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車頭上下來的幾個人都是一副滿麵塵灰煙火色的模樣, 讓李從嘉延緩了鋪設鐵路的想法,而且他覺得……這個鐵路跟他印象中的好像不太一樣。
就是兩根鐵軌被固定在地上, 剩下的枕木石子什麽的都沒有,其實李從嘉也不知道那些東西的具體功用是什麽, 但是他知道既然在後世鐵軌上都有,那麽這東西一定有它的作用。
李從嘉找到魯集問道:“到底怎麽回事?”
魯集摸了摸頭, 連帶著頭上的襆頭都跟著動了動, 十分糾結地說道:“鐵軌的質量不行啊,火車頭跑起來的時候鐵軌容易下陷, 而且熱度太高也容易出問題。”
李從嘉嚐試著說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可能不是鐵軌的問題,而是……少了其他點什麽?比如在鐵軌之間裝上枕木撒上不規則形狀的石子呢?”
魯集雙眼望天思考半晌說道:“我去試試!”
李從嘉看著魯集一陣旋風一樣的跑了,感慨了一句:“他還真是老當益壯啊。”
可不是, 魯集今年快五十歲了, 在這個年代已經算得上是高齡,年輕人見了他都要作揖喊一聲老翁, 這奔跑速度李從嘉估摸著自己都可能追不上他!
魯集繼續去修改鐵軌和火車頭, 一時半會估計也出不了什麽成果, 李從嘉幹脆就帶著人回了宮。
這一路上隻有他一個人比較淡定,其他人都處在一種“我很興奮, 但是我不能表現出來, 否則有失身份”的狀態中。
畢竟在此之前,誰都沒想過會有一天不用人力也不用牛馬就能讓一輛車自動走,雖然還需要鐵軌,但這絕對是劃時代的發明啊!
看著周圍一群興奮到臉都紅了的人, 李從嘉站在中間隻覺得空虛寂寞冷,他的憂傷根本沒人能理解!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寂寞如雪的李從嘉回到皇宮之後,看到桌子上那一摞奏折,瞬間覺得心累,這年頭的皇帝就算寂寞如雪也隻能感慨一路,等回來之後自然會有數不盡的奏折讓你不寂寞。
李仲寓看著李從嘉,雖然李從嘉的表情還是很正常,但他還是敏銳的察覺出了有哪裏不太一樣,但具體是為了什麽他也想不到,在他看來,研製出火車頭一點也不比研製出新型武器來的差啊。
就在李仲寓納悶的時候,就看到李從嘉一臉慈愛地看著他,還順便拍了拍他的頭說了句:“兒子啊,快點長大吧。”
李仲寓:??????
丟下一臉迷茫的李仲寓,李從嘉回去繼續批奏折,而李仲寓……還要去上課。
釋雪庭目睹了這一對父子不怎麽成功的溝通,含笑跟著李從嘉去了書房,進去之後說道:“我要是你我就不會希望大郎成長太快。”
李從嘉抬頭看向他:“嗯?”
釋雪庭說道:“大郎越是成長的快,需要的權利就越多,投向他的大臣也會越多,若是他跟你一心還好,若是不一心……那就隻能看你對朝堂的掌控力了,不過不是我說,內閣輔臣們……年紀都很大了。”
李從嘉有些驚訝地看著他:“怎麽突然說起這個?”
釋雪庭沉默半晌才說道:“隻是想要提醒你一下,遍觀史書,為了皇位父子相殘的例子不少。”
李從嘉笑了笑:“不至於。”
釋雪庭還想說什麽,最後卻歎氣沒有再說,他之所以忽然這麽說主要是因為最近他發現李仲寓已經開始在拉攏人,還養門人了。
雖然他拉攏的大部分都是學院中的學生,但誰都能看得出來,這些學生就是未來朝堂上的中堅力量,現在李從嘉倚重的這些大臣們年紀都大了,而李從嘉還年輕,他們還能陪李從嘉多久不知道,到時候換上來的都是這些人,這些對太子忠心耿耿的人……釋雪庭十分有危機感。
在釋雪庭眼裏這個帝位就是李從嘉的,誰都不能從他手上搶走,就算是他的兒子也不行!
