點頭:“沒錯,畢竟信仰不同,如果是包容能力足夠強的宗主國,信仰不同也不是什麽問題,大家互不侵犯好了,然而喀喇汗國可不是,穆薩肯定要想辦法傳教,就是不知道那些小國吃不吃這一套?”
釋雪庭現在也無比淡定,他本來還擔心喀喇汗國會利用聯邦這個體製變得越來越強大,現在看起來還是算了吧。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看來有國教的國家似乎都不太適合聯邦製。”
李從嘉認真反駁道:“倒也不是,如果包容力夠強……”
李從嘉說到這裏就不說了,他這時候才明白釋雪庭的意思,那些擁有國教的國家,統治百姓的手段就是政治加上宗教,而想要統治聯邦國肯定也會這樣,所以除非聯邦體製內都是跟宗主國一個信仰的,否則那就是誌不同道不合。
釋雪庭點點頭說道:“這樣看起來,這個消息似乎也不那麽壞。”
李從嘉幸災樂禍說道:“當然不是壞消息,我還等著喀喇汗國被其他附屬國弄的焦頭爛額呢,不過,現在他們這個聯邦剛成立,恐怕短時間內看不到啦。”
說到這裏他還有點遺憾,畢竟所有的矛盾都是日積月累,人家剛剛成立聯邦,就算裝也要裝出一個樣子來,總不能前腳你好我好大家好後腳就互懟吧?
就是不知道……喀喇汗國接下來會對誰出手呢?
是薩曼帝國還是伽色尼王朝?
就在李從嘉猜測的時候,薩曼帝國和伽色尼王朝同時向大唐發來了求救信號,這兩個國家看到喀喇汗國突然來這麽大的動作,估計也有點慌。
畢竟之前他們已經默契的停戰,所有人都以為這場戰爭已經過去,贏家算得上是喀喇汗國,就連薩曼帝國和伽色尼王朝都忙著互掐沒有再主動招惹喀喇汗國。
誰知道喀喇汗國人家壓根就不是想要和平,而是轉頭去聯合其他國家,準備直接吞下這兩個國家!
唯一讓李從嘉不明白的就是依照喀喇汗國的能力,其實完全有能力直接自己吞下這兩個國家的,為啥要搞個聯邦多此一舉?要知道如果讓人家出了力,可是要分給人家好處的啊。
難不成穆薩還是主動送溫暖給那些國家?
李從嘉總覺得有點奇怪,搞得他都不知道該不該幫助薩曼帝國和伽色尼王朝了。
對此釋雪庭表示:“幫應該還是要幫的,如果真的坐山觀虎鬥,我覺得無論是伽色尼王朝還是薩曼帝國,估計都不是現在的喀喇汗國對手,到時候喀喇汗國吞並了這兩個國家壯大自己,轉頭就對大唐挑釁,也是一件很煩人的事情。”
巧了,李從嘉也是這麽覺得的,他猶豫了一下說道:“但是要幫誰呢?”
釋雪庭有些意外:“不是都幫嗎?”
李從嘉搖頭:“幫也要幫比較值得的那一個,如果注定扛不住喀喇汗國的進攻,幹嘛還要幫?我錢多嗎?”
雖然給這些國家的武器什麽的也是有錢賺的,但是賣給別的國家他賺的更多啊,比如說契丹什麽的,誰跟錢過不去?
釋雪庭看了一下手中的情報說道:“薩曼帝國……有點窮途末路的感覺了,而且現任國王也不像明君,伽色尼王朝……能夠占領這麽大的地盤,無論他之前是什麽身份,都應該不是笨蛋。”
李從嘉從善如流:“也好,試著去接觸一下伽色尼王朝的使者,哦,也不要完全拒絕薩曼帝國,如果它能夠對喀喇汗國形成牽製也不錯。”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不僅僅是李從嘉這麽想,就連伽色尼王朝都沒再跟薩曼帝國爭正統,畢竟現在有一個更大的敵人。
一時之間喀喇汗國的周邊國家幾乎都在觀望,看穆薩什麽時候動手。
結果李從嘉沒有等來他對薩曼帝國或者伽色尼王朝動手的消息,反而收到了喀喇汗國的國書,那封國書實在是讓他啼笑皆非。
作者有話要說: 讀者“唯菀”,灌溉營養液+5
讀者“慕擇”,灌溉營養液+5
讀者“京夢”,灌溉營養液+1
讀者“長月”,灌溉營養液+5
感謝小可愛們的營養液=3=
想到這裏他便問道:“說吧, 什麽條件?”