倒是李從嘉不在意,他覺得自己知道的,能夠做到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做的差不多了,再往後……除非真的把發電機給搞出來,否則應該已經到了盡頭。
他希望李仲寓快點長大主要是覺得每天日複一日的被困在奏折之中,實在是太無聊了,也怪不得史上那麽多昏君,有錢為什麽還要幹活啊!
可惜這個天下是他跟釋雪庭一起打下來的,他舍不得當昏君,就隻好繼續努力,指望著李仲寓快點長大。
隻不過他覺得李仲寓還不夠大,卻有人覺得李仲寓已經足夠大了,至少已經成人,嗯,可以娶妻了。
李從嘉在聽趙普說可以將太子娶妃提上日程的時候,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在他眼裏李仲寓還是個半大毛孩子,雖然這個孩子早熟了一點,懂事了一點,但也是孩子啊,這麽早就娶妃?你們這是在摧殘童男童女啊。
不過鑒於是趙普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李從嘉幹脆說道:“大郎年紀還小,女方年紀也不大,等他們身體長成再說吧,現在氣血未足,成親對他們不好。”
這也就是趙普跟趙匡胤關係好,李從嘉懷疑是趙匡胤比較著急,所以才解釋一下,換別人他肯定就直接一句:不行!
不過趙普忽然說起這件事情,也讓李從嘉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讓李仲寓和趙家小娘子接觸一下了?雖然是包辦婚姻,也要兩個孩子彼此有好感才行,萬一兩口子不合……李從嘉想想張太華,再想想他親媽鍾皇後,就知道皇後這個位置上的人是不能得罪的,為了兒子的小命著想也要讓小兩口和睦一點。
隻不過很快他又有些頭疼,李仲寓真的是個好孩子,雖然已經初通人事,但並不好色,也沒聽說他調戲宮女什麽的,每天都是上課練武看奏折,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哪裏有時間跟小姑娘去聯絡感情啊。
最坑爹的是李從嘉沒有這方麵的經驗!
每次到跟李仲寓有關的事情,李從嘉就特別懷念周娥皇,如果周娥皇在的話肯定會幫兒子安排的妥妥當當。
李從嘉歎了口氣,想了想決定跟趙匡胤商量一下,反正趙匡胤的老婆還活著,大不了讓他們去安排。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閑散了許久的趙匡胤忽然被喊到宮裏,他本來還在思考李從嘉是不是覺得太無聊了要跟哪個國家打一打?
結果進宮之後發現皇帝跟他討論太子跟未來太子妃的感情問題!
趙匡胤整個人都有點斯巴達,過了好一會才說道:“這個……也……沒什麽關係的吧?”
在趙匡胤看來真的沒有什麽太大問題,什麽感情之類的,等結婚之後慢慢培養唄。
當然也不是說他不疼女兒,主要是太子基本上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長大的,是個好孩子,宅心仁厚又不過於懦弱,他的女兒自然也是很好的,兩個好孩子怎麽會過不到一起呢?
然而李從嘉知道,兩個好人也未必就能過得到一起,不過看趙匡胤這德行,他幹脆就說道:“得了,你什麽都不懂,回去跟你夫人說一說吧,想必她會有辦法的。”
趙匡胤莫名地看了一眼李從嘉,實在是不明白他怎麽會想起這種事情,是格物院遇到的困難不夠大啊,還是你每天批閱的奏折不夠多?
李從嘉被趙匡胤看的心塞,在把趙匡胤轟走之前說道:“大郎二十歲之前我不準備讓他成親。”
趙匡胤算了算,李仲寓二十歲的時候,他家閨女十七歲左右,也算不得太大,也就沒反對,當然他反對也無效。
之前之所以讓趙普提一聲,就是擔心會出變化,現在李從嘉還關心兩個孩子的感情問題,想來應該不會輕易撕毀婚約,那或早或晚都無所謂了。
“行,全憑您做主。”
李從嘉聽著趙匡胤這句話怎麽聽怎麽覺得別扭,轉頭就把人給轟走,然後開始看格物院那邊送上來的實驗數據。
那邊的人很認真,將進行的每一次實驗數據都記錄了下來,然後送給李從嘉。
然而李從嘉從來不看這些數據,隻看結論,因為他隻看得懂結論,中間那些數據是怎麽得出來的,為什麽會這樣,對不起,通通看不懂。
可因為格物院每次發明創造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搞得那些格物專家們以為李從嘉在這方麵十分精通,壓根就不敢數據作假!
李從嘉看完結論之後,發現加了枕木和石子火車頭的運行的確已經能夠持續很長時間,這個很長時間就是指至少能夠跑到火車頭燃料燃燒完畢。
這樣的話,李從嘉想了想覺得已經達到了火車最初步的要求,那麽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就是火車能夠拉多少東西,以及速度問題。
實際上這兩個問題還真的不太好解決,現在火車的速度撐死了比馬車快上一點,唯一的好處就是馬車不能長時間行走,而火車隻要有充足的燃料就絕對能夠開到地老天荒——這也是理論上的。
不過這還隻是一個火車頭,如果再加上貨運車皮或者客運車廂的話,這火車說不定跑的比馬車還慢,還要花很多錢,估計都不如步行來的劃算。
李從嘉不知道製約動力的症結在什麽地方,然而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他那點可憐的知識已經沒有了指引作用,隻能看這些專家們能不能繼續研究出更好的蒸汽機。
唯一讓人欣慰的就是高壓鍋的麵世,本來李從嘉還覺得能用上高壓鍋也是美滋滋的,結果他發現尚膳局根本不用這玩意,他吃的那些燉的酥爛的排骨從來都是小火慢燉,後來把高壓鍋給禦廚,禦廚還嫌棄高壓鍋弄出來的東西丟了味道。
李從嘉無奈,不過吧,這個高壓鍋本來也是麵向老百姓的東西,自從一開始量產上市,銷量就一直不錯。
釋雪庭陪著李從嘉看那些數據,說實話,他都比李從嘉能看懂的多,看了一會,發現李從嘉還在發愁之後,他就忍不住說道:“蒸汽機看起來很好用,隻能用來做火車嗎?”
李從嘉:?????!!!!!!!
對哦,誰說蒸汽機隻能用來坐火車的?蒸汽動力做點什麽東西不行?
嚴格來說很多東西都是相輔相成的,有了蒸汽動力很多人工動力達不到的地方都可以利用蒸汽動力,而隨著蒸汽動力的慢慢普及,到時候自然會有人繼續改進蒸汽機。
交通不用說,火車是肯定要繼續研究下去的,李從嘉還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坐著火車周遊全國,但是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夠研究出蒸汽戰列艦就好了。
當然這一切似乎都比不上格物專家們開始製定壓力單位等等一係列涉及到的單位來得重要,以前這些東西都是西方發明這些東西的人製定的,如今輪到了大唐專家製定,雖然李從嘉不太習慣他們製定的這種單位,不過不妨礙他美滋滋地想象著以後其他國家想要學習這些知識就必須學漢字。
蒸汽機在發展,李從嘉直接找到魯集說道:“蒸汽機這東西肯定不是你們幾個就能研究明白的,這是一個大課題,我希望能夠召集所有對這個東西有興趣的人,一起來研究,不僅僅是用來做火車,用來做其他東西也是一樣的。”
魯集他們自然早就知道蒸汽機的運用範圍絕對很廣,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李從嘉點名要研究火車,他們雖然牛氣,但也不可能無視李從嘉的意願,更不要說蒸汽機這個概念最早就是李從嘉提出來的。
現在火車研究了一半,讓他們去研究別的東西他們也不願意,也沒有精力再去研究別的,隻能繼續建立研究小組,分組研究,隻不過到時候他們研究的就不僅僅是改進蒸汽機,而是要推動蒸汽機的運用了。
不過也好,這麽好的東西隻能在實驗室裏蒙塵也是很可惜,至於高壓鍋……那根本就是搞蒸汽機搞出來的副產品,他們壓根就沒放在心上,高壓鍋唯一的好處就是能夠轉化成錢財,然後再換成他們需要用到的各種材料。
魯集聽從了李從嘉的意見,轉頭就開始去召集對蒸汽機有想法有興趣的人來研究,當然也不是什麽人都能過來研究的,他認識的人一般都不簡單,有好幾個是當初李從嘉想要請來給學院當先生都沒請動的那種,結果一個蒸汽機直接讓這些大佬們都出山了。
李從嘉想了想,將公輸老頭也找了過來,他記得紡織機的動力似乎也出現了瓶頸,有了蒸汽機應該能夠實現半自動化了。
結果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公輸老頭看到蒸汽機之後臉色都變了,直接就問道:“陛下,您是想用這個東西代替人工嗎?”