楊新說道:“他們說想要加入聯邦。”
李從嘉有些驚訝:“加入聯邦?他們不知道加入聯邦的條件嗎?”
楊新立刻解釋:“他們之前發來這個意向的時候, 我已經派人跟他們解釋過了,但是三佛齊現在那邊的意思就是他們幫我們把反賊給抓到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李從嘉忍住了沒有翻白眼:“他們真好意思說。”
當初李從嘉搞這個聯邦是為了什麽?還不是打算從經濟文化上入侵別國,當然在別的國家立場, 這種事情肯定是讓人生氣的, 然而李從嘉現在是大唐的皇帝, 為什麽管那麽多呢?
而且這是不發動戰爭還能將別的國家納入大唐管理的最好辦法, 這樣也算是另類和平演變,至少能夠保住那些國家的一些特色和傳承。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那句遠地不治, 如果現在跟後世那樣經濟發達通信方便,他倒是不反對一點點的打下去,看能夠將這個國家的版圖推到什麽地方, 可惜如今沒有這個條件。
現在三佛齊就憑著抓到了兩個可有可無的人犯,就想要特權?臉皮怎麽那麽厚呢?
楊新問道:“那……我去回絕了他們?”
李從嘉擺了擺手說道:“告訴他們如果真的想要加入聯邦就拿出點誠意來。”
撇開主權不談的話, 加入聯邦其實有很多好處, 比如說進出口關稅的取消就能省下很多錢, 再加上有很多先進技術大唐是會跟的成員國共享的,所以覬覦這些技術的國家也想加入聯邦。
隻不過大唐的條件太過苛刻,許多國家都在觀望。
李從嘉的態度讓楊新心裏有數, 他也沒有再問別的,直接就退了出去。
李從嘉轉頭對釋雪庭說道:“如果所有人都像十一郎這麽讓人省心就好了,什麽都需要我解釋清楚還要他們幹什麽?”
釋雪庭不置可否,隻是問道:“你還要見八郎嗎?”
李從嘉說道:“見見吧,雖然那件事情我們都沒放在心上,顯然這孩子還是擔心的,回來不見見他,不知道又要胡思亂想什麽了,順便連九郎也見見吧。”
他對這兩個弟弟的印象其實不算很深,雖然都住在宮裏,但是皇宮多大啊,而且這兩個孩子現在還進入了學院,一般都是在學院進行學習,李從嘉忙,他們又小,見麵的次數自然不多。
這一次見到,他發現這兩個弟弟居然在不知不覺之中長大了,不得不再次感慨歲月如梭。
李從嘉溫言撫慰了他們之後,李從鎰明顯鬆了口氣,李從信倒是很從容,等他們走了之後,李從嘉才說道:“還行,都不是笨人。”
釋雪庭轉頭含笑看著李從嘉,李從嘉被他看得有些發毛:“你這什麽表情?別嚇我啊。”
釋雪庭語帶調侃說道:“他們都大了,你是不是忘記了什麽事情?”
李從嘉微微一愣,繼而皺眉說道:“你說封號嗎?唔,他們之前都是郡王,想要封為親王也要有相應的功勞才行,至於出宮建府……這個的確也應該提上日程了,八郎今年十三歲,九郎跟他年紀相仿,先提前建著也不錯。”
釋雪庭無奈地搖了搖頭:“不僅僅是這個啊,他們的親事你不要管一管的嗎?”
李從嘉呆了半晌才反應過來,對哦,他還要負責給弟弟娶老婆!
要給這兩位娶老婆就要先選中合適的小娘子才行!
李從嘉一臉懵逼,李仲寓的老婆都不是他選的,他又沒有其他兒子,這兩個弟弟的年紀當他兒子綽綽有餘,所以也是變相的給兒子選老婆,這個……要怎麽個標準啊?
愣了一會李從嘉張嘴就說道:“太子妃快要過門了……”
“太子妃?”釋雪庭有些好笑地看著李從嘉。
李從嘉揉了揉額頭,他本來想的是太子妃過門了,這後宮也算是有了半個女主人,畢竟是未來皇後,但是很快他就反應過來,太子妃的年紀還太小,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她總覺得不放心。
想到這裏李從嘉不由得磨了磨牙,心裏又給李璟記上了一筆,如果不是李璟抽風,他至於多兩個政治包袱嗎?