李從嘉欣然點頭,手工小作坊是永遠都發展不起來的,隻有發展機械動力,才能對工業產生影響。
公輸老頭幾乎是聞之色變,半晌才垂頭喪氣說道:“陛下,你這是在將那些織娘往死路上逼啊。”
李從嘉聽了之後大吃一驚:“什麽意思?”
公輸老頭拍了拍蒸汽機說道:“這的確是個好東西,如果想要運用到織機上也不是不行,但是一旦運用上之後,幾乎不需要人力再去紡織,那些織娘……又要去哪裏呢?”
李從嘉聽了之後覺得這個問題……他還真要好好想一想了,在他知道的曆史進程中,之所以有工業革命是因為社會需求增長,依靠小農經濟已經沒辦法滿足,隻能依靠機器來代替,而這也直接導致小農經濟被消除。
而現在大唐還沒有出現工業革命,因為整個大唐的需求還沒到小農經濟不能滿足的地步,這一切其實都是李從嘉在推動著工業的進程和發展。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唐的需求完全還用不上機械,如果機械比人工便宜的話,或許會有很多富戶選擇機械,但是那個時候不可避免的就是這些工作的人被趕走,從而造成大量勞動力失業,到時候說不定還會引起社會動蕩不安。
李從嘉越想越是表情凝重,他一邊思考一邊說道:“這件事情我心裏有數,你可以先研究一下,這東西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研究的出來的,而且研究出來了也可能需要各種改進,先不要急,你所謂的織娘都沒有工作也不可能發生的。”
公輸老頭拍的就是會出現他說的那種情況,他不是政客,大局觀也不怎麽樣,隻是很唯心的從自身角度出發,卻提醒了李從嘉很重要的事情。
李從嘉回去之後就開始思考這件事情,工業推進是他希望看到的,哪怕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到達後世那般高科技,他也希望能夠更加邁進一點,更甚至他想要由自己開始給這片土地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這樣將來可能就不會被大炮轟開國門了。
釋雪庭處理完自己手頭的事情之後,一轉頭就看著李從嘉雙眼發直,一看就是在發呆,忍不住伸手在他麵前晃了晃,等李從嘉回過神之後才問道:“怎麽了?發生了什麽事情?”
李從嘉基本上很少發呆,一旦他在發呆那必然是遇到了難題,但是他一時半會還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所以就要思考,別人看他是在發呆,實際上他的大腦在飛速轉動。
李從嘉握住釋雪庭的手將公輸老頭的擔憂敘述了一遍,然後說道:“這還真是一個無解的命題,如果這些機器發明了出來,大唐的需求量不夠,機器就不能推廣,如果強行推廣,代表的就是大量勞動力失業,這真是個無解的命題。”
釋雪庭聽完了以後認真思考一遍之後說道:“就算你解決了需求問題,也還有一個更嚴肅的問題在等著你。”
李從嘉有些納悶地看著他:“什麽?”
釋雪庭問道:“一旦富戶擁有了這些私人資產,他們完全可以形成一個個小王國,到時候他們手裏會掌握著大部分國家經濟命脈,有了這樣的權利,他們如果不甘心繼續被管製,繼續當最底層,到時候要怎麽辦?”
李從嘉瞬間瞪大眼睛看著釋雪庭,半天沒說話。
臥了個大槽,這特麽不就是資產階級革命嗎?
雖然釋雪庭沒有總結出這個詞,但是他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這樣。
資產階級革命從本質上來講可以說是廢除了封建□□製度,封建製度都被推翻了,還要皇帝做什麽?就算依舊保留,隻怕到時候也是君主立憲製,或者是皇室就是一個吉祥物。
如果是以前李從嘉會覺得變成資本主義國家或者社會主義國家都沒什麽不好,然而當他帶著人一點點打下天下,被人簇擁著坐上皇座之後,現在他的思想就變成了:老子打下來的天下憑什麽跟你們這些隻有錢的人分享?
可是這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想要促進發展,促進人口需求,促進工業進化,那麽資本主義萌芽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除非……朝廷能夠將這些東西牢牢掌握在手裏。
李從嘉沒想到搞出一個蒸汽機來,居然還帶來了這麽大的影響,輻射範圍之廣簡直讓他有些措手不及,這已經不是當初搞出雷盒之類的武器能夠媲美的了。
釋雪庭就見李從嘉不說話,摸了摸他的臉說道:“也不要太過擔心,可能隻是我多想了而已。”
李從嘉:不不不,你沒多想,是我想的太少了!
就是兩根鐵軌被固定在地上, 剩下的枕木石子什麽的都沒有,其實李從嘉也不知道那些東西的具體功用是什麽, 但是他知道既然在後世鐵軌上都有,那麽這東西一定有它的作用。
李從嘉找到魯集問道:“到底怎麽回事?”
魯集摸了摸頭, 連帶著頭上的襆頭都跟著動了動, 十分糾結地說道:“鐵軌的質量不行啊,火車頭跑起來的時候鐵軌容易下陷, 而且熱度太高也容易出問題。”
李從嘉嚐試著說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可能不是鐵軌的問題,而是……少了其他點什麽?比如在鐵軌之間裝上枕木撒上不規則形狀的石子呢?”
魯集雙眼望天思考半晌說道:“我去試試!”
李從嘉看著魯集一陣旋風一樣的跑了,感慨了一句:“他還真是老當益壯啊。”
可不是, 魯集今年快五十歲了, 在這個年代已經算得上是高齡,年輕人見了他都要作揖喊一聲老翁, 這奔跑速度李從嘉估摸著自己都可能追不上他!
魯集繼續去修改鐵軌和火車頭, 一時半會估計也出不了什麽成果, 李從嘉幹脆就帶著人回了宮。
這一路上隻有他一個人比較淡定,其他人都處在一種“我很興奮, 但是我不能表現出來, 否則有失身份”的狀態中。
畢竟在此之前,誰都沒想過會有一天不用人力也不用牛馬就能讓一輛車自動走,雖然還需要鐵軌,但這絕對是劃時代的發明啊!
看著周圍一群興奮到臉都紅了的人, 李從嘉站在中間隻覺得空虛寂寞冷,他的憂傷根本沒人能理解!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寂寞如雪的李從嘉回到皇宮之後,看到桌子上那一摞奏折,瞬間覺得心累,這年頭的皇帝就算寂寞如雪也隻能感慨一路,等回來之後自然會有數不盡的奏折讓你不寂寞。
李仲寓看著李從嘉,雖然李從嘉的表情還是很正常,但他還是敏銳的察覺出了有哪裏不太一樣,但具體是為了什麽他也想不到,在他看來,研製出火車頭一點也不比研製出新型武器來的差啊。
就在李仲寓納悶的時候,就看到李從嘉一臉慈愛地看著他,還順便拍了拍他的頭說了句:“兒子啊,快點長大吧。”
李仲寓:??????
丟下一臉迷茫的李仲寓,李從嘉回去繼續批奏折,而李仲寓……還要去上課。
釋雪庭目睹了這一對父子不怎麽成功的溝通,含笑跟著李從嘉去了書房,進去之後說道:“我要是你我就不會希望大郎成長太快。”
李從嘉抬頭看向他:“嗯?”
釋雪庭說道:“大郎越是成長的快,需要的權利就越多,投向他的大臣也會越多,若是他跟你一心還好,若是不一心……那就隻能看你對朝堂的掌控力了,不過不是我說,內閣輔臣們……年紀都很大了。”
李從嘉有些驚訝地看著他:“怎麽突然說起這個?”
釋雪庭沉默半晌才說道:“隻是想要提醒你一下,遍觀史書,為了皇位父子相殘的例子不少。”
李從嘉笑了笑:“不至於。”
釋雪庭還想說什麽,最後卻歎氣沒有再說,他之所以忽然這麽說主要是因為最近他發現李仲寓已經開始在拉攏人,還養門人了。
雖然他拉攏的大部分都是學院中的學生,但誰都能看得出來,這些學生就是未來朝堂上的中堅力量,現在李從嘉倚重的這些大臣們年紀都大了,而李從嘉還年輕,他們還能陪李從嘉多久不知道,到時候換上來的都是這些人,這些對太子忠心耿耿的人……釋雪庭十分有危機感。
在釋雪庭眼裏這個帝位就是李從嘉的,誰都不能從他手上搶走,就算是他的兒子也不行!
倒是李從嘉不在意,他覺得自己知道的,能夠做到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做的差不多了,再往後……除非真的把發電機給搞出來,否則應該已經到了盡頭。
他希望李仲寓快點長大主要是覺得每天日複一日的被困在奏折之中,實在是太無聊了,也怪不得史上那麽多昏君,有錢為什麽還要幹活啊!