雖然記上一筆也沒什麽用,但他也隻能這樣。
釋雪庭輕描淡寫地說了句:“說起來你後宮還有兩位呢,雖然交給她們也名不正言不順,但至少比太子妃靠譜一點吧。”
李從嘉搖了搖頭說道:“算了吧,太子妃是名門之後,自小就是在那個環境中長大,又是被當成未來太子妃嚴格教養長大,認識的名門淑女數不勝數,我後宮那兩位……常年就窩在後宮,大唐的貴女她們認識幾個都不好說。”
釋雪庭沒有繼續說話,他隻是提醒李從嘉一聲,這件事情雖然算是他的家務事,然而不定多少人的眼睛盯著呢,處理不好怕是又要有人蹦躂,當然李從嘉肯定是不怕的,可它煩人啊。
不過李從嘉卻仿佛想到了解決辦法似的,他摸了摸下巴說道:“唔,太子妃必然認識不少年紀相仿的貴女,到時候問問她倒也不錯。”
釋雪庭見他心裏有數也不再說,反正隻要那兩位未來王妃家庭條件差不多也就行了。
李從嘉將這件事親放在一邊,低頭拿起了最近研究的扶桑人戶籍的問題,朝上的人表示扶桑人的確可以得到大唐戶籍,但是必須對大唐有功才行,普通人就隻能拿低一等的戶籍。
李從嘉看到之後就笑了笑,果然分成了三六九等,這事兒以前他在西域就幹過,不過那個時候是因為他手上人少,而西域少民太多,他隻能利用這樣的政策給那些人一點盼頭,讓他們將精力用在怎麽提升戶籍上麵,畢竟最高等的戶籍待遇是非常好的,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被推翻統治。
而現在朝廷說白了就是對扶桑島的原住民很不信任,也不能說是完全不信任,隻是覺得之前他們把人家壓榨的太狠了,驟然讓他們跟所有大唐百姓一樣一視同仁,隻怕這些人不滿足之下真的會鬧出事情來。
對此李從嘉也無所謂,戶籍等級製度也挺好的,唯一需要糾結的就是日後如果還打下別的國家,那麽是不是也按照這個情況來?
李從嘉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後,所有人都看向他,內閣是譴責的目光,每個人都是一副:您還要打誰?的表情。
而樞密院則是驚喜的目光,大多都一副:您說吧要打誰?的表情。
李從嘉表示有些頭疼,連忙說道:“我隻是未雨綢繆,契丹狼子野心,喀喇汗國虎視眈眈,戰爭這種事情吧……其實也說不準,對不對?”
內閣集體內心嗬嗬了一聲,還不是您老人家看人家不順眼,喀喇汗國一開始跟咱們關係還不錯的,後來搞的這麽緊張怪誰啊?
當然他們也知道不能完全怪李從嘉,畢竟喀喇汗國之前雖然對大唐看上去沒有什麽企圖心,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強勢傳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隻不過內閣還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不滿,畢竟萬一什麽時候李從嘉頭腦一熱又要去打喀喇汗國,那戶部真的是要哭了。
雖然這兩年風調雨順,各種商稅關稅也不少,可是農稅下降了啊,戶部的收入並沒有增加,反而投入不少,工部尚書總隻在戶部尚書身後批款也不是一天兩天,這兩位尚書都苦不堪言。
工部尚書需要資金來研究各種東西,如果進度不夠快,李從嘉問一句,他就要吃不了兜著走,更何況學院那邊給他們的壓力還很大,萬一被學院走在前麵,他……堂堂工部尚書的臉往哪裏放啊?
戶部尚書也很頭疼,不是他不願意給錢,而是一個國家要運轉很多地方都需要錢的啊,他怎麽可能給工部批那麽多錢?
這兩位就這麽杠上了,所以別看現在大唐算是蒸蒸日上,實際上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就沒有不缺錢的時候!
李從嘉對此也是無語,他很想說國家的錢也可以變成流動的錢的,搞搞投資什麽的,完全可以嘛。
不過這個念頭投資什麽的還不太時興,或者說也沒人有人敢拿國庫的錢去搞投資,這要是賠了……豈不是會死的很慘?