可惜這個天下是他跟釋雪庭一起打下來的,他舍不得當昏君,就隻好繼續努力,指望著李仲寓快點長大。
隻不過他覺得李仲寓還不夠大,卻有人覺得李仲寓已經足夠大了,至少已經成人,嗯,可以娶妻了。
李從嘉在聽趙普說可以將太子娶妃提上日程的時候,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在他眼裏李仲寓還是個半大毛孩子,雖然這個孩子早熟了一點,懂事了一點,但也是孩子啊,這麽早就娶妃?你們這是在摧殘童男童女啊。
不過鑒於是趙普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李從嘉幹脆說道:“大郎年紀還小,女方年紀也不大,等他們身體長成再說吧,現在氣血未足,成親對他們不好。”
這也就是趙普跟趙匡胤關係好,李從嘉懷疑是趙匡胤比較著急,所以才解釋一下,換別人他肯定就直接一句:不行!
不過趙普忽然說起這件事情,也讓李從嘉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讓李仲寓和趙家小娘子接觸一下了?雖然是包辦婚姻,也要兩個孩子彼此有好感才行,萬一兩口子不合……李從嘉想想張太華,再想想他親媽鍾皇後,就知道皇後這個位置上的人是不能得罪的,為了兒子的小命著想也要讓小兩口和睦一點。
隻不過很快他又有些頭疼,李仲寓真的是個好孩子,雖然已經初通人事,但並不好色,也沒聽說他調戲宮女什麽的,每天都是上課練武看奏折,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哪裏有時間跟小姑娘去聯絡感情啊。
最坑爹的是李從嘉沒有這方麵的經驗!
每次到跟李仲寓有關的事情,李從嘉就特別懷念周娥皇,如果周娥皇在的話肯定會幫兒子安排的妥妥當當。
李從嘉歎了口氣,想了想決定跟趙匡胤商量一下,反正趙匡胤的老婆還活著,大不了讓他們去安排。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閑散了許久的趙匡胤忽然被喊到宮裏,他本來還在思考李從嘉是不是覺得太無聊了要跟哪個國家打一打?
結果進宮之後發現皇帝跟他討論太子跟未來太子妃的感情問題!
趙匡胤整個人都有點斯巴達,過了好一會才說道:“這個……也……沒什麽關係的吧?”
在趙匡胤看來真的沒有什麽太大問題,什麽感情之類的,等結婚之後慢慢培養唄。
當然也不是說他不疼女兒,主要是太子基本上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長大的,是個好孩子,宅心仁厚又不過於懦弱,他的女兒自然也是很好的,兩個好孩子怎麽會過不到一起呢?
然而李從嘉知道,兩個好人也未必就能過得到一起,不過看趙匡胤這德行,他幹脆就說道:“得了,你什麽都不懂,回去跟你夫人說一說吧,想必她會有辦法的。”
趙匡胤莫名地看了一眼李從嘉,實在是不明白他怎麽會想起這種事情,是格物院遇到的困難不夠大啊,還是你每天批閱的奏折不夠多?
李從嘉被趙匡胤看的心塞,在把趙匡胤轟走之前說道:“大郎二十歲之前我不準備讓他成親。”
趙匡胤算了算,李仲寓二十歲的時候,他家閨女十七歲左右,也算不得太大,也就沒反對,當然他反對也無效。
之前之所以讓趙普提一聲,就是擔心會出變化,現在李從嘉還關心兩個孩子的感情問題,想來應該不會輕易撕毀婚約,那或早或晚都無所謂了。
“行,全憑您做主。”
李從嘉聽著趙匡胤這句話怎麽聽怎麽覺得別扭,轉頭就把人給轟走,然後開始看格物院那邊送上來的實驗數據。
那邊的人很認真,將進行的每一次實驗數據都記錄了下來,然後送給李從嘉。
然而李從嘉從來不看這些數據,隻看結論,因為他隻看得懂結論,中間那些數據是怎麽得出來的,為什麽會這樣,對不起,通通看不懂。
可因為格物院每次發明創造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搞得那些格物專家們以為李從嘉在這方麵十分精通,壓根就不敢數據作假!
李從嘉看完結論之後,發現加了枕木和石子火車頭的運行的確已經能夠持續很長時間,這個很長時間就是指至少能夠跑到火車頭燃料燃燒完畢。
這樣的話,李從嘉想了想覺得已經達到了火車最初步的要求,那麽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就是火車能夠拉多少東西,以及速度問題。
實際上這兩個問題還真的不太好解決,現在火車的速度撐死了比馬車快上一點,唯一的好處就是馬車不能長時間行走,而火車隻要有充足的燃料就絕對能夠開到地老天荒——這也是理論上的。
不過這還隻是一個火車頭,如果再加上貨運車皮或者客運車廂的話,這火車說不定跑的比馬車還慢,還要花很多錢,估計都不如步行來的劃算。
李從嘉不知道製約動力的症結在什麽地方,然而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他那點可憐的知識已經沒有了指引作用,隻能看這些專家們能不能繼續研究出更好的蒸汽機。
唯一讓人欣慰的就是高壓鍋的麵世,本來李從嘉還覺得能用上高壓鍋也是美滋滋的,結果他發現尚膳局根本不用這玩意,他吃的那些燉的酥爛的排骨從來都是小火慢燉,後來把高壓鍋給禦廚,禦廚還嫌棄高壓鍋弄出來的東西丟了味道。
李從嘉無奈,不過吧,這個高壓鍋本來也是麵向老百姓的東西,自從一開始量產上市,銷量就一直不錯。
釋雪庭陪著李從嘉看那些數據,說實話,他都比李從嘉能看懂的多,看了一會,發現李從嘉還在發愁之後,他就忍不住說道:“蒸汽機看起來很好用,隻能用來做火車嗎?”
李從嘉:?????!!!!!!!
對哦,誰說蒸汽機隻能用來坐火車的?蒸汽動力做點什麽東西不行?
嚴格來說很多東西都是相輔相成的,有了蒸汽動力很多人工動力達不到的地方都可以利用蒸汽動力,而隨著蒸汽動力的慢慢普及,到時候自然會有人繼續改進蒸汽機。
交通不用說,火車是肯定要繼續研究下去的,李從嘉還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坐著火車周遊全國,但是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夠研究出蒸汽戰列艦就好了。
當然這一切似乎都比不上格物專家們開始製定壓力單位等等一係列涉及到的單位來得重要,以前這些東西都是西方發明這些東西的人製定的,如今輪到了大唐專家製定,雖然李從嘉不太習慣他們製定的這種單位,不過不妨礙他美滋滋地想象著以後其他國家想要學習這些知識就必須學漢字。
蒸汽機在發展,李從嘉直接找到魯集說道:“蒸汽機這東西肯定不是你們幾個就能研究明白的,這是一個大課題,我希望能夠召集所有對這個東西有興趣的人,一起來研究,不僅僅是用來做火車,用來做其他東西也是一樣的。”
魯集他們自然早就知道蒸汽機的運用範圍絕對很廣,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李從嘉點名要研究火車,他們雖然牛氣,但也不可能無視李從嘉的意願,更不要說蒸汽機這個概念最早就是李從嘉提出來的。
現在火車研究了一半,讓他們去研究別的東西他們也不願意,也沒有精力再去研究別的,隻能繼續建立研究小組,分組研究,隻不過到時候他們研究的就不僅僅是改進蒸汽機,而是要推動蒸汽機的運用了。
不過也好,這麽好的東西隻能在實驗室裏蒙塵也是很可惜,至於高壓鍋……那根本就是搞蒸汽機搞出來的副產品,他們壓根就沒放在心上,高壓鍋唯一的好處就是能夠轉化成錢財,然後再換成他們需要用到的各種材料。
魯集聽從了李從嘉的意見,轉頭就開始去召集對蒸汽機有想法有興趣的人來研究,當然也不是什麽人都能過來研究的,他認識的人一般都不簡單,有好幾個是當初李從嘉想要請來給學院當先生都沒請動的那種,結果一個蒸汽機直接讓這些大佬們都出山了。
李從嘉想了想,將公輸老頭也找了過來,他記得紡織機的動力似乎也出現了瓶頸,有了蒸汽機應該能夠實現半自動化了。
結果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公輸老頭看到蒸汽機之後臉色都變了,直接就問道:“陛下,您是想用這個東西代替人工嗎?”