李從嘉當然也明白他們的意思,所以他才搞出了聯邦,按耐住自己的性子一點點侵蝕人家。
到最後這個戶籍問題也有了新方法,那就是挑釁到了大唐,通過征戰征服的國家,那麽就按照這一套戶籍製度來,如果是自動臣服加入聯邦,那就按照大唐原本的戶籍製度來。
這個辦法算不上很好,但是卻能暫時解決一些問題。
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無論是他還是大唐的大臣,都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麽樣子,不過,朝代的更迭就代表著前朝的政治方針不正確,製度也有問題,那後麵的就隻能繼續參考前朝,然後摸著石頭過河。
李從嘉總覺得給戶籍分個三六九等不太妥,然而大家都覺得這樣沒有問題,他也就沒有再繼續說什麽。
說起來這次回來,他忽然發現了為什麽那麽多政治家都喜歡維·穩,不是沒有血性,而是得過且過,不想給自己找事情幹。
就連他自己也會時常看到折子就煩,希望下麵人少給他找點事情做,他這樣想,別人當然也會這樣想,真的為這個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畢竟少啊。
現在大唐十分平穩,沒有什麽大事情,對於李從嘉而言就是最好的狀態,他有很多時間可以跟釋雪庭膩在一起。
然而還沒膩歪兩天,釋雪庭就又拿著一個消息過來說道:“我現在這裏有一個壞消息,你要不要聽?”
李從嘉:?????
現在套路都這麽深了嗎?好消息都不給了?直接就是壞消息?
不過能讓釋雪庭說是壞消息的……李從嘉正色問道:“發生了什麽?”
釋雪庭這一次沒有賣關子十分簡短地說道:“喀喇汗國也弄了一個聯邦國。”
“咦?”李從嘉有些驚訝:“他們也弄了聯邦?複製我們的嗎?”
釋雪庭搖了搖頭:“具體還不太清楚,隻不過應該差不多。”
畢竟這年頭還沒有聯邦這個概念,李從嘉是第一個提出來的人,別的國家想要弄也隻能照著這個模板搞。
李從嘉摸著下巴問道:“具體呢?都有什麽國家加入了,查出來了嗎?”
釋雪庭直接將手裏的文書交給他說道:“你自己看看吧。”
李從嘉接過來看了一會,然後茫然的抬起頭問道:“這些國家……都是哪裏的?”
是的,那個文書上所寫的國家很多李從嘉都沒聽說過。
像是什麽菌失密、木爾坦、托馬拉、信德、索蘭基這些,看上去有點眼熟,但是具體都是哪裏的國家他真的兩眼一抹黑。
畢竟這麽多年了,當年學的那點曆史知識基本上已經都還給了老師,就算沒有還給老師,他當年更關注的是本國曆史,國外的也就稍微有點了解。
而如今大唐對於周邊國家的情報係統雖然已經鋪開,但是太遠的還是照顧不到,導致他對這些國家幾乎全無了解。
釋雪庭簡單說道:“基本上都是在吐蕃西南方的國家。”他一邊說著一邊讓人打開輿圖畫了一個範圍說道:“都是在這邊,這裏的小國很多,不過都不怎麽成氣候。”
李從嘉看了一眼輿圖,挑了挑眉說道:“這個地理位置的話……喀喇汗國基本上已經對伽色尼王朝形成了兩麵夾擊?”
喀喇汗國這一下基本上將伽色尼王朝東麵接壤的所有國家都納入囊中,伽色尼王朝這日子……隻怕不好過了啊。
李從嘉十分遺憾,覺得薩曼帝國簡直就是扶不起的阿鬥,好好的一個大國非要鬧內鬥,內鬥完了分裂成了兩個國家,正好便宜了喀喇汗國,虧他當初還對薩曼帝國提供了各種優惠政策。
釋雪庭點點頭:“沒錯,這對我們而言不算是好消息,這些國家跟伽色尼王朝接壤,然而也跟吐蕃接壤。”
李從嘉輕笑了一聲:“穆薩還真是心急,難不成他真的以為聯邦國越多越好?”
不得不說,現在從數量上喀喇汗國的附屬國的確比大唐要多,大唐這邊隻有一個扶南,於闐也勉強算上一個。
釋雪庭鬆了口氣:“你不生氣就好。”
他比較擔心這個消息會讓李從嘉生氣,不過看到對方這麽鎮定,他也就不放心上了。
李從嘉搖了搖頭:“這種程度還不至於讓我生氣,我等著看穆薩被反噬。”
釋雪庭挑眉:“這麽確定?”
李從嘉點了點頭:“當然,喀喇汗國這麽短的時間內能夠組織起這麽多聯邦國,那麽必定在條件上很寬鬆,這樣對於聯邦國的控製力就不足,人家高興了就當你聯邦國的一員,不高興了就獨立出去,他穆薩能怎麽樣?打?分裂後的薩曼帝國和伽色尼王朝可是虎視眈眈,隻要他敢動手,這些小國就會被拉攏到這兩國的戰車之上。”
釋雪庭若有所思地說道:“而且就算這些小國真的死心塌地想要當聯邦國之一也沒用,畢竟這些小國信奉的可不是伊·斯·蘭·教啊。”
李從嘉點頭:“沒錯,畢竟信仰不同,如果是包容能力足夠強的宗主國,信仰不同也不是什麽問題,大家互不侵犯好了,然而喀喇汗國可不是,穆薩肯定要想辦法傳教,就是不知道那些小國吃不吃這一套?”