李從嘉欣然點頭,手工小作坊是永遠都發展不起來的,隻有發展機械動力,才能對工業產生影響。
公輸老頭幾乎是聞之色變,半晌才垂頭喪氣說道:“陛下,你這是在將那些織娘往死路上逼啊。”
李從嘉聽了之後大吃一驚:“什麽意思?”
公輸老頭拍了拍蒸汽機說道:“這的確是個好東西,如果想要運用到織機上也不是不行,但是一旦運用上之後,幾乎不需要人力再去紡織,那些織娘……又要去哪裏呢?”
李從嘉聽了之後覺得這個問題……他還真要好好想一想了,在他知道的曆史進程中,之所以有工業革命是因為社會需求增長,依靠小農經濟已經沒辦法滿足,隻能依靠機器來代替,而這也直接導致小農經濟被消除。
而現在大唐還沒有出現工業革命,因為整個大唐的需求還沒到小農經濟不能滿足的地步,這一切其實都是李從嘉在推動著工業的進程和發展。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唐的需求完全還用不上機械,如果機械比人工便宜的話,或許會有很多富戶選擇機械,但是那個時候不可避免的就是這些工作的人被趕走,從而造成大量勞動力失業,到時候說不定還會引起社會動蕩不安。
李從嘉越想越是表情凝重,他一邊思考一邊說道:“這件事情我心裏有數,你可以先研究一下,這東西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研究的出來的,而且研究出來了也可能需要各種改進,先不要急,你所謂的織娘都沒有工作也不可能發生的。”
公輸老頭拍的就是會出現他說的那種情況,他不是政客,大局觀也不怎麽樣,隻是很唯心的從自身角度出發,卻提醒了李從嘉很重要的事情。
李從嘉回去之後就開始思考這件事情,工業推進是他希望看到的,哪怕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到達後世那般高科技,他也希望能夠更加邁進一點,更甚至他想要由自己開始給這片土地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這樣將來可能就不會被大炮轟開國門了。
釋雪庭處理完自己手頭的事情之後,一轉頭就看著李從嘉雙眼發直,一看就是在發呆,忍不住伸手在他麵前晃了晃,等李從嘉回過神之後才問道:“怎麽了?發生了什麽事情?”
李從嘉基本上很少發呆,一旦他在發呆那必然是遇到了難題,但是他一時半會還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所以就要思考,別人看他是在發呆,實際上他的大腦在飛速轉動。
李從嘉握住釋雪庭的手將公輸老頭的擔憂敘述了一遍,然後說道:“這還真是一個無解的命題,如果這些機器發明了出來,大唐的需求量不夠,機器就不能推廣,如果強行推廣,代表的就是大量勞動力失業,這真是個無解的命題。”
釋雪庭聽完了以後認真思考一遍之後說道:“就算你解決了需求問題,也還有一個更嚴肅的問題在等著你。”
李從嘉有些納悶地看著他:“什麽?”
釋雪庭問道:“一旦富戶擁有了這些私人資產,他們完全可以形成一個個小王國,到時候他們手裏會掌握著大部分國家經濟命脈,有了這樣的權利,他們如果不甘心繼續被管製,繼續當最底層,到時候要怎麽辦?”
李從嘉瞬間瞪大眼睛看著釋雪庭,半天沒說話。
臥了個大槽,這特麽不就是資產階級革命嗎?
雖然釋雪庭沒有總結出這個詞,但是他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這樣。
資產階級革命從本質上來講可以說是廢除了封建□□製度,封建製度都被推翻了,還要皇帝做什麽?就算依舊保留,隻怕到時候也是君主立憲製,或者是皇室就是一個吉祥物。
如果是以前李從嘉會覺得變成資本主義國家或者社會主義國家都沒什麽不好,然而當他帶著人一點點打下天下,被人簇擁著坐上皇座之後,現在他的思想就變成了:老子打下來的天下憑什麽跟你們這些隻有錢的人分享?
可是這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想要促進發展,促進人口需求,促進工業進化,那麽資本主義萌芽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除非……朝廷能夠將這些東西牢牢掌握在手裏。
李從嘉沒想到搞出一個蒸汽機來,居然還帶來了這麽大的影響,輻射範圍之廣簡直讓他有些措手不及,這已經不是當初搞出雷盒之類的武器能夠媲美的了。
釋雪庭就見李從嘉不說話,摸了摸他的臉說道:“也不要太過擔心,可能隻是我多想了而已。”
李從嘉:不不不,你沒多想,是我想的太少了!