釋雪庭現在也無比淡定,他本來還擔心喀喇汗國會利用聯邦這個體製變得越來越強大,現在看起來還是算了吧。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看來有國教的國家似乎都不太適合聯邦製。”
李從嘉認真反駁道:“倒也不是,如果包容力夠強……”
李從嘉說到這裏就不說了,他這時候才明白釋雪庭的意思,那些擁有國教的國家,統治百姓的手段就是政治加上宗教,而想要統治聯邦國肯定也會這樣,所以除非聯邦體製內都是跟宗主國一個信仰的,否則那就是誌不同道不合。
釋雪庭點點頭說道:“這樣看起來,這個消息似乎也不那麽壞。”
李從嘉幸災樂禍說道:“當然不是壞消息,我還等著喀喇汗國被其他附屬國弄的焦頭爛額呢,不過,現在他們這個聯邦剛成立,恐怕短時間內看不到啦。”
說到這裏他還有點遺憾,畢竟所有的矛盾都是日積月累,人家剛剛成立聯邦,就算裝也要裝出一個樣子來,總不能前腳你好我好大家好後腳就互懟吧?
就是不知道……喀喇汗國接下來會對誰出手呢?
是薩曼帝國還是伽色尼王朝?
就在李從嘉猜測的時候,薩曼帝國和伽色尼王朝同時向大唐發來了求救信號,這兩個國家看到喀喇汗國突然來這麽大的動作,估計也有點慌。
畢竟之前他們已經默契的停戰,所有人都以為這場戰爭已經過去,贏家算得上是喀喇汗國,就連薩曼帝國和伽色尼王朝都忙著互掐沒有再主動招惹喀喇汗國。
誰知道喀喇汗國人家壓根就不是想要和平,而是轉頭去聯合其他國家,準備直接吞下這兩個國家!
唯一讓李從嘉不明白的就是依照喀喇汗國的能力,其實完全有能力直接自己吞下這兩個國家的,為啥要搞個聯邦多此一舉?要知道如果讓人家出了力,可是要分給人家好處的啊。
難不成穆薩還是主動送溫暖給那些國家?
李從嘉總覺得有點奇怪,搞得他都不知道該不該幫助薩曼帝國和伽色尼王朝了。
對此釋雪庭表示:“幫應該還是要幫的,如果真的坐山觀虎鬥,我覺得無論是伽色尼王朝還是薩曼帝國,估計都不是現在的喀喇汗國對手,到時候喀喇汗國吞並了這兩個國家壯大自己,轉頭就對大唐挑釁,也是一件很煩人的事情。”
巧了,李從嘉也是這麽覺得的,他猶豫了一下說道:“但是要幫誰呢?”
釋雪庭有些意外:“不是都幫嗎?”
李從嘉搖頭:“幫也要幫比較值得的那一個,如果注定扛不住喀喇汗國的進攻,幹嘛還要幫?我錢多嗎?”
雖然給這些國家的武器什麽的也是有錢賺的,但是賣給別的國家他賺的更多啊,比如說契丹什麽的,誰跟錢過不去?
釋雪庭看了一下手中的情報說道:“薩曼帝國……有點窮途末路的感覺了,而且現任國王也不像明君,伽色尼王朝……能夠占領這麽大的地盤,無論他之前是什麽身份,都應該不是笨蛋。”
李從嘉從善如流:“也好,試著去接觸一下伽色尼王朝的使者,哦,也不要完全拒絕薩曼帝國,如果它能夠對喀喇汗國形成牽製也不錯。”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不僅僅是李從嘉這麽想,就連伽色尼王朝都沒再跟薩曼帝國爭正統,畢竟現在有一個更大的敵人。
一時之間喀喇汗國的周邊國家幾乎都在觀望,看穆薩什麽時候動手。
結果李從嘉沒有等來他對薩曼帝國或者伽色尼王朝動手的消息,反而收到了喀喇汗國的國書,那封國書實在是讓他啼笑皆非。
作者有話要說: 讀者“唯菀”,灌溉營養液+5
讀者“慕擇”,灌溉營養液+5
讀者“京夢”,灌溉營養液+1
讀者“長月”,灌溉營養液+5
感謝小可愛們的營養